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学新闻写作的同志,总是苦于没有新闻可写.其实,自己的身边无处不存在新闻.为什么自己总是发现不了呢?关键是没有看见新闻的“眼睛”——新闻点子.一篇新闻有了新闻点子,写作就会呼之而出.新闻点子是什么呢?追根求源,新闻点子就是作者的知识积累与现实生活发生碰撞产生的火花.  相似文献   

2.
新闻贵在新。一个“新”字包括了新间写作的方方面面,我本人从新门写作的“新”上感受到了新闻写作的甜酸苦辣。一、新闻写作的“新”要体现在时妞上。采访的素材要展快整理,抓紧写作,有的还要开夜车,加班加点,连续作战。这样写成的稿子,往往新闻气息比较浓。写好的新闻稿要立即寄往报社,重要的新闻可直接送槁,以提高时效性。比如:我在去年t一前9采写的《台县医院党员为者干部义诊》,日天采访,晚上加班写,第二天一军,就送往报社,很快就发表了,因此这篇稿子的时扭住比较强。二、新闽写作的“新”要体现在手法上的“特”。一是…  相似文献   

3.
因为工作关系,我常参加各种全国性的新闻作品评奖。我是把这件事当作学问来做的。我们国家这样大,报刊这样多,能够在全国得奖是凤毛麟角。经过一级一级筛选而送上来的稿子,绝大多数都是精品,其中饱含着新闻写作的道理和方法。所以每次评奖都大有收益,仿如重上了一堂写作课。但同时也会发现一些稿子有毛病,甚至有的违反新闻原理和常识。有的不合语言规律。试想一篇稿从记者落笔、编辑编稿、部主任改稿、值班总编定稿,再经过各级评委认可,一级一级送上来,要过多少关,但还是不能尽如人意,可想平时报纸上的粗糙之作又有多少。每到这时我耳边就响起社会上流传的那句话:“新闻无学。”新闻界是最脑火听这种话的,这是一种无法忍受的蔑视。但是再转念一想,如果现在是评一篇国家级的科学论文呢?恐怕不会有这个笑话。看来有学无学之争还要认真对待一  相似文献   

4.
办了多年报纸,有些问题却一直没弄清楚或者说没完全弄清楚。   比如,报纸该登什么稿 ?   有时,记者发来一篇稿子,编辑看了说,这稿子,没啥意思,不登了 !有时,报纸登了一些稿子,记者看了说,这样的稿子也能见报 ?没劲 !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公理”何在呢 ?   从读者心理出发,想了一个比较简单因而可能也还适用的公式,叫做“三要两不要”标准。 标准一:要登读者“很想知道”的稿件   报纸该登什么稿 ?当然该登新闻稿。然而,我们每天抓了不少新闻,也登了不少新闻。为什么读者还是不感兴趣或者兴趣不大呢 ?  …  相似文献   

5.
谈“味”     
大家在一起看报时,常常议论:这篇新闻写得有味,那篇稿子没有写出味来,那么,究竟什么是“味”,怎样才能写出“味”来呢? 所谓“味”,我理解主要是指新闻的可读性,具体地讲,它包含四层意思:一是有情味,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二是可品味,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三是耐寻味,能引起读者的遐思;四是足回味,能引起读者的联想。当然一篇新闻报道不一定上述几条俱全,只要具备一二,便可成为有味的稿子。怎样才能写出“味”来呢?依我看: 第一,要学会品味。据传,山西杏花村有位专管品酒的老人,每次酿出的酒,他一品就知道多少度,实际测一下,分毫不差。记者、通讯员想要写  相似文献   

6.
解放军报改版后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时效性强了,报道面宽了,版面活泼了。读者的评价总体上是肯定的,但也有些建议值得我们思考。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更好地解决指导性与新闻性的关系。我们改版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有人说是要增强时效性即新闻性,不错,但增强时效性又为了什么呢?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增强指导性,即指导和引导的即时性、有效性。党报负有指导工作的重任,撇开了指导性就失去党报的特性,指导性是构成党报新闻规律的首要因素。这是不容争论的,但党报也是新闻纸,必须给读者提供活蹦乱跳的新闻。这就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即党报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我是从1990年7、8月份开始新闻写作(?)至今己在地区以上新闻单位发稿20多篇,其中省级13篇。在近一年的写作实践中,我体会最深的是:要写好新闻一定要抓准“新闻眼”,选择最佳角度。我开始写新闻时,凭着满腔热情,见啥写啥,有时一坐一个通宵,写完就往报纸、电台投,结果很多稿子都如召沉大海。过了一段冷静下来,细细思索,拿自己的稿子与报纸电台上发过的同类稿子相对照,发现自己写的新闻事件不是新闻价值不大,就是没有什么新意。向老同志请教,他们告诉  相似文献   

8.
我是基层通讯员,过去写过很多稿子,但上稿率很低,原因是什么呢?读了《新闻通讯》后,结合自己过去写的稿件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在于缺乏鉴别新闻价值的能力。例如:我刚退伍时,觉碍乡里的春节活动较有特色,当天就写了一篇题为  相似文献   

9.
在基层,经常听到一些通讯员抱怨说:而今在报纸上稿太难了,尤其是在省以上的报纸上稿更难,投几十篇才看见一二块"豆腐干"。真不知道报纸用稿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才算一篇合格的稿子?那么,通讯员怎样才能写出一篇合格的稿子呢?我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10.
通讯员采写一篇稿件发给新闻单位后,他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希望稿子早日发表。那么,编辑是否看中这篇稿件,新闻单位是否采用这篇稿件,其标准是什么呢?这条标准就是看这篇稿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所谓新闻价值,就是指构成新闻的事实和材料本身具有能够满足社会对新闻需要的素质。简单地说,新闻价值是指新闻的质量。或者说,  相似文献   

11.
今年1月6日,《四川日报》一版刊登了我采写的稿件《西昌成为普及初等教育市》。这篇稿子发表后,在我市引起很大反响。回想这篇稿子的写作经过,要感谢《新闻与写作》杂志的指导。我1988年7月才开始学写新闻稿件。1989年7月月,订了《新闻与写作》,它对我采写很有指导作用。《新闻与写作》1990年第9期,发表了四川省汉源县委宣传部龚儒全同志写的《要主动出击》  相似文献   

12.
与驻地记者一道采访,或者带年轻人下基层采访,谈起新闻写作,他们常常会问,老詹,为什么大家同样写文章,有的人写得又生动又吸引人,有的人却写得枯燥干巴,一点没有看头呢?写作水平高低,究竟秘诀何在?我说,水平高低在选择。那年,和北京站站长徐文营到燕山石化采访,上车后我对小徐说,文营呀,假如这篇稿子由你来写,也让我同时写的话,咱们一上路,就开始在作选择了。作哪些选择呢?第一,对象的选择。这没什么区别,大家的目标,都是燕山石化。第二,角度的选择。到燕山石化,到底写什么呢,也许可以有五个角度,你选择了A角度,我选择了C角度,如果我的角度…  相似文献   

13.
写作是有诀窍的吗?我认为是有的。起码,每个人在写作中,总会有一些深切独到的体会,这体会实践得多了,再升华升华,成了经验,也就离诀窍不远了。我的写作诀窍是什么呢?很简单,一句话,叫做:带着问题写新闻。  相似文献   

14.
整风运动中,一位新闻记者向一位总编辑提出一个问题:"你知道你领导下的编辑记者在想什么吗?"这位总编辑沉思了一会,实在回答不出这个问题.达说明什么呢?这说明这位总编辑和他的部下缺乏思想上的接触,彼此思想感情不通.在这样的情况下,当然就很难谈到什么政治思想领导了.这种现象是很不好的,但是很可惜,在新闻界虽不是大量的,也不是个别的.只管使用,不管培养,只管稿子,不管人的现象,在一部分新闻单位内,是不少的.只要能写出几篇好稿子,就是好记者,此外便什么都很少管了.  相似文献   

15.
吴定新写这一组习作的动因是什么?他对自己的习作是怎样看的?我们的读后感又是什么?吴定新专门为这一组习作附了一封信。我们还是先读读这封信。教务处:我先从写作方法上与老师们一起探讨这篇《选票能否定乾坤入这篇稿子报道的事实,是我亲历亲闻的,有具体的新闻要素,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文中没能进一步明确。此类稿子在《纸上谈兵初中《新闻怎样出新卜节已有较详细的点评在我还存在疑问:-\我的这篇《选票能否定乾坤》算不算是消息报道,能否冠以“本报讯”?在写作程序上好像与以前采写的稿件不一样,自己都搞不清耍的是什么花样…  相似文献   

16.
<正>读了《校车"救"人》这篇新闻报道,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它在有很多亮点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不过瑕不掩瑜,下面我来评析一下报道中所运用的新闻理论。一、新闻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要求新闻有两个与生俱来的特点——真实与新鲜,这两个特点满足了新闻报道迅速及时的要求。在该报道中,开篇便点出了时间"昨天早上8点",充分体现了新闻的时效性。既然时效性不难看出,那真实性又是如何体现的呢?著名的新闻研究人方延明说:"真实不是孤立的,真实是  相似文献   

17.
题目在哪儿?     
一位初学新闻写作的朋友常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一年写100多篇稿子,怎么有那么多题目可写呀?”我说:“五光十色的生活蕴藏着写不完的题目,问题在于你会不会抓。”一个合格的通讯员,应是掌握写作素材的“富翁”。不尽的报道题目就在生活之中。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善于观察。观察,是我们捕捉新闻素材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河南油田石蜡精细化工厂宣传科干事李文峰,从1999年底正式涉足新闻写作,至今已在这条路上行走了3年多。虽然时间不长,却使李文峰完成了对新闻写作从无知到熟悉、从陌生到热爱的转变。李文峰从事新闻写作之前,喜欢写些散文、小说等文艺作品。自视文字功底还不错的他,开始并没有把新闻写作放在眼里。可是他连什么是导语、什么是新闻由头都不知道,分不清消息和通讯有什么区别,刚开始的成绩可想而知。他连着给《河南石油报》写了十几篇稿子,全都石沉大海。李文峰带着对新闻写作的不解和困惑,参加了《河南石油报》举办的通讯员培训班。在培训班里…  相似文献   

19.
我长期在林区工作,是个写稿已40年的老通讯员。近几年来,在我们通讯员中给报纸、刊物、电台写稿的人越来越少了。最近我对本地和外地的一些通讯员做了调查,发现不少人很苦恼。苦恼什么呢? 比较普遍的是感到写的稿子常常不被新闻单位重视。满腔热情地写了一篇又一篇稿子,寄出去大多石沉大海,很少有回音。有位通讯员一连给一家报纸写了10多篇稿子,每次都附上一封信,请编辑老师在百忙中给予指导。稿子一篇未发,“老师”也一字不回。后来他想出个办法,投稿时除再三恳求编辑指导  相似文献   

20.
“大报稿难上!”这是通讯员们的普遍反映。但是,1989年7月份,我却在《陕西日报》头版重要位置发了一篇并不算小的稿子。许多通讯员问我有什么窍?我总结了一下,认为“花红还靠绿叶扶”。首先,我的那篇稿子好就好在找到了新闻的“绿叶”,即新闻背景,这是重要的。早在那天收麦时,我的堂兄就告诉我,他今年准备缴售万斤粮。听了这话,我心里暗暗攒劲,决心一定要抓住这条“活鱼”。7月1日清晨,当绚丽的朝霞点燃东方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