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米德的自我概念为研究者展示了行为心理学和实用主义哲学的研究视角:从米德的一系列阐述不难知道,米德始终把自我放在社会中——自我的社会生成性和社会发展性;他时刻不忘作为主我的自我和作为客我的自我之间的符号互动性;他在肯定“概化他人”的自我的作用时,对主我的主动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给予了厚望。当然,米德的自我概念也存在许多不足,这正好为后人对自我概念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米德自我概念的社会学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治.赫伯特.米德是美国实用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站在实用主义的基本立场上,用行为主义的观点来阐述自我概念。针对过去认为人是一个先验的自我的观点,他把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结合起来,强调人的自我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人怎样活动就有怎样的自我,并对自我的深层结构,即“主我”与“客我”进行开创性的分析,使自我成为一个具体的、生动的、丰满的概念。这是哲学史上自我概念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后来的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心理学界中,不得不提到乔治·H·米德的<心灵、自我与社会>,米德以他毕生的精力为我们展现了心灵、自我产生的过程,分析了心灵、自我产生的机制.他站在实用主义的基本立场上,用社会行为主义的观点来阐述自我概念.  相似文献   

4.
米德:美国传播学的鼻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德是一位拥有许多桂冠的学者。在传播学领域他的重要见解和贡献是:对人的行动或姿态的分析、深和拓展了传播的研究层面;对“主我”与“客我”的辨析,丰富、深化了自我传播的内容;意义和符号是个人社会化的中介者和代理人;传播是影响人类行为的重要过程。  相似文献   

5.
学科教育教师是“教师的教师”,专业自我是调控其行为的内部罗盘,澄清学科教育教师的专业自我事关师范生质量,进而关涉中小学生的培养质量,是教师教育振兴关注的根本问题之一。米德的自我理论认为客我、主我共同生成自我,这为分析学科教育教师专业自我生成机理提供了视角与框架。学术话语、行政话语、同僚话语展现了当前外部环境对学科教育教师专业客我具象的塑造;“夹缝中求生存”“认可与和解”“责任与奉献”从专业困境、专业发展、专业情感三方面展示了专业主我建构。为了促进专业主我与客我的和谐互动,以赋权增能加强协商对话并提升主我统合能力,凝聚教师教育共同体的专业合力至为关键。  相似文献   

6.
库利认为生命作为一个单独的整体,要了解它必须从整体上进行观察,个人与社会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他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中论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关于社会自我形成时提出了"镜中我"思想。他认为个人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自我认识决定的,而这种自我认识是由与他人、社会的互动形成的。在库利看来,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也可以通过这面镜子来认识和把握自己。"镜中我"思想的核心是通过他人之镜能够充分认识到自我,并且以此作为参考标准获得自我概念。  相似文献   

7.
从形式上看,行政行为异化是由于制度的不完善所引发的。而现实中制度只能对行政行为做出模糊的原则性要求,至于行政人员的具体行动则受他的自我价值观支配。米德认为由“主我”与“客我”的辩证统一关系组成了自我,当“主我”的私利追求与“客我”的公利实现共同组成行政人员的自我时,他就生成了混合性人格。对于社会其他职业而言,混合性人格中“主我”与“客我”的对立对职责的实现影响不大,但是,由于行政人员职业的特殊性,“主我”与“客我”的冲突则是导致行政行为失范的本质原因。因此,统一行政人员的“主我”与“客我”认知,把道德价值的内容充分吸纳到制度中,在德制中重塑行政人员的自律性人格,才能从根本上规避行政行为异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趋势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趋势与对策□李德显李德显/华东师大教育系博士生(上海200062)一、自我概念的界定在人类的意识对象中,自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个体的自我是“主我”与“客我”的统一体。“所谓自我概念就是指‘主我’对‘客我’各方面属性或特点综合反...  相似文献   

9.
农村儿童社会支持、自我概念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问卷法对湖南26个县市的33所学校的638名中小学生的自我概念、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和诚实可靠性及支持总分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一般自我、学业自我、亲子关系、诚实可靠性、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积极应对维度上存在年级差异;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支持总分维度上存在儿童类型差异,自我概念和应对方式上不存在儿童类型差异。2.自我概念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3.自我概念在消极应对方式的主效应显著,社会支持在积极应对方式的主效应显著,两者不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认知科学和具身认知的社会转向,从哲学方法论的视角论述了米德的符号互动论思想对认知科学研究的影响,强调社会互动和符号互动是认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按照米德的思想,认知是一种态度,具身认知应以身体—世界—他人的互动为前提,研究姿态对话、符号互动、主我-客我互动和互动内化在认知的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米德的认知思想的研究促进了认知科学和具身认知的社会转向。  相似文献   

11.
从诗学审美的角度阐述了曹丕《典论·论文》经由魏晋玄学到陆机《文赋》的美学转变过程及其意义。着重强调了从“诗赋欲丽”到“诗缘情而绮靡”的美学嬗变对于先秦以来所形成的儒家诗学审美观的巨大冲击 ,揭示了它在人的自觉过程中所具有的本体论的审美意义 ,指出了对于艺术形式美的重视和欣赏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艺术自身的发展要求、时代变化的影响和特别是哲学美学思潮发展的综合作用的结果。这种艺术审美理想的发展和转变对后世的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自我概念研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自詹姆斯1890年把自我概念引入心理学至今,心理学对自我概念的研究曾几度兴衰。在行为主义出现之前,心理学对自我概念的研究兴趣浓厚,但随着行为主义的兴起,自我概念的研究逐渐被忽视。后来人本主义的出现,特别是罗杰斯对自我概念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认知流派对自我概念的研究也很重视。在研究自我概念时,由于认识、方法、人性观及研究取向上的差异,不同学派的心理学者之间同中有异,侧重点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3.
“自我”的概念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以往各种理论对“自我”这一术语概念内涵的看法进行了述评,归纳出:1.“自我”与“我的”、“大我”、“小我”等概念的关系;2.自我活动的内在机制;3.自我内在冲突与统一;4.自我作用的积极与消极等四个问题做为线索,得出结论,与其把“自我”规定为某个实体,不如说自我是人──这一生物实体的某一类内在活动与社会生活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涉及相应的心理过程、状态、内容以及社会事实。且本文更注重的是通过回答以上线索性问题来诠释“自我”,采用高度概括与必要的诠释相结合的方法来完成本文的思索。  相似文献   

14.
界定品德与德性概念的关键,在于善待自我的德性是不是道德上的德性.如果善待自我的德性不是道德德性,那么亚里士多德便是正确的,"德性"便是"优良"、"可赞赏性"等中性的概念;如果善待自我的德性是道德德性,那么亚氏便是错误的,德性便是品德,亦即道德品质、即道德人格德性与品德、道德德性是同一概念.  相似文献   

15.
结构主义与梁启超文化整体主义实践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梁启超的思维模式由西方存在主义所强调的"自我意识"、"个体存在"等转向了宏观、注重整体效应的结构主义,认为文化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结构,文化的过程是业种与业果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换,缺一不可。这种文化整体主义的观点,也突出地体现于他对国家有机体说的实践构想及教育对象的普及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对242名高中生进行了学习策略、学业自我概念、自我监控学习行为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1.学习策略、学业自我概念、自我监控学习行为与学习成绩有显的相关,但相关的密切程度存在差异;2.学习策略对学习成绩有直接影响;3.学习策略、学业自我概念、自我监控学习行为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DEVELOPMENTAL LIBERALIS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bstract .  In this essay, Randall Curren identifies a type of liberalism that incorporates empirical claim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agency and rationality, and responds to the criticism that liberalism rests on an incoherent conception of autonomous agency . He argues that moral agents did indeed "become ghosts" somewhere en route from Aristotle to Kant, but not for the reasons supposed, nor with the consequences for liberalism alleged by its critics. Curren concludes that an Aristotelian form of developmental liberalism, resting on a conception of rational agency as embodied, incremental, and developmentally contingent on social and circumstantial factors, can survive the familiar critiques of the "liberal self" and enable the liberal tradition to further expand the range of educational matters it can fruitfully address.  相似文献   

18.
建构主义教学观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今建构主义教学观方兴未艾,它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而自主学习是主体性的核心,受动机、方法、时间、内容等方面的影响,建构主义教学观能够从这些方面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中贯彻建构主义教学观能够改变以往不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局面,对推动教学改革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散曲中的精品,从选景、立意角度看马致远作品成功的秘诀即“意与境谐”。而无名氏的《老树悬藤挂》篇中选景、立意不统一,不能达到“意与境谐,”故而不能“自成高格”。  相似文献   

20.
The conception of time that dominates in the educational world of today is that of measurable, invested and managed chronological time. It is the conception of time that corresponds to current priorities such as performativity, global synchronization of educational systems, raising standards and meeting the challenges of the market. The education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self and the world, however, requires another conception of time, one that frames another kind of thought and another meaning of educatio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se two conceptions of time by employing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chronos and kairos. The aim is not to turn this distinction into a dichotomy; instead, the aim is to recuperate the conception of time as kairos and connect it with a desire of philosophy and with education as a lifelong effort towards transformation rather than success. In a complex relation with chronosophy as time management, kairosophy is thus introduced as a critical reflection on lived t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