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信息之页     
《中外文化交流》2000,(5):63-64
第六届中国艺术节金秋时节在江苏隆重开幕,文化部第九届文华奖揭晓,奥地利著名画家古特罗夫油画和版画展览在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展出,《俄罗斯人民艺术家列宾美术学院院长奥&;#183;阿&;#183;叶列梅耶夫教授作品展》开幕式在京举行,“第25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  相似文献   

2.
若从俄罗斯现实主义油画大师中找出一位最具代表性者,安德烈·梅尔尼科夫(Andrei Milnikov)应属不二人选,就他对当代与后辈艺术家的影响及其作品的开创性而言,这位始终带着深蓝色呢绒扁帽、身着深蓝色西装外套、长年任教于列宾美术学院的画家,被推举为近代俄罗斯艺坛的大师,的确实至名归。安德烈·梅尔尼科夫1919年生于伏尔加河岸的帕夫罗斯克小镇,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梅尔尼科夫是列宾美术学院的领军人物,前苏联时期他曾3次获列宁和斯大林勋章,并获人民艺术家称号,是前苏联获此荣誉最多的艺术家,现年过八旬的他,仍坚持教学和艺术创作。  相似文献   

3.
由刘海粟美术馆和上海博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的“不息的涅瓦河——俄罗斯当代油画精品展”于2月24日~3月5日在刘海粟美术馆举行。此次展出俄罗斯当代油画近60幅,除了展出刘海粟美术馆馆藏老一辈“人民艺术家”叶赫特、列萨夫·巴列茨的作品外,还展出了活跃在当今俄罗斯画坛的中坚力量亚历山大·贝斯特洛夫、尤里·戈留塔、丘文、哈米德·萨甫库耶夫等人的作品,同时也展出曾在列宾美术学院进修的顾依达、俄罗斯新一代年轻画家们以及正就读于列宾美院的青年学子们的作品。近年来,俄罗斯油画在与世界艺术潮流的碰撞中发生着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和娆 《世界文化》2022,(12):25-29
<正>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韦列夏金(1842—1904),19世纪俄国写生画家、文学家、旅行家、民族志学家、军人、战地记者,俄罗斯最著名的军事画家之一。他出生于切列波韦茨(诺夫哥罗德省,今沃洛格达州)的一个首席贵族家庭,9岁考入海军武备中学,毕业后短暂服役;1860年考入彼得堡艺术学院,随俄罗斯画家阿·马尔科夫、费·莫勒和亚·贝德曼等人学习;1863年弃学前往高加索,在那里创作了许多写生作品;1864—1865年远赴巴黎,在法国著名学院派画家让·杰罗姆的指导下学习绘画。  相似文献   

5.
“洛可可”一词具有“螺贝”的意思,用以形容造型艺术中那种善用蜷曲的线条和繁琐的装饰风格。“洛可可”绘画艺术,是指法国路易15时期(1715-1774年)所崇尚的艺术风格,其特征是:具有纤细、轻巧、华丽和繁琐的装饰性。画家多用C形、S形或漩涡形的曲线和轻淡柔和的色彩,使画面明丽,风光动人。“洛可可”绘画艺术的奠基人是法国美术学院院士安托尼·华托,但其典型代表人物是弗朗索瓦·布歇。布歇(1703-1770年)自幼心灵手巧,曾从师弗朗索瓦·勒莫学画,后在版画家热·卡尔的工作室工作。卡尔很赏识布歇的才华,曾委托他作丹尼叶埃…  相似文献   

6.
法国巴黎歌剧院以其历史悠久和富丽堂皇而闻名遇这,歌剧院顶棚上绚丽壁画的作者夏加尔却鲜为人知。夏加尔画展于今年2月1日至3月15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使中国观众能一睹大师的风采。马可·夏加尔(MARCCHA-GALL)是当代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广为各国博物馆收藏。他与毕加索、马蒂斯既是同时代的人,也是朋友和同行,深受西方各国人民所喜爱,被视为等量齐观的艺术巨匠。马可·夏加尔于1887年7月7日诞生于俄罗斯维捷布斯克的犹太家庭。19O6年,在画家彭纳办的学校里接受现实主义画派的教育。以后又到圣彼得堡皇家美术保护公…  相似文献   

7.
名画《伏尔加纤夫》是俄罗斯画家列宾的成名作,它给画家带来极高的声誉。列宾是怎样画出这幅作品的呢? 1868年的夏天,列宾是在彼得堡度过的,他当时还在彼得堡艺术学院学习。一个星期天,同学们把他从画室中拖出,一起到涅瓦河上泛舟郊游。那是个绝妙的好天。客船沿河疾驶,不多一会儿,大家就来到城郊。两岸一座座豪华富丽的别墅在面前  相似文献   

8.
“生命的奔腾,灵魂的溶化。”这是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的题词;俞伟超馆长还打破了不收在世画家作品的传统,将《野藤》收为馆藏珍品。“得其衰中,超以象外。”这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的评语。香港佳全得国际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黄君是的评语:韵味克穷。德国路德维希国际艺术论坛主任沃·贝克(W·BECKER)教授收藏了画家一幅作品之后写下了长长的一段评语,称画家为“中国海岸的梵高”。法国卡蒂亚艺术基金会总裁、卡蒂亚艺术博物馆馆长埃·桑德斯(A·CHANDES)称这位“本世纪末绘画艺术的挚着追求者”为“中国艺术…  相似文献   

9.
平路青 《寻根》2015,(2):27-32
一伊利亚·列宾是享誉世界的绘画大师。1934年7月31日,《申报》报道了徐悲鸿在苏联举办中国画展后携带列宾等名家名画回国的消息:"徐悲鸿今晚启程返上海。中苏交换作品,现已首次实行。苏联赠华名画十三幅,内有苏联画家雷宾(Repin),沙罗夫(Serov),苏立可夫(sourekov),万拉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画家列宾在论伦勃朗的绘画时曾经这样说:“诗是有声的画,画是无声的诗。”艺术作品所谓人文意味,属于作品的深层意蕴、哲理品格,是藏在具体的观念和形象后面的更具普遍性的意义,对人生况味及永恒价值的整体思考。  相似文献   

11.
林风眠(1900~1991),他90余年的生命历程因其“为人生而艺术”的理念浮沉跌宕。1919年,蔡元培等发起“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林风眠与其中学同窗林文铮赴法留学,途中改名“风眠”。1921年,入“第戎市美术学院”学习,后转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期间,林风眠以“思考人生的创作”崭露头角。  相似文献   

12.
楠子 《世界文化》2010,(1):34-34
本期封面画介绍的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画家劳伦斯·阿尔玛·台德玛的油画作品《徒然的求爱》。 阿尔玛·台德玛生于1836年1月8日,荷兰人。1852年到比利时安特卫普美术学院学习;1863年与法国姑娘普林娜结婚后移居巴黎;1869年爱妻去世,离开巴黎来到伦敦,后普法战争爆发便滞留在伦敦;1873年加入英国国籍,并进入皇家美术学院;1879年成为皇家美术学院院士;1899年获英国骑士爵位;  相似文献   

13.
平路青 《寻根》2022,(5):19-25
<正>安德烈·克罗多(Andre Claudot,1892—1982),生于法国乐器商之家,自幼对绘画怀有浓厚兴趣。他先入第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后进国立装饰艺术学院学习。在巴黎,他结识野兽派创始人马蒂斯、装饰艺术家杜弗兰、印象派画家劳尔·杜飞等杰出的艺术家。他虚心好学,勤奋创作,参加画展,声名鹊起。1919年林风眠赴法留学,就读于第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和巴黎高等美术学院。他通过法籍夫人爱丽丝·梵蒂亚尔(Alice Vatiaur)引荐,与克罗多相识。他们结下的艺术之缘,演绎了20世纪20年代中法艺术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14.
《中外文化交流》2009,(12):70-71
王天德于1934年生于甘肃省兰州市。196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1960~1962年,他参加文化部委托浙江省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举办的罗马尼亚专家“埃乌琴·博巴油画训练班”,结业后回母校油画系任教,副教授,1994年退休。其画作《铁路工人》曾参加1964年《西北五省(区)第四届美术作品展》并入选当年12月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美展;  相似文献   

15.
美丽的世界文化名城圣·彼得堡,碧蓝的涅瓦河水冲刷着瓦西里岛的花岗石堤岸。两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守护在河滨码头的司芬克斯雕像静静地面对着一栋三层高的米黄色楼房。大楼正门上方四根巨大的希腊式廊柱间,矗立着罗马神话中的大力神赫尔库列斯和百花与青春女神芙罗拉的大理石塑像。门楣上镌刻着一行简短的题词:“献给自己的艺术———1765年”。这就是享誉全球的俄罗斯高等艺术学府———俄罗斯国立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1765年是这座俄罗斯高等艺术教育圣殿奠基的年代,艺术科学院古典主义传统的黄金时代是在斯特洛甘诺夫…  相似文献   

16.
陆家齐  苏音 《世界文化》2007,(12):33-33
安德烈·德尔·萨托是佛罗伦萨的画家,他的绰号“德尔·萨托”是“裁缝”的意思,他的父亲是裁缝。从1518年到1519年,萨托在法国为弗兰西斯一世工作,除此之外,他基本上都在佛罗伦萨度过。在那里,他作为16世纪初叶的画家,和巴尔托洛梅奥一起,成为引领当时画坛的人物,作的作品主要题材是宗教画,包括一系列壁画;他最著名的祭坛画《圣母和弹竖琴者》,其庄严优美可与拉斐尔媲美。可惜他的绘画缺乏活力和深度,否则,他可以跻身于绘画大师之列,艺术史家兼画家瓦萨里认为这一点与他的妻子有关。  相似文献   

17.
在仰光市的繁华地区,有一处专门提供画家们展示风采的地方,名叫“人间画廊”。1995年10月10日至19日缅甸画家吴佐温在此举办了个人水彩画展。展出大小作品共121幅,其中有大张水彩画(15×20英寸)29幅,中型水彩画(12×18英寸)26幅,小张画(10×15英寸)66幅。吴佐温是一位憨厚、朴实、不善言谈的艺术家。然而对待艺术,他却是十分敬业、勤奋的。他孜孜不倦地追求着艺术上的完美,要求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为了学习和吸收国外绘画艺术,提高自己的技艺,他曾于1964年到中国留学,先在北京语言学院学习一年中文,然后转到中国美术最高…  相似文献   

18.
李跃娄·林贝·布昂加(LIYOOLIMBMPUANGA)是扎伊尔最负盛名的雕塑家,他不断探索用卓越的现代技法表现非洲的文化传统并取得可喜成就,在扎伊尔传统艺术向现代艺术转变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由于他主要以金属,尤其是以铜为媒介在艺术世界驰骋,人们通常称他为铜雕大师。李跃娄1945年5月生于班顿杜省波洛波(BOLOBO)一个象牙雕刻匠人家庭,从小酷爱造型艺术。1958年过扎伊尔美术学院雕塑系,1963年考入奥地利格拉茨应用艺术学校,由于他超群的艺术天赋,旋即转入了维也纳美术学院,师从著名雕塑家贝尔多尼(BEILI…  相似文献   

19.
桑德罗·波提切利(1444或1445—1510)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人个风格的画家,然而他在逝世后的几百年里却鲜为人知,直到19世纪下半叶才被英国艺术团体“拉斐尔前派兄弟会”发现。  相似文献   

20.
艾伯特·摩尔是英国画家。他于1841年出生在一个艺术家庭,自幼习画,后来又赴法国、意大利旅行学艺,接触到许多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自16岁起至去世那年(1893年),摩尔一直都在参加画展,但终生未能入选英国皇家美术学院院士。个中原因有二:其一,他不属于主流画派;其二,他的作品缺乏特定的主题。在19世纪,英国美术禁锢在学院派的清规戒律之中;到了19世纪后半叶,拉斐尔前派打破了这种沉寂。当时一些青年画家认为,学院派艺术远离现实弊病甚多,而文艺复兴早期作品注重描写自然。因此,他们视拉斐尔以前的画家为榜样。在艺术史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