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再挖一个洞     
贝尼和爸爸一起在院子里种树,他们合力挖了一个洞。贝尼问爸爸:“挖出来的泥土怎么办呢?”爸爸反问:“你说怎么办呢?”贝尼想了想:“我们再挖一个洞,把这些泥土埋进去,好吗?”再挖一个洞  相似文献   

2.
l问题的提出 一些单位和部门要搞些绿化建设,栽培些树木花卉,弄点小苗圃,但都惊奇地发现,没有泥土,在周围广大地区中竞找不到泥土资源。一些绿地内的泥土也贫瘠而单薄,板结现象严重。在单位或家庭中想种植些盆栽花卉,也往往被缺乏合适的土壤而难倒。那么,城市的泥土状况到底如何?泥土都到哪儿去了呢?我们经过调查发现,城市泥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破坏和流失。  相似文献   

3.
<正>定南县第三小学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校园东北角有一个小山丘,进入校园,往东北角走去,拾级而上,“本草园”映入眼帘,放眼望去,绿油油的一片。“这一块地种的是白萝卜,孩子们经常来浇水、松土。看,萝卜长得多好呀!”缪智芳校长边介绍边感慨道。“老师,为什么要把这些草、菜叶埋在泥土里?这样它们又可以长出来了吗?”“老师,这泥土为什么有一股说不出来的味道?”在“本草园”里,孩子们边翻土边叽叽喳喳地提问,兴奋不已。  相似文献   

4.
“种萝卜”     
萝卜是种在地里的,可是我们这次却“种”在手里头。知道为什么吗?原来,这是我们在活动课上做的游戏,规则是:我们当“泥土”的同学排在讲台前成一列横队,双手反剪放在背后。种萝卜的同学拿着“萝卜”———粉笔,随意放在一个“泥土”手中,让坐位上的同学猜三次。如果猜中“萝卜”在谁的手上,那么拿到粉笔的“泥土”就被淘汰出场;如果猜不中,算坐位上的同学失败。游戏开始了,台下的同学跃跃欲试。一会儿,台上的“泥土”排成了一堵人墙,你挨着我,我挨着你,个个神采飞扬。有的不时回头望望,看谁中了头彩;有的则假装镇定;还有…  相似文献   

5.
卢筱祺 《新作文》2010,(7):60-60
昨天晚上,我们家来了一位“小草先生”。说起他,你可能还不知道吧。那天晚上,正当我和妈妈逛街逛得筋疲力尽时,意外地在超市的花卉区发现了他。你们知道吗?小草先生最初是一颗卧在土里睡大觉的种子,  相似文献   

6.
童树 《小火炬》2014,(12):14-16
引子:爱提问的孩子 让我们回到19世纪初的英国古城施鲁斯伯里,也许这是一个温暖的午后,小达尔文正躺在妈妈的怀里晒太阳。突然,他莫名其妙地问妈妈:“小猫和小狗是从泥土里长出来的吗?”妈妈笑着告诉他:“不,孩子,小猫和小狗分别是猫妈妈和狗妈妈生的。”“那我和妹妹是你生的,你是我姥姥生的,对吗?”  相似文献   

7.
“记叙文这一文体存在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没有出现记叙文这一概念,但一线语文教学教研工作者却开口闭口就谈记叙文,这是为什么?”“记叙文这一概念到底该不该存在?如果应该存在,那到底该如何定义它才科学?”“将小说划入记叙文文类科学吗?”“情感真实、逻辑可信的叙事类文章就是记叙文吗?”“单纯从表达方式上去定义记叙...  相似文献   

8.
宋斌 《河北教育》2002,(9):30-31
一、“生活”引入,启迪思维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星期天在广场举行了什么活动吗?哪些同学去过?生:花卉展览,我去过。师:那儿的花漂亮吗?你喜欢花吗?生:那儿的花真漂亮!……师:不仅你们喜欢花,老师也喜欢!老师昨天也去参观了花展。不过老师在参观时,发现二(1)班的两位同学为一件事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多媒体显示花卉图)这是两位同学看到的一处花卉的摆法,两位同学都想算一算一共摆了多少盆花。陈明认为应该是5+5+5+5=20,而张强认为应该是4+4+4+4+4=20。请你用学具盒里的一个圆片代表一盆花…  相似文献   

9.
韩梅 《青少年日记》2012,(11):39-39
春天,你瘦骨嶙峋。当父亲亲手把那枝野菊花的枝条捅进泥土里时,我不禁哑然失笑,问道:“它会开吗?”当时那根枝条还未长出嫩芽,如枯枝一般,可以想象到不久它就会永远躺在泥土里,可父亲却说:“会的,会的,我不也这样过来了吗?”我不以为然,父亲小时体弱多病,能过到现在全靠奶奶的照料。这野花又没人照看。此后我便不再过问了。  相似文献   

10.
《音乐世界》2012,(13):88-89
如今90后团体在歌谣界占有不可动摇的一席之地,在舞台上的他们可以克里斯马到让看窖摸不清头脑,“不是才出道的新人吗?”但是他们私下单纯的表现又让人恍然大悟,“这才是他们这个年纪该有的属性。”  相似文献   

11.
猜数游戏     
唐慧彬 《辅导员》2010,(11):20-20
小聪在纸上写了一个四位数,让小明猜,下面是他俩的对话。“是1234吗?”“猜对了两个数字,但位置都不正确。”“是8976吗?”“猜对了两个数字,但位置都不正确。”“是1357吗?”“猜对了两个数字,而且位置都正确。”  相似文献   

12.
从前有位机智聪明的老农夫。一天,他在田间劳动了一整天,天黑时正准备回家,忽然发现自己的田里有堆煤在燃烧。他惊讶万分,于是便走上前去看,发现竟有一个黑色的小魔鬼坐在燃烧的煤堆上。“你是坐在财宝上吗?”农夫问。“正是财宝,”魔鬼答道,“而且比你一生见到的都要多呢!”“财宝在我田里就得归我。”农夫说道。“就归你吧!”魔鬼说,“只要你肯将两年内一半的收成给我就行了。钱,我有的是,但我更喜欢地上的果实。”农夫答应了这桩交易,并说:“为了避免在我们分配时出现纠纷,凡泥土上的东西归你,泥土下的归我。”魔鬼感到…  相似文献   

13.
杨添 《学前教育》2010,(1):20-21
在案例中,当孩子说不知道自己搭的是什么时,老师引导他:“是楼房吗?”“是教堂吗?”甚至发动其他小朋友:“乐乐插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我很寂寞,我想在网络中寻找一只与我投缘的狗。一“你好,我是一只狗,愿意做我的朋友吗?”“胡说八道,才不和你聊,哪有人说自己是一条狗的呢?你一定是变态!”“不,我不是变态,我也不是人,我真的是一只狗,你也是狗吗?”“谁是狗?变态!滚!88!”看着那人的QQ头像隐去,我心里一阵失落。二“好啊!你相信我是一只狗吗?”“呵!你一定是一位幽默大帅哥吧?”“在狗群中,我是算帅了,但幽默嘛,还算不上啦!朋友,你是狗吗?”“瞧!你还说不幽默,这不又幽了一默吗?拜托,我是人,不是狗,而且还是个漂亮MM呢!帅哥,做个朋…  相似文献   

15.
中午13:30,睡梦中被手机铃声吵醒,一看是学校门卫室的号码,有点不悦:“你好,有什么事吗?”“请问你是曾坚成老师吗?我是邮递员,有你的一张汇款单,让校警代签收,可以吗?”“哦?可以。”  相似文献   

16.
鸟与人     
小鸟问它父亲:“世上最高级的生灵是什么?是我们鸟类吗?”老鸟答道:“不,是人类。”小鸟又问:“人类是什么样的生灵?”“人类……就是那些常向我们巢中投掷石块的生灵。”小鸟恍然大悟:“啊,我知道了!……可是,人类优于我们吗?他们比我们生活得幸福吗?”“他们或许优于我们,却远不如我们生活得幸福!”“为什么他们不如我们幸福?”小鸟不解地问父亲。老鸟答道:“因为在人类心中生长着一根刺,这根刺无时不在刺痛和折磨着他们。他们自己为这根刺起了个名字,管它叫贪婪。”小鸟又问:“贪婪?贪婪是什么意思?爸爸,您知道吗…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春耕     
封辉 《山东教育》2011,(4):62-62
也许是为寻找早已退化的冬天吗?也许是为了昔日的一份宁静去寻找它的阳光吗?过去是生命的历史。 犁一声泥土的梦,梦破了,一份宁静与温馨破了,难道要在喧闹与单调中寻求安稳吗?  相似文献   

18.
人生真义     
人生在世.究竟为的甚么?究竟应该怎样?这两句话实在难得回答的很,我们若是不能回答这两句话.糊糊涂涂过了一生,岂不是太无意识吗?自古以来.说明这个道理的人也算不少.大概约有数种:第一是宗教象.像那佛教家说:世界本来是个幻象.人生本来无生:“真如”本性为“无明”所迷.才现出一切生灭幻象;一旦“无明”灭,一切生灭幻象都没有了.还有甚幺世界还有甚幺人生呢?又像那耶稣教说:人类本是上帝用土造成的.死后仍旧变为泥土;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问题是学生探索的起点,也是激发和维持学生探索的动力。俗话说得好:“学问、学问,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值得深思的是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不善提问?不敢反问?我们的数学教学为什么只教“学答”,而不教“学问”?为什么是“你听懂了吗”,而不是“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我们的教学为什么吝啬给学生自由提问的空间或时间?  相似文献   

20.
某大公司老板有急事要找一名职员,他拨通了这个职员家的电话,听到一个孩子低声说:“喂?”老板问:“你爸爸在家吗?”“在。”小孩悄声说。“请他接电话好吗?”老板问。令老板惊讶的是,小家伙低声说:“不行。”老板想跟一个大人说话,于是又问:“你妈妈在家吗?”“在。”“请她接电话好吗?”小家伙又低声答道:“不行。”老板知道这么小的孩子不可能一个人在家,决定让照看孩子的人捎个口信。“家里还有别人吗?”老板问。“有,”小孩低声说,“还有一个警察。”老板很奇怪怎么会有警察在这个职员家里,于是问:“让那个警察接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