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试论共产党员的自我认知与角色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党员的自我认知能力,增强党员的角色意识水平,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内容。自我认知客观存在,内容包括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三方面;一个完整的角色意识过程应包括角色认知、角色行为、角色期望、角色评价四种成分。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从一个特殊的视角,分析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遵循着盲目自我、社会自我、真正自我的路径,分析了大学生自我意识成长的过程。通过对自我意识的探索过程使大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也在深刻思考着对自己的认识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确立自我同一性,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3.
谢林认为自然与自我是绝对同一的,它们在本性上是一体的。哲学本身是自然与精神彼此向对方发展的双向过程。其中先验哲学是探索自我意识活动的发展历史,而对自我意识的探索要以自我的直观活动层次的提高为依据。自我的直观活动经历了从最初级的自然中的自我到最高级次的自我意识,从理论哲学到实践哲学,从自然的合目的论到艺术哲学的发展过程。谢林正是在探索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构建了无差别的绝对同一自我。  相似文献   

4.
自我评价活动论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我评价活动就是主体对作为客体的主体的评价活动。个体自我评价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直接同一,典型地体现着自我评价活动所具有的特点。群体自我评价活动通过以群体为客体的权威评价活动和民众评价活动体现出来。社会自我评价活动是群体自我评价活动的特殊类型。自我意识就是主体关于自身的意识。自我评价活动对于自我意识由自在达到自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道德自律是个体把外部的道德要求转变为自我责任意志,并外化为道德行为的动态过程。在青少年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的"拔节孕穗期",实现青少年由被动服从到主动律己的创造性转化,能促进其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助力科学精神之培育、政治认同之达成、法治意识之形成、公共参与之实现。  相似文献   

6.
自我意识主要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身心活动以及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的一种认识,它是个性心理结构中的核心部分。自我意识的发展必然会促进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及个性的发展。在人的品德发展中,自我意识更具有其特殊的重要作用。本文对自我意识结构中的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几个主要方面在青少年学生品德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加以探讨,以期为学生品德培养提供一些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从现象学的视角考察,人与动物在原初境域里就有着根本性的差别。意识或生存结构中的时间与自我两个因素在人类摆脱自身的动物性上起到了关键作用。根据胡塞尔的观点,自我是在时间境域中生成的,觉醒的自我使精神世界遵循动机引发法则,而不是自然意义上的因果规律。根据海德格尔的观点,作为此在的人是投入到时间境域之中去的,永远向着将来筹划自身、领会自身的存在。结合两位现象学家的思想,我们可以看到时间意识和自我意识是如何规定人的独特性的。而心理学的相关实验告诉我们,动物是没有人那样的时间意识与自我意识的,这就使动物与人之间有了根本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姚丹 《考试周刊》2010,(7):91-91
合作学习是一种体现自我协调同伴间优势互补的有效学习形式。它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作用。这种学习形式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又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分析、自我调整等元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9.
从儿童区分出自我与非我的那天起,儿童的心理活动便不再是那种自我与非我不分的混沌的意识萌芽状态,个体意识便从此一分为二了。一部分为非我意识,即关于外界、他人的意识,另一部分则是自我意识,即关于自身的意识。自我意识与非我意识关系如何?这一问题的回答,能帮助我们弄清自我意识的形成途径问题,是我们理解自我意识在人格结构和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重要条件,同时对教育理论和实践亦有重要意义。自我意识与非我意识是个体意识中两个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的方面。它们的重要区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关于意识的两个基本理论问题。其一是关于意识能动性的客观来源问题。王阳明虽不否认客观事物的存在,却不敢承认其中包含着客观之理,就是由于其不明白客观之理与为我们所认识的理的差异,而以主观之理的存在形式来要求客观之理的结果。其二是自我意识与客体意识的关系以及自我意识的本质与作用的问题。自我意识与客体意识同为人的意识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领域,二者的统一性是其根本性质。统一性的根本表现是二者之间的协调一致,而这种协调一致开启了二者之间的相互补充和转化。人的一切意识活动都是由二者的协同活动组成的。  相似文献   

11.
自我是一个玄奥的哲学概念,自我相关问题阻碍着对自我的明确认识,但哲学研究以直觉智慧证悟了自我的存在,并从多方面探索着"我是什么"之奥义。"为何有我"的问题又导致对自我之由来的追究,在各种可能的答案中,"宇宙——我——众我同一"的理论具有合理性。同时,自我之谜关系着存在之谜和意识之谜,研究自我问题在本体论(存在论)、认识论和自我意识发展中都有重要意义,并在延长人体寿命的高新技术创新中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2.
现代自我论,作为主体性哲学的一种构设,肇始于笛卡尔的自我意识哲学。从笛卡尔、洛克到康德,作为现代主体性哲学的奠基者,他们同样确信,一切知识,一切真理必须以自我为根据,从自我出发,但是关于"自我"本身是什么却成了争讼不一的难题,因此也无法免除自己与生俱来的虚幻色彩。它要么被时间的流变所肢解,被经验有限性所分裂而一再丧失了自身的同一性;要么在保持了最为自洽的形式同一性的同时,被抽干了自己所有的经验内容,作为一个无实在性的形式条件,只留下一具"自我"的空壳。然而,现代早期思想家对"自我"的寻求和论证,无论如何都带着它们自身的成就与缺憾,开辟了一个时代主流的精神路向,并使日后人类精神的"自我"反思有了可能。  相似文献   

13.
通过系统探究高校人文素质课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确立的内在关联,发现高校人文素质课对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确立具有多维价值;高校人文素质课将"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确立"作为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人文素质课促进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存在多维路径。  相似文献   

14.
冯契认为自我意识构成了自我的同一性 ,真正的个性是自由的个性 ,是精神主体才具有的。同时 ,他强调自我是身与心的统一、自我意识与自我存在的统一。自由的个性是有血有肉的个性 ,并在价值的创造中获得了本体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觉醒》是19世纪美国女性主义作家凯特·肖邦的代表作,其主人公埃德娜是一位具有觉醒的自我意识并努力寻求自我的女性。作为一位女性,埃德娜在男权社会中努力寻求主体意识及自由独立的过程中遭遇到三重人格,即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的矛盾和冲突,无法摆脱传统社会价值观念的束缚,无法真正实现自我解放,只能走向自我毁灭。她的自我毁灭一方面消解了她为追求自我而作的努力,另一方面又象征着自由和新生。  相似文献   

16.
精神分析作为现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学派,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历程,其内部先后生发出驱力心理学、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心理学和自体心理学等理论模式。几种理论模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索自我并挖掘人格发展的动力。弗洛伊德把自我看做是本能冲动和超我需求之间的传递者。自我心理学将自我的适应作为人格发展的动力,提升了自我的功能。客体关系心理学认为自我、伊底及超我都是由不同群集的内在客体关系组成的。自体心理学将研究的重点放在自体上,把自体看做是包含自我、伊底和超我在内的统摄性动力结构,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核心。精神分析心理学中有关自我的研究与探索,既深化了对人的自身本质的看法,也推动了精神分析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虚拟自我是自我的"二属性"之一,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但虚拟自我不可能永远居于网络虚拟空间或表象虚拟空间,他终究要回归现实过世俗的现世生活。研究虚拟自我,不仅在于揭秘人之根本,还在于为虚拟自我回归现实找到一条"回家"的路。虚拟自我最终归宿在于现世,达至自我和谐的出路在于实现自我与未来、虚拟的关系及自我的小和谐、大和谐。  相似文献   

18.
文章深入地考察了美国关于“教师自我”的研究历程及其相关背景,并以此较深入地分析了“教师自我”在教育研究以及教师的日常实践及其专业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9.
英国著名小说家约翰·福尔斯的代表作《法国中尉的女人》一直是文学评论界的热点。国内外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存在主义主题,主体莎拉的神秘性,小说的叙事艺术等方面.本文将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对小说的主要人物进行分析,提出莎拉、查尔斯、欧内斯蒂娜以及以波尔坦尼太太为代表的莱姆镇人分别是本我、自我、超我的象征。通过体现人格三结构之间的激烈冲突与斗争,并以本我的胜利为终极目标,反映了约翰·福尔斯对人性的深刻挖掘与反思。  相似文献   

20.
浪漫主义是对古典主义理性精神的对抗,其主观自我表现意识的勃兴是以古典主义对典范广西的遵崇、对客观具象实体的逼真再现与精细摹仿、抑制主体的自我创造为批判指向的。浪漫主义的艺术本体论是建立在对人的感性存在和真实生命活动的认可与推崇基础之上的,这也是浪漫主义的主观自我意识的本体论渊源。但是,浪漫主义对主观自我的极致张扬恰恰又是以无视生命个体的真实生存状态而企图切断其与人类文明整体生存状况的联系为代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