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师与学生有了沟通 ,便可以理解、信任、坦诚、宽容 ,许多问题便也迎刃而解。但是 ,一个排斥的、封闭的心灵 ,沟通又谈何容易。这就需要我们有关爱学生的热情 ,细心地关注他 ,耐心地教育他。我们付出爱心、细心、耐心后 ,就一定可以沟通。  我新接的班里有一名学生 ,我掌握着他的第一手“材料”是 :纪律散漫 ,无心向学 ,逆反心理很严重。“不能让他有一次的逆反行为。”我这样想着 ,不动声色地观察他 ,每天把他的所作所为详细记录在本子 ,同时着手了解他的“历史”与家庭。  几天过去了 ,我找了个机会当众郑重地对他说 :“你椅子左边的…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长知识,更要长智慧.发展智力,就成了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智力的核心是逻辑思维,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结合平时的教学活动,进行长期的有意识的训练.  相似文献   

3.
14+8大于5+17     
一次,某校进行四年级语文会课,统一教《火烧云》的第一课时。上第一节课的是一位中年男教师。导入新课后,他提出初读课文的要求: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学生刚读5分钟,老师就示意学生停下。开始检查自学情况,先指名认读12个生字:檀、寿、葡萄、梨、茄、跪、狮、庙、镇、惚、操。结果有的学生读得不准,有的读错了,老师只好一个个纠正,不厌其烦的一遍遍指名重读、领读、齐读。还逐一讲  相似文献   

4.
"学校+企业+员工"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了高职院校过去传统的"2+1"教学模式,旨在强调"学校一企业"循环、递进,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职场就业的无缝对接.为了适应这种新模式,高职院校需切身提升学生的管理工作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5.
关爱+规矩=?     
正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与学生朝夕相处,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加,师生感情也与日俱增。这时,有的老师因无原则地容忍学生的言行,在学生面前没有丝毫的威信,学生有言不听、有令不从,这种"爱"让双方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而有的老师则从一开始就板起了面孔,与学生没有丝毫的亲昵,不苟言笑,这种"畏惧"让双方也都没有丝毫的快乐。如何在这两种极端的师生关系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如何让师生都能感到成长的幸福感?通过实践,我发现用"基于关爱的规矩"才能架起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学是为学生语文学习打基础的教育,小学一年级语文学习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基础的基础,搞好文化启蒙教育,提高一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值得语文教师实践研究。在教学中,我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竭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2+5=?     
闻一多先生有一次给学生上课,他走上讲台,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算术题:2+5=?学生们疑惑不解.然而,闻先生却执意要问:2+5=?同学们于是回答:等于7嘛!闻先生说:不错,在数学领域里,2+5=7,这是天经地义、颠扑不破的.但是,在艺术领域里,2+5=10000也是可能的.说到这里,他拿出一幅题为《万里驰骋》的国画由学生们欣赏.只见画面上突出地画了两匹马,  相似文献   

8.
1+3+10=?     
当了十多年的班主任,我遇到不少脾气急躁的学生。这不,刚开学才几天,张钊与赵辉就小摩擦不断。早晨,我刚到办公室,就有学生来报告:“张钊与赵辉吵起来了。”我赶紧来到教室,看到他们俩正仇恨地瞪视着对方。我问怎么回事,张钊说:“赵辉在前面老是向后挤我的桌子。”赵辉急着辩解说:“不是我挤他的桌子,是他不停地踢我的凳子。”各说各的理由,说着说着,又吵上了。我把他们俩请到教室外面,说:“你们都觉得自己有理,请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有没有错误。这么点小事,就值得你们大动肝火?”我这一说,谁也不吭声了。沉默了一会儿,两人各自检查了自己的…  相似文献   

9.
高职公共体育课程“1+1+1+俱乐部”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大高职高专院校来说,如何走出一条既有自己办学特色又能迎合时代发展要求,同时还能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积极性的体育课程改革之路是值得深思的。本文剖析了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中的各种制约因素,提出一种课内课外结合,互动的教学模式,即“1 1 1 俱乐部“模式,并对教改推进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现在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这就需要我们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提高化学课堂的效率.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探究、交流、反馈"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运用的熟练,就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真正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现在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这就需要我们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提高化学课堂的效率。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探究、交流、反馈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运用的熟练,就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真正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推动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创新,而"MALL+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将课堂讲学和课下学习结合了起来,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特别是这一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基于"MALL+课堂"模式理论可以构建英语语言学习框架,可以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全面调动起来.文章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简述了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3.
每所学校都邀请一位特教专家和一位医学专家共同坐阵,通过观课、听汇报、互动研讨等方式,帮助每一所随班就读学校针对每一个随班就读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要,研讨适合每一个随班就读学生发展的方法,让每一个随班就读学生都能有效发展。随班就读作为全纳教育在中国的一种实践模式,正逐步成为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主要形式。然而,当普通学校敞开大门接纳特殊学生时,一些困惑也接踵而至。普通学校不知道  相似文献   

14.
1+1=?     
你一定很奇怪,1加1还能得多少,不就等于2吗?其实你错了,生活中1+1能有许多答案,你相信吗?老师告诉我1+1=1,一份辛勤的汗水加一份自信,就会有一次令人满意的成功。是的,1+1=1。妈妈告诉我1+1=3,一个妈妈加一个爸爸,家庭中又多了一个快乐的孩子。是的,1+1=3。我在生活中寻找1+1的答案。于是,我走进了生活……看见一位老爷爷正与一位小朋友在春天的微风中放风筝,一位中年的母亲正看着一位专心学习的孩子,一位成功的商人扶着白发苍苍的父亲散步。我明白,1+1=生活,爱。看见一位老师正与一位学生讨论问题,看见一位学者正在鼓励年轻的学生去创造,看…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高校普遍采用的"测试考核"方式存在功利性明显、模式单一、教考失衡等问题,在总结"测试考核"方式弊病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兼顾测试、过程和奖励的考核方式,即"3+X+1"考核方式,并详细论述了其实施方案和管理方案。此考核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和激励大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黑龙江工业学院电气和信息工程专业某班级上下学期的电路成绩表明,"3+X+1"考核方式使学生的总体成绩得到了提升,学生的成绩分布更加平稳,削弱了"两极分化"的现象。此考核方式可为我国高等学校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我们知道,有时候图形表征能帮助学生总结算法,理解算理。怎么借助数形结合,帮助学生计算1/2+1/4+1/8+1/16+1/32+1/64+…呢?一、"看"与"写",经历算式的形成过程1.孩子们,根据1/2+1/4+1/8+1/16+1/32+1/64,我们可以写出如下几个类似的算式.  相似文献   

17.
MOOC+SPOC+翻转课堂是线上自学和线下讨论相结合的一种混合教学模式,该模式中MOOC是一种大型开放式线上课程,SPOC是针对具体学生情况而专门录制的小型局域网课程,而翻转课堂则是对传统课堂的颠覆,包括小组辩论、案例演练、角色扮演等线下教学形式。文章旨在关注该教学模式运用于高校管理学专业运筹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MOOC精品课程的系统化学习、SPOC小视频的重难点讲解、翻转课堂中师生的共同的重难点知识的讨论,得出结论,运筹学教与学的质量确实得以提升。我们教学团队通过为期一年半在物流管理学专业开展教学实践,共计完成48个SPOC案例及32场次辩论、演练和扮演,证实了MOOC+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适用于该专业运筹学课程,达到有效提升学习效率和专业成绩的探索目的,同时还培养及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对运筹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8.
几十年前,我国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教授任北大校长时,有一次和学生谈话,他突然问道:“5加5等于多少?”学生们一下子愣住了,以为校长的问题不同寻常,其中一定奥妙难懂,一时大家左顾右盼,却不敢马上回答。过了一会儿,才有一位学生低声而胆怯地说:“5加5不是等于10吗?”蔡元培望着这个学生笑了,点点头说:“对。”并嘉许道:“你们切不要盲目崇拜权威,要相信自己。”  相似文献   

19.
在贯彻落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思想指引下,一年级学生是不能有书面回家作业的。那么,没有了回家书面作业,学生回家做什么?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如何得到巩固与加强?作为语文教师,我认为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到听说读的口语训练中。对于口语作业的检查,我则通过方便、快捷的互联网使学生作业的反馈更及时,作业的形式更加立体化,并提高了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结合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高职院校实行基于跨年级专业学习梯队的“专业导师制1+1+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介绍了学生梯队组成、专业导师构成及功能、实施阶段和实践任务,分析了这种模式在提高学生专业认识、技能培养,融合专业导师与学生、高年级与低年级学生之间的关系,全面提升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试点专业的实践与探索,学生的技能水平、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