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言语理解是个体加工语言信息的重要过程,该过程离不开注意的参与。本文从词汇加工和句子加工两个方面综述了注意对言语理解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在词汇加工方面,注意分散导致词汇加工的速度变慢,注意对词汇加工的影响受加工任务的调节。在句子加工方面,注意分散阻碍了句子的语义、句法、预测性等加工过程。事件相关电位的相关研究发现,在词汇加工过程中,语义相关词对比语义无关词对引发的N400波幅小;与在完全注意条件下相比,在注意分散条件下的N400效应有所减弱。同样地,句子语义违反产生的N400效应也在注意分散条件(相比完全注意条件)下减弱。未来研究应着重关注和解决如下问题:(1)注意在词汇加工中的作用是否受到词汇属性的影响;(2)注意对词汇的语义信息加工是否受词汇情绪信息的调节;(3)注意分散对言语理解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4)注意影响言语理解的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2.
由于眼球追踪可以用来记录人们观看自然场景图片和理解信息时的实时眼球运动,因此,采用眼动技术考察"句子图片"范式中,呈现顺序和信息特征对语义失配效应的影响.实验采用3(句法)×2(语义关系)因子设计,句法和语义关系是被试内变量.实验发现,语义失配会增加人们的认知负荷,即第1遍通过时间、回视路径时间和总注视时间显著增加;双重否定没有显著增加图片和信息的加工难度.实验结果表明,人们能够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特定的句法策略来处理不同语义关系的图片和句子.这种句法加工策略使得读者能够将双重否定转换成肯定.研究结果证明成分比较模型可能无法适用于其他类型的语言.  相似文献   

3.
歧义是言语交际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意义不确定的动态现象。歧义的产生与否,不仅由语言表达本身决定,还应与交际双方尤其是听话人即语言解码者的认知背景和逻辑推理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歧义成因的研究,多聚焦于语言材料本身,即语音层面、词汇句法层面、语义层面、语用层面及语境层面等等。认知逻辑是用一种回归的自然语言,绕开语言材料本身,以人为本的分析推理方式。语言解码者通过自身的认知逻辑背景,对焦点信息进行补充推理,完型出最终的意义,从而达到消除歧义的目的。其推导过程为:由话语信息到信息量的扩大补充及认知逻辑推理,再到完型意义。  相似文献   

4.
语用信息在句子和名词短语层面的句法化问题,属于句法和语用的接口问题,语用信息会在句法层面经由句法化后得到体现.讨论的重点在句子的功能层(CP)和名词短语的功能层(DP),认为以此为界,句子结构和名词短语的结构各自分别存在论元(语义)层和语用层两个层次,居于结构上层的语用层即是语用信息在句法层面句法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王强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30(10):106-109
文章探讨基于多媒体视频的语义加工等信息加工方式对外语学习者词汇习得的作用。通过实验比较基于不同信息加工方式的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词汇习得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基于多媒体视频的语义加工显著促进被试词汇习得过程中语义表征的加工,而复述对词汇语言形式加工作用显著,结合语义加工与复速的信息加工方式对词汇习得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在词汇语义与句法互动研究范畴内,动词意义影响句法结构,其意义成分映射到句子结构层面,决定句子的论元实现。本文拟结合动词本身意义,从题元理论出发,对英语动词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7.
人类语言与动物交际系统的本质区别在于递归性,人类语言是一个递归系统,动物语言则缺少递归特征. 人类具有生成无限多的句子和理解无限多的句子的能力,这种语言的创造能力和解释能力分别基于句法递归程序和语义递归程序(Sauerland & Stechow,2001).句法递归程序生成句子,语义递归程序解释句子.生成语法的核心思想是有限规则无限运用,即有限的句法规则生成无限的合乎语法的句子.同样,经典逻辑语义学也有一条指导性原则,即组合性原则——句子的整体意义由句子各个组成部分及组成方式共同决定.从语言生成与语义解释来看,句法语义是两个自治的递归程序,句法表征与语义表征独立存在,正因为如此,才存在句法语义界面,句法语义界面在这两个递归程序中建立联系.  相似文献   

8.
应用音频编辑软件作为研究心理语言学的计时工具具有可行性。两个实验利用音频编辑软件探讨了汉语句子理解中语义分析与句法分析的关系 ,结果发现 :( 1)汉语阅读中语义与句法的关系 ,在朗读作业时 ,更符合“句法自主”理论模型。而在默读作业时 ,尚需进一步探讨。 ( 2 )男性理解句子的速度比女性慢 ,原因可能是其句法加工的速度较女性慢而与语义加工无关。 ( 3 )朗读作业下 ,句法分析的历程比语义分析的历程长。  相似文献   

9.
对语言层次的理解 ,有助于了解语言的性质、内在特征及其句法规律 ,帮助人们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语言 ,而语言的理解必然涉及词汇与句子等结构层面 ,也涉及语义方面的词汇歧义、词组歧义和句法歧义。理解是翻译的前提 ,翻译是理解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词性作为词的语法属性,是由词的词汇意义决定的,或者说词性蕴涵在词汇意义之中,是词汇意义的语法属性蕴涵义。从语言理解与生成的角度来看,一个句子的句法结构是由句中谓词的意义决定的,谓词的意义决定谓词论元的句法表现,也就是说,谓词的词汇意义蕴涵着该词的配价功能等句法个性,而句法个性实质上是谓词词汇意义的语法功能蕴涵义,因为配价的实质是语义。  相似文献   

11.
句法和语义在留学生汉语简单句理解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方法探讨了句法和语义在中级水平留学生汉语简单句加工中的作用特点。包括两个实验。实验1采用语法判断任务,发现句法作用是主要的;实验2采用施事判断任务,发现句法作用与语义可逆性的作用都很显著;两个实验都发现句法与语义可逆性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句法因素在中级水平留学生汉语简单句理解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句法分析是一个可以独立于语义的自主加工过程,本研究结果支持句法自主理论。  相似文献   

12.
传统句子加工理论认为,N400与语义加工困难相关,P600则反映了句法的修复过程。然而,语义P600的出现却打破了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和对句子加工神经机制的再思考。本文对以往研究者提出的六个句子加工模型,即语义吸引模型、监控理论、持续的联合分析模型、扩展的论元依赖模型、加工竞争模型和提取-整合模型进行了梳理,并结合句子加工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对N400和P600成分的神经机制以及相关争议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言即行,说话与理解都是一种言语行为。计算机是对人大脑的模拟,因此自然语言的计算机处理也应是对人类言语行为的一种模拟。目前的自然语言处理系统大多是基于人类语言的句法、语义理论之上的。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为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自然语言处理实质上是一种言语行为,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要想有所突破,必须从句法、语义的理论上升到语用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syntactic complexity on sentence comprehension in Hebrew. Participants were 40 native Hebrew-speaking 5th grade dyslexic and normally reading children aged 10–11 years. Childrens syntactic abilities were tested by three experimental measures: syntactic judgment, a sentence-picture matching task, and a sentence correction task. Each task consisted of sentences composed of five syntactic constructions varying in the level of syntactic complexity (active, passive, conjoined, object-subject relative, and subject-object relative). The length of sentences and the number of propositions in the sentences were controlled. In addition, a wide range of the childrens reading and general abilities (e.g., reading comprehension, phonological awareness, and working memory) was examin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yslexic readers were less accurate and slower than good readers in all reading tasks and in the tasks on sentence comprehension.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factor of syntactic complexity seems to be a relatively independent aspect of sentence comprehension. This aspect of sentence comprehension is probably not affected in dyslexic readers. Rather, processing deficit related to phonological and memory impairments of dyslexic children and their ability to process syntactic information is responsible for the difficulties in sentence comprehension.  相似文献   

15.
基于条件随机场的语义角色标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语义角色标注对深层次的自然语言处理非常必要,提出了一种基于条件随机场的语义角色标注方法.该方法以浅层句法分析为基础,把短语或命名实体作为标注的基本单元,将条件随机场模型用于句子中谓词的语义角色标注.该方法的关键在于模型的参数估计和特征选择.具体应用中采用L-BFGS算法学习模型参数,并选择基于句法成分的、基于谓词的、句法成分-谓词关系三类特征作为模型特征集.在CoNLL-2005评测任务所提供的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条件随机场的方法比基于最大熵模型的方法性能更好.该方法在语义角色标注任务上获得了80.43%的准确率和63.55%的召回率.  相似文献   

16.
传统句子相似度算法没有全面考虑句子结构与语义特征,影响相似度计算准确性,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句法块向量的句子相似度计算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句子的语义信息与结构信息,首先构建两句子的语义依存关系树,然后进行一些被动转换等操作,最后根据词向量构建各个句法块向量并通过余弦值计算句子相似度。在常规句子对中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综合句子结构与语义信息可提高相似度计算准确性。一般句子相似度计算正确率达到92%,比传统方法提高8%~10%。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双宾语句由一个动词带上两个宾语构成,双宾动词是其语言结构核心,表示给予或索取意义,语义上强制要求与三个补足语同现,因此大部分属于三价动词,但双宾动词并不等同三价动词。另外,动词的配价结构有时在句法平面完全映现,有时则缺省某一动元或者发生位移,因为双宾动词对它的配价成分除句法上的要求外,还有不同的语义选择和语义上搭配共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语序分为句法语序、语义语序和语用语序。现代汉语的基本句法语序是“主语+谓语(动词+宾语)”即SVO,不存在所谓的宾语提前的OSV或SOV的语序。现代汉语旬式多样化,即同一种意思可以用各种各样不同的句式来表达的语言现象是在语用因素的驱动下产生的,对一个句子进行分析时不但要进行句法分析,还要进行语用分析。运用认知语言学、论元结构理论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对SVO语序进行比较充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Subjects of verbs in English sentences may be indicated by any one of a number of cues. In some cases, the subject of the verb is determined by semantic constraints, as when the verb requires an animate noun phrase as subject; in other cases the subject is determined by syntactic factors, as in the case of third person singular verb markers; and, as is commonly the case in informal language, the most immediately preceding noun phrase is the subject of the verb. These three types of cues, semantic (here described as extensional), syntactic (here labeled intensional), and adjacency are investigated in a series of tests of sentence comprehension using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s as subjects.The results of these experiments show that when the adjacency strategy does not apply, even these highly literate native speakers have great difficulty in correctly comprehending subject-verb correspondences.Thes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nsional linguistic processing and literacy.  相似文献   

20.
了解和把握句法结构培养程度对中国学习者处理英语复句能力的影响是英语教学质量保障的关键。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阅读行为测试两种方法, 选取60名所受不同句法结构培养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和20 名英国本族语者为样本, 对其在四种罕见英语复句形态结构复杂性、 语义通达性的判断及复句理解准确度方面的处理能力进行研究。 我们发现, 随着句法结构培养水平的提高, 中国学习者在英语复句理解准确度及语义通达性判断方面表现为超过或接近英语本族语者的趋势 ; 而在复句形态结构复杂性判断方面却没有表现出随句法结构培养水平的提高而呈上升的趋势。 此外, 由于句法结构培养水平的不同, 中国学习者在英语复句的处理方法上受句法结构和语义因素的影响也有差异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