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文化的历史性 沈阳古代文化的历史性是它城市演变和发展的结果.沈阳是一座古老的城市,通过对新乐遗址古迹的挖掘,现以证明早在7200年前,这里就有了人类的生活.夏商时期,这里的居民被称之为"夷人",据《后汉书·东夷传·序》记载:"夷有九种,世服王化,随宾于王门,献其乐舞"[1]沈阳属于夷人的一种,隶属于当时的营州.春秋时,燕将在这里屯兵戍边,名为"斥堠".西汉设置郡县,沈阳为候城.历经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唐历史,到了辽代这里建有沈州土城,统领乐郊、灵源两县.从此开始了沈阳古代建城的历史.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改沈州为沈阳路.因辽建土城毁于兵火,又重建土城,并将治所设在沈阳古城内.  相似文献   

2.
宋晓勤 《陕西档案》2012,(4):22-24,65
大荔县档案馆成立于1958年,现为县委、县政府直属事业机构,是集中保管大荔、朝邑、平民三县档案资料的综合性档案馆。大荔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二十万年前的“大荔人”遗址,这里周为芮国所在地,春秋战国时大荔戎在此筑城立号,白秦置县,西汉置郡,唐设同州,民国设八区专署,古大荔城一直是县、郡、州治及专署所在地,历来都是关中东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悠久的东府历史文化在这里浓缩、延伸、拓展,象一串串明珠,再现了昔日的辉煌。  相似文献   

3.
宁武县古代建置大致经历秦汉至西晋的楼烦县、北朝的敷城郡(县)、宋辽金元的宁化军(州、县)和明清的宁武府(县)。其政治中心地主要集中于宁化古城和宁武县城周围。宁武处于农牧两大文明的通道上,一方面这里军事斗争激烈,军事色彩浓厚;另一方面,区域长期存在着不同的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4.
<正>朋友,当你踏入素有“八宝之乡”和“滇黔锁钥”之称的这片胜境时,你必将一步一个惊叹,一步一个惊喜……富源县历史悠久,周秦时属夜郎之地,两汉时属牁牂郡谈稿县,两晋南北朝时属建宁郡,唐南诏国时属石城郡(今曲靖)摩弥部,宋大理国时为石城郡夜苴部.境内正式设置县置罗山县,县城建于落蒙山(今旧城山)上.元惠宗后至元二年(1336年)在今县境南部置亦佐县,治所设在今亦佐村.明朝废罗山县,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明太祖朱元璋因原罗山县地当滇黔要冲,特令置平夷卫屯兵戍守,治所设在今县城驻地.此后至清初,境内大致相沿县,卫南北分治的格局.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废平夷卫,裁亦佐县,将北“卫”与南“县”合并统一置平彝县,治所设于平夷卫故址(即今县城),初步形成了本县现有区域.民国时期.建置大体沿清末建制,致里为区(辖民安、物阜、长治、久安、向义、慕风方区)下设乡、镇.  相似文献   

5.
刘森垚  王肖依 《档案》2022,(10):23-31
山丹县之沿革,最早可以追溯至汉代删丹之设,其地望应非在今双湖古城处,而当在今焉支山西麓、弱水东岸的大马营乡花寨一带,亦即在今山丹东南方向。汉末张掖属国废止,删丹以南便先后设置了万岁、仙堤、兰池、金山等县,后来一同归属于西郡(治所当在今山丹东八里)。删丹于北周时北移至今山丹稍东,而周边诸县相继并入删丹,其遂成为甘凉间重镇。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建山丹卫;永乐五年(1407年)山丹城由不足二里扩展为七里有余,并且整体向西移动数里,成为清代以来世人所熟知的城池布局。  相似文献   

6.
2019年,晋阳古城考古队在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下部文化层中发现一处作坊遗址,发掘了1处房址、63处灰坑及部分灶址、水池等遗迹,出土有坩埚、低温釉陶、瓷器等遗物。根据地层关系和出土遗物判断,该遗址为作坊遗址,使用年代在唐代中期,主要冶炼和加工铜、铁等金属。此次发现的作坊遗址对了解晋阳古城不同时代的布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邱峰  习萍 《兰台世界》2007,(4S):59-60
《明一统志》载:“始皇二十四年,王翦来楚,虏负刍,明年置庐陵、安平、新淦三县,属九江郡”。秦始皇废分封诸侯,立郡县制将天下分为36郡。[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金华历史悠久,上山遗址考古证实一万年前此区域即有人类在耕作生活。春秋时隶属越国;秦汉设乌伤县,属会稽郡;东汉设长山县。从行政建制开始,迄今已有一千八百年的历史。文人辈出,宋朝时,以吕祖谦、陈亮、唐仲友等人为代表,著名的婺州学派在此形成。故此金华又有"小邹  相似文献   

9.
王长英 《博物馆研究》2004,(1):91-93,87
二龙湖古城遗址是战国晚期的燕国北部边城,位于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石岭镇二龙山村北崴子屯南1.5公里,二龙湖水库西岸一条南北走向山岗北端的东坡。古城平面近方形,周长780米。该遗址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1987年由梨树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  相似文献   

10.
<正>吉安,地处赣中,千里赣江,孕育和造就了这座宁静的古城。吉安古称"庐陵"、"吉州",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11),始置庐陵县,东汉时升县为郡,隋开皇十年(590),庐陵郡改为吉州,元初择吉水、安福两州各一字,取"吉泰民安"之意,改名吉安,沿用至今。吉安被誉为"文章结义之帮",又称"江南望郡",有"金庐陵"之美称。当地民风淳朴,民俗浓厚,具有自己独特厚重的庐陵文化载体。"烧塔"作为一种特殊的中秋习俗,在南  相似文献   

11.
杨达  王拯 《档案天地》2023,(9):17-19+5
<正>大名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一部《水浒》传天下,世人皆知大名府。自春秋时期的卫国五鹿城起,大名有2200余年的建城史;从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年)成为阳平郡治所起,有近1700年的区域中心史。曾三为国都、七为陪都,十一次为省级治所、十四次为地市级治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脉系。经认真梳理归纳,笔者认为,大名主要存在以下十大文化脉系:一是衙署文化。由于历史原因,大名的衙署是最全的,全国鲜有城市能比。国都、陪都的百官衙署或留守司衙署,省级治所、市级治所、县级治所衙署,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名,最早来自西汉时所置云南县的县名。由县名升为三国蜀汉所设云南郡的郡名:由唐朝封南诏为“云南王”,设云南安抚司;宋代封大理统治者为云南节度使;元代设云南行中书省,以“云南”为省名。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档案馆收藏着六件唐朝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形成的档案,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以纸做载体的公文档案。数量虽只有六件,所记载的内容也属一般,但由于其年代久远,距今已近1300年,是我国档案的稀世珍品,其珍贵的文件价值更是远远超出档案内容本身。来馆的客人看后都赞叹不已。这几件珍贵的档案是怎么保存下来的,又是怎么收藏在辽宁省档案馆的呢?追根朔源,唐档原来出自于甘肃敦煌莫高窟。敦煌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敦煌郡,治所就在这里。古代运往中亚、西亚以至到欧洲的丝织品和其他商品,…  相似文献   

14.
去年7月以来,中央电视台及有关报刊对千岛湖水下千年古城的发现进行了连续报导,使得沉睡了40多年的古城又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勾起了无数淳安人对那段特殊年代的回忆。何为千年古城?据《淳安县志》记载:“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遣贺齐平黟、歙,分歙东叶乡为始新县(淳安建县之始);分歙南武强乡为新定县(即后之遂安县)”。由此可见,淳遂两县有将近1800年的历史。1959年9月21日,新安江大坝开始储水。到1960年初,两座经历了千年沧桑的县城悄然沉入水底。随之沉入的有27个乡镇,30万亩良田,数千间民房。被淹没的还有春秋战国遗址6处,牌坊26…  相似文献   

15.
陈厚娟 《新闻世界》2009,(10):170-171
新安是古郡名,秦时包括黟、歙二县,到汉朝归属丹阳郡,三国时分丹阳郡的黟、歙、始新、遂安、海宁、黎阳六县归吴属新都郡管辖。到了晋初改新都郡为新安郡。因新安江是这里的主要河流,“新安画派”即借此晋唐时代的水榭之名而来。  相似文献   

16.
范学贵 《档案与建设》2013,(7):32-35,31
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我专程去丹阳市延陵镇瞻仰了延陵战斗遗址、延陵烈士陵园、王必成中将书写的延陵战斗纪念碑。站立在纪念碑前,我浮想联翩。延陵古镇,位于丹阳、金坛、丹徒之间,是春秋时代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的封地,最早叫延陵郡,包括常州、丹阳等地。延陵附近九里村至今还有季札的墓碑。民国时期延陵地处镇江县宝堰镇、金坛县直溪镇、丹阳县麦溪镇、珥陵镇之间,辐射三县,人际关系相联;东有京  相似文献   

17.
据朱绣梓《西和县志》记载,“按汉初已设盐官,盐井之发现想在周秦时代”。郧道元《水经注》中说:“古地理志云,西县有盐官是也。”《陈济集览》记载,陇西郡设西县,有盐官。这些记载说明古代西县所辖地有盐官《现礼县盐官镇》。据正史记述,案五陇西郡,而西县之名先于陇西郡。周秦的西夫丘、西垂、秦初的西峙均在西县此地。至今,盐官还有一些盐井发祥于周秦的传说,相传股高为周秦时的第一任盐官,认为盐井是胶高发现的,民间占卜中的卜辞还有胶南贩盐之说。奉先祖伯益的后裔中满一支在西戎保西垂时,就有开发盐井的能力。据樊志民(…  相似文献   

18.
【引言】城阳古称不其。早在战国时期,城阳因为即墨古邑经济与社会的长足发展而成为邑都之重镇。公元前221年,秦朝在今城阳地域置不其县,建起不其城,古城阳地域第一次出现县级建置,开始县级行政区域的历史。到汉朝,不其县属琅琊。由于齐地“东有琅琊、即墨之饶,南有泰山之固,西有浊河之限,北有渤海之利”的重要政治、经济地位,故汉高祖规定:“非王亲子弟,莫可使王齐者。”汉武帝亦高度评价说:“关东之国无大于齐者,……天下膏腴莫盛于齐者也。”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夏四月,汉武帝巡幸琅琊郡,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济南市东郊有个王舍人镇,该镇的大辛庄以东有处遗址,长600米、宽500米,是已经探明的商代遗址。该遗址于1977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载,自1935年遗址发现至20世纪末,这里曾陆续发掘出商代房址、水井、墓葬数个。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蚌器、铜器等70余件。也曾发现过卜骨、卜甲,但未见卜辞。  相似文献   

20.
从唐迄今,有关"八仙"的传说,众说纷纷,由于传说神奇诡秘,愈发变得扑朔迷离莫衷一是。据笔者多年来悉心查阅方志及相关史料并多次对其传说遗址查证,八仙之一的张果(俗称张果老),其尸解羽化成仙之地就在史称"山明水秀,古号形胜"之太行五陉福域今石家庄市井陉县微水镇段庄村北麓的仙翁山处。清雍正八年修《井陉县志·山川》篇记载:"仙翁山在县(旧时治所天长镇)东北50里段庄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