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作为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90后"大学生党员在理想信念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通过对宁波大学"90后"大学生党员的调查,笔者发现了诸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分析"90后"大学生党员的成长环境、价值观特点和入党动机等问题,从大学生党员、高校辅导员和网络三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方案。  相似文献   

2.
"90后"大学生由于受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在就业方面特点突出、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随着目前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也引发了即将毕业的"90后"大学生诸多的心理问题。"90后"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的成因主要是社会和高校因素,也存在家庭和个人的问题,深入思考,从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完善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注重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平台搭建、建立完善的心理危机预警干预体系等四方面寻求解决"90后"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王欢  祝阳 《现代情报》2013,33(7):12-17
90后大学生的成长打着网络时代的烙印,网络渗透到学习、生活、交往和娱乐等方面,该群体早已习惯从网络上获取信息,网络悄然改变着该群体的信息认知风格。基于对"认知过程"与"信息方式"概念的认识,依托342份调查数据,分别从对网络自身的认知、对网络影响的认知、对网络信任的认知3个层面,剖析90后大学生的网络信息认知方式。重点解析了整体型与分析型、形象型与语言型、齐平型与尖锐型、场依存与场独立4类认知风格。采用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相关分析、非参数检验等方法,探索了90后大学生认知风格的概况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陈煜 《科教文汇》2014,(36):9-10
作为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90后”大学生党员在理想信念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通过对宁波大学“90后”大学生党员的调查,笔者发现了诸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分析“90后”大学生党员的成长环境、价值观特点和入党动机等问题,从大学生党员、高校辅导员和网络三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方案。  相似文献   

5.
自2008年,"90后"大学生已逐渐成为大学校园的学生主体,他们的成长背景与环境的不同造成了其身上独特的特征,这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提高"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应从"90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出发,以"90后"大学生的特点为切入点,在强调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同时,辅之以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从多重教育主体角度入手,多管齐下,共同努力,形成新质教育合力,致力于培养"90后"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6.
有针对性地开展"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是增强高校人才培养针对性和导向性的重要保障。本文从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增强"90后"大学生理论素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90后"大学生生命意识;通过实践活动促进"90后"大学生知行统一,开拓网络载体,养成"90后"大学生自律精神,构建和谐校园提升"90后"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五个方面提出"9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7.
当代互联网络的大发展,影响着大学生的方方面面。在促进其成长和发展的同时,网络道德异化问题也随之而来。本文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当代大学生的使命,对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异化的表现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初步提出了治理大学生网络道德异化问题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8.
大数据时代给大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与快捷,但同时也给处于成长阶段的大学生的认知带来茫然与困惑,特别是网络道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大数据背景下的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研究凸现时代特征。本文通过调查的方式对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倾向进行分析,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帮助当代大学生形成良好而高尚的网络道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9.
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极易在网络环境中出现各种道德失范现泉.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教育要通过多种途径,依靠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配合,优化网络环境,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  相似文献   

10.
诚信作为传统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品质之一.面对当前大学生群体出现的"诚信危机"问题,如何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培养大学生牢固的诚信意识,是摆在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课题.通过从分析在大学毕业生中凸现的诚信问题入手,积极探索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力求寻找一条解决大学生"诚信危机",增强大学生诚信意识的现实之路.  相似文献   

11.
宋晓飞  张卫 《科教文汇》2014,(4):205-206
“90后”大学生由于受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在就业方面特点突出、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随着目前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也引发了即将毕业的“90后”大学生诸多的心理问题。“90后”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的成因主要是社会和高校因素,也存在家庭和个人的问题,深入思考,从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完善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注重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平台搭建、建立完善的心理危机预警干预体系等四方面寻求解决“90后”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翁楚歆  朱柏成 《科技风》2012,(23):199-200
自2009年开始,90后一代逐步成为高校学生的主体。90后学生由于特定的社会成长环境,成为了独具个性的群体。本文试分析"90后"大学生的共性特征及成因,并就如何开展"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3.
王欢  祝阳 《现代情报》2014,34(4):44-49
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是社会价值观的缩影与折射,代表着全社会价值观的总体变化趋势,探究网络对价值观形成与塑造的影响,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以北京邮电大学111名“90后”大学生为例,分析网络在价值观塑造过程中的影响力。从90后大学生价值观发生的变化、价值观发生变化的原因、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3个方面,思考90后大学生价值观现状。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网络对90后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效用;对比分析五大媒体对价值观的影响;从上网时间和网龄两个维度,探讨上网情况与90后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网络信息的传播对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出发,分别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方面,探讨了网络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关于大学生网络安全与道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特点的双面性使其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造成了不良冲击和诸多安全隐患,同时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也日趋严重,这就对高校如何正确开展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增强大学生道德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网络道德危机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使得社会道德面临新的选择与挑战.在明晰网络道德与网络道德危机的基础上,指出了网络环境中网络道德危机的表现形式.对影响网络道德危机的内源动力、外源动力进行了详细分析,构建了基于二者的网络道德危机动力机制模型,并阐述了动力机制的关联机理.  相似文献   

17.
加强"90后"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检视现状,当代"90后"大学生的幸福观正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主导,发挥社会、家庭和学校以及网络的合力凝聚,引导"90后"大学生提高对幸福的感受力,充分利用内外合力规律,切实加强"90后"大学生幸福观教育.  相似文献   

18.
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深刻地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网络媒介素养成为当代大学生必需具备的重要素养。调查发现,认知能力的有限使得大学生难以甄别网络信息真伪,易出现盲目从众、沉溺网络等非理性行为。各高校应通过开设网络信息认知课程、开展网络道德法规教育和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提升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9.
闫琳琳  王佳 《科技风》2012,(22):227
"90后"大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相对优越,大多为独生子女,但社会环境相对复杂,他们处在市场经济、信息爆炸、网络时代、个性偶像等新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所以就表现出了很强的个性特征。本文通过分析"90后"大学生的特点及形成的原因,来找出针对他们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有针对性地开展“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是增强高校人才培养针对性和导向性的重要保障。本文从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增强“90后”大学生理论素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90后”大学生生命意识;通过实践活动促进“90后”大学生知行统一,开拓网络载体,养成“90后”大学生自律精神,构建和谐校园提升“90后”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五个方面提出“9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