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师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心理健康调查表”调查了我院1113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被调查学生心理健康或基本健康;判断有各类神经症的人只占被调查人数的8.9%。在控制的各种因素中,年级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最为明显,文、理科,文化背景及家庭住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用“心理健康调查表”调查了895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显示被调查学生心理健康和基本健康,有各类神经症的人只占被调查人数的10.96%;在控制的各种因素中,年级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为明显,,理科及男,女性别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运城学院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后,发现是否有喜欢的体育锻炼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部分维度有差异;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不足,符合体育人口标准的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就社会支持和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呈显著正相关;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主效应显著;社会支持中的“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能更好地预测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作用;社会支持和人际关系状况对心理健康没有明显的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5.
心理健康理念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自编问卷对上海市3所高校不同专业、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理念与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理念状况一般,处于中等水平;大学生心理健康理念的性别、专业存在显著差异,年级差异不显著;大学生心理健康理念与其心理健康水平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理念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的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心理问题表现、心理健康内涵、心理健康调适方法和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学生面对的外部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归因风格会明显的影响心理健康的发展。本文以笔者所在学校的大学生为被试对象,通过调查问卷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如何通过合理引导大学生的归因风格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scl-90量表为研究工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了青海省8所高校1075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结果表明:青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优于全国水平;城市、农村、牧区之间、各民族大学生之间心理健康水平无明显差异;母亲的文化水平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亲子关系、年级、学校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学习倦怠状况,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倦怠的关系,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思路,采用《SCL-90量表》和《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丽水学院50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同家庭经济情况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被调查大学生学习倦怠水平较高,年级差异显著。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倦怠存在显著相关性,且学习倦怠总分及行为不当维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采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洛阳地区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体育锻炼目的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性关系,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次数与心理健康水平有着明显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0.
对某院2007级、2008级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症状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非贫困大学生,而且这种差异显然是非常明显的;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突出,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和抑郁情绪等方面;各学校之问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尽管有所不同,但本文仍简单论证了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应当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 SCL 一90精神卫生自评量表对长春师范学院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探讨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的效度,研究结果表明:参与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常模水平,尤其是在强迫因子、焦虑因子和敌对因子上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非常显著。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主要调查的是不同气质类型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抑郁质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呈现正相关倾向,而多血质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呈现负相关倾向。调查结果说明抑郁质倾向强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好;多血质倾向强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而胆汁质和粘液质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跟其气质类型相关并不是很显著;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低于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3.
蔡婧 《文教资料》2010,(12):200-202
为了探讨大学新生的适应性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本文采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21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①大学生新生的总体适应性状况良好;②专业兴趣对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③大学新生的适应性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相关,依赖、抑郁、躯体化对适应性具有消极的影响。这表明大学新生的适应性与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依赖、抑郁、躯体化对适应性具有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宗教信仰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各方面都有重要影响,研究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了宗教信仰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通过SCL-90和主观幸福感量表调查得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良好,但在躯体化、强迫、焦虑、恐惧因子方面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较高,他们在总体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水平较高、消极情感较低;宗教信仰对少数民族大学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起积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120名大学生SCL-90量表测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随机抽取的江西师范大学二年级、四年级学生进行测试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低于全国青年人平均水平;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性别差异,状况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6.
选取33组2005-2010年之间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对大学新生进行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运用元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再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大学新生面临的最主要3类心理问题依次是社交退缩、性心理障碍和躯体化;研究样本的CCSMHS12个因子的平均效果量介于-0.421~-0.150,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2005年全国大学生常模,并且近6年保持稳定态势;男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女生;独生子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非独生子女学生;另外,经济发展水平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系统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采用积极心理学领域的发展资源模型与一般健康问卷对681名苏州地区在读大学生展开调查,数据表明,第一代大学生与非第一代大学生的发展资源存在显著差异,且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差异愈加明显;大学生心理健康受到发展资源多个维度的影响,内部资源对其影响程度更深。根据第一代和非第一代大学生的不同特质,采取相应举措针对性地提升他们的发展资源和心理健康水平,对弥补第一代大学生的外显性及内隐性劣势、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运用"SCL-90心理卫生自评量表",对河南某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102名新闻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新闻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低于常模,心理健康问题多于一般人群,具有特殊性;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不如男大学生;四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不如二、三年级大学生;新闻专业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依次为人际关系、强迫症状和抑郁等。我们认为,这与社会现实环境的影响有关;要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选取福建省6所高校共959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探究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大学生的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水平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中有显著性差异,其中男生的领悟社会支持能力高于女生,理科生高于文科生,城市生源高于农村生源,本科生高于专科生;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正向影响心理健康,朋辈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力比家庭支持的影响力更强。  相似文献   

20.
高校校园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区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理论研究已层出不穷,但校园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则较少。为此,本研究主要选取湖南省常德市部分高校校园网及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自制的"上网情况调查表"作了相应的调查。调查发现:上网频率、上网目的、上网时间长短及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影响。本文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积极探寻利用高校校园网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