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钊阳 《教学随笔》2007,(7):76-77,84
老师!真的,我那天没有说话,骗你我是……哎!算了,老师不信这个! “没交英语卷子的站起来!”您厉声说,“20号是谁?” 我噌地站了起来,说:“我刚刚才交了!”  相似文献   

2.
文题实录 一把坚实的锁挂在门上,钥匙来了,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啪”的一声锁开了。.铁棒好奇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也打不开,你却轻而易举就把它弄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故事中的锁、钥匙、铁棒都有象征意义,你是怎么理解的?  相似文献   

3.
一、结合生活体验,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著名物理学家费恩曼曾经讲过一个笑话:一位妇女因驾车超速而被拦住,警察对她说刚才她的车速是每小时60英里。妇女反驳说:“先生,这是不可能的,我刚才只开了7分钟。这真是天大的笑话!我开车还没有一个小时。怎么可能每小时走60英里呢?”“太太,我的意思是说.如果您继续像现在这样开车,在下一个小时您将开过60英里。”“这也是不可能的。”妇女接着说:“我只要再行驶10英里就到家了,根本不需要再开60英里的路程。”  相似文献   

4.
童言趣语     
毕洪发 《山东教育》2005,(30):48-48
买钥匙一天,爸爸下班回家,按响门铃,听到3岁女儿倩倩的声音。爸爸“:倩倩,快叫你妈开门。”倩倩“:你自己开嘛!”爸爸“:我忘记带钥匙啦!”倩倩“:你怎么不到超市买呢?”佳佳“:妈妈,我可知道我为什么有时候不听你的话了。”妈妈“:为什么?”佳佳指着自己的耳朵说“:我的耳朵里有许多耳屎,把你说的都给堵在耳朵外面了。”妈妈“:是谁告诉你的?”佳佳“:小姨。小姨说耳屎会堵住耳朵的。”不听话的理由童言趣语@毕洪发  相似文献   

5.
家长会     
“妈妈,明天晚上学校开家长会,你们俩谁参加呀?”“妈妈有事,让你爸去吧!”我对儿子说。“刚才问过爸爸了,他说也有事,让你去!”儿子一脸的无奈。  相似文献   

6.
王朝红 《现代教学》2010,(7):113-113
案例描述: 在一次上课的间隙,高一(1)班男生小李激动地对我说:“老师,从小学读书至今,我音乐从来没有得过优秀,老师说我唱歌太难听。进入高中,我竟然破天荒拿了第一个优秀。老师,谢谢您!”我说:“这是你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不用谢我,要相信自己!你能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7.
助人为累     
我们宿舍的人都不拘小节,宿舍里总是一片狼藉,床上散落着各自的手机、钱包,放银行卡和MP3的柜子也都不锁。就算有的柜子锁了,钥匙也插在上面。但基于彼此的信任,大家一直相安无事。一天,室友晓晶因为粗心,想不起旅行箱的密码了。旅行箱里放着马上要交的学生证,她急得不得了。我们自然不能袖手旁观,轮番上阵帮她回忆密码。大家七嘴八舌地问:“是不是你的生日?”“你父母的生日?”“春节?”“情人节?”……一次次验证,都不是。没办法,晓晶要请开锁的师傅把箱子撬开。看到这么高档的箱子就要变成废品,我不禁说:“再让我试一下。”我把箱子拿过来,信手按下了314159,然后轻轻一拨,箱子奇迹般地开了。晓晶这才突然想起,自己设的密码就是圆周率的前几位。惊喜之余,她对我谢了又谢。我故作谦虚地说:“小菜一碟,不费我吹灰之力。”晚上,我给老妈打电话时还不忘吹嘘自己的开锁大法。哪知老妈听了却教训我:“谁让你多管闲事儿了?你把人家的密码锁都弄开了,人家以后还不把你当贼?”“才不会呢,我这是助人为乐。”我不服气地说。第二天,我突然发现,宿舍里的钱包、手机都安稳地收了起来,柜子也都锁得严严实实了。[赏析]人们读文章一般都是从题目开始的,一个好的题目就会...  相似文献   

8.
放暑假的前一天,我拿着奖状高高兴兴地回家了。一到家,我就把自己得的“数学小灵通”奖状拿给爸爸看。爸爸看后笑着说:“真了不起呀!但是我可要考考你,看你是不是真正的数学小灵通。”我胸有成竹地说:“没问题!”爸爸问:“我们家有四扇门,有四把钥匙。但是不知道哪把钥匙配哪把锁”你知道把所有的钥匙和锁配成  相似文献   

9.
理直气和     
“小姐!你过来!你过来!”顾客高声喊,指着面前的杯子,满脸寒霜地说,“看看!你们的牛奶是坏的,把我一杯红茶都糟蹋了!”“真对不起!”服务小姐赔不是地笑道,“我立刻给您换一杯。”新红茶很快就准备好了,跟刚才一样,同时还送上一份新鲜的柠檬和牛奶。小姐轻声地说:“我是不是能建议  相似文献   

10.
和我一样站在学校门口等着接孩子的同事,眼尖的对我说:“你家的孩子出来啦!” 我忙迎上去。 “怎么还带一把钥匙?”同事拨拉着儿子脖颈间的钥匙。 “嗨!”我笑笑,摇头。 午饭后,儿子就吵着要上学去。正好出差路过河南回家来的弟弟奇怪地问:“小易,你这么早要去学校做什么?”  相似文献   

11.
吃完晚饭,我们一家人就分头忙开了:我做作业,妈妈看电视,视力不大好的大姑姑洗碗,姐姐玩电脑,外婆缝衣服……突然,外婆大叫起来:“我的针呢?”大姑姑听见了,奇怪地问:“咦?刚才你还缝得好好的,针怎么会丢呢?”细心的姐姐说:“外婆,快找找看,兴许您把针插在自己衣服上了。”这时,妈妈又说:“快看看你手上有没有,可能就握在你手里呢!”“胡说!怎么可能在我手里呢?”外婆生气地说。看到外婆生气了,大家都不敢说话了。还是姐姐反应快,提议全家总动员,一起帮外婆“寻宝”。很快,大家就忙得热火朝天。忽然,厨房里的大姑姑大叫起来:“找到了!找到了…  相似文献   

12.
今天妹妹到我家来玩儿,爸爸问我们俩一道谜语:“一个橘子要几次才能吃完?”妹妹关掉电视大喊:“我要吃橘子!我要吃橘子!”妹妹一喊,把我和爸爸都闹糊涂了。这时爸爸问:“哪里有橘子呀?”妹妹说:“你刚才不是说橘子嘛。”哎,可爱的小妹妹只听见了“橘子”两字呀!  相似文献   

13.
毕亢 《班主任》2013,(6):55-55
一个午后—— “毕亢,来看看这道题还有没有其他解法?”“吴姐,还有您想不出来的题啊?”“怎么跟你们老师说话呢?这么没大没小的!”“没事,这是我的小朋友,我们是忘年交!”……毕业多年后,我曾问过“吴姐”为什么允许学生这么称呼自己,她说:“真正的尊重是要放在心里的,嘴上说‘老师好’心里却在骂你那不是尊重。我宁可学生嘴上没大没小,只要心里敬我就行了。”我说:“吴姐,在我心里您永远是我的老师!”  相似文献   

14.
感恩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每当我听到这首抒情歌曲时,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一个人来,他就是那个至今我还不知道姓名的好心叔叔!记得那次,我忘记带钥匙了,爸爸妈妈中午都不回来,我怎么进家门呀!急得我好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时,您从我身边走过来,看见我焦急的样子,就问我:“你怎么了?”我带着哭腔说:“我忘记带钥  相似文献   

15.
深刻的一幕     
虞召芬 《班主任》2007,(3):11-11
下午第二节下课的铃声刚响,我像往常那样从办公室匆匆地走向教室,还没跨进门,王其就急忙迎上来说:“老师,您还是整理一下您办公桌的下面吧。”“怎么了?”我有点摸不着头脑。“刚才校长看您办公桌下面了。”“看就看吧”,我说。“但您的办公桌下面很乱啊!您不是说校长经常提醒你们要注意细节,您不是也经常对我们说,要从小事做起,还要求我们把自己的桌子整理干净吗?”我顿时脸红了。  相似文献   

16.
莫菲 《河北教育》2005,(24):1-1
我刚一接这个年级的课,就有个学生找到我说:“老师,跟您商量个事,就是,您可不可以给我当家教?”我笑着告诉他:“不可以,因为没有这个必要。”那个学生悻悻地走了。没过几天,他的母亲又来找我,说:“老师,我们知道您是全市十佳教师.您开个价吧.多少钱我们都认!”我吓了一跳!天哪,这对母子居然以为我有意在耍花招抬身价!  相似文献   

17.
马晓春 《教书育人》2005,(11):39-39
一天下午,我在七年二班上音乐课,刚下课,我班的班长找到我说:“刚才找你,说你上课,就没打扰你,美术老师叫你去班级。”我马上说:“怎么了?出什么事了?”班长只说了一句:“孙贺上课戴帽子”。  相似文献   

18.
一件小事     
杜兆山 《老年教育》2006,(12):31-31
一个周日,我去公共浴池洗澡。更衣室内人头攒动,几十张床位没有一张空着,还有不少人在排队等待,心中不禁有些焦急。“爷爷,到这边来吧!”循声望去,一个大约五六岁的小男孩正向我招手,我急忙走了过去。他把床头柜里的衣服拿出来放在床上,边穿边说:“爷爷,您先往柜子里放衣服吧。”旁边站着一个壮年人,大概是孩子的爸爸,面露不悦,斥责道:“快穿衣服吧,少管闲事!”孩子一脸的茫然,瞪大了纯净的眼睛:“我说错了吗?老师说要尊老爱幼。”  相似文献   

19.
一把十分坚固的大锁挂在巨大的铁门上,一根铁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累得浑身是汗,但还是无法将锁撬开。这时钥匙来了,铁棍看着小小的钥匙,说:“你也是来开门的?你还是回去吧,你跟我比,我要强壮多了,我都打不开门,你能吗?”钥匙笑了笑,它那瘦小的身子一下子钻进了大锁的锁孔里,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旁边的铁棍奇怪地问:“我很强大,你却小得可怜。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锁,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他打开了呢?”钥匙微笑着说:“因为我是最了解他的啊!”写作点拨每个人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任你再粗的铁棒也撬不开。惟有…  相似文献   

20.
黄战军 《中国德育》2007,2(1):85-85
有件事对我触动很大,至今记忆犹新。 三年前,我刚接任一个班不久。一次上课时,我发现一名学生(当时恍惚记得他的名字叫“毛哲”)正在桌下痴心地看课外书。我暗示了几次,他全然不知。作为班主任的我气愤不已,脸色一变,严厉地点着“毛哲”的名字批评起他来。这时,另一位学生举手,不恼不怒地给我爆出一道“难题”:“老师,我叫毛哲。您严格要求同学是为了我们好,我们真心实意地理解、感谢您!可您在点名批评时却喊错了名字。您这样做,是否侵犯了我的姓名权和名誉权?”顿时我陷入了窘境。学生们全都屏住呼吸,眼睁睁地看着我,似乎等待着我的发作。面对刚才的失误,我努力控制住情绪,提示自己:“要冷静!千万不能再错下去了。”于是,我走到毛哲同学桌旁,诚恳地对他说:“毛哲同学,非常感谢你指出老师的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