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新作文》2006,(11)
近两天,武汉市中小学新生陆续报名入学,可不少学生名字中的生僻字让登记老师头疼不已。昨日,江汉区某小学廖晓桢老师展示了一份本学校的新生名单。记者看到,一个班级45名学生的名字中,包含有“珩”、“旻”、“遄”等生僻字的名字有12个。老师们说,这些生僻字在用电脑登记时,用普通的输入法很难打出来。而部分家长表示,名字虽然难念,但会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摘自《中国教育网》小学生“怪”名字多 报名手续忙坏登记老师  相似文献   

2.
接到编辑的约稿电话时,我正忙着通过网络和家长“密谋”周末的远足活动呢。家长们对班级活动的热情支持可真令我感动。我刚把招募家长志愿者的短信发出,就有好几个家长报名,不到十分钟,名额就满了。现在,我真正体验到了“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这句话的妙处了。目前只要是老师想到的事情,家长们都会大力支持,提供最无私的援助。  相似文献   

3.
经历了报名、体检等一系列手续.终于让宝宝进入了梦想的幼儿园.家长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攻势——为宝宝“选班”。家长在选择教师或班级时.有千奇百怪的要求:“要漂亮的老师”“要有爱心的老师”“要达到区(市)骨干等级的老师”“要二楼的教室”“要朝南的教室”……要满足家长不同的需求,同时避免出现选班一边倒,有几个小策略:[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2002年4月,桂林市长海实验学校计划面向全市招收两个班的初中一年级新生。消息传出后,每天前来咨询的人络绎不绝。报名面试那天一大早,校门口就车水马龙,人头攒动。校门刚打开,前来的学生和家长就一拥而入,把负责招生工作的校长和老师围个水泄不通。问家长们为什么要把孩子送到长海实验学校读书,他们的回答几乎是众口一词:“长海实验学校办得好,教育质量高。送孩子到这里读书,能成人又能成才。”据统计,当天前来报名面试的学生就达700多人,加上陪同的家长,学校门口的交通几乎被堵塞,招生工作出现了火爆的场面。这是一所什么样…  相似文献   

5.
女儿到上学的年龄了,今天,我领着她去学校报名。报名处,家长们排成了一条长龙,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在排队领面试号码。“小学生上学也要面试!”很多家长和我一样,头一遭听到这个新鲜事。  相似文献   

6.
姜丽 《甘肃教育》2004,(12):8-9
每学期的“家长开放日”是学校沟通社会的桥梁。家长来校督促老师们上好每节课,也增进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与交流;同时,学校也从家长那里得到了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不断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7.
徐琳 《湖北教育》2005,(1):15-15
排座位之前,我对学生说:“早在报名时,我就收到你们的家长或你们的亲戚朋友给我的招呼,要求我给予照顾,我非常理解家长们的心情,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得到老师的关怀和爱护,他们生怕孩子受委屈。但是,还有一些同学,他们的家长没有熟人打招呼,老师是不是也应该一样关爱他们呢?毫无疑问,  相似文献   

8.
王美婵 《成才之路》2011,(18):11-I0006
日前,广州市幼儿园、小学招生报名工作展开,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昼夜排队进行报名“车轮战”。在报名现场,很多家长一边排队一边抱怨:想进收费低且条件好的公办幼儿同,除了“占坑”排队之外,还得找门路疏通“关系”。仅仅是幼儿园的报名,竞争便如此激烈,可见,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多么牵动人心。  相似文献   

9.
经常听到这种事情,某位小学生家长为学校作了“贡献”,或帮学校、老师解决了某个“难题”,于是他(她)们的孩子在学校就有了极大的“进步”,理所应当地当了班干部、“三好学生”、“小标兵”等,各种荣誉接踵而至,甚至在考试中也能得到老师的“特别关照”。对此,老师可能会说:这有什么稀奇,这是对家长应有的回报。但是,这种回报真的有利于孩子吗?这对其他孩子公正吗?  相似文献   

10.
家长会的新开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不久,邻居家的孩子所在班级要开家长会,孩子的爸妈再次用“抓阄”的方式决定谁去学校为孩子开“家长会”。“家长会”,为何沦落至此?会议模式太老调,家长们一听就腻在校方和教师们看来,“家长会”无非是让孩子的家长了解学生的成绩,于是,形成了固定不变的“家长会”模式:先由学校领导讲话,剩下的事情便是由各班的班主任按成绩给学生排排名次,划划等级,分分类别,以此引起学生家长的高度重视,最后强调家长要与学校、老师配合等等。这种老调重弹、模式不变的“家长会”,家长们都听腻了,谁还想来开第二次呢?会议内容太盲目,家长们一听就烦有些…  相似文献   

11.
朱燕华 《小学生》2013,(5):18-18
现在孩子们的教育已不再单单是学校和老师们的事,它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更需要的是老师和家长们的通力合作。在当今社会,学校的老师们已经不能独立解决许多孩子们面对的、存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教育问题,现代的学校和老师们需要家长们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但是现在的老师和家长双方的关系存在着隔膜、误解、矛盾,有时甚至是敌对。教师们总是抱怨家长们对孩子太过宠爱,不闻不问,或者不讲道理,或者家教方法不对。家长们也不愿意见老师,或  相似文献   

12.
女儿凯丽今年上初中二年级了。每年开学初学校都会举行“backtoschoolnight”的活动,就是请家长到学校去参观,由各科老师向家长们介绍本学科的教学方针、目的、计划。凯丽这学年的主课是科学、数学、交流艺术,就是我们讲的英语课,在学校课程设置中不叫“English”而叫“communicationarts”,和初一相比,增加了一门地理课,听老师介绍主要讲世界地理。  相似文献   

13.
用好零用钱     
融立 《家长》2013,(7):30-31
一位小学校长对我说,当前小学生花钱大手大脚是一个特别值得重视的问题。他说,今年学校组织高年级学生到郊区春游,老师们顺便了解了一下家长给了孩子多少钱。发现只有少数家长给孩子10元、20元。绝大多数家长给100元,有的多达300元。老师们说:“孩子们花钱如流水,根本不算计。”  相似文献   

14.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 《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报告》中的调查研究表明:有1/3的学生把学习看作沉重负担,并“希望尽快离开学校”,厌学情绪明显。然而和学生们厌学及惧怕学校的情绪相比,老师、家长们过于乐观地估计了孩子在学校的感受。他们认为,“上学对孩子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心理缺乏深入的了解。因此当通过童谣发现孩子和自己的预期有差距而且还对学校、老师表示不满时,就表现出忐忑不安。另外,家长们都希望孩子一尘不染,接受纯净式教育,对于孩子们面临的压力又缺乏足够了解,…  相似文献   

15.
前些时间,我们家委会下发了“家长自愿报名参加家长节活动”申请表。家长参与家长节的热情,给学校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于是,我们收到了下面这样一条“走后门”的互动短信:  相似文献   

16.
儿子上小学了.学校召开家长会。家长们毕恭毕敬端坐孩子的位置上恭候老师的大驾光临。不一会儿,班主任老师同着一些课任老师进来,齐刷刷站了一排。接着分别讲要求、谈家校配合。所有到会“训示”的老师不约而同向家长再三再四强调的一项共同要求是:孩子的所有作业都必须家长签字。  相似文献   

17.
母亲的眼泪     
学校决定召开六年级“部分学生家长会”。“部分学生”指的是那些学习、纪律后进的学生。我们这些六年级的科任老师听了,都暗暗高兴,平常与家长的联系大多只在电话里,有很多话都不能说得很清楚。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好好地和家长们“探讨”其孩子在学习及成长中的一些问题了。这天,家长们都陆续来到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难免会遇到突发性事件或急于解决的问题,这时,老师们往往会“请”家长到学校,共同商榷,配合教育学生。而在传统意识中,家长被“请”到学校就意味着自己的孩子犯了错误或成绩差.使家长觉得脸上无光。此方法用得过多,会使家长从内心深处产生抵触情绪.也会使师生关系紧张。处理不当,会造成事倍功半的后果。因此,“请”家长来学校配合教育应当讲究些艺术性。  相似文献   

19.
看多了反腐败的案例报道,人们对那些置人民利益于不顾,拼命卖官震爵、跑官要官的腐败分子早已深恶痛绝。但是,如果谁以为跑官要官只是腐败分子的“专利”,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一位教育界的官员告诉笔者,校园竟也是“跑官要官”之风的高发地带,而且讨‘官帽”的不是老师而是正值豆宏年华的学子和他们的家长!每逢新学期开始前,一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便通过人际关系找到学校领导或班主任老师,希望为孩子讨一顶“官帽”戴戴。面对家长们多少有些“非份”的要求,老师们常常伤透脑筋,左右权衡不下。由于班干部“编制”有限,难以满足家长和…  相似文献   

20.
家长会是家校联系的一种常见的方式。传统的家长会总是教师们在上面慷慨激昂地讲,家长在下面毕恭毕敬地听。家长会成了教师们的“一言堂”。这种“居高临下”式的家长会注定了家长和学校、家长和老师之间很难有真正的、平等的交流和沟通。因此,改变家长会的外在组织形式,促进真正的对话和沟通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