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睿 《中国广播》2011,(2):67-68
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经济广播理财节目提供了有利的客观环境,但广播理财节目要获得成功,必须扬长避短,突出以下要素:首先,节目的理念除了追求实用外,关怀也必不可少;其次是通过富有阅历的主持人的引导,大量引入听众的声音,节目的基本内容是从听众中来,再到听众中去;第三,通过节目衍生品和附加值的开发,树立节目品牌。  相似文献   

2.
广播电视采录工作是整个广播宣传过程的重要环节,高质量的采录工作是保证节目播放质量和宣传效果的基础,因此做好广播电视的采录工作非常必要。本文在论述过程中介绍了采录工作的几个要点和步骤,希望对有效提高广播电视的采录工作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周漫  严渝雅 《新闻前哨》2001,(11):24-24
广播是靠声音传播信息的媒体。“广播节目”是广播媒介运作的基本因子,语言、音乐、音响则是构成广播节目的三要素。 从目前广播界的现实来看,一般较为重视语言和音乐这两个要素,而对音响(包括自然音响、环境音响、效果音响)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这主要表现在无论是在节目采录、编辑、制作等的实际运用上,还是在音响采编运用理论的研究上,都做得不够。例如在新闻节目中,录音新闻、录音通讯、录音报道、现场报道等节目的运用虽有进展,但总体上仍不多不精,有些音响效果不佳,有的甚至失真。又如在广播文艺节目中,也是带“响”节…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地探讨目前我国广播经济新闻现状,即经济广播陷入收听低谷、节目内容具有综合性特征、交通广播频率成绩斐然、经济广播定位两难选择、同质化竞争中的品牌缺乏和品牌意识觉醒、节目主持人素养有待提高等。以此为基础,本文对广播经济新闻报道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广播作为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已深深介入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新兴的、富有生命力的广播文化正在形成、发展。广播突出的特点是声音。由声音而带来了自己的优势——传播快、范围广、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广播除语言外,还有音乐和音响。音乐在文艺节目中是大量的,在新闻、专题性节目中也经常使用,如配乐节目、节目间奏等。音乐本是一门古老的声音艺术。如果音乐运用到广播中,应该叫广播音乐。“广播音乐”有音乐艺术的结合,但又不是生硬的拼凑和填充,它有自己的艺术规律可循。一般地讲,广播音乐是一个总概念,它包括了从广播中播放出来的一切音乐。广播音乐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完整的器乐、声乐作品。这些作品要通过广播这一独特的传播形式来播放,这就有别于舞台演出。这一类包括音乐会实况、综合文艺节目和中外音乐名作配以介绍和解说的节目。另一类是广播剧和通讯、散文、小说、诗歌等中的配乐。这种音乐是作为听觉艺术的一个表现手段出现的。这一类的音乐创作、选择与应用,又不同于一般音乐的许多特点和规律。笔者在这里想谈一谈这一类音乐在广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多年做播音工作,熟悉了话筒前的工作规律。近几年,为一些电视专题片做解说工作,体验到电视与广播对语言的要求确实不大一样。广播中任何内容、任何形式的节目都是靠声音来传递,听众靠听觉来接受。而电视除声音外(包括讲解词、音乐,现场效果等),它同时有画面,而且它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7.
《中国广播电视学》一书的第20章至第23章为节目要素编。这一编论述了广播电视节目的四大要素/语言、图像、音响、音乐。关于语言这一节目要素,作者指出,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也称有声语言、听觉语言、外在语言。用声音传递信息是广播的重要特点。广播的声音要素  相似文献   

8.
作为主持人,如何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把美的声音奉送给听众,并促进主持人节目质量提高,谈点看法,求教大方。一、主持人要注重运用美的语言,丰富节目的内涵,调动听众的审美感受。广播是门语言艺术,必须在语言的声情并茂上下功夫。美的语言,才能收到赏心悦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广播文艺节目是文学、音乐、演播、音效、合成制作等艺术门类的有机结合。其中,节目制作是广播文艺节目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对节目编辑意图最终的综合体现,它对整档节目的成功与否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本文中笔者就语言、音乐、音响三个方面如何在制作中较好融合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注重节目的艺术境界语言、音乐、音响是广播声音的三要素,在文艺稿件中语言部分是指在稿件里起着串联、解说、评价作用的文字,而广播文艺节目的文字演播录制应注重启发诱导。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广播界以珠江经济台为代表,率先打破了当初人民台一统天下的局面,随之而来的是经济、文艺、音乐、交通、教育、健康频率等系列台模式逐步风行全国。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广播曾在全国各地刮起一股旋风。上个世纪经济广播在中国传媒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一直勇立潮头,引领中国广播传媒从单一的传播领域向全新的服务和经营领域扩展。“珠江模式”风靡主要缘于对节目形式的创新。“珠江模式”的特点是:主持人中心制,即除新闻节目之外,其他节目的信息采集、编辑、播音均由一人完成。节目形态为大板块,一个板块小…  相似文献   

11.
声音是广播的惟一媒介,广播是声音的广阔舞台。当声音通过电波发散开去,舞蹈着的声音精灵蹁跹起舞。在广播剧节目中合理运用声音元素,可使之更富自然、和谐、立体的美感。声音即涵盖了有声世界里的语言、音乐和音响,确切地讲,作为纯声音艺术的广播剧而言,则需按听觉艺术的规律——音响语汇来创作剧本、制作节目。简言之,它应该是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大环境为广播广告事业持续发展带来机遇,改革创新使广播广告经营活力倍增,广播广告节目质量明显提高,越来越具有声音传播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广播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广播的声音有瞬时性,一经播出,转瞬即逝、不留痕迹,如果受众没听懂或忽略了节目中的某些内容,除非在节目重播时有目的地查询,否则无法弥补。而主持人(播音员)的语言是广播传递信息的最重要的元素,如何在有限的节目时段内有效地传递信息,最关键的一点是主持人的语言要“俗”。  相似文献   

14.
谷子 《记者摇篮》2009,(5):88-88
广播是声音的艺术,是靠有声语言、音响等手段来表情达意的,广播不像电视有可视画面作为辅助,因此,扬长避短,发挥广播优势,对广播电台的节目主持人来说,挖掘主持人的语言潜质更显重要。  相似文献   

15.
广播是声音的艺术,是靠有声语言、音响等手段来表情达意的,广播不像电视有可视画面作为辅助,因此,扬长避短,发挥广播优势,对广播电台的节目主持人来说,挖掘主持人的语言潜质更显重要。  相似文献   

16.
声音在现场     
音响作为一种有效信息,是广播媒体特有传播要素。在广播中充分发挥音响的作用,对提高广播节目质量,搞好新闻宣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所说的音响是指记者在新闻现场,通过传播工具直播或者用录音机采录的客观世界的声音,包括人物谈话和同期声,而不是指播音员、主持人或者记者的口述。一、音响能够突出广播特点和优势。在传播手段上,广播不同于报纸,报纸靠的是文字,广播则凭借声音;广播又不同于电视,电视要强调画面语言,观众更注重视觉形象。所以说,在发挥和使用音响这一点上,广播比报纸和电视体现得更多,特点更鲜明,优势更明显。我们知道,广播…  相似文献   

17.
《视听界》2008,(1)
语言节目是广播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制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广播节目的播出质量。本文从语言录制技巧、音乐和音响的使用以及节目的精细制作等方面阐述了广播语言节目录制过程中应把握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广播宣传档案是各级各类广播电台在宣传活动中采录、播出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节目的文字稿、录音带、录像带等。它是广播电台宣传活动的历史记录,是日常播出、工作查考、经验总结、历史研究的真实凭证。随着我国广播事业的持续繁荣发展,广播宣传档案的数量日益增多,重视和加强广播宣传档案的管理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我是新余人民广播电台的一名节目主持人,先后主持了经济综合节目和青少年专题节目。实践使我体会到,作为一名广播节目主持人,不仅要精心组织安排节目内容,而且要具备良好的播音语感、音感和情感,这是在当前新闻潮流中,致力于优化广播节目质量。强化广播收听效果的必然要求,本文想就广播节目主持人如何把握,发挥好“三感”艺术谈些自己初浅的认识。先说“语感”。广播语言是一种听觉语言。正如老舍所说:“耳朵不像眼睛那样有耐性,听到一个不爱听的或是不懂的话,马上就不耐烦。”所以,广播节目主持人在选择,运用广播语言时,一定…  相似文献   

20.
蔡静 《声屏世界》2004,(3):34-35
广播是声音的艺术,运用有声语言是广播的主要宣传手段,作为专业化的交通广播也不例外.交通广播主要面向开车人和乘车人,他们都在移动中收听节目,根据这样的特点,交通广播节目主持人在主持交通特色节目时怎样塑造声音形象,怎样进行语言表达都应该充分考虑到听众的收听环境和收听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