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讨论孔子学说时,我们通常总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1)依据典籍及相关的文献如孔子的《论语》及与孔子学说有关的文本如《大学》、《中庸》等,对孔子的思想进行诠释。此外,人们还常常参阅历代对《论语》的注疏来诠释孔子思想。(2)运用西方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来...  相似文献   

2.
国人似乎对家族/血统有着超乎寻常的兴趣和关注。新闻媒体经常有"孔子××代孙"或"河东柳宗元后裔"如何如何的报道——尽管这些后裔常常和寻常百姓并无二致。去年纪念徐光启、利玛窦翻译的《几何原本》发表400周年时,也有关于徐  相似文献   

3.
孔子学琴     
曾庆鸿 《知识窗》2007,(3):25-25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是一位很有音乐修养的人。他能弹琴、击磬、鼓瑟、唱歌、吹唢呐。他鉴赏音乐也很内行。如听了周代的两首古曲《韶乐》、《武乐》后指出:《韶乐》旋律优美动听,内容也很完善;《武乐》也很美,但内容不够完好。孔子还收集了许多民歌,整理出千古流传的《诗经》。  相似文献   

4.
孔子是一位身体力行的教师,他创立私学,广收弟子,潜心从教,以弟子三千、七十二贤者被誉为"万世师表"。千百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人研究孔子、学习孔子,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论语》这一集中反映孔子思想的著作,就成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5.
田和 《科教文汇》2009,(3):61-61
孔子是一位身体力行的教师,他创立私学,广收弟子,潜心从教,以弟子三千、七十二贤者被誉为“万世师表”。千百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人研究孔子、学习孔子,孔予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论语》这一集中反映孔子思想的著作,就成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6.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人格精神、教育方法和手段对后世影响深远.孔子也因此成为后世许多传说乃至神话的附会对象,使孔子的形象发生了变形.《论语》是最能体现孔子思想言行的一部书,笔者通过《论语》中对孔子言行的记载,为孔子素描了五张画像,力求展现给读者一个真实完整的孔子形象.  相似文献   

7.
我国春秋时期的伟大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和系统,它集中地体现在《论语》之中。《论语》作为我国最早的伦理学专著,是儒家文化的经典。本文将在现代美育视野下,结合《论语》对孔子的美育思想加以论述,从孔子审美活动中"审美"和"教育"的融合探究孔子美育的实施途径、审美特征和教育目标,强调孔子美育思想的重要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人格精神、教育方法和手段对后世影响深远。孔子也因此成为后世许多传说乃至神话的附会对象,使孔子的形象发生了变形。《论语》是最能体现孔子思想言行的一部书,笔者通过《论语》中对孔子言行的记载,为孔子素描了五张画像,力求展现给读者一个真实完整的孔子形象。  相似文献   

9.
吴永斌 《科教文汇》2007,(7X):163-164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人格精神、教育方法和手段对后世影响深远。孔子也因此成为后世许多传说乃至神话的附会对象,使孔子的形象发生了变形。《论语》是最能体现孔子思想言行的一部书,笔者通过《论语》中对孔子言行的记载,为孔子素描了五张画像,力求展现给读者一个真实完整的孔子形象。  相似文献   

10.
陈良琨 《今日科苑》2007,(12):156-156
孔子思想一直是世人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论语》所表达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体现,研读《论语》,感悟孔子的治国方略主要有:仁治,礼治,德治,孝治,名治,贤治,诚治,育治和革治。  相似文献   

11.
《毛传》传承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所以本文从《论语》中两则孔子和弟子的说《诗》开始分析“兴”的基本特征。其后概述了《毛传》独标兴体的基本情况和标兴的特征,指出兴大体上有发端和譬喻两个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军 《科教文汇》2009,(14):246-246
《论语》是孔子弟子们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著作,其内容博大精深,真实生动地表现了孔子的思想和形象。其文学价值泽被后世,影响全世界。浅论《论语》中的人物形象、语言艺术及文体特征等几方面,略述己见,以期更好地学习和鉴赏这本书。  相似文献   

13.
《独共南山守中国》一书提出的平面文化比较架构 ,实现了文化研究方法上的突破 ,作者据此提出的“大孔子学说”,虽然在理论尺度上存在着不一致 ,但仍有其重大的理论价值。文章针对国内学者对“大孔子学说”的批评 ,指出“大孔子学说”的实质是第三种道路。  相似文献   

14.
《论语》中孔子的许多话都是经典性的,他的思想是取之不尽的智慧源泉。由于每个人的经历和经验不同,对孔子思想的体会就可能不同。所以,一千个读者就可能有一千种对《论语》的读法与评价。本文浅谈孔子的法律思想。  相似文献   

15.
微语录     
正小时候,哭是我们解决问题的绝招。长大后,笑是我们面对现实的武器。——思想聚焦水唯善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极天。——《孔子家语》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被讨厌的勇气》  相似文献   

16.
张丽丰 《科教文汇》2009,(13):203-203
子思学派的性情学说给《孔子诗论》提供了相应的哲学理论基础,在传统的礼义背景下,性情的发现与张扬在《孔子诗论》中得到前所未有的展现。  相似文献   

17.
"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之一.在孔子的思想中"仁"集中体现在仁爱和仁德两方面,个人要重视修身养性.自我反思,不随波逐流,才能保持自己的自然秉性与道德操守.从《论语》中可以窥见"仁"的内涵、结构及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8.
张赟赟 《今日科苑》2010,(8):227-227,228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孔子之前,华夏民族对孝的阐释已经蔚为大观,本文从儒家经典《论语》入手,结合前人观点和其他儒学著作,阐发孔子的孝道思想,并探究《论语》中的孝对今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而《论语》言简意赅的辑录使得后来者谈及孔子是各凭己度、异彩分呈。本文专以探讨孔子在人格领域及艺术世界的“尽善尽美”观。  相似文献   

20.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而《论语》言简意赅的辑录使得后来者谈及孔子是各凭己度、异彩分呈.本文专以探讨孔子在人格领域及艺术世界的“尽善尽美“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