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一、忌才疏学浅.如果一个校长能以自己的真才实学吸引下属,就会赢得下属的拥戴和信任;反之,如果才疏学浅,业务上说不起话,就不能让教师信服.所以校长要自觉而积极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管理艺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校长.  相似文献   

2.
任何校长都无法使自己不犯错误,但都可以使自己少犯错误。善用权力的校长,往往通过授权使自己的权力增效。“眼睛一睁,忙到熄灯”的校长,可能是一个劳动模范,但肯定不是一个好校长。校长最可怕的失误,是认为自己不可能有失误。在竞争的年代,实力决定一切。如果你的学校的实力不强大,那么你的学校所产生的问题便会强大。战胜竞争对手的最好办法是提高自己学校的实力。能左右自己的校长,才有可能左右自己的下属。在校长的身上,可以看到教师的样子;在教师的身上,可以看到校长的影子。校长最大的才能,是能够发挥教师才能的才能。校长不仅要善于…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校之长,可以运用手中的权力发号施令,但如果能充分运用校长的非权力因素诸如人格魅力、出众的才华以及对教师给予人文关怀等去影响、感染每一位教师,对学校管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在观念上校长要放下“架子”,把自己看作教师中的普通一员,以更好地拉近校长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架子”往往是领导人自己摆出来的,很容易激起教师的逆反心理。科学的学校管理呼唤校长要多深入到教师工作中去,这样教师的主动性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积极性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其次,校长的品德修养对教师的影响力也是非常大的。常言道:近朱者赤…  相似文献   

4.
校长少不了经常要与教师谈话,交流思想,在与老师谈话时要注意些什么?以下是我在工作中领悟的几个技巧: 一、要平易近人,忌摆架子 校长只有平易近人,教师才会敬重你,才会乐意接受你的意见和向你敞开自己的心扉。如果校长摆着架子、咄咄逼人,教师自然会对你敬而远之,你的话他听不进,他的话你也掏不出。  相似文献   

5.
“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这是加里宁在《教师报》编辑部所召开的城乡优秀教师会议上的讲话中的一句,可见教师的威信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一段教师也都注意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自己的威信,可是许多教师却常常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其重要的原因是当从者不从,当忌者不忌.当从者且不论,只谈忌者,简言之“六忌”.一忌不负责任.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松松垮垮,不负责任,不可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叶圣陶在《国文教学》中说:“教师得先肯负责,才能谈到循循善诱,师生合作.…  相似文献   

6.
由“仿”到“创”是儿童学习写作的必要途径。但仿写要注意方法,否则仿不得法,贻误学生。“仿写”有以下三忌:一忌“庸俗”仿。学习课文后,教师让学生进行仿写的目的要明确,要引导学生“仿”中求“创”,忌“庸俗”地盲目地仿写,把形式主义的套作当成写作绝招。庸俗化的仿写不仅损伤原作的形象,而且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容易造成学生厌烦写作的心理障碍。二忌“指令”仿仿写要顾及儿童心理。倘若学生对范文毫无兴趣,“指令”强仿则会事倍而功半。学生学习文章后,如果有体会,产生了仿写的愿望,教师要抓住时机及时指导仿写,也可由学生自己选文,…  相似文献   

7.
校长的本事再大,他的知识、经验、能力、精力都是有限的,真正“什么都懂”、“什么都能”的人是不存在的。因此,高明的校长,大都注意听取来自教师的心声,让他们充分发表意见。要创造良好的民主氛围,广开言路。让教师充分发表意见,首先需要有一个允许人讲话的良好环境和民主氛围。在这个环境里,教师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既可报喜,也可以报忧,持不同意见者可以心平气和地讨论和争辩。在听取教师的意见时校长应有三忌。一忌心不在焉。校长听取教师意见时的态度,对教师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态度认真,精神专注,那么教师感到校长是重视听他的意…  相似文献   

8.
为了让批评教师能入情、入理、入耳,深入人心,校长必须记住两个“一”,让批评也“温柔”。冷一冷:忌暴风骤雨。看到教师的过失,校长的心情我们自然都可以理解,但校长不能因此而“恨铁不成钢”,头脑发热地拉出来就大发脾气,甚至对教师进行“暴风骤雨”式的严厉训斥,因为这不仅是对教师的不尊重,也会在无形中降低校长的威信,让教师耻笑。“冷处理,热熨贴。”教师都有自  相似文献   

9.
陈校长是我师范时的同桌,现任苏北某校校长,最近与我打电话向我诉说自己的苦闷。原来他们学校在发放“中考教学成果奖”时,一位教师在大会上当众大发雷霆,痛陈学校的奖励制度不科学、不合理,不能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原则。陈校长的第一感觉是教师“反了”,竟然敢与自己“唱对台戏”,这样的做法会使自己很失面子,而且会影响和带坏其他教师,在教师中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中小学校长,相当多数“姓钱不姓教”,整天为钱发愁,为钱东奔西走,有多少心思和精力花在教育教学上?而且,一校之长,什么事儿都是“一把手工程”,上头方方面面的“检查”、“验收”、“达标”会议都得应付,因而有几个是真正意义上的教研和科研的带头人?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教育投入问题,如果不真正实现学校后勤社会化,如果不大大减除名目繁多、劳而无功的差事,许多中小学校长必然疲于奔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就会变成一句空话。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培养创新型的学…  相似文献   

11.
校长的能力不单是他本来就有的,还有部分是“借”来的。从哪里“借”来的呢?从自己“手下”“借”来的,从广大教师中“借”来的。力量深藏在广大教师之中,潜伏在广大教师之中,孕育在广大教师之中,教师的拥护就是领导能力和领导力量的根源。一个校长如果学会“借力”,能把深藏在、潜伏在、蕴育在广大教师中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能办好一所好学校,当一名好校长。相反,一个校长如果不会“借力”,教师消极工作,没有凝聚力,一所学校注定要毁灭。校长怎样才能学会“借力”呢?  相似文献   

12.
许多教师对校长的评课方式十分反感。可能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许多校长在评课中确实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他自己却没有在意。笔者认为,校长评课应做“到三忌”。一忌“一锤定音”一直以来,一些学校在听课、评课中实行“论资排辈”,先由校长进行评课,然后其他教师依次“附和”。一来,校长是学校“的最高领导”,万事先得校长说了算,所以在评课时也就顺理成章地先由校长评;二来,校长大多德高望重,让校长先评,也体现了教师对领导的尊重。而一些校长在评课时也总会当仁不让,心安理得地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指点江山”。殊不知“,说者无意,…  相似文献   

13.
学习意识当今社会是学习型的社会,校长应坚持学习,自我提高,以最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来“经营”学校,带领全校师生走现代教育发展之路。校长事务繁忙,但是如果你不能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纵使你整天忙忙碌碌,也不可能在教育上有所建树。大度意识作为校长,要承认教师中有能人,但大可不必担心某位教师会“抢”你的校长职位,相反,你应感到欣慰才对。其实,你能当校长就足以证明你有某些过人之处。如果你整天把注意力放在怎样对付个别有能力的教师身上,那么我劝你还是别当校长为好,免得害人又害己,因为你缺乏最基本的大度意识,你连自己…  相似文献   

14.
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其主要管理对象是教师.没有教师学校就不成其为学校.要办好学校就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教师.因此,对教师的科学管理,是学校管理中一项特别重要的任务.要完成好这项任务,校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协调是关键.关系协调好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就会一顺百顺,反之,就会寸步难行.本文仅就我任校长以来的工作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1)要协调好校长与教师的关系,就必须严以律己.俗语说:“言行正,无令自行.”校长是教师的带头人.校长的言行处处对教师起着示范作用.校长的“身教”是对教师的无声命令.因此,校长每时每刻都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教师们的尊敬、信赖和拥护,从而提高自己的威信,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全面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5.
师语九忌     
一忌病语。教师使用不规范的语言,会导致学生用语混乱,思维混乱,贻害无穷。二忌冷语。有的教师对学生的一些言行举止看不惯,觉得不合自己的心意,就对学生讽刺、挖苦、嘲弄,什么“小聪明”“大美人”等,这样会使学生受到不应有的刺激,使稚嫩的童心受到伤害。三忌脏语。有的教师不能正确对待有缺点或缺欠的学生,对他们使用鄙视、侮辱性的语言,什么“丑小丫”“笨猪猡”“榆木疙瘩”等,这样会在学生的心里播下自卑的种子,给学生造成相当严重的心理负担。四忌咒语。有的教师会对班里的个别学生使用揭短和盲目定论式的语言,如“天生的坏”“从小就熊”  相似文献   

16.
抓"大事情",放"小事情" 如今的校长大多非常投入,兢兢业业,以校为家,有的校长甚至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全身心地扑在了学校工作上,几乎做到了"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但校长如此卖力地工作科学吗?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作为校长本没必要事无巨细地一统到底.如果校长事事操心,样样都管,那么校长纵然有三头六臂也无济于事.不仅如此,如果校长凡事都自己抢着干,对下属不放心,包办代替,就会导致"越位"现象,束缚下属的手脚,使下属无所适从,才能得不到发挥,能力得不到培养,最后忙的、累的、苦的只有校长一个人.  相似文献   

17.
顾文东  单红芳 《师道》2003,(10):13-14
曾读过一个童话。一个男孩得到一根魔杖,魔杖具有神奇的力量,要什么立刻就能得到什么。当男孩帮助弱者时,用魔杖呼风唤雨,十分灵验。奇怪的是,当他想欺负人时,魔杖却失去了魔力。校长们目前也有一根类似“魔杖”的“权杖”,就是立足于“校长负责制”的“校长全面负责”。好校长用它办出了好学校,但素质不高的校长却用它滥用职权,任人唯亲,损公肥私,腐化堕落,搞得教师心灰意冷,甚至民怨沸腾。“取样化验”,校长以“权杖”惹事的因素大致有三。监督缺位。“校长是学校行政的最高领导”,这一条在学校贯彻得相当深入。校长驰骋校园,一言九鼎。应…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失礼、失信和失误,是每一个校长都不希望出现但又是常难以回避的问题。校长只有学会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它,才可能使之“由坏事变成好事”。一、要大度对待教师的失礼。这里所讲的失礼,通常是指教师对校长不注意礼节、礼貌的种种表现。比如,有的教师在听校长作报告时,采取一边听一边讲;有的教师喜欢在后面给校长编造和传播一些小道新闻,甚至还搞点恶作剧;有的教师凡是当“官”的,就看不顺眼或“敬而远之”。面对教师的失礼,作为校长,首先,要有点“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额上能跑马”的大度胸怀,不可因教师对自己不尊重就闷闷不乐,耿耿于怀,…  相似文献   

19.
教师示范“六忌”示范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教学环节。教.师的示范动作应注意“六忌”:一忌不作准备活动就做示范动作。这样,示E范动作做不规范,容易出现失误。I二忌运动技术不熟练时做示范动作。如果教师本来就不熟练,做出的示范肯定不规范,留给学生的视觉表象肯...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校之长,负责学校的全面工作,掌握学校的一切权力,是学校的最高领导者、决策者和指挥者,是领袖人物和核心人物。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做一个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的兴衰。”基于校长的重要职责和特殊地位,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的形象代表着学校的形象。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作为肩负塑造人类灵魂、构筑祖国栋梁重任的校长。如果不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和作用,轻则误人子弟,贻害学校,重则成为国家和人民的罪人。因此,这里向校长提出“六要”“六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