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地球的电势有多高?曾有资料介绍,世界公认的数据有以下几个: 1.地面带有负电荷-5.0×10~5库; 2.地面平均电场强度为-120伏/米; 3.地球本身的电势(即地面电势)为-3.0×10~5伏。 我们不难对上述数据1和2进行估算:地球表面的电荷面密度约为-8.9×10~(10)库/米~2,因此地球表面所带电量 Q=4πR~2σ_面=4×3.14×(6.37×10~6)~2×(-8.9×10~(-10))=-4.5×10~5库。  相似文献   

2.
探究了不同浓度(0.1、1.0、10.0、1.0×10~2、1.0×10~3、1.0×10~4和1.0×10~5μg/L)的布洛芬和红霉素作用不同时间(2 min、5 min和8 min)后多刺裸腹溞心率的变化。结果表明,2 min后,0.1~1.0×102μg/L的布洛芬和0.1~1.0×10~4μg/L的红霉素均使多刺裸腹溞的心率显著提高;5 min后,0.1、1.0×10~2μg/L的布洛芬使多刺裸腹溞的心率显著降低,而1.0×10~2μg/L的红霉素使多刺裸腹溞的心率显著提高;8 min后,0.1、1.0和1.0×10~2μg/L的布洛芬、1.0×10~2μg/L的红霉素均使多刺裸腹溞的心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七年美国第五届数学邀请赛(AIME)试题中有这样一道题:计算 [(10~4 324)(22~4 324)(34~4 324)(46~4 324)(58~4 324)]/[(4~4 324)(16~4 324)(28~4 324)(40~4 324)(52~4 324)] 解:考虑10~4 324=324(10~4/324 1)=324[4×(5/3)~4 1] 而4n~4 1=(2n~2-2n 1)(2n~2 2n 1) ∴10~4 324=324××=4×29×89同理,22~4 324=4×185×317,34~4 324=4×485×689 46~4 324=4×929×1205,58~4 324=4×1517×1865 4~4 324=4×5×29,16~4 324=4×89×185 28~4 324=4×317×485,40~4 324=4×689×929 52~4 324=4×1205×1517  相似文献   

4.
浮力和压强     
浮力和液体压强是一对孪生姐妹,有液体压强差就必定有浮力产生,当然有浮力就必定会有液体压强的相关计算。例1(2011年南充市中考题)体积为1.0×10-3m3的正方体木块,投入如图1所示装有水的容器中,静止后露出水面的高度为5×10-2m,容器的底面积为0.04m2(g取10N/kg)。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2)投入木块后,容器底增加的压强;(3)若将此木块投入某液体,露出液面高度为4cm,求这种液体的密度。解析:(1)木块的边长:a=1.0×10-3m33姨=0.1m,木块浸入水的深度:h1=a-h=0.1m-5×10-2m=5×10-2m,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ρ水gSh1=1.0×103kg/m3×10N/kg×1.0×10-2×5×10-2m3=5N.  相似文献   

5.
在现实生活中,假如有一种铜和石蜡的混合物体,体积不规则,需要我们测定这个物体中所含铜和石蜡的质量各是多少。已知条件:铜的密度为ρ_1=8.90×10~3kg/m~3,石蜡的密度为ρ_2=0.72×10~3kg/m~3,水的密度为ρ_0=1.00×10~3kg/m~3。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办法测量:首先用物理天平称出试样的质  相似文献   

6.
以移栽油菜秦优10号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秦优10号生长发育、株型、菜苔以及菜籽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油菜进一步增产、农民增收以及合理施用氮肥提供依据。试验设(120 kg/hm~2、180 kg/hm~2、240 kg/hm~2、300 kg/hm~2、360 kg/hm~2)五种施肥量,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五种不同施氮量对秦优10号菜籽及菜苔产量的影响。不同的施氮量对秦优10号的株高、有效分枝起点、有效分枝数、菜苔产量、全株有效角果数、菜籽产量、"一菜两用"产值影响显著。对无效分枝、二次分枝数、植株鲜/干重、根系鲜/干重、每果粒数、千粒重影响不显著。当施肥量达到N4(300 kg/hm~2)水平时,无论是菜苔产量还是菜籽产量均达到最高,生长表现最好,可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1.有些家用玻璃茶几的桌架是用四个塑料吸盘吸附在桌面上的(如图1).如果每个吸盘的直径是4 cm,计算一下,桌架质量不超过多少时,抬起桌面就能把桌架带起.实际上,所能带起的桌架质量总小于上述计算值,请分析原因.解析桌架是依靠四个吸盘所受大气压力而带起.假设吸盘内的空气全被排出,则大气压力4pS=4×1.01×10~5pa×3.14×(0.02)~2=507N,m=F/g=51.7 kg.  相似文献   

8.
施氮水平对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品种烟农19为材料,设置不同氮素水平,研究氮素对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小麦单位面积穗数显著增加,粒重逐渐降低,穗粒数先增加后降低,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施氮0~200 kg/hm~2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施氮显著增加小麦籽粒产量,超过200 kg/hm~2后,产量变化无显著差异。在氮素水平0~200 kg/hm~2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小麦籽粒容重、出粉率、硬度逐渐增加,但无显著差异,当施氮量超过200 kg/hm~2时,小麦籽粒磨粉品质参数呈下降趋势。粉质仪参数在施氮量300 kg/hm~2时达到最大值。在施纯氮0~300 kg/hm~2范围内,小麦面粉吸水率、面团形成、稳定时间随着施氮量增加逐步增加,当施氮量超过300 kg/hm~2时,小麦籽粒粉质仪参数则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9.
题目一块长方体花岗岩纪念碑高、宽、厚分别为10 m、3 m、2 m,密度为2.5×103 kg/m3.地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1.2×10 5Pa.为使地面能承受纪念碑,现把纪念碑立在高为1 m,密度为2×10 3kg/m3的长方体基石上(g取10N/kg).问  相似文献   

10.
吕秋波 《物理教师》2006,27(12):24-24,26
题目:一块砖的长、宽、厚分别为20cm、10cm、5cm,其密度为1.5×103kg/m3,将它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最大压强为Pa,最小压强为Pa.(g=10N/kg)传统解法:砖块的体积V=abc=20cm×10cm×5cm=1000cm3=10-3m.砖块的质量m=ρV=1.5×103kg/m3×10-3m3=1.5kg.砖块的重量G=mg=1.5kg×10N/kg=15N.砖块对地的压力F=G=15N.砖块的面积S最大=20cm×10cm=200cm2=2×10-2m2,S最小=10cm×5cm=50cm2=5×10-3m2.砖块对地的压强p最大=S最F小=5×1150-N3m2=3000Pa,p最小=S最F大=2×1150-N2m2=750Pa.评价:上述解法思路清晰,计算无误,是一种正确的解法,但…  相似文献   

11.
太阳是太阳系的"母星",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它是一颗硕大而炽热的球体,直径为1.39×10~9m,大约是地球直径的109倍;体积为1.42×10~(27)m~3,大约是地球体积的130万倍;质量为1.98×10~(30)kg,大约是地球质量的33万倍;而它的密度却只有1.4×10~3kg/m~3,大约是地球密度的1/4.一、太阳能起源简析太阳表面的温度约为6×10~3K,中心温度约为2×10~7K,压强高达3×10~(16)Pa.在这样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太阳物质的原子早已离子化了,形成了"等离子体",并且发生剧烈的热核反应,这就是太阳能的起源.关于在太阳内部所发生的热核反应,目前有两种  相似文献   

12.
pH 值考点的考查形式尽管不断变化,但考查要点只有以下几点。一、同种强电解质不同浓度混和后 pH 值求算例1(’88高考题)将 pH 值为8的 NaOH 溶液与pH 值为10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和后,溶液中的[H~ ]最接近于A.(1/2)(10~(-8) 10~(-10))摩/升B.(10~(-8) 10~(-10))摩/升C.(1×10~(-14)-5×10~(-5))摩/升,D.2×10~(-10)摩/升评析:NaOH 溶液中的主要离子是 OH~-,两溶液  相似文献   

13.
第1题 求图一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先让学生练习,开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这样想的:AB上面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半圆的面积减去三角形面积,AB下面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梯形的面积减去半圆的面积,最后把两次算得结果相加。列式计算为 〔3.14×5~2×1/2-(5×2)×5÷2〕 〔(5×2 20)×5÷2-3.14×5~2×1/2〕 =3.14×5~2×1/2-(5×2)×5÷2 (5×2 20)×5÷2-3.14×5~2×1/2 =(5×2 20)×5÷2-(5×2)×5÷2 =75-25 =50(平方厘米)  相似文献   

14.
“1991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填空题的第2题,题目是“某工厂生产的酒精要含水量不超过10%.用抽测密度的方法检查产品的质量,密度在 ——kg/m~3至——kg/m~3范围内为合格产品”其答案是“密度在 0.8 X 10~3kg/m~2至 0.82 X10~3kg/m~3范围内为合格产品.”有些竞赛指导书(注①)对以上题目的解答是(以下简称“解法一”):“解:产品的含水量最小为0时,产品的密度即为酒精的密度 0.8X10~3kg/m~3.产品的含水量最多为 10%时,为研究问题,我们取产品的体积为1m~3.由此可得水的质量为m_水=ρ_水V_水=1.0 X10~3kg/m~3X0.1m~3= 0.1X10~3kg,酒精的质量为 m_酒精=ρ_酒精×V_酒精=0.8 X 10~3kg/m~2X 0.9m~3=0.72 x10~3kg,水和酒精的总质量为0.82X10~3kg,这时产品的密度为 ρ=m/v=0.82X10~3kg/m~2.所以密度在 0.8 X10~3kg/m~3至0.82X10~3kg/m~2范围内为合格产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长链溴化S-烷基双硫腙衍生物为载体制备了邻硝基苯酚阴离子电极和对硝基苯酚阴离子电极,建立同时测定邻硝基苯酸和对硝基苯酚的方法。邻硝基苯酚的线性检测范围为 5×10~(-3)-3×10~(-5)mol/L,检测下限为9×10~(-6)mol/L;对硝基苯酚的线性检测范围为5×10~(-3)-2×10~(-5)mol/L,检测下限为9×10~(-6)mol/L。  相似文献   

16.
一、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一滴水的体积大约是6.0×10~(-6)cm~3,这滴水里含有的分子数约是:(A)3.6×10~(18)个.(B)3.6×10~(17)个.(C)2.O×10~(17)个.(D)2.7×10~(13)个.2.天然放射现象中产生的三种射线,进入匀强磁场中发生偏转.图1中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水泥基材料的拉伸性能会随着荷载速率的变化而变化。本文旨在探讨加载速率为4×10~(-6)~1×10~(-1) s~(-1)时,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直接拉伸初裂抗拉强度、初裂抗拉应变、弹性模量、极限抗拉应变、极限抗拉强度、多缝开裂特性和耗能能力的变化规律,为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在抗震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和参考。创新点:1.通过直接拉伸试验较为全面地测定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在4×10~(-6)~1×10~(-1) s~(-1)应变速率范围内的直接拉伸性能;2.建立适宜的拟合方程,可直观反映多种直接拉伸性能指标随应变率的变化规律。方法:1.通过直接拉伸试验,确定加载速率对超高韧性直接拉伸特性的影响(图2和4);2.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拟合,简单直观地反映应变率对拉伸弹性模量、初裂抗拉强度和极限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图3、5和7)。结论:基于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薄板直接拉伸试验,当应变速率在4×10~(-6)~1×10~(-1) s~(-1)的范围内变化时:1.材料的初裂抗拉强度、初裂抗拉应变、拉伸弹性模量、极限抗拉强度和耗能能力都具有应变速率敏感性,其中除初裂抗拉应变随应变率升高而减小外,其它几项性能指标都显示出明显的动态强化效应;2.多缝开裂模式和极限抗拉应变对应变率不敏感,极限裂缝宽度始终在100μm以内,极限抗拉应变保持在3.7%左右;3.应变率对初裂抗拉强度、拉伸弹性模量、极限抗拉强度和耗能能力的动态增强效应都存在一个阈值(皆在1×10~(-3) s~(-1)附近),在应变率达到阈值之后,动态效应才更加显著;4.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明显优于混凝土的耗能能力,在地震荷载(对应应变率在1×10-4~1×10-2 s~(-1))作用下其耗能能力可达C20混凝土的1000倍。  相似文献   

18.
题:求证:sin~(10)α cos~(10)α≥1/(16).这是摘自《中学数学》杂志上的一道题,其证法较多,本人给出这个不等式一种简洁证法.证明:sin~(10)α cos~(10)α=((1-cos2α)/2)~5 ((1 cos2α)/2)~5=1/(16)(5cos~42× 10cos~22α 1)  相似文献   

19.
利用贵州省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贵阳中心区)(1∶250000)成果,对贵阳中心区土壤碳密度和碳储量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主要取得如下成果:(1)贵阳中心区表层、中层和深层土壤全碳密度平均值分别0.68×10~4t/km~2、2.22×10~4t/km~2、3.15×10~4t/km~2,高于四川、湖南等其他省区,全碳储量分别为0.16×10~9t、0.53×10~9t、0.76×10~9t;(2)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密度较高,有机碳储量占全碳储量约90%,表明有机碳极为丰富,土地较肥沃,适宜于农业生产;(3)土壤有机碳密度随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及生态系统的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4)区内(0~1.8 m)无机碳密度平均值为0.31×10~4t/km~2,无机碳储量为0.08×10~9t,仅占总碳量的10%.研究成果可为碳循环研究、生态环境影响和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人工湿地脱氮进程,选用菖蒲(Acorus calamus)、香蒲(Typha orientalis)、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三种湿地植物,于常温域15~25℃下测定其根际土壤含水率、氨氮、硝氮、硝化作用强度,并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考察植物根际氨氧化细菌(AOB)和氨氧化古菌(AOA)的丰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试验期间香蒲根际土壤的硝化作用强度最高,平均为2.03 mg/(h·kg),其次为黄菖蒲1.74 mg/(h·kg)和菖蒲1.65 mg/(h·kg).FISH技术表明湿地植物根际土壤中的细菌数量(数量级为10~(10))高于古菌(数量级为10~9),AOB为氨氧化过程的优势菌群.3种湿地植物根际AOB的数量从高到低(以湿土计)依次为:香蒲(1.88×10~(10)g~(-1))、黄菖蒲(1.23×10~(10)g~(-1))、菖蒲(5.07×10~9g~(-1));AOA的数量从高到低(以湿土计)依次为:黄菖蒲(4.00×10~9g~(-1))、菖蒲(3.52×10~9g~(-1))、香蒲(3.48×10~9g~(-1)).该试验结论为人工湿地脱氮的植物选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