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晓明 《视听界》2014,(4):128-128
多年前,本专栏发表了一篇《职业尊严》,从切·格瓦拉说起,为备受冷落的新闻学术期刊的尊严鼓掌。在传统媒体遭遇新兴媒体袭扰的今天,又想起了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2.
岁未寄语     
新的一年即将来临,《编辑之友》也满周岁了。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习惯,每当辞旧迎新之际,总要说几句“吉利”的话。这虽是“客套”,但却也还必要,因而我们也遵照传统习俗,说了以下的话: 其一,《编辑之友》植根于中华的文化沃  相似文献   

3.
走进图书馆,我听他们说— 图书管理员的话千百个读者对我说:“我借《家》”,“我借《复活》”,‘我借《微积分》”,‘我借《十万个为什么》”……我听到一个共同的声音:“我们饥渴!我们饥渴£”我走进书架林立的书库,—潜入知识的千江万河,我取来一本本精湛的书籍,—引来一股股  相似文献   

4.
2012年3月2日《杂文报》刊有《小白龙出书》一文,其中说:"青狮是文殊的司机,白象是普贤的司机……"这种说法成立的话,小白龙就是唐僧的司机了。在《西游记》的《群魔欺本性一体拜真如》一  相似文献   

5.
1951年前后,在编辑《毛泽东选集》四卷时,田家英对逢先知说得最多的一段名言,是清代学者包世臣的话:“每至临文,必慎所许,恒虑一字苟下,重诬后世。”还说:“封  相似文献   

6.
薛宝海 《视听界》2010,(1):118-118
近日参与策划央视《开心辞典》的201O年一季度特别节目《开心万里行一感受最美中国》,这也是“开心学国学”的升级版,我参与的主要是总体策划,以及节目规则设计。在一次策划会上,面对各方纷争,我说了一句让大家不再争吵的话:“没有完美的游戏规则,只有不完善的规则,不要在大的规则方面再争论了,只要能自圆其说,都是好规则。”  相似文献   

7.
一家企业报刊登一篇短评《提高干部素质新举措》,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职工们说:‘这才真正体现了职工当家做主、行使监督的权利。’干部们说:‘作为干部,就要自觉地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这次评论是对我们干部的一次极大促进,这种形式好’。”这样使用引号是用得不对的。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引用一个人的原话可以用引号,而引用多数人的话是不宜于使用引号的,除了入党宣誓以外,多数人不可能都说完全一样的话,特别是一字不差的话还加  相似文献   

8.
饶有兴味的是,近现代西方哲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浩瀚海洋中找到了知音。奥斯卡·王尔德的话就颇具代表性:“老实说,我在《庄子》一书中见到了一种我从未遇到  相似文献   

9.
《枣下论丛》中《鲁迅思想发展的道路》一文。引用了瞿秋白评论鲁迅思想发展的话。这次重印,著者胡绳同志在引文下加注说:“见瞿秋白1933年所作《鲁迅杂感集序言》。瞿秋白在中国革命中犯过严重的路线错误,而且晚节不终。他对于鲁迅的思想所作的估计和分析则基本上是正确的,鲁迅  相似文献   

10.
近来一段时间,关于“都市报的冬天已经来临“之说,在报业颇为盛行.支撑这一说法的有诸多相关统计数字(参见吴海民《媒体变局:谁动了报业的蛋糕》一文,载《中国报业》2005年第11期)--如果这些数字没有问题的话,那么,“冬天“说确实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1.
正主持人的话:读这篇故事,我被一句话给震了——"在我们馆里,每个人都能有尊严的工作着、生活着。"这句话甚至让人产生一种冲动:去亲眼看看这些有尊严的馆员。长期以来,图书馆职业的弱势很难让它的从业者能够有尊严地工作着、生活着,尤其是基层图书馆,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图书馆。  相似文献   

12.
笔者曾在非洲和一位法国老报人偶遇,他说过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有时褒或贬,喜欢或不喜欢,都并非因为您对某个事物很了解,恰恰相反,是因为很不了解。其实,外媒对中国的报道常常就是这样。非洲国家塞内加尔有两家报纸,一家叫《南方日报》,一家叫《太阳报》,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标题是孟老夫子的话。他这里所说的《书》,是指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的《尚书》。由于《尚书》中有的记载夸张失实,孟夫子不肯全信,所以说出这一带有矫枉过正的话。具体所指是《尚书·武成》中记载武王伐纣时战斗的残酷的,说纣王率兵迎战,“前徒倒戈”,“血流漂杵”,殷纣败亡。尽管这里所说的“杵”是木质的,但如非血流成河,是不可能漂起木杵的。所以,孟老夫子不肯相信,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何其血之流杵也?!”看出孟夫子读书之认真,他不肯单据一书的记载  相似文献   

14.
美国著名出版人、西蒙&舒斯特出版社的创始人之一舒斯特在《给有志于编辑工作者的一封信》中说过一句对于编辑极有启迪意义的话:不要盲从当前的时尚和流行,千万不要只想模仿目前的畅销书,  相似文献   

15.
尼克松下野之后,著作接连问世。首先是于1978年的《尼克松回忆录》,洋洋百万余言。其后有:1980年《真正的战争》,1982年《领袖们》,1983年《真正的和平》,1985年《再不要越战》,1988年《1999:不战而胜》,1990年《角斗场上》。上述诸书中,尼克松格外偏爱的就是《1999:不战而胜》。他在该书后面“作者的话”中,不无深情地说:这部书是我毕生从事对  相似文献   

16.
《海外文摘》今年第一期刊载董鼎山的文章说:在美国知识分子圈中有一句常听到的话:读书人不看《读者文摘》;不看书的人才读《读者文摘》。这句话一语道破了《读者文摘》在杂志界成功的秘诀。天下不看书或没有时间看书的人还是多于读书人,而《读者文摘》就是为了迎合这些人的需要而编印的。据介绍,《读者文摘》的创办人瓦莱斯就是自幼对读书不感兴趣,大学时辍学,以700美元起家,与新婚夫人一起创办了这份杂志。该杂志第一期  相似文献   

17.
拙作《不能搞“有偿新闻”》在今年8月号《新闻战线》上发表之后,很快就接到一位同行老友的电话,肯定了这篇文章。他说:“这样的文章早就该写了。问题重要,不谈不得了!”又说:“这篇文章倘能早点写,早点发更好。你说出了不少老新闻工作者想说的话。”听了这番“赞词”,我忙说:“过奖了!不敢当!”想到这些早已退役的战友,尽管已“归田”多年,但他们心系党的新闻事业的初衷未  相似文献   

18.
同性恋影片     
《中国新闻周刊》2004,(43):69-69
★《费城故事》好莱坞首次涉足艾滋病话题的一部电影。不过正如影片中的黑人律师所说,影片真正想指出的并非社会对艾滋病的歧视,而是对同性恋的歧视。汤姆·汉克斯扮演了一个高难度角色:形体动作不多,但内心活动却极为复杂。他因此赢得奥斯卡影帝荣誉。★《L的话》一部以女同性  相似文献   

19.
陈明 《传媒观察》2008,(3):55-56
岁末年初,一本以《新华日报》近年来报道南通的“重头”稿件为主体的《聚焦南通》新闻集新鲜出炉,在南通新闻界乃至社会上引起反响。南通市委书记罗一民高兴地说,“《新华日报》记者关于南通的报道视角独特,有高度、有深度、有亮度,说出了我们想说却没说到点的话,总结了我们想总结却没总结到位的做法。”《新华日报》总编辑周跃敏则回应说,  相似文献   

20.
北京某高校曾有一位研究生,在把用外文写成的论文送给外籍导师审阅时,面带难色地告诉他,论文里有几处印刷错误。不料,这位导师竟然哈哈一笑说:“很好,没印刷错误算不上论文。”“洋”导师的话乍一听很怪诞,实际上他无非是想说任何书都难免印刷错误。他的话当然有点夸张,因为牛津大学图书馆就曾宣布过:他们的确收藏着一本,尽管是全城唯一的一本没有印刷错误的《圣经》。然而不管怎么说,随便翻开一本外文书,找几个印刷错误总不是困难的事,《圣经》也不例外。英国的收藏家们至少可以拿出16个版本加以佐证。比如一个被戏称为“淫荡圣经”的版本把那句“不要勾引朋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