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工具”。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但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对应现象。从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上来说,它的产生是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身所特有的语言体系与建构,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两种语言之间的语义和文化的对等是极为少见的。词汇空缺现象是指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一种语言有的词在另一种语言中也许没有对应或契合的词。这些词语有的源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不同,有的源于社会生活的不同。例如:英语中的…  相似文献   

2.
英汉词语,纷繁浩瀚,文化信息差异极大。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英汉词语会出现不等值现象,造成词汇空缺。处理这一现象应遵循意译借词原则和简译借词原则。  相似文献   

3.
词汇空缺(lexical gap)是指原语词汇所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其“对等语”或“对应语”。英汉民族文化的不同必然导致词汇系统的不同,进而必然使得英汉词语和意义难以一一对应从而产生词汇或某一词义“空缺”现象。例如,Tower ofBarbe(l巴别)。《圣经》上说,上帝在那座城搅乱了人类的语言,把他们分散到世界各地,因此这座城叫做巴别(巴别在希伯来语中与混乱发音相似)。现常喻指“空想,空中楼阁”。用Tower of Barbel代指空中楼阁这一现象为英语所特有,在汉语中则存在着空缺。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它们都有自身的特点,英语是表音文字,注意听觉感受,汉语是表意文字,注重视觉类别。除此以外,英语和汉语的构词法、语法规则和表现手法也不同。因此,由于英汉词汇的语音特征和文字特征不同导致词汇空缺,在英汉互译时没有对等的词汇。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民族文化赋予语言以不同的文化内涵,民族文化的差异导致了词语的不对等性,它给不同语言之间的互译带来困难。英汉词语的不对等性表现在词汇空缺和词义冲突上。  相似文献   

5.
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差异现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拟通过对英汉词汇因文化内涵不同而形成的词汇的空缺现象、词汇的语义和文化内涵的不等值现象、词汇文化信息差异现象以及英汉习语文化差异现象的分析,来探讨英语词汇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认识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从而提高词汇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英汉词语,纷繁浩瀚,文化信息差异极大。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英汉词语会出现不等值现象,造成词汇空缺。处理这一现象应遵循意译借词原则和简译借词原则。  相似文献   

7.
王青云 《考试周刊》2007,(30):77-78
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文化信息承载物。英汉语言的词汇极为丰富,但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对应现象。其社会文化不对等现象体现在词汇文化内涵不同导致的词汇空缺、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差异导致语义不同以及词汇语义的不等值。  相似文献   

8.
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英、汉语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导致词汇空缺现象、词汇联想和文化意象的差别以及词汇的语义和文化内涵的不等值等.  相似文献   

9.
由于中西方文化内涵的不同,导致了英汉词汇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对应现象,如词汇空缺,语义不同,语义和文化内涵的不等值等,因此,需要了解。  相似文献   

10.
禁忌语是人类从古至今都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是指由于某种因为,不愿或不许使用某些词语而用别的词语去代替. 世界上大多数民族的语言中都存在着某些禁忌,每一种禁忌的背后又都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有的源于迷信,有的囿于礼教,有的追求委婉等,深刻了解这些禁忌语及其文化内涵,在写文章或是日常交际中恰当地使用它们,可以获得语言美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