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近代留学教育从其发轫至1905年,由初期的留美、留欧,经由中日甲午战争而转向留学日本。从教育制度上看,由时势促成的近代留学教育本身,即是冲击古老封建科举教育的一股新生力量。清政府对待留学教育的态度,由最初有志之士的极力倡导和顽固派的极端性抵制,逐渐演变为科举废止前的极致性认可,留学章程中出现了“授予优秀留学毕业生以科名奖励乃至相应官职”的规定,由政策法规上的保证使得留学教育对科举制的冲击进一步加深。近代留学教育的兴起与发展,作为近现代教育制度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了科举制的解体。  相似文献   

2.
我国出国留学人数逐年增加,层次不断提高,回国服务领域日益广阔,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各级政府在人才培育方面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其中留学奖助政策作为留学政策的重要内容,实施的绩效究竟如何有待检验.基于此,在对我国现有留学奖助政策内容及高校留学项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江苏高校出国留学生为调查对象,评估留学生对留学奖助政策关键细则和条例规定的满意和认同现状,对现有留学奖助政策情况的全面分析,找寻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针对我国留学奖助政策的优化对策,以政策创新来促进留学人才管理工作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3.
海外留学群体是一个具有独特优势的国际性人才群体,这个群体在我国教育、科技事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我国高校正在开发的重要人才资源。根据留学人员现状,分析制约开发留学人才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发留学人才资源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及家庭的支付能力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与此同时,居民的消费结构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大多数家庭越来越重视教育层面的支出,留学热潮不断涌流。深入分析我国留学生留学趋势、潜在问题并提出具体对策,这对规范留学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册中,很多的革命家都有海外留学的经历。他们中的有些人凭借家庭的优渥条件出国留学,有些人则依靠国家资助留洋发展,综合分析海外留学的这部分人,不难发现,他们留学归来的发展轨迹和当时中国形势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其中有一批人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平同志就是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高等教育逐渐国际化。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卓越人才培养是教育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的根本所在。本文通过对我省高校赴俄留学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提出相应的措施,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以丰富我省高校基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赴俄留学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理论研究,提供解决高等教育培养出的赴俄留学人才格式化并缺乏创造力问题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庚款留美教育是1909年由美国和晚清政府合力实施的留学教育,这一别具一格的公费留学教育在中国近代留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该问卷立足于云南民族大学,调查留学生党员在赴对象国留学前、留学中和返校回来学习教育管理的现状,了解留学生党员对学习教育管理的反馈意见。文章对调查数据所展示的信息进行介绍和分析,并就云南高校赴对象国留学生党员的学习教育管理机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2018年6月上合组织峰会在青举办,来自印度的学生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组成国,是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的中坚力量,作为来华留学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南亚留学生的提质扩招是壮大来华留学事业重要一环,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其招生培养,本文作详尽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10.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的关键,就是认真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于北京开放大学国际文化学院来说,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按照《留学北京行动计划》的要求,发展北京开放大学的汉语国际教育,为北京的来华留学教育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1.
潘小非教授     
潘小非,男,1964年生,四川三台人,教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994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专业硕士研究生;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获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全额资助,以访问学者身份赴澳大利亚MQNASH大学留学。现任成都体育学院教务处处长。曾获"做出突出贡献的四川省硕士学位获得者"和"第五届四川省普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留美医学教育是近代中国留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说来,这一时期的留美医学教育历经北洋政府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直至抗战后臻于鼎盛,其中虽个别阶段有所回落但整体上渐趋壮大.在民国时期,留美医学教育的发展轨迹与社会的整体运行、社会风气的开化、留学政策的演变和国内外医学教育的发展同步并行,紧密...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来华留学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石油工程"专业作为一个热门专业应运而生。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石油工程师是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迫切需要,为"一带一路"沿线能源合作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当前,来华留学在教学与管理上存在生源结构复杂、质量不高,跨文化交际障碍突出,留学生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文章在现状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解决措施,促进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1997年7月11日《长江日报》下午版头版。新闻标题:《民办艺校走出首批留学生》。内容:张丹等5名曾被一些艺术学校拒之门外的学生即将踏上留学之路。昨日,武汉市爱乐音乐学校为他们举行欢送会。据了解,他们是我市民办艺术学校中的第一批留学生,将赴白俄罗斯明斯克音乐大学留学。爱乐音乐学校是民办中等专业学校,创办于1995年。创办人、校长康丽原是一位音乐教师,……她正向我们走来:身材娇小,黑发披肩。孩童般  相似文献   

15.
本文关注二三线城市所在高校学生的留学现象,以常州为例对三所高校用问卷形式展开调查,并按照5W1H的思路来浅析对调查问卷数据整理后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化的不断发展,确保和培养具备国际通用知识和技术的人力资源成为各国的核心任务。近年来,中国为适应国际化趋势开展了留学中国计划。在此背景下,流向中国的国际学生数量越来越多,中国已经成为亚洲留学大国。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国际学生流动的相关研究快速增加。为能有效研究国际学生流动现象,有必要先对国际学生流动的文献进行综述。通过文献梳理,本研究将国际学生流动的主要因素归纳为三个方向,即国际学生流动的趋势、国际学生流动的影响因素、国际学生流动的收获。  相似文献   

17.
近代以来,随着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开展,女子教育受到重视、倡导和逐步确立。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女子留学的出现,推动了女子教育进一步向前发展,实现了中国近代史,中国教育和妇女生活史上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8.
唐文化对日本产生过不可估量的影响。在将中国文化移植日本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当时往来于两国之间的日本使人、学生和僧侣。凡来唐日人,除辅助人员如水手、射手、船工等外,其他负有某种使命的人员,一般都得来长安,活动也大部以长安为中心。遣唐使的使命通常都在长安完成,留学生须在国子监留学,留学僧中的绝大部分也均到长安寻师学法。他们在长安期间所受待遇如何?衣食住行等生活情况如何?摄取中国文化的具体活动有哪些?本文拟于这些方面作些探索。  相似文献   

19.
严丽 《阅读》2013,(12):19-19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一生喜欢读书。他在英国留学的时候,有一天,几个中国留学生一起去看他,发现他的生活很艰苦,几乎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  相似文献   

20.
就进行素质教育、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的问题,以在日留学期间的切身体验,对中日教育观念的异同和教育方式的差别做了分析比较,谈了可资借鉴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