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明峰  范勇  史自词 《教育研究》2021,42(8):132-141
学校治理是教育治理在学校层面的具体实践,它表达了多主体参与和协商共治,改变学校的等级化格局,以及消解学校中核心与边缘、形式与实质的区隔化模式的理论意图.基于这些主张,并结合学校治理的国家逻辑,可以确立影响学校治理改革的"国家权力介入"和"学校事务参与"两个变量.以这两个维度为标准,可以明确学校治理改革的"服务型"、"专业型"、"均衡型"和"松散型"四种进路,它们都意味着学校从"他律"向"自律"的治理转型.在中国语境下,推进学校治理改革不但有政治和教育上的迫切性,而且具备现实的可能性,同时也面临着制度和机制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2.
学校治理现代化是学校改革发展的一次深刻变革,要准确理解学校现代化的涵义,认识“治理”与“管理”的联系和区别尤为必要。与其他领域的治理相比,学校治理现代化有着综合性系统性强、公平公正要求高、治理成效显现慢、治理环节转化多等特点。学校治理现代化从不同角度分类,可以呈现出多种不同形态。新时代之所以大力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需要,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是实现立德树人办学目标的需要,是探索形成学校治理“中国经验”的需要。要把学校治理现代化落到实处,需要把握治理领导权、治理体系现代化、治理能力现代化三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的中小学校如何转型,构建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机制,这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课题。从社会三元结构理论出发,公办中小学定位在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我国公办学校的改革方向应该是从法律形态和管理形态上使公办学校变成真正的非营利组织。  相似文献   

4.
推进乡村学校治理数字化转型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一步。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乡村学校治理在技术、制度、组织、决策上面临新的机遇,具体表现为从“技术治理”到“治理技术”、从权威式管理转向公正性治理、从科层制结构转向扁平化网络结构、从经验式决策转向证据驱动式决策。然而,乡村学校治理面临诸多困境,如数据导向下乡村教育的育人价值迷失、乡村学校治理的“数字秩序”亟待建立、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组织保障缺位、智能化决策责任与问责主体难以判定等。因此,应通过增强数字化决策过程透明度,厘清治理主体的责任边界与行动框架;以育人价值引领技术整合,保障技术赋能学校治理的方向与流程;聚焦数字化转型愿景规划与调整,助推乡村学校精准自治与特色发展;破除数字化认知障碍与数据壁垒,提升学校组织数字化治理能力等策略提升乡村学校治理。  相似文献   

5.
杜文彬 《江苏教育》2023,(19):25-28
作为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课程治理现代化已成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关键一环。学校课程治理现代化指多元治理主体平等协商共同推进课程不断优化的过程。本研究从治理主体、治理对象、治理机制与治理路径四个方面分析了学校课程治理现代化的行动逻辑。实现学校课程治理现代化,应深化立足学生发展的课程治理目标,聚焦学校课程高质量发展的课程治理内容,完善多主体协商共治的课程治理过程,规范基于审议的课程治理工具,以此实现学校课程共建、共治、共享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周毅  李慧 《中国大学教学》2021,(4):66-72,96
实现从课程管理到课程治理的转变是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环节。本文从提出与界定课程治理机制的内涵开始,总结了课程治理与课程管理的显著区别。提出并构建一个多主体参与、多要素协同、多重机制耦合的课程治理新机制,认为要在课程建设与改革中吸纳和动员各种力量广泛参与,形成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合力;通过由学校引导机制、师生参与机制、专家干预机制和社会力量融入机制组合而成的复合型机制,促进课程资源高质量供给;发挥不同机制的协同作用,达成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多重目标。同时结合课程治理的创新行动实践,对上述课程治理机制的实际运用方法与成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教育部为贯彻落实中央决策,把“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2014年的重点工作。如何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已成为教育系统迫切破解的课题。随着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的推进,一些中小学积极探索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学校制度。然而,一所学校制度的改革始终离不开整个教育体制的改革,我们的教育体制机制已经远远滞后于学校本身的改革。学校作为教育改革创新的核心地带,从某种意义上说,依然可以“我行我素”,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上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治理理论的视角出发,打破政府与高校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指出在政府、学校和社会之间存在着权力的相互依赖和互动的现象。构建新的招生体制,既是高校自主权不断成长的过程,也是政府逐渐放权让利的过程。政府的改革应从供给主导型过渡到需求主导型。  相似文献   

9.
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为了尊重教师个体专业能力,发挥教师群体的工作能力,进一步优化学校干群关系,需要在传统的行政管理和市场交易模式之外,增加学校教师队伍"治理"的工作方式。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之间要有"共同事务",这是学校教师队伍治理的前提条件;把共同事务做好的意愿和把共同事务做好的能力,是学校教师队伍治理的目的和专业保障。为此,需要在育人使命上实施共享策略,在专业与行政冲突上实施求同策略,在教师专业发展上实施自主策略,在教师参与治理能力上实施培育策略,从而为教师和学校在达成育人使命的同时,也高品质地实现教师的专业价值和高效率地履行好学校的教育职责。  相似文献   

10.
焦剑  叶启兵 《四川教育》2020,(13):21-22
2013年,成都市天涯石小学逸景分校开始了“以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为核心,助推学校纵深发展”的探索。在前一阶段探索的基础上,学校于2016年将视线从外部治理转向内部治理,从顶层治理走向基层学段部治理。在梳理发展优势和各种资源后,学校明确以“学校法人治理的价值内化迁移”作为推动学校近三年管理体制机制变革的抓手,从顶层设计出发,提出未来三年的发展方向——赋权与赋能:学段部治理促学校法人治理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1.
在保障学校教育质量及其评估方面,英格兰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且从上世纪末开始,英格兰教育标准局频繁修订学校督导大纲,英格兰学校督导制度也因此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本文对近期英格兰学校督导体系的调整和改革作概括性介绍,以期对我国的学校督导与评价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当下高校综合改革存在着内涵认识偏差、改革目标不明、改革对象不清、改革内容泛化、改革发展载体模糊、改革前提与基础缺乏等问题。为此,应从改革与建设涵义比较上厘清综合改革的科学内涵,将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建设作为综合改革的对象,将行政学术关系和学校学院关系作为综合改革的关键内容,将学科建设引领作为综合改革的发展载体,将民主和法治作为综合改革的条件保障。  相似文献   

13.
集团化办学是学校间制度化合作形成的一种办学形态,但并非学校间所有合作都是集团化办学。要从学校办学改革引领、集团公共目标建设和正式制度体系保障三个层面入手,满足三个条件的学校组织间合作即为集团化办学。项目共享、知识互动、战略整合是描述集团化程度由低到高的三个阶段,也是实现集团化办学的主要抓手。项目共享是集团化办学的起点,通过要素配置的方式实现组织间一定程度的互动;知识互动是集团化办学的深化阶段,指集团内组织间围绕办学治校、教育教学等展开的分享、对话、创新性生长;战略整合是集团化办学的高阶水平,直接指向价值诉求和学校办学方向。结合当前集团化学校的实践基础和挑战,尤其是在解决城乡间集团化学校、跨区域集团化学校的现实困境时,虚拟整合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在学校治理中的角色一直处于模糊状态.笔者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与家长委员会成员展开深度访谈收集资料,并借助NVivo11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以探究家长委员会在学校治理改革中的角色定位问题,构建家长委员会角色定位模型.研究发现,家长委员会的角色定位存在内生性偏差与功能性错位,在学校治理主体角色上存...  相似文献   

15.
大力推进依法治教对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为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也是提高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管理效能的客观需要,更是协调教育领域内各种关系、解决教育纠纷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沈阳市依法治教工作实践与探索的研究,提出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6.
西方国家教育重建运动改革的核心是分权、放权以及将市场成分引入教育领域,重点是打破国家对教育的垄断和分解集权化的教育管理体制,以提高学校效能。它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造成了学校内部出现新的集权、教师的职业特性被削弱及教育不公平等负面效应,为我国当前教育分权改革提供了诸多启示:教育分权改革必须根植于中国国情,且不可移植或复制域外经验;教育分权与集权可以并行不悖,二者之间应建立一种调适机制;创新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厘清政府与学校之间关系;推行清单管理方式;创新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确保权力在学校内部再分配;提升政府和学校的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与深入,课堂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最重要环节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从教学手段上看,多媒体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对课堂教学特别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起到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实施的新课程改革获得了一定的成效.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学校的组织、管理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教师也由某一学校向其他学校进行地域性流动,随之而来的是一定规模的学校与教师的重新组合.在这个过程中,改革的焦点当是摆正学校改革与课程实施的关系.因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与学生的学习最密切相关的课程与教学的变革.从学校改革与课程实施的关系角度,分析学校改革中课程与教学应采取的实施取向,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课程治理的关键在于共治。与课程管理不同,课程治理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夯实、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提高课程目标在实现过程中的效率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新课程改革、考试招生制度、社会力量的兴起等因素也时刻影响着课程治理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章程建设现状的分析入手,剖析了章程的"法定内容、自主权内容和现代大学制度需要的其他内容",指出高职院校章程建设应处理好"权力与责任、自治与监督、内部与外部"等三方面关系;提出要把凝练办学特色、推动学校改革、监督权力运行作为章程建设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