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小刚和他的电影在业界一直都可算得上是于个“异类”。除开他相当独特的聪明人调侃讥讽的个人风格之外,在这个功利的时代争相标榜自己的“艺术”和“化”的时候,冯小刚大概是唯一一个高举商业电影大旗,以票房为直接口号的中国电影导演。  相似文献   

2.
冯小刚于1997年推出内地第一部贺岁片至今已10年有余,从《甲方乙方》的1100万元到《集结号》的2.6亿元票房的收入.冯小刚不仅取得了艺术和商业的双丰收.也在电影市场萎靡不振的今天,为中国电影如何崛起带来了希望,树立了典范.他也因此被人称为中国贺岁片大师,  相似文献   

3.
冯小刚:我不当贺岁片的奴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冯小刚导演的贺岁片《大腕》在京上映后,期待已久的观众开始重返影院,各大影院的生意重新红火起来,票房收入一路飙升,疲软的电影市场再次出现生机和活力。 虽然业界对冯小刚的电影褒贬不一,但电影院里观众那爽朗的笑声,无疑是颁给冯小刚的最高奖项。他以他独特的视角和形式,再次满足了影迷的心理预期。这令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观众为什么喜欢冯小刚的贺岁片?他拍的片子为什么具有票房号召力?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期间,中国电影蓬勃发展,冯小刚电影面向市场、服务受众的创意艺术,遵循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创作特点;华谊兄弟面向市场成功打造了冯小刚电影品牌,其运作机制和创意经济以及双方强强联手共创辉煌的创意之道,对探索当前电影企业的体制改革、促进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和"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典型意义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薛宝海 《视听界》2013,(6):126-126
9月中旬的一天,我在广东接到毕福剑的电话:“明天我在央视节目推介会上采访冯小刚,你帮我想想怎么跟冯小刚交流。”我的撰稿思路是.抓住两个关键词:冯小刚,春晚。“冯小刚”的呈现就是他的几部电影片名,也就是说,用冯小刚的电影名字来套用他跟春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冯小刚的存在于中国电影的发展无疑是独特的和极具研究价值的。在众多的阐述视域中,佛教不啻为对其人其作进行深度解读的重要维度,但也是迄今为止尚未被充分重视的维度。2000年以来,冯小刚电影中带有鲜明"佛教意味"的视听艺术创作渐成自觉,至当下已经显现出了不可忽视的风格魅力。而其中,佛教元素的传播和佛教情怀的表达不仅可以成为探讨佛教文化对冯小刚导演艺术影响的重要层面,而且能够由此窥及到当代中国电影文化中多元思想的存在与碰撞。  相似文献   

7.
党君 《东南传播》2010,(4):94-97
冯小刚贺岁喜剧电影一直以来都高居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榜首。本文运用叙事分析和内容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冯小刚七部贺岁喜剧的情节及语言、演员及角色、投入产出及广告等方面变化的分析,指出冯小刚贺岁喜剧有正剧化和大投资、大制作的倾向。外部压力和冯小刚对电影的追求、电影市场的要求和观众的期待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吕克·贝松电影艺术性与商业化的共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一凡 《今传媒》2015,(2):80-81,136
被誉为"法国的斯皮尔伯格"的吕克·贝松导演以其独一无二的艺术特色和深窈的人文内涵让他的电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坚守艺术性的同时赢得了良好的票房和口碑。本文试从他的电影作品艺术性与商业化的共融,对其电影作品进行艺术解读,为中国电影的艺术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文章立足于重审自2007年以来的七年中对冯小刚电影的研究,并从文献的数量、学科和质量上进行了分析,其中特意提到了官方背景对此研究的影响;回顾了这七年中产业环境、创作环境的变化对冯小刚创作的影响,特别是由冯小刚带来的主旋律外化问题,以及新媒介环境的电影逻辑;最后,将今天的冯小刚置于"回归与螺旋"的体系建构中予以阐释,强调其今天的意识形态属性,并对电影学界未来如何进行冯小刚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王童是台湾新电影时期重要导演之一,尽管他与其他台湾新电影导演一样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但在影片艺术特征上却与他人有明显区别。他致力于以小人物凸显大历史,以浓厚的悲剧意识、荒诞的艺术形式和象征隐喻等表现手法来营造独特的艺术空间。  相似文献   

11.
许宁 《新闻传播》2010,(4):115-115
本文通过介绍冯小刚其人、贺岁片的由来和"冯氏"风格的六个特征来详细阐述"冯氏"幽默,重点阐述了其风格的形成和特色,并举例具体说明每个特征。最后对冯小刚的地位做了肯定并期待他会有更优秀的作品公诸于众。  相似文献   

12.
有人问冯小刚如何做电影,冯小刚很有感触地说,他之所以被广大观众认可和接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接地气。赵本山自认,一群农村人拍《乡村爱情4》这样一部农村的戏还算有把握。我们这种接地气的,观众比较喜欢。不接地气、远离现实一度是央视  相似文献   

13.
冯小刚是中国有数的几个从来不让投资方失望的导演,他的新片《天下无贼》上映仅8天就收得5000多万的票房。 其实这些年每一次看冯小刚的电影都觉得他在进步,特别是在电影技术上。令人完全想不到的是,《天下无贼》这样一部以小偷为主角的影片竟然有 600 多个特效镜头,这种将偷盗  相似文献   

14.
"打开电视看电影".中央电视台第六套电影频道的定位就是致力于影像艺术的传播。《爱电影》作为一档原创日播栏目.从电影频道特色出发.旨在以电视艺术阐述电影艺术。把艺术融入生活是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文化部"十一五"规划中一项重要的发展策略.就是要扩大艺术市场的参与,通过艺术媒介.为我们的社会创造更理想的文化发展空间.营造有利艺术发展的大环境.让艺术得以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5.
有人问冯小刚如何做电影,冯小刚很有感触地说,他之所以被广大观众认可和接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接地气"。赵本山自认一群农村人拍《乡村爱情4》这样一部农村的戏还算有把握。"我们这种接地气的,观众比较喜欢。"不接地气、远离现实一度是央视春晚的软肋,近年央视春晚一改脸谱化,吸收草根明星加盟。无论是"西单女孩"还是"旭日阳刚",都传递了一种对底层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6.
当代影视艺术创作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低俗化、虚假化、泛娱乐化等高碳病象。不过,也有少数艺术家面对市场诱惑,始终坚持文艺的真善美价值导向,他们的作品在取得了巨大的市场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冯小刚就是这样一位艺术家,他的电影创作所恪守的是基于艺术真实的低碳美学理念,他所创作的很多作品堪称低碳艺术作品。善于激发陶冶型自由情感所谓低碳美学就是一种注重、发掘和锻造艺术作品的正面美学价值,着力  相似文献   

17.
黄璐 《青年记者》2016,(11):77-78
2016年元旦前后,一部充满艺术范儿的电影红遍大江南北,冲破艺术片“叫好不叫座”的怪圈,勾起两代人的青春回忆,这就是《老炮儿》.该片由管虎导演,冯小刚、李易峰等两代人联袂演出,137分钟的片长、足够精耕细作的叙事演绎,创造了艺术电影口碑传播的新纪录.《老炮儿》的成功之道是什么,或者说有哪些核心的艺术元素走进了观众的情感深处,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大家都知道崔永元是著名节目主持人,机智幽默的语言和歪嘴"坏笑"的形象是他的特色。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崔永元还在兼做一项很有特色的事业——收集"口述历史"。3年间,他收集了容量惊人的"口述历史":他向1500多位老电影人,包括演员、编导、配音员、摄影师等采访老电影的拍摄经历,录制了11万分钟声像片。他将曾经脍炙人口的"英雄虎胆"、"铁道游击队"、"冰山上来客"等老电影的拍摄经历汇编成《电影传奇》在电视上播放。他"不择手段"地在旧货市场寻觅上世纪50年代的《新电影》、《外国电影》、《电影艺术》等杂志。他自建了中国电影检索系统,已经存储了200G的数据,打算义务向电影研究人员开放。  相似文献   

19.
谢培  王迅 《新闻天地》2010,(9):47-47
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无论是“催泪弹”也好,“伪灾难大片”也罢,“电视剧电影”也成,但它绝对是2010年最大的电影赢家。3天破亿、4天1.7亿、5天破2亿、7天破3亿、11天破4亿。截至本刊发稿,这部以1976年大人类的一场大灾难命名的电影,票房已经超过6亿——这也刷新了冯小刚和整个中国电影的票房纪录。  相似文献   

20.
<正>著名电影导演冯小刚执导的2014央视春晚落下帷幕,主流媒体、网络声音褒贬不一,笔者试分析本届春晚的优劣。冯小刚曾任美工和编剧,也有多年的导演功底,但晚会导演与影视剧导演不同,晚会临场的调度、声光多媒体的运用等知识自成体系。冯氏想要打造一台融合影视艺术和舞台艺术的春晚,可谓具有雄心壮志,这一点,仅从冯氏春晚摄像机多机位设置和快速的画面切换就可以看出。多机位和画面切换,是电影拍摄制作的必须,给予观众观看表演的多种角度和景别,并且有重要的叙事作用。但笔者要说的,却是这种方式带来的一大败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