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实验室制备的羟基氧化铁(FeOOH)为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处理苯胺废水,对比催化臭氧氧化与单独臭氧降解苯胺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FeOOH催化臭氧氧化能加快对苯胺的降解速率,并且矿化程度高.说明FeOOH对臭氧氧化水中的苯胺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探讨了氧气的进气流量、苯胺的初始浓度、水溶液的pH、催化剂的投加量等因素对催化氧化苯胺的影响.研究表明:氧气的进气流量为30L/h、初始浓度300mg/L时、pH值7.3、催化剂的投加量为2g/L、反应15min后,苯胺的去除率可达98.2%,COD的去除率可达70%.在催化体系中加入自由基捕获剂叔丁醇后,催化臭氧氧化反应明显受到抑制,间接证明了FeOOH催化臭氧氧化苯胺遵循自由基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pH值、温度、反应时间、过氧化氢用量、染料初始浓度等对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降解橙黄Ⅱ染料溶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2、温度为43℃、反应时间为12 min、H2 O2用量为2.0 mmol·L-1、染料初始浓度0.8 mmol·L-1时橙黄Ⅱ的降解最为理想,脱色率可达到83.7%.  相似文献   

3.
采用恒电流模式,在有阳离子交换膜分隔的两室电化学反应器中以形稳阳极(DSA)对偶氮染料酸性橙Ⅱ进行氧化脱色降解.分别以484 nm、310 nm、255 nm波长处的吸收值为主要指标,跟踪染料的脱色降解.脱色反应过程符合零级动力学,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与电流密度、氯化钠浓度、染料初始浓度正线性相关,与温度负线性相关,与支持电解质硫酸钠浓度存在倒数函数关系;高pH值明显降低脱色降解反应速率.氯化钠浓度40mmol·L-1时,经7 h电解,染料100%脱色,染料中的萘环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染料未发生明显矿化.间接电氧化在染料的脱色降解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直接电氧化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负载纳米TiO_2活性炭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实验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以活性炭作为载体,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活性炭催化剂,利用超声强化TiO2催化降解染料废水中甲基橙.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二氧化钛在活性炭上的负载率40%~60%、TiO2/活性炭焙烧温度500℃、焙烧时间2.5h、催化剂加入量为0.75-1.0g/L时降解效果最好,随着甲基橙初始浓度增加,降解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验研究,在Air气速、pH值条件下用自制的载银催化来降解水溶液中的甲基橙,得出如下结论:(1)在本实验条件下,Ag/TiO2催化剂对甲基橙没有明显的吸附作用。(2)甲基橙的降解速率随气速的增大而增大,反映在本实验中就是溶液中甲基橙的浓度不断地降低,但当气速增大到一定值时,溶液中甲基橙的浓度反而增高,这说明气速有一最佳值4L/min。(3)pH值对甲基橙的降解也有一定的影响,实验表明在pH=2的条件下,载银催化剂对甲基橙的降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以铝为牺牲阳极,不锈钢为阴极,在恒电流操作模式下,针对活性黑KN-B模拟废水,考察了电流密度、初始pH值、电解质种类及浓度、温度、染料浓度因素对染料脱色效率及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密度、电解液初始pH值、氯化钠电解质浓度、温度、染料浓度对染料溶液脱色效率及能耗影响显著;其电流密度和废水的初始pH可以作为能耗控制的主要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7.
超声强化二氧化钛催化降解染料废水中甲基橙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声强化TiO2催化降解染料废水中甲基橙的效果受超声辐射时间、TiO2加入量、超声波频率、超声波输出功率等因素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超声辐射时间的延长,甲基橙的降解率持续增大;当TiO2加入量为750mg/L,超声频率为25kHz,功率为55W时甲基橙降解效果最佳。研究结果证明,超声波对二氧化钛催化氧化反应有一定的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条件下臭氧对偶氮染料酸性黑ATT废水的降解效果。实验表明:(1)对于某种浓度的臭氧,在一定的接触反应时间范围内,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随接触反应时间增加而增加;(2)增加臭氧浓度可提高降解反应速度,减少反应时间;(3)在酸性条件下臭氧对降解酸性黑ATT废水没有明显促进作用.而在碱性条件下臭氧可以提高降解反应速度。  相似文献   

9.
以半导体材料二氧化钛为催化剂,对偶氮染料甲基橙溶液进行了电催化氧化降解实验;考察了催化剂量、槽电压、pH值、电解质浓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钛的催化效果显著,其色度和COD去除效果可比无催化剂时效果分别提高35%和28%;去除机制主要是电催化体系中产生的·OH对有机物的氧化、降解.  相似文献   

10.
曝气生物滤池-臭氧氧化组合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臭氧氧化工艺处理焦化废水.考察生化水力停留时间、臭氧投加量、pH值、臭氧氧化时间等工艺参数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工艺能有效降低焦化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浓度;当进水COD为987-1123mg/L时,组合工艺处理出水COD稳定在150mg/L以下,满足综合排放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1.
利用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技术降解橙黄G偶氮染料废水,借助紫外光谱分析了其降解过程,考察了多种因素对其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染料初始浓度和电解质浓度可提高橙黄G的降解率.改变溶液的初始pH值,橙黄G的降解率随溶液的初始pH值升高而增加.橙黄G降解60min后,无催化剂时,降解率达到71.68%;在催化剂Fe^2+和Mn^2+存在时降解率达到92.48%和89.69%,COD去除率为95.85%和63.44%;H2O2存在时,降解率达到78.91%.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催化剂、光源、溶液初始浓度、溶液初始pH值等因素对甲基橙光催化氧化降解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实验条件为:以灼烧的TiO2为催化剂,催化剂的投加量为0,8g·L^-1,采用浸波式紫外灯作光源,甲基橙初始浓度为20mg·L^-1,溶液初始pH=3.该实验条件下,甲基橙一小时脱色率可达81.3%.该研究可为偶氮染料降解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有机废水的处理一直受到关注,而废水中对氯苯酚这类污染物毒性大,化学性质稳定,必须对其进行处理。将超声技术引入到Fenton试剂氧化降解对氯苯酚中,通过实验分析影响对氯苯酚降解率的因素,如超声功率、溶液初始浓度,溶液初始pH值、Fe2+添加量、H2O2添加量等。研究结果表明:在100ml浓度为100mg/L的对氯苯酚模拟废水中加入0.15g的Fe2+和0.3ml H2O2,调节初始pH=3,超声输出功率为300W,反应时间为90min,此时降解效果最好,去除率为93.21%。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微生物燃料电池(M FC)处理甲基橙染料废水的效果.方法:采用搭建的单室型微生物燃料电池,以醋酸钠为燃料,对印染废水中典型偶氮染料甲基橙的脱色效率及不同变量对M FC的处理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在外接1000Ω 电阻条件下,稳定阶段M FC最大输出电压达到498 m V,两组变量均对M FC处理甲基橙染料废水有显著影响.M FC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3、6、9、12、24、48 h条件下对甲基橙染料废水的脱色率,与HRT的长短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不同HRT条件下,M FC处理甲基橙浓度为20 m g/L的染料废水,甲基橙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分别为34%、57.05%、74.7%、77.9%、82%、95.7%.M FC对甲基橙染料废水的脱色率与其浓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HRT为24 h时,M FC对不同浓度甲基橙染料废水(10、20、30、40、50 m g/L)的脱色率分别为91.11%、83.35%、80.10%、75.05%、75.36%.结论:M FC处理甲基橙染料废水具有很好的效果,其中HRT、甲基橙浓度对M FC处理甲基橙染料废水效果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Co-La二元氧化物为活性涂层自制Ti基涂层电极,通过电催化降解模拟废水中的甲基橙分别考察电解质质量浓度、初始溶液pH、电压等不同因素对废水中甲基橙去除率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16.
以酸性红染料水溶液为模拟废水,考察了污染物初始浓度、电流、电压和溶液体积等实验参数对酸性红染料辉光放电等离子体降解的影响。实验用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对酸性红AR73的降解进行了研究,借助紫外分光光度法来分析分解过程中的酸性红染料浓度的变化。在不同电压、电流的条件下,分解速率随电压电流增大而加快;调节pH后研究了酸碱性对染料废液的处理效果;通过添加一些在其他有机废水处理中有效果的催化剂TiO_2和Fe(3+)研究其对酸性红的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一种新的均相催化氧化体系——H2O2-抗坏血酸体系处理高浓度甲基橙模拟偶氮染料废水。通过改变过氧化氢、抗坏血酸投加量及溶液pH值、反应温度、时间等影响因素的实验与分析,研究了该体系对甲基橙脱色率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氧化降解的机理。结果表明,该体系能有效地使高浓度(1900mg/L)甲基橙溶液脱色,脱色率大于98%。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超声波强化臭氧技术处理造纸废水,考察了臭氧进气流量、pH值、超声功率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表明,COD的去除率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大而增大,而最佳的臭氧进气流量为0.2 m3/h,最佳的pH为8。当进水COD浓度为733.4 mg/L、pH值为8、臭氧进气量0.2 m3/h、US功率100 W,反应时间30 min时,超声波强化臭氧技术的COD去除率为87.3%,而臭氧氧化技术的COD去除率为36.3%,前者比后者高51%,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磁性Spinel型Fe-Mn氧化物/碳布纤维(FeMn2O4/CF)作为光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下光催化降解制药废水磺胺。考察了催化剂用量、磺胺初始浓度及初始pH值等因素,及催化剂的循环再利用性能,表明FeMn2O4/CF具有良好的催化降解性能。说明Spinel型材料在环境制药废水的处理中具有优异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含高嘧啶类制药废水的可生化性能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该废水的COD,采用臭氧氧化法对该废水进行预处理研究。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pH值、H2O2和反应时间及三种因素两两交互作用对臭氧氧化嘧啶类废水COD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H2O2的剂量对嘧啶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高度显著;其次为停留时间,pH值和三种因素的两两交互作用影响不显著。在90min内O3将嘧啶废水的BOD5/COD由0.11提高至0.36。氧化时间过长,会使易降解有机物进一步氧化,可生化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