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读者“近些、近些、再近些”,这是各级各类报纸所共同追求的目标,而地方报纸尤其是地市报更具有得天独厚的接近读者的优势。全国几百家地市报纸虽然各具不同的地方特色,而接近读者则是共同的特性。所谓地方报纸的地方特色就是接近性的具体表现。 地市报的接近性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空间接近。地市报的任务是以反映本地情况为主,兼容中央、本省及外埠新闻。所有反映本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新闻事实,都是发生在读者周围甚至是身边的;(二)时间接近。就是指新闻发生与传播到受众之间的时差很小。地市报记者凭借接近读者的优势便于以最快的速度去发  相似文献   

2.
我国县市报和自己的读者一起即将迎来崭新的 21世纪。 新的世纪将是信息时代、知识时代。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读者寄希望于县市报的是全方位的信息,这就给21世纪的县市报提出了高层次的要求。 县市报的三重视野 县市报是综合性报纸,不是行业报,更不是“工作简报”,作为县市委的机关报,它必须处理好服务中心工作与全方位服务读者的关系,处理好“立足本地”与“放眼四海”的关系,自觉地运用新闻规律办报,廓大采编视野,尽可能地满足信息时代读者获知更大范围信息的需要。 县市报的视野应该有三个层次。 1.“区域化”地方视野 …  相似文献   

3.
夏杰 《新闻实践》2005,(9):51-51
本刊讯9月2日至3日,我省五十余家县市区域报的负责人汇聚萧山,参加浙江省记协县市区域报工作委员会第五次年会。省记协主席马雨农在会上说,从原先的党报变为区域报,县市区域报应该说发展的空间更大了。县市报具有地域接近优势、快速反应优势、区域位置优势、读者市场优势,希望各报能很好地利用这些优势,进一步完善体制、  相似文献   

4.
2003年全国报刊治理整顿后,绍兴市下属的三家县市报并入了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县市报该如何发展?浙报集团提出了坚持市场化方向, “向都市报学习”的思路,县市报守住本地县域市场,深度挖掘地域新闻,凭借贴近的优势,走出了区域综合性报纸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正县市区域报全国视野追求的重要性就平面媒体而言,除了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中央级报纸外,无论省市县的媒体都只是区域性媒体,县市区域报是其中的重要一支力量。当然各级报纸的服务区域有大有小,但其区域性的属性不变。县市区域报的全国视野追求或者说表达,是一个老问题,但却有新的含义。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报纸的商品属性更加突出,因此,县市区域报首先要生存,其次要发展。要生存和发展,报  相似文献   

6.
处在最基层的县市报,要适应新世纪的竞争,应该是一张地方性、开放性、服务性并重的报纸,让读者“一报在手,尽知本地新闻,了解国内大事,知晓世界风云”。 县市报是县市委的机关报。它的生长点就在于以区域内的权威性、指导性和服务性,而牢牢吸引自己特殊的读者群,成为一张地方性很强的严肃的报纸。 县市报的地方性,决定了县市报必须突出地方特色。 怎样突出地方特色?关键是离得近更要贴得近。县市报离党委近、离读者近,灵活性强,这是办好县市报的有利条件。 当然这里说的近,不是指时间和空间上的近,关键在于在思想上、情感上、…  相似文献   

7.
以网络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影响力日趋扩大。下一个十年,报业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形?读者对报纸又有哪些期待和需求?本刊约请部分报纸总编撰稿,分别从党报、都市报、专业报和县市区域报角度,探讨报纸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前景,从中也可窥见报纸从业者的真实心态和愿景。  相似文献   

8.
与大报相比,地市报有其独特的个性,要提高地市报的可读性,我们就得找出地市报的特有个性,按其规律办报。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立足本地,办出特色。地市报新闻来源于本地,反映本地市各行各业的变化,读者也是本地人。对读者来说,地市报纸比省、中央报纸更接近他们,更容易吸引他们,这是地市报优越于大报的地方。鉴于此,地市报应多登些群众和通讯员写的东西,由他们写出自己在工作中的想法、甘苦、问题,会更逼真、  相似文献   

9.
县市区域报,是目前中国报业结构中处于最基层的报纸.2003年全国报刊市场整顿后,全国保留了43家县市区域报,这些年,大部分被保留下来的县市区域报都获得了飞速发展.而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对县市区域报来说,将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0.
冯乐心 《传媒观察》2007,(11):58-59
副刊是报纸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造就了报纸的文化内涵和品质。县市报是最基层的一张报纸,它以传播党的方针政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而深受地方读者的欢迎。同样,县市报副刊因其富有  相似文献   

11.
(一)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县市报纸同其它新闻媒体一样,也不可避免地要投入到市场竞争的大潮中去。加之当前报纸林立,争稿源、争发行、争读者已经越来越明显的表现出来。另外,许多迹象也说明,在激烈的报纸竞争中,县市报的某些方面还处于劣势,即:在权威性方面不如省以上大报,在可读性方面不如晚报,在知识性方面不如专业报。当然,我们也无需妄自菲薄,县市报也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就是离读者最近。 县市报如何充分  相似文献   

12.
县市区域报前身是县市区党报,2003年全国报业整改后,性质发生了变化,之前是作为党的机关报存在,现在则变为综合性区域报纸。县市区域报是按照特定行政区域划分,限制在一  相似文献   

13.
办好县市报,需要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县市报人的素质很重要。而报人素质的诸多方面中——尤其需要献身精神从县市报的地位看,它是社会主义报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具有接近基层、接近群众、接近实际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是能够“飞入寻常农户家”的报纸;它以政策宣传的具体性、舆论反映的直接性、科技传播的实用性、信息传递的实效性以及浓郁的地方色彩,为基层读者所喜闻乐见。为这样一张报纸献身,对于发挥党在农村中的耳目喉舌作用、指导和推动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占中国人口最大多数的农民服务,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从县市报的发展看,它像石缝中拱出的青松翠柏,  相似文献   

14.
通常,报纸是一种城市文化,其主要读者在城镇;县市报是一种独特的城市文化,其主要读者在农村。当成千上万的农民手捧属于农民自己的县市报时,我们发现,作为城市文化的报纸,已不再是城市居民所独享的文化,现代农民也同样享受着城市文明的成果。从事县市报工作的人们为此感到自豪,也因此感到重任在肩。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质量是报纸的生命,那么一张报纸的“特色”则是其生命的支点。县市报地处基层,是地方性的综合报纸,它最明显的特色是地方性、接近性。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县市报只有突出地方性、注重本土性、反映民众性,才能增加可读性、增强实用性;只有确定这一特色,才能使县市报有立身之本并在竞争中发展壮大。 面对入世和市场经济的挑战,县市报应该以什么样的“特色”赢得读者呢?从近年来的摸索实践,我们的主要体会有三点。  相似文献   

16.
面对省报、地市报的扩版增容,晚报、都市报的跨区域发行,县市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怎样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是摆在县市报面前的重要课题。我认为,突出地域特色,强化开放意识,是重要的应对举措。突出地域特色,强化县市报优势县市报作为地方党报,地方性是其立身之本。只有做强地域特色,强化自身优势,才能打响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县市报的地域特色,是指地方报独特的个性风格。主要体现在报纸定位是地方性的——主流新闻是地方新闻;读者定位是地方性的——主体读者是本地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突出县市…  相似文献   

17.
张诺 《新闻窗》2009,(2):103-104
近年来,随着县市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报业市场竞争的目趋激烈,县市报已处于一个竞争的环境中。作为最基层的报纸,县市报与对手的竞争并不在同一平台上,在人力资源、采编经验、新闻来源、地方限制等方面也往往处于劣势。但对县市报来说,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贴近,而最有提升空间的,恰恰也就是贴近。所谓提升,就是要把与读者地域上的贴近转化为心理上的贴近;把与读者物质层面的贴近转化为精神层面的贴近。  相似文献   

18.
县报处于最基层,与读者最接近,这是县报的优势所在。但是,报纸向读者空间距离上的接近,并不完全等于同读者心理距离上的接近,如果报纸刊登的新闻与读者没有心理距离上的接近,即使空间距离再近,也难以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兴趣,无法打动读者。因此,县报要充分利用好与读者空间距离接近的优势,努力实现同读者心理距离上的接  相似文献   

19.
新闻传播过程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强调它的接近性,就是新闻发生距读者越近、与读者相关度越高,读者越关注。作为区域性报纸,贴近性、地域化是优势,也是其核心竞争力。多年来,海门日报不断探索挖掘本地新闻的实现路径,让本地新闻唱主角,以区域特色吸引读者,以区域权威、实用信息服务读者。  相似文献   

20.
处在最基层的县市报,如何在世纪之交新一轮竞争中,稳住阵脚,发展自己,我认为进行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定位,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具体来说,新世纪的县市报,应该是一张地方性、开放性、服务性并重的报纸,让读者“一报在手,尽知本地新闻,了解国内大事,知晓世界风云”。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丰富的内容,全面服务读者,实现本区域的全方位覆盖,确立在本地发行量最大、权威性最高的党报地位。突出地方性县市报是县市委的机关报。它的生长点就在于以区域内的权威性、指导性和服务性而牢牢四引自己的读者群,成为一张地方性很强的严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