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五四”时期,巴金尊重妇女的意识在其作品中表现得十分明显。现代文学史上,以擅长塑造女性形象而著称的作家大有人在,而巴金则是其中极具特色的一个。他把自己真挚、纯真的情感倾注于他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之中,把圣洁的美德和深厚的爱都赋予她们,这是他心灵深处女性崇拜意识的反映。一、女性崇拜意识的表现如何看待女性,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正如马克思说:“社会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在封建专制制度下,中国女性一直被反动的“政权、神权、族权、夫权”四道绳索捆绑着,被“三从四德”等封建思想禁锢着。然而,女性…  相似文献   

2.
女性崇拜,早在斯拉夫部落时期,就已经融入了俄罗斯的民族意识中。从多神教传统中的女性崇拜,到基督教本土化之后的圣母崇拜,再到后来索菲亚学说的创立,都对俄罗斯的文学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作家群星璀璨,为世界贡献了许多杰出之作。在跨文化背景下,在俄罗斯文学的教学中要注意俄罗斯特有的文化语境与民族特质,例如俄罗斯作家作为社会的良心常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进行创作,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也带有圣索菲亚崇拜的特点,而且笔下的人物还效仿基督甘愿去受难,对苦难有特别的审美。为了更好地理解俄罗斯文学作品,还可以根据文学与绘画互文性的特点,通过对绘画的欣赏来诠释某些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4.
曹禺具有女性崇拜情结.他怀着对女性的偏爱,在早年剧作中极力歌颂女性美,一再地宽容、维护女性形象的短处.其笔下女性化的男性形象,则是作家偏向女性化的性格的无意自叙,这种偏向的内在根源正是女性崇拜.生活环境、文化熏陶与个性心理三者的合力作用是曹禺女性崇拜情结的成因.  相似文献   

5.
1、序言:孙犁创作中的女性意象这是一个永恒的故事:男人和女人. 面对只有“两个人”——男人和女人——的人类社会,作为人类历史印迹、自身生活映照、精神创造物的文学作品.永远地讲着这个故事,数千年的男性中心社会使作为引人注目的女性形象更具有她复杂而丰富的内在语言:关于她、关于创造她的母体——作家,特别是这个作家是一个男性的时候。故事的讲法有许多,分析故事的方法也有许多.对于文学创作中作家对待异性的态度以及由此导出的关于异性形象的塑造,文学心理学、文学人类学的观照,作  相似文献   

6.
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一生创造了无数的女性形象,女性成为川端表现“永恒的基本主题”的必由之路,成为他美学追求的必由之路,这和他个人的缍历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7.
“五四”前后一批作家所表现的新女性形象,探讨了妇女解放所走过的一条在曲折中前进的道路。从早期的具有浓重的悲剧色彩的女性形象到虽然软弱却依然举起个性解放大旗的小资产阶级女性形象,再到把个性解放与社会解放联系起来走上真正的妇女解放道路的女性形象。说明五四前后是"一个风云变幻和社会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诞生众多女性形象的时代。  相似文献   

8.
19世纪美国的浪漫主义作家爱伦·坡在小说中塑造了几近完美的女性形象。她们的美丽不仅体现在容貌、智慧和心灵上,她们的死亡也在实践着一种美——震撼读者心灵的“恐怖美”。这些女性人物不仅是爱伦·坡现实生活中亲人形象的再现,她们还寄托着作者对于母爱的强烈的心理渴望。爱伦.坡小说中的女性虽然大都芳年早逝,但是她们的死却成就了“美”的永恒和爱伦·坡小说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19世纪俄文学家在塑造俄罗斯文学中"多余人"形象时,"多余人"在爱情矛盾冲突中的性格特征是塑造其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当"多余人"在爱情生活中退缩、消极应对,甚至逃避时,俄罗斯女性对爱情追求的坚强决心和果敢行动也愈发与"多余人"形成鲜明的对比,凸现了俄罗斯女性的光辉形象,体现了作家的道德理想及时代对"新人"的期待和呼唤。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是当今比较文学和中国文学研究界关注的焦点,我国当代著名陕西籍作家高建群的创作具有参照意义,高建群受吉尔吉斯斯坦作家艾特玛托夫的影响,在创作中欣赏,赞美甚至神化女性,塑了众多优美的女性形象,表现出了与艾特玛托夫相似的女性崇拜情结,他在接受影响的同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体性功能,将外来的异质文化因素与本土文化有机结合,显现出陕西当代作家独具的特色,艾特玛托夫的女性形象从吉尔吉斯的群山草原走向西方世界,展示了作家宣扬的的博爱和至善,高建群的女性形象则从草原的白房子回归陕北的黄土高原,揭示了作家所探索的中华民族的生存之迷和发展之谜。  相似文献   

11.
在相当长的历史里,我们的文学作品对于女性“孕育”和“生产”人的生命的表述确实是比较稀缺的。而且,在男女作家那里,这类表述又涂抹上了不同的性别印记。为此,笔者在这里要探究的是:男性作家以什么态度表现女性“孕育”和“生产”时的形象?而不同时期的女性作家又树立了“自己”怎样的“孕”“产”形象?  相似文献   

12.
1917年11月7日,在俄国一个叫阿斯塔波沃夫的小车站一间简陋的房间里,被列宁誉为“伟大的艺术家”、屠格涅夫颂为“俄罗斯大地的作家”的托尔斯泰与世长辞了。长久以来,世人对这位八旬老翁缘何离开他诞生并度过大半生的故乡雅斯纳雅·波良纳而病逝于这无名之地的原因进行过各种各样的推测、分析。有的认为他是要脱离妻子索菲娅·别尔斯,因为她不了解  相似文献   

13.
《大师与玛格丽特》是俄罗斯作家布尔加科夫的呕心沥血之作.作家继承了优秀的俄罗斯文化传统,例如对知识分子问题的关注、索菲亚崇拜的女性观书写、对东正教文化的引入、对民间文化的吸收等,而这正是小说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1949年以后,曹禺塑造了几位“母亲”形象,这些人物形象没有女性正常的情感欲望,只是作家政治理念的代言人。塑造这类女性形象是作家在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在声势浩大的思想改造运动中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自由创作的情况下塑造了这些不符合人性特征、也没有女性特征的“女神”形象。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以女性形象的塑造构成其创作特色,影响其文学史上的地位的,男作家往往居多。巴金,就是其中颇有特色的一位。他塑造的系列女性形象,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女性形象的塑造几乎贯穿其毕生的创作。形象的变迁与作家融铸其中的审美理想,恰好反映出巴金心灵深处虔诚、纯真的女性崇拜意识。  相似文献   

16.
试论池莉小说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娜 《天中学刊》2005,20(4):94-96
作家池莉以她独特的女性视角关注当代社会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以她独特细腻的笔触塑造了许多丰满而神采炯异的女性形象.并通过这些女性形象的命运和遭遇来传达作家渐次成熟的女性意识,女性意识随着社会和时代的不同也有不同的含义和内蕴.作家用作品形象地阐述了自己具有普遍意义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7.
爱情小说在俄国流亡作家布宁的创作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其中,女性人物形象构成了其小说世界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女性形象的塑造是作家反映现实、呈现生存本质的功能显现,也是他探索情感世界奥秘、叩问个体生命意义的一种形式,更是俄罗斯民族特有的对形而上哲学思考的一种文化表征。研究布宁小说世界中的女性形象对于了解布宁小说、解读俄罗斯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路遥小说塑造了当代文学史中经典的女性群像,但作为文学重要母题的母爱叙事几乎处于“空白”,叙述中即使有母亲在场也处于“失语”状态。一方面作家客观地再现了当时社会女性的真实处境,另一方面也是作家成长经历中缺失的母爱体验使然。作家笔下尖酸刻薄的城里母亲形象和宽厚朴实的农村母亲形象的塑造及作家的情感倾向是受到乡土情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壮族是一个具有丰富想象力的民族,壮族人民创作了许多优美动人的民间故事,塑造出丰富而独特的女性形象。通过归纳总结,将壮族民间故事中的女性形象分为神仙和凡人两大类,从“文学想象与虚构问题的人类学解析”这个角度,分析这些不同类别的女性形象及其相关情节,从而挖掘出其背后所隐含的母性崇拜、图腾崇拜、生死观念、性别文化等人类学内蕴。  相似文献   

20.
在白族民间文学体系中,龙神话传说故事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龙是白族民间神话传说故事中的重要形象,在白族民间文学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形象体系,在广大白族民众中广为流传。龙形象体系的形成和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水神意识和斗争意识是白族龙形象的两个核心意识,贯穿于白族龙神话传说故事体系的始终。由最初的“以龙制龙”的神龙崇拜,到“以人制龙”的降龙英雄的人崇拜阶段,龙形象由神圣一步步走向世俗。透过龙神话传说故事,折射出了龙形象发展演变过程中白族民众的审美心理及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