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关于艺术起源的种种学说 前人在艺术起源问题上,作了艰苦的探索,提出了关于艺术起源的种种学说,如艺术起源于人类模仿的天性,起源于感情表达和交流的需要,起源于巫术,起源于游戏,起源于劳动等等。由于种种局限,各种学说均失之偏颇,只从某一个方面、某一个角度去探索,虽接触到某些实质性的问题,却并不完备。  相似文献   

2.
一个多世纪以来,“劳动创造了人”是众所周知的解释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基本观点。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思想指导下,已有科学家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应用多方面的证据提出,劳动在人类起源中,是起过一定选择作用的,但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就不符合客观事实。本期“自然选择创造了人类”一文介绍了与“劳动论”不同的“自然选择论”观点,并引用了许多与人类进化相关的证据资料,有助于读者进一步认识和探索生物学基本规律及其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音乐的历史追溯和特质内涵1.劳动是产生音乐的根源音乐的产生和人类历史相伴而行。恩格斯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类的科学理论,1876年他写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指出人类从动物状态中脱离出来的根本原因是劳动,劳动的进行、语言的出现和人类大脑的发达,奠定了音乐产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教育起源问题是一个教育基本理论问题;以往的各种教育起源论都未能深刻地揭示教育起源的实质;从人类本性来看,教育起源于人类的创造与交往;深入探讨和揭示教育起源的实质问题,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建设与教育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人类艺术遗迹分析入手,探讨原始人艺术活动背后的动因,阐述原始宗教在艺术起源中的重要作用,并对“艺术起源于劳动”的理论,提出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6.
对艺术起源的探讨,人们往往是从两种逻辑起点出发去建立理论观念的。一种是从人的本能、天性出发,把艺术的起源建立在单纯的心理——生理机制上,提出了模仿快感说、游戏说和心灵表现说等艺术起源理论学说。一种是从人类的某种功利活动出发,把艺术的起源建立在无自身价值的依附和派生基础上,提出了巫术说、劳动说等艺术起源的理论学说。虽然,这些理论观念都有其合理的因素,而对探讨艺术起源作出过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论教育起源于劳动的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起源于劳动的观点,在我国被普遍承认已四十余年。这个观点对教育的社会性作了肯定,无疑是有其理论建设意义的。但是,目前人们已不再满足于这种笼统的概念化的说明。稍加深究,便觉得这种说法含糊。首先,说教育起源于劳动,其立足点全在于劳动经验的“传递”。例如:“制造工具并在集体中参加生产劳动,一定要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掌握生产知识技能的。由于这些品质都不是从儿童天赋中自然成长起来的,是须从学习中获得的。原始的人类遂有目的,有意识地向青年一代传授生产斗争经验。……”无论“起源于生产劳动与生活的需要”也好,或“起源于非生物经验的传递”也好,都是起源于“经验传递”。但是,教育本身便是以“经验传递”为显著特征的。因此,说教育起源于劳动无异于说教育起源于教育。其次,教育的起源与人类的起源是性质迥异的两个问题,但起源都归结为一。人类起源于劳动,音乐、审美、教育……等等起源于劳动。可是,“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都带特殊性。”不同的事物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起源。那么,教育的特殊起源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8.
艺术起源问题是艺术发展史的重要论题,在艺术起源的研究中最需要的仍是唯物主义的观点.在这方面重点需要关注的是三方面内容:一是界说的确立,二是根源的探寻,三是时间的划定.劳动创造了艺术的主体及主体必备的条件,这使艺术起源具有了可能性.劳动需要艺术并有迫切需要艺术的意识能力这使艺术起源有其必要性.人类起源和艺术起源两个起源的时间差正是不是艺术主体的人向艺术主体的人过渡的时间差.这个过渡是劳动促使的,决不是其他一切原因.在今天,艺术起源于劳动的基本思想依然能站住脚.  相似文献   

9.
合作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现象。人类合作是怎样起源的?当下流行的“强互惠”理论试图克服利他主义理论(包括无条件利他主义和有条件利他主义)的局限性以谋求关于人类合作起源的一种更为合理的解释,但由于从抽象的人出发,因此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缺陷。人类的合作经历了从亲缘关系合作到非亲缘关系的合作,这是人类实践活动不断发展的结果。用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解释人类合作更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诗性智慧是维柯《新科学》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而作为这一理论体系核心概念的隐喻思维和想象力同时也都是探讨人类艺术发生的重要要素。从这个意义上说,诗性智慧理论对艺术发生研究具有重要贡献,它既不同于从外部社会学角度考察艺术发生的"劳动实践说",而且也要比单一的"巫术发生说"和"游戏说"更为全面圆通。中国上古的神话、岩画以及乐舞等原始艺术遗迹,正是以隐喻和想象彰显了人类早期的诗性智慧,体现了人类对此在生存的超越性,从而也印证了诗性智慧理论对艺术起源问题解释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1.
摩尔根《古代社会》和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两部巨著问世至今,已有一个世纪了。一百年来,特别是晚近以来,考古学、古人类学、民族学和原始社会史的研究,均有飞速的发展。这些学科实践,检验、证实和丰富了摩尔根、恩格斯有关原始社会史的科学理论,并且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课题。对此,学术界颇有争议。笔者仅对其中某几个重要问题,略作介绍和评述,以供自学者参考关于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问题人类是从一种古猿类进化而成的。这种古猿已经能够直立行走,是“一种特别高度发展的类人猿”。(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下面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体育游戏的起源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景象.体育游戏做为学校体育教育中教学与训练的重要内容和全面发展学生身心的体育教育手段,对它的起源和发展演变,作进一步探讨和研究,这对今后更好完成学校体育教育任务,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体育游戏的起源(一)劳动创造了人类,也为人类谱写了光浑的历史.这是我们现代人,以唯物史  相似文献   

13.
《门外文谈》是鲁迅论述文字起源、发展和改革的一篇重要著作。其中涉及文艺问题的部分,精辟地阐述了文艺起源与人类劳动实践的关系,肯定了民间文艺对于民族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指明了新文学家对于人民大众所应取的立场和态度。全文批判了文字与文艺起源问题上的各种唯心论观点。  相似文献   

14.
劳动教育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有助于职校学生强健体魄、夯实职业技能、树立劳动价值观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基于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综合技术教育三个维度的理论分析,发现历史唯物主义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证明了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的一体性并得出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政治经济学揭示了"劳动异化"现象对劳动者的侵害,为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吸引力问题找到了答案;马克思对综合技术教育的论述则为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具体实施提供了借鉴依据.基于以上理论进一步分析了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问题,即开展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怎样提升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劳动教育应当遵守哪些实施原则,并为职业院校落实劳动教育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国文学的起源,现在我们看到的各种文学史著作或教材在阐释这个问题时,一般都是采用劳动说这一唯物主义观点立论的,不赞同西方思想家、文艺评论家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解释,如游戏说、心灵说、巫术说、模仿说等等。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因此说文学艺术起源于原始人的生产劳动,这在指导思想上无疑是科学合理的。但是,以劳动说立论,其实只能是一种粗线条的勾勒,不可能深入有力地回答中国文学起源中许多具体的问题,例如中国文学起源的原初形态,中国文学从内容到形式发生发展的演进过程,以及现存文字资料之前的文学艺术的创作情形,等…  相似文献   

16.
一按照长期流行的看法,恩格斯认为劳动是人类起源的主要动力,即所谓“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其实这种看法与恩格斯的思想并不完全一致。思格斯的确充分论证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动力作用,但他从没有把劳动当作导致这一转变的唯一动力。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以下简称《作用》)的开头提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可见,“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著名命题是“在某种意义上”说的。按照逻辑,加不加这一限定性状语其意义是不同的。不  相似文献   

17.
一、填空题 1.关于人类的起源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2.1876年,恩格斯写了《_________》一文,精辟地阐述了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一次明确地解决了__________问题。 3.___________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已经确立起来了。 4.__________的出现和应用,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5.公元前359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了著名的_________,实现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6.在西欧封建社会,___________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7.从世界范围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最早出现在___________。 8.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_______的建立,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初中《中国历史》正式本第一册,开头概述我国历史的第一页: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群。教材说:“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从远古时代起,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斗争、生活在祖国的辽阔土地上。”这一段内容,涉及到人类起源的理论问题,在备课中要搞清楚三点: (一)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有一祖论(一元论)和多祖论(多元论)之争:一祖论认为全世界的人类起源于一种古猿,属于一个物种;多祖论认为全世界人种由各种不同的古猿,在各地同时或先后演化而来。近几十年来由于一系列猿类化石和古人类化石,特别是猎玛古猿化石的发现,以及解剖学、生理学、古地质学、古人类学、古脊椎动物学等学科的综合研究的结果,证明一祖论是正确的。(二)关于人类起源地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教育起源是教育理论研究中的基础问题,而人类起源是教育起源研究的逻辑起点.人科系统在演化过程中发展出脑子明显较大的一个物种--"直立人."从"直立人"到"现代人"的确立,人属动物的脑体积出现不断扩大的趋势.脑体积的扩大与产妇骨盆尺寸的有限导致了人的早产并引发个体生命的无力自助和童年期的相对较长,从而需要父母给予更长时间的照顾的同时也有利于建立一种良性的师生关系.于是,以人的早产为中心的人类独特的生命现象便成为教育起源研究的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20.
在人的起源和演化过程研究中,全部因果关系所对应的时间和空间的尺度都完全超越了日常经验。现有的人类演化的树状结构的假设,依然存在很多缺环并处于变动之中。人科物种的直立行走、意识、语言和文化诸方面都必须通过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及相关的协作行为才能得到基本的说明。因此厘清"劳动"概念和"工具的制造和使用"的观念的关系、阐明劳动的含义、确切地说明在劳动问题上动物与人尤其是猿与人的分界,在人类起源和演化的研究中尤为关键。基于以上考虑,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本观念和主要问题进行了初步、简要的梳理,并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