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述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并提出了建立面向学科的多重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面向学科建设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党亚茹 《情报杂志》2002,21(6):65-67
学科建设中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的基本要点是信息资源的系统性、连续性和时效性。从学科方向设置和学科课程等方面,讨论了中国民航学院学科建设中文献保障体系建设规则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钟晓莉 《中国科技纵横》2014,(4):252-252,254
针对高职院校图书馆构建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图书馆的现状,对资金投入比例和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用户的需求和馆员素质、信息资源数字化和标准化程度、资源共享意识等问题进行了解析。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几点措施,一是通过构建共建共享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为用户、馆员和图书馆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文献资源交流平台;二是加强特色数据库的开发与建设,实现文献资源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为构建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定期开展馆员培训,提高馆员专业素质,引进高素质图书馆专业人才,提供高层次信息服务,为构建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提供人才基础。高职院校图书馆是高职院校的文献信息中心,要根据学院的专业发展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和科学研究的需要,建立完善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为高职院校的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文献信息保障。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国家和陕西省文献资源建设现状,分析了陕西省文献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目前陕西省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支撑、网络支撑、资金支撑和人才支撑等层面,提出了建设陕西省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从而提高信息文献服务质量,实现陕西省科技信息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自力  鲁毅巍  孙捷 《现代情报》2006,26(2):86-86,127
本文从图书馆进行文献信息服务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完善文献信息服务设施建设,以及怎样开拓文献信息服务途径几个方面探讨了发展图书馆文献信息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基础,新时代文献信息资源 保障体系需要系统性、前瞻性、战略性、全面性建设。【方法/过程】在分析我国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现状与建设思 路的基础上,提出基于 WSR 系统方法论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框架设计,并具体阐明了巩固资源保障物理建 设、重组资源保障事理建设、聚焦资源保障人理建设的内容框架与实施路径。【结果/结论】本文所提出的我国文献 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旨在深化新时代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创新设,探索符合新时代特征的文献信息资源保 障体系建设的内容与路径。【创新/局限】在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中融入系统工程的思想,充分考虑建设过程 中的物理因素、事理因素、人理因素,对体制层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建立区域外文原版文献保障体系的设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文献保障体系是指在网络环境下的文献信息共享体系.其核心内容是: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  相似文献   

8.
李澄君 《现代情报》2002,22(10):144-145
现代信息环境下,共建共享是建立强有力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必由之路,互惠互利又是实现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主动力。我国高校图书馆按学科专业建设馆藏,能顺应互惠互利的原则,既符合本校教学科研的需求,又容易协调构成理想的文献资源共同体,值得加强和提倡。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凤岩  唐振宇  步兆军 《情报杂志》2006,25(8):125-126,129
在阐述信息服务在区域经济中的战略地位的同时,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及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黑龙江省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黑龙江省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体系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李琳琳 《情报探索》2012,(11):43-45
通过对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文献信息保障体系的调查,分析其馆藏文献资源与数字文献资源的利用情况,以及满足用户文献信息需求的程度,并提出优化文献信息保障体系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1.
吴自勤 《情报科学》2012,(4):540-545
构建我国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体系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取得了成果,但在绝大多数地区还存在许多问题,问题的关键是缺少应有的制度保障,而且缺少对制度设计的深入研究。制度设计内容包括:政府主导制度,经费保障制度,技术支撑制度,队伍建设制度,特色服务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和监管落实制度等。对于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体系而言,科学而完备的制度设计能够确保提高其构建质量,促进其规范有序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军民融合与物流相关理论,界定军民融合物流体系的概念,分析军民融合物流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研究军民融合物流体系的组成,包含军民融合物流法律法规体系、运行机制体系、信息共享体系、物流标准体系、组织管理体系、物资储备体系、物资运输体系、协同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并对这9个子体系进行详细分析,最后探讨建设军民融合物流体系的核心、基础和重点,为建设军民融合物流体系提供相应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3.
循环经济立法的关键在于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安排,主要应该包括循环经济规划制度,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制度,循环经济的标准、标识、标志和认证制度,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重点企业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定额管理制度,产业政策的规范和引导制度,政策激励制度以及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责任制度等。  相似文献   

14.
滨海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模式是在区域生态循环系统和基础设施系统支撑下的循环型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有机组合与共生。其实现模式可分解为循环型生产系统、流通服务系统、消费系统、社会系统、区域生态循环系统以及区域基础设施系统等子系统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价格体系和工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内在关联关系,利用协同度模型对我国价格体系与工业科技创新系统之间的协同度及其各自内部的协同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价格体系内部协同度平均水平较低,而科技创新系统内部协同度水平较高;价格体系与工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度长期处于较低的状态,自2010年之后,两者的协同度水平逐渐提高。此外,工业原材料及能源及动力价格指数是影响价格体系内部的协同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价格体系与工业科技创新系统协同度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技术系统和创新系统:观点及其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志刚 《软科学》2003,17(3):74-77
物化的技术系统是在技术相关研究中最早采用系统观点的概念。从新熊彼特创新理论出发,一些学者提出了将支持技术创新的制度网络作为研究对象的国家创新系统、技术系统、部门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等方法,这些方法在普遍接受交互学习理论和进化理论的基础上,对于系统的构成和边界的确定存在明显分歧。  相似文献   

17.
技术的系统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志刚 《科研管理》2003,24(3):109-116
从不同的研究层面和视角出发,关于技术和技术创新的系统方法有许多不同的观点。物质层面的技术系统是最早出现的关于技术的系统观点。基于新熊彼特创新理论的系统方法包括国家创新系统、技术系统、部门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等不同表述,虽然这些方法普遍建立在交互学习和进化理论的共同基础上,但对于系统的构成和边界确定等问题却持有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18.
都市圈创新体系是区域创新体系的一种具体形式,是一种高效的创新系统。都市圈创新系统的框架内不仅包含了企业自主创新的子系统,还包括教育子系统、财政与金融子系统、公共研究与发展子系统、政府调节子系统等。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了都市圈创新系统各项子系统的全面发展,从而促进都市圈创新效应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内涵,并探讨了如何从优越的技术服务体系、合理的政策服务体系、必需的人才服务体系、必要的投融资服务体系、健全的法律服务体系五个子系统全面构建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从而奠定区域创新体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二论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构成——体制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霍明远 《资源科学》2001,23(4):79-85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不仅包括知识创新系统和技术创新系统,而且由于中国的国情,它还应该包括体制与制度创新系统、观念与文化创新系统和知识基础设施与管理工程系统。该文就是专论体制与制度创新在建设中国国家创新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是其更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可或缺。并以企业、科技、土地、财政和户籍等5个体制与制度创新为例进行了专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