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入园分离焦虑指幼儿和亲密的家庭抚养者分离后入园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安情绪和行为。不同家庭教养方式下的幼儿表现出的入园分离焦虑各不相同,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入园前的家庭教养方式对该焦虑情绪的影响,并从家长教养和教师教育两个角度提出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策略,倡导家园携手陪伴幼儿走过这段入园分离焦虑期,走进幼儿园快乐的集体生活。  相似文献   

2.
蔡敏 《广西教育》2013,(41):90-90
新学期伊始,在小班幼儿门口,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幼儿在父母离开之际,又哭又闹,而纵观家长的表现,也是心神不宁甚至来园多次探看。这种情况一般持续几周甚至长达数月之久。这种情况,心理学称之为“人园分离性焦虑”。所谓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和抚养者之间分离时表现出的不安情绪和行为。从心理学角度看,对幼儿来说,进入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犹如“第二次断奶”,极易产生不确定感和失落感。那么,该怎样才能消除幼儿的入园焦虑,缓解家长随之而来的焦虑情绪呢?  相似文献   

3.
新生入园时,分离焦虑是幼儿和抚养者分离时所表现出的一种不安情绪和行为,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本文剖析了幼儿产生入园分离焦虑症的原因,并阐述了具体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隔代抚养又叫祖辈抚养,在中国,隔代抚养现象普遍存在。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良好社会性行为形成的奠基时期。在此种抚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方面容易产生一系列问题。隔代抚养人的重视、发挥学校的专业优势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加强探索研究,是促进隔代抚养下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5.
幼儿入园初期由于对父母的依恋以及对幼儿园陌生教师和陌生环境的不适应,容易产生分离焦虑。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依恋类型幼儿的入园焦虑的表现是不同的。我们可以从幼儿不同的依恋类型入手,根据幼儿的分离焦虑表现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帮助幼儿稳定入园情绪,使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一、幼儿入园焦虑的成因分析分离焦虑,是幼儿和抚养者分离时所表现出的一种不安情绪和行为,是幼儿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产生不安全感和害怕感的反应。引起分离焦虑有两个条件,一是直接分离(unmitigated),即幼儿与父母完全分离,独自呆着;二是间接分离(mitig…  相似文献   

6.
《学前教育》2006,(10):27-27
开学初,新入园的小班幼儿情绪比较不稳定。为了激发幼儿天天来园,一方面我们想方设法使幼儿尽快熟悉班中的环境。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环境的作用,使幼儿在环境的隐性刺激下逐渐过渡到喜欢来园。  相似文献   

7.
由祖辈来抚养孙辈,即“隔代抚养”,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因为每个隔代抚养的家庭都不一样,不仅祖辈抚养者的气质、文化程度、观念、能力不一样,而且祖辈与年轻父母之间的互动质量也不一样。虽说隔代抚养有可取之处,但我们发现,农村祖辈抚养幼儿总体上讲还是弊大于利,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为此,我们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祖辈隔代抚养正成为我国一个不容忽视和回避的社会问题,祖辈抚养人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影响深远。通过访谈,与祖辈主要抚养人面对面交流,分析发现隔代抚养人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影响的因素主要表现在祖辈的抚养观念、抚养意愿、文化素养、抚养精力和由隔代抚养引发的家庭矛盾冲突等几个方面,每个方面又有各自不同的表现类型。  相似文献   

9.
亲子关系作为人生接触的第一种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将父母与子女紧密联系在一起。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幼儿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有利于家庭和谐,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然而新时期由隔代抚养导致的亲子关系问题、亲子冲突、亲子之间暴力事件,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一.新时期亲子关系的现状隔代抚养是新时期亲子关系的主  相似文献   

10.
又到了托班或小班幼儿新入园的时候了,每每看到家长和孩子“泪眼相送”,真的好像是“生离死别”。为了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幼儿园通常会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比如将班级布置成温馨得像家一样的环境,组织游戏化的一目生活,从而减少幼儿的焦虑情绪,帮助幼儿建立愉快的心理体验,激发孩子们乐于来园的愿望。但我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发现,幼儿在人园初期产生的各种负面情绪的背后,隐藏着各不相同的心理需求,这需要我们细细观察、认真分析、准确解读,在此基础之上,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支持策略,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以278名幼儿和家长为对象,分别调查了家长的亲职教育需求和幼儿入园适应情况,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小班幼儿家庭亲职教育需求水平整体偏高、需求强烈。其中教养知能需求最高,社会资源需求最低;幼儿入园适应整体情况良好,适应最慢的是情绪方面。家长亲职教育需求和幼儿入园适应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心理调适和教养知能需求与情绪情感适应呈显著相关;沟通社交需求与生活料理、情绪情感适应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以278名幼儿和家长为对象,分别调查了家长的亲职需求和幼儿入园适应情况,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小班幼儿家庭亲职教育需求水平整体偏高、需求强烈。其中教养知能需求最高,社会资源需求最低;幼儿入园适应整体情况良好,适应最慢的是情绪方面。家长亲职需求和幼儿入园适应成显著正相关。其中,心理调适和教养知能需求与情绪情感适应成显著相关;沟通社交需求与生活料理、情绪情感适应成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陈萍  吕宁莉  王梅 《早期教育》2006,(11):39-39
方法一:设计情绪温度计 为了让幼儿主动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让更多的幼儿了解同伴的情绪状况。我们和幼儿一起设计了“情绪温度计”。每位幼儿都在自己的“情绪温度计”上贴上自己的照片。画上喜爱的图标贴在墙上(标记在“笑脸”的方向表明心情好。温度上升;标记在“哭脸”的方向表示心情不好.温度下降)。早晨幼儿入园时。每个幼儿都要用情绪温度计表示自己的心情,情绪好时,“温度”上升,  相似文献   

14.
如何让新入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是我们许多人关心的重要问题,有很多教师有自己的一套有效的方法。如:提前家访、分批入园、帮助幼儿做好入园准备等。我们采取的方法是“亲子活动”。活动中通过实践,我总结出以下几种对策,以稳定新入园幼儿的情绪,使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促进幼儿的发展。一、变家长与幼儿“强迫分离”为“暂缓分离”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的情绪,尤其是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加以排解和疏导,幼儿的身心健康才能得到保护。许多人认为,家长早晨送幼儿到幼儿园以后,一旦孩子哭闹,不肯让家长离去,作为家长千万不…  相似文献   

15.
隔代教养是指祖辈对孙辈的教育和抚养,如今已成为我国家庭教育的一种普遍形态。早期阅读是幼儿家庭教育中常见的教育形式,祖辈也常用此形式。文章分析了隔代教养对幼儿阅读的影响,探讨了提高隔代教养下幼儿阅读能力的对策:对隔代家长进行再教育、增进祖辈和父辈的交流以及建立新型的家园合作共同体,以此让幼儿在良好的教养环境中享受早期阅读的乐趣。  相似文献   

16.
儿童对家庭的感受以及情绪的表达,除了语言之外,绘画活动是通往他们内心的重要工具。同时,家庭模式和结构的改变,影响着儿童对家庭的认知。隔代抚养家庭下的儿童,他们与亲子抚养家庭儿童在家庭关系、自我概念等等方面有何差异,引发很多学者关注。本研究在Burns和Kaufman的家庭动力绘画(K-F-D)理论的基础上,对亲子抚养家庭和隔代抚养家庭儿童的家庭动力绘画进行分析讨论,并从绘画表现的差异特征中了解和探知其家庭关系和家庭成员的互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亲子抚养家庭的互动较隔代抚养家庭较差,存在父母对儿童的潜在忽视;2)隔代抚养家庭的养大于育,儿童存在情绪困扰状况,对父母认同感较低;3)不论亲子抚养还是隔代抚养家庭,家庭的阅读气氛不佳。  相似文献   

17.
<正>“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晨间入园环节作为幼儿一日生活的开始,是幼儿以愉悦情绪开启一日生活的重要时机,是幼儿适应园中生活的前提,对保证幼儿一日生活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教育常规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通过探索丰富的入园活动组织形式,选择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经验或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来优化入园环节,让幼儿变被动为主动,在适宜、丰富、有趣的入园活动中,获得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现在,儿童的家庭抚养形式日趋多元化.基于幼儿家庭抚养形式对幼儿的同伴关系与师生关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幼儿的家庭抚养形式中,父母抚养仍为最主要的抚养形式,隔代抚养次之,共同抚养与其他抚养所占比例较小;幼儿的家庭抚养形式不存在男女性别差异,但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幼儿的同伴接纳与教师接纳不存在抚养形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胡萍 《山东教育》2002,(15):28-29
“大带小”是我园一直坚持的一项特色教研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大班幼儿的责任感,发展幼儿间的交往能力,让小班幼儿体会到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快乐,激发他们热爱幼儿园、喜欢集体生活的情感。随着现代化教育目标的提出,我国“大带小”活动的形式、方法也在不断丰富、完善。具体做法是:一、入园之初“大带小”新生入园之初,十分依恋父母,他们的情绪也容易受周围环境及同伴的影响,我们在幼儿入园之初实行“大带小”活动,目的就是减轻小班幼儿的分离焦虑,让小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此阶段的“大带小”活动,主要形式有三种:一是…  相似文献   

20.
大部分幼儿刚进幼儿园时,由于环境、生活方式等发生较大改变,从而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心理学上称之为“分离焦虑”的症状:焦急、不安、爱哭、恐惧、情绪波动大。为了尽快稳定新入园幼儿的情绪,帮助孩子们较快适应幼儿园新的生活,为此,我们对新入园幼儿采取如下措施———我们称之为“新入园幼儿教育三部曲”。一部曲:认真细致的准备期这一阶段主要是丰富孩子对幼儿园的感性认识,从心理上做好入园前的准备。要求教师利用假期时间,主动进行家访。一方面详细了解每一位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体质,家庭对孩子的教养情况以及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