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校和家长都喜欢让老教师担任班主任,因为与年轻教师相比,老教师的性情往往更平和,做事更仔细,责任心更强。但担任班主任的老教师们却另有苦衷:他们与新生代有较深的代沟。现在孩子的许多行事方式、思维习惯,老教  相似文献   

2.
为了学校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年轻教师需要有人给他们以指点和引导,不少老教师的教学经验需要加以传播,使之后继有人。我们有强要对新教师开展传、帮、带工作。  相似文献   

3.
周奎英 《师道》2012,(6):10-11
在“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下,因为县级财政吃紧。教师队伍多年未进或几乎未进新人的现象屡有所见。再加之因为政策不力以及教师“人往高处走”心理的驱动,一些乡村中小学的年轻教师纷纷调离,导致教师队伍普遍老化。教师平均年龄超过50岁在一些村小亦不稀奇。 每次去基层学校,听到校长们抱怨最多的几乎都是“学校师资水平不好,老教师太多,他们理念落后却墨守成规,不求进步”。与此相应的,老教师们的境遇怎么样呢?因为老教师大多因精力和体力的原因越来越无法适应在教学一线“力拼”的生活,所以很多人被安排在了“后勤服务岗位”。学校的图书室、微机室管理岗位不说,  相似文献   

4.
校长如何对教师实施有效管理,激发教师工作热情,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运用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激发教师工作热情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一文中提出了“人的层次需要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分成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依次由较低到较高层次。每个人都有需要,某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需要才出现;在多种需要未满足前,首先满足迫切需要;该需要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激励作用。运用这一原理,可以从满足教师迫切需要出发,激励教师工作热情:一是搞好调查研究,了解教师的不同需求。采取谈话、座谈会、问卷等形式,了解教师工作、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需求,为满足他们心理需要、激发工作热情提供客观依据;二是创造条件,尽量满足教师心理需求。只有教师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他们的热情才能有效释放。有的教师生活上有困难,生存需成为迫切需要,那么就想办法帮助其解决生活困难,解除其后顾之忧,以满足其迫切需要,从而激励其发奋工作。多数老教师是受人尊重的需要,因此要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同时努力营造尊重老教师的氛围。多数年轻教师的迫切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根据年轻教师有朝气、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爱表现自己的特点,为他们创造条件,搭设舞台,使他们的才华得到充分展现。比如,开展教改实验、公开课、教师论谈等活动,让年轻教师当主角,承担主要工作,使他们的自我实现需要得到满足,激发工作热情,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发展。人是“社会人”,不是“机器人”,人与人之间需要充分交流,以满足社交的需要。因此,要想使学校集体有凝聚力、学校领导班子有向心力,满足教师“社交需要”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学校领导应该创造条件,多开展一些活动,使广大教师在活动中陶冶情操、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增进友谊。达到“干群关系和谐,教师关系融洽”,整体功能充分发挥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新教师就是指刚毕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在人们的思维定势中,新教师常常需要从教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传、帮、带",一些学校甚至在教师发展规划中有"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让新教师在一年时间内站稳讲台"的提法.但在学校实施新课改、开展校本教研的过程中,人们却不难发现一个较为普通的现象:许多老教师始终在新课改的大门口徘徊不前,一些年轻的新教师却全身心投入,不断钻研,成为了新课改观念最早接受者和课改实施过程中的"先锋"、"主力军".  相似文献   

6.
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都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方式。显性课程已经纳入了学校的教学计划,而隐性课程在学生的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从隐性课程的涵义、因素、可操作性、对学生影响的作用效果强度及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利用和控制隐性课程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上自己的课     
读得这样一则幽默:有一年轻语文教师要上公开课,请教老教师怎样才能吸引学生和听课老师的注意力。老教师说:"你可以说些他们意料不到的话,如‘我  相似文献   

8.
影响高校教育质量的隐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育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就影响高校教育质量因素的存在形式而言,有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文中主要分析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学校领导的领导方式与工作作风、校园的育人环境、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等隐性因素对高校教育质量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9.
隐性知识是知识存在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个人价值观与实践行为起到塑造作用。从知识社会学视角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包含政治理论与道德原则等显性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性教学促进价值观念与道德行为等隐性知识形成。因此,应构建以师生为主体的学习共同体,促进隐性知识获得与流动;构建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模式,促进显性知识内化为隐性知识;构建以创新行为为导向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突出隐性知识在考核中的作用。由此,多方面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路径。  相似文献   

10.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一颗棵草去”……我就是带着这些警醒走上三尺讲台的。回首走过来的十四年教学生涯,其实,我仍然是最初接管班级一样始终以一个小学生的身份要求自己,最初是向有经验的老班主任学习班级管理方法;现在向年轻教师学习他们身上的热忱和活力。老教师有老教师的威慑力,年轻教师有年轻教师的亲和力,这些都是我始终要学习的。  相似文献   

11.
王茂 《教育文汇》2012,(2):23-24
老教师是年轻教师的镜子,青年教师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名师的风采,以为榜样;也可以从中看到老教师的一些不是,引以为鉴。  相似文献   

12.
一、教师专业隐性知识1、教师专业隐性知识的内涵。知识可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类。显性知识是指能够明确表述和清晰反思的知识,即可以写在书本上及能说出来的知识;隐性知识则是难以明确表述和清晰反思、不能以正规的方式加以传递的知识,它的获得一般不需要他人的帮助。教师专业隐性知识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隐性知识,即有关学科的概念及概念之间相互联系等的隐性知识;  相似文献   

13.
高标准做好当代军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工作,是军队院校紧迫而重大的课题。我们从理论论证和经验总结两个方面出发,认为军校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应当采用以下方式: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价值灌输与价值澄清相结合、知行统一、以院校教育为主,协调好其它因素。  相似文献   

14.
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两种方式。显性德育在我国的特定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显性德育的缺点日渐显露,与此同时隐性德育育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本文通过中英两国隐性德育方式的比较,旨在对我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探索,借鉴英国隐性德育的成功经验,创新我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5.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是学校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的因素,体育隐性课程是通过间接内隐方式呈现的体育文化要素的总和。由于体育教育主要是一种人文主义教育,这就对体育隐性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校和教师做出相应的调整和转变。  相似文献   

16.
一、与老教师建立联系新教师或多或少都作过谋取老教师欢迎的努力,学校也应制造接受新教师的良好氛围。但许多新教师认为,除了需要学校敞开胸怀欢迎他们外,更需要经常地与老教师们一起坐下来商讨工作,从老教师们丰富的经验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相似文献   

17.
做好显性管理,促进隐性管理,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思维的具体成分和抽象成分不可分的统一关系中,青少年时期的逻辑抽象思维虽然开始占优势,而且,由于抽象成分的发展,具体思维也不断得到充实和改造,青少年的具体思维是在和抽象思维密切联系中进行的;但是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感性经验、具体形象的直接支持。所以,对这一时期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培养、思维习惯的塑造、认知能力的提升,教育管理者——学校、教师,要高度重视显性管理,做好隐性管理,使显性管理与隐性管理形成良性循环,促进中学生成人成才。  相似文献   

18.
根据知识的存在方式划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知识的价值在于流动和使用。高职院校进行知识管理,实现教师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可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和院校可持续发展。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提出促进高职院校教师隐性知识显化的策略以及显性知识内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因为受商品经济的影响,人才流动性加强,农村学校中年教师大多外流,毕业不久的青年教师和工作二十年以上的老教师占很大比例。而以往的教师培训大多以中年教师为主,极大地制约了农村大多数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应加强农村学校青年教师和老教师的培训力度,针对他们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心理特征,制订有针对性、有层次性的培训方案。  相似文献   

20.
本学期至今已听课15节,其中听年轻教师上课9节,听老教师上课6节.随着这种听课活动的深入开展,我越来越有这么一种感觉:在小学,中老年教师也在努力改变他们以前陈旧的教学方式,他们课改的热情有时比部分年轻教师还要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