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高校后勤的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高校后勤的产业化李庆广高校后勤改革目前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一是由一体两制向事企分开(事业单位的学校与企业化管理的后勤分开)和政企分开(后勤的行政管理与经济服务的实体分开)发展,实行"小机关,大实体"、"小管理,大服务";二是由经费包干向全面承包、...  相似文献   

2.
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通过改革现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实现“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为目标,实行后勤行政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能分离,转换运行机制,将机关后勤逐步改变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相似文献   

3.
在积极稳妥推进后勤社会化进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实现社会化进程中的深层次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党的十五大确定的主题思想及宏伟战略部署为高校后勤向社会化过渡提供了政治机遇和经济机遇。如何抓住这一大好机遇,深化改革,开拓进取,实现后勤社会化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重大课题。现就如何抓住机遇,加快社会化进程略抒浅见。 1.我校后勤改革概况我校原总务后勤分为总务处及后勤服务总公司两部分,按照管理职能与经营服务职能分开的原则实行“一体两制”的管理体制以及全额承包、自负盈亏、公平竞争、民主监督的运行机制。总务后勤具有独立的二级财务,各科室均实行了任务经费承包,进行了包括公费医疗、水电  相似文献   

4.
一、人事管理是后勤管理的核心人事管理不仅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行政管理的核心和动力。高校校内体制改革、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后勤经济承包和后勤服务工作社会化的逐步实现。都伴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而随着这些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又不断地对人事制度改革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加强人事管理工作,使之在新的高度上,进一步适应和促进后勤的深化改革。所以,我们要树立这样一个观念,后勤工作就是要管好人、财、物,实行优质服务并取得经济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多数高校初步建立起了以“甲乙方分设管理运行模式”为主的过渡期后勤管理体制,实现了后勤服务与学校行政分离。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甲乙方分设管理运行模式”也产生了不少问题,本文拟根据现代契约理论,对甲、乙方关系进行了再思考和认识,认为学校后勤管理处与后勤服务实体之间的主要关系应是契约关系,只有实行契约化的管理模式,才能正确处理甲乙方关系,从而推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深化高校后勤改革实行任务经费承包宋立仁我们黑龙江省绥化师专后勤工作从1994年4月起,至1995年年末,实行了任务和经费承包期的改革。两年来,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后勤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圆满地完成了承包和改革的各项任务,实现了各项...  相似文献   

7.
高校后勤由于服务岗位多、工种杂、任务不单一,给后勤管理带来诸多困难,特别是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后勤普遍实行承包并开展有偿服务和经营服务,管理难度进一步增大。怎样通过加强管理提高后勤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是摆在高校后勤管理人员面前一大亟待解决的难题。北大事务行政管理(以下简称事务处)运用量化管理的基本原理,大胆地尝试“量化检查、强化监督”等一系列管理方法和措施,使全处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经济和管理界的部分学者对企业文化倍加推崇,而高校后勤中积极推行者并不多见,其主要原因是高校后勤的产权制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一直依赖于计划行政管理体制,是非企业性质的。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后勤服务社会化”的目标。后勤作为高  相似文献   

9.
安婧 《文教资料》2012,(2):235-237
当前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管理体制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健全、行政权力泛化、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为改变现状,本文提出了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改革创新模式:建立精简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行政管理规章制度;实行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分离;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实施正确的民主行政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高校后勤改革已经历了 2 0年发展历程 ,改革从最初的单项承包 ,发展到定额承包 ,进而深化改革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实行“小机关、多实体、大服务”的管理模式 ,同时部分高校组建了后勤集团 ,使高校后勤由传统的事业型、供给制、福利制逐步向经营型、企业化、社会化的方向转变。到目前为止 ,尽管高校在后勤社会化改革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 ,但仍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校自办社会 ,自我服务的格局 ,制约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本文试就后勤社会化的角度 ,谈谈对利用和调动社会资源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看法。一、后勤社会化要求利用社会资…  相似文献   

11.
为尽快落实去年 11月初在上海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精神 ,吉林省教委在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 ,多次召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座谈会 ,摸清情况 ,因地因校制宜 ,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了吉林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一、后勤体制目前全省高校后勤管理已基本实现半企业管理 ,少部分实行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根据高校后勤服务对象、内容和性质的不同 ,后勤服务大体分三个层次 ,即福利性服务、经营性服务和保障性服务 ,与之相对应的管理体制为半企业管理、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1.半企业管理体制。半企业管理体制是针对收…  相似文献   

12.
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是实行“后勤行政管理和经营服务职能分离”,“小机关、多实体、大服务”的管理模式。新形势下,后勤系统党的工作应以新的工作形式与工作要求来适应  相似文献   

13.
<正>高校后勤改革从八十年代起,至今走过了二十年的历程,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指导下,后勤管理从计划经济条件下单一行政管理模式,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单项承包,全额承包企业化管理,以及“小机关、多实体、大服务”等多种模式方向发展,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随着改革的深化,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由于各校对社会化内涵的理解不同,按其不同的理解去指导本校的改革,要么把后勤社会扩大化,要么偏面理解后勤社会化,致使后勤改革偏离社会化的方向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深化后勤改革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许多高校实行了甲、乙方契约关系的管理模式,甲方为学校行政管理部门,乙方为与学校规范分离的后勤经济实体。高校后勤实行甲、乙方管理模式是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举措,如何在甲、乙方之间建立和实施行之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是保证甲、乙方履行好各自职责的关键。1.监督、考核的理念监督和考核是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监督是指对工作的监察和督导,高校后勤的监督其根本任务是保障和促进后勤社会  相似文献   

15.
湘潭大学后勤改革起步较早,经过了承包试点引入竞争,建设公寓突破瓶颈,规范分离全面改革三个阶段,现已组建后勤集团,在管理体制上做到了后勤实体与学校行政系统规范分离。为了促进后勤社会化改革,  相似文献   

16.
高校后勤的主要职能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及师生员工服务。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后勤系统的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过去带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后勤处室变为服务实体,这些实体有的是实行校内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有的则注册成法人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学校对后勤工作要求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既要将服务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节约型高校后勤建设的环境因素,对节约型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进行了创新架构,并提出了节约型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具体制度设计。提出董事会领导下总经理负责制的领导体制以及实行现代企业化的后勤管理模式等,谋略节约型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创新;在引入文化导向机制、风险分析机制、绩效考评机制、行政问责机制、引入竞争机制等多维思路下,寻求节约型高校后勤运行机制的可持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湘潭大学后勤改革起步较早,经过了承包试点引入竞争,建设公寓突破瓶颈,规范分离全面改革三个阶段,现已组建后勤集团,在管理体制上做到了后勤实体与学校行政系统规范分离.为了促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学校围绕构建后勤改革运行机制这个核心体系,通过契约服务合同关系,将行政拨款制改为服务收费制,基本形成了产权明晰、责权利明确、市场驱动、集团经营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9.
<正>后勤管理要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水平,必须建立多层次的激励机制,在管理中激励人,充分发挥人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就一定要建立充满活力的激励机制.一、建立充满活力的运行激励机制后勤改革要从大处着眼,转换管理运行机制.按照后勤部门的工作职责,划分为经营服务型部门与行政管理型部门.由经营型部门组成后勤服务中心,学校对中心实行企业化管理.总务处是行政管理型部门,学校对总务处实行目标责任管理.总务处与后勤服务中心是甲乙方关系,都接受学校的统一领导.总务处的主要任务是代表学校下达任务、计划、做预决算,对后勤服务中心的工作质量,工作水平进行监督检查、考核、奖罚等.后勤服务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在搞好校内服务的同时,提高服务档次,向社会化迈进.服务中心除接受总务处下达的任务外,还接受教职工家属的各项水电,土木等零星维修.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20.
1.深化高校后勤改革取得的成绩 1.1 按照“开放、搞活、承包、社会化”的方针,进行了管理体制改革。把过去统得过死,包得过多的单纯行政管理体制,改变为服务与经营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初步实行了“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