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设立资产管理公司处置银行不良资产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然而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在具体的运作上有很大的差异,本通过对中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资产产时不同运作方式的分析,提出我国资产管理公司既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又不能盲目照搬;要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处置不良资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象严重,资产管理公司步履维艰,作为金融业主力的银行业如何迎接挑战,利用资产管理公司,使得不良资产迅速消化,本文提出了与拍卖等简单方式更为长远的方案,通过金融工程运作,实现更大规模资产的变现。  相似文献   

3.
我国为了处置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资产,分别对口成立了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资产如何定价,是处置好不良资产的一个关键问题。对不良资产常用的几种处置方式进行分析研究,能得到不同处置方式所适合的不同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4.
1999年以来,我国政府和理论界都高度重视国有企业债转股政策的实施。作为中介机构——资产管理公司,在运作过程中,出现了国营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僵化、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收益风险较大、部分债转股企业认识上存在偏见以及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资产时,回收效果不理想等许多问题。为此,笔认为,资产管理公司必须建立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股票激励机制,探索使股权价值最大化的途径,加强宣传引导工作。多渠道处置不良资产,理顺产权结构。  相似文献   

5.
为最大限度发挥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中国不良资产的作用,除应赋予其特殊的法律和政策地位外,还须给予其正确的定位和发展思路。作者就中国不良资产处置工作的有利性对资产管理公司和投资银行这两种非银行金融机构作出比较分析,由机构起源、现状、和发展远景这三方面展开论述,指出资产管理公司现存问题的根源是其不合理的性质、定位,并提出资产管理公司应向投资银行转型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一、由资产管理公司集中管理不良资产,采取有效的措施逐步进行处置.从世界范围来讲,在不良资产高峰期成立相应的资产管理公司,通过一段较长的时期集中,逐步处理不良资产已经成为了一个成功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资产过程中常常要通过法律诉讼途径解决问题。在诉讼中资产管理公司会因为种种历史问题或地方政策遭遇立案、诉讼和执行难等法律困境。解决上述问题不仅需要资产管理公司完善自身制度,还需要法院努力摆脱地方保护主义影响,更重要的是,资产管理公司应当拓展思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灵活利用法律空间完成自身的处置工作。  相似文献   

8.
一、由资产管理公司集中管理不良资产,采取有效的措施逐步进行处置。从世界范围来讲,在不良资产高峰期成立相应的资产管理公司,通过一段较长的时期集中,逐步处理不良资产已经成为了一个成功的典范。第一,因为有政府出资从银行购买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经济转型期累积形成的债权债务问题已经成为国企改革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拦路虎。银行大量的不良债权蕴含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我国新组建的信达、华融、东方、长城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运而生。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分别对应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它们以收购、管理、处置国有银行剥离出来的不良资产为使命,以最大限度地保全这部分资产,减少其损失为主要经营目标。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以运作债转股为其使命的。通过初期阶段剥离银行不良资产,实现了债权从银行到资产管理公司的转移。目前,…  相似文献   

10.
金融不良资产是指银行持有的次级、可疑及损失类贷款,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或接管的金融不良债权,以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持有的不良债权.在世界各国的银行业界,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的比例偏高,如何处置这些不良资产备受关注.大体来说,处置途径有两种:一是靠银行自身消化,二是组建资产管理公司.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是伴随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而出现的新生事物.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运用各种手段处置不良资产、实现经营目标的过程中,金融不良资产的评估发挥着指导处置价格、监督处置行为、衡量处置效果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当前中国民主文化转型的主要目标有:由农业型民主文化向混合型民主文化转型;由臣民型公民文化向民主型公民文化转型;由价值侧重型民主文化向价值调适型民主文化转型;由人治型民主文化向德治和法治共治型民主文化转型;由多维非开放型民主文化向开放型民主文化转型。  相似文献   

12.
西方的检察制度经历了由国王诉讼代理人到公共利益代理人的这样一个转变历程,逐渐成立了独立的检察机关,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完整体系。这种演变的特点在于从监督职能到公诉职能的转变,从代表国王利益到代表公共利益的转变,从从属机构到独立机关的转变,从身份多重性到身份单一性的转变。借鉴西方检察制度发展的经验,有利于我国更好的完善检察制度。  相似文献   

13.
文化转型是社会转型与变革的先导,新时期中国的文化转型离不开一定的现实基础。基于此,文章首先从不同文化的共时存在、对传统文化的借鉴以及后现代思潮影响三个方面考察了新时期中国文化转型的现实基础,而后立足中国文化现状,从范式更新、理念生成以及功能拓展等角度系统阐释了新时期中国文化转型的具体指向,进而从实现人自身现代化和构建现代化的文化体系两个方面对新时期中国文化转型的价值指向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4.
新学与旧学的交相兴替,代表了晚清时期文化演变的基本走向。随着新学知识体系的形成和体制的建立,传统中学在基本内容和框架上完成了由旧学向新学的历史更替。20世纪初年国学思潮的兴起表现出学术文化的历史性转向,由以学习西方为主旨转向了以提倡国学为主要目标。这种学术文化潮流的变向,与新学发展的偏向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5.
对小说叙述者变形进一步细化,分为受述者变形、叙述者向作者的变形(或反之)、叙述者从人物向非个体化的第三人称叙述者的变形三种类别,为变形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做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数字出版为学报编辑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学报编辑为适应数字出版应该做到五个转变:从传统出版观念向数字出版观念的转变、从单一性的信息获取方式向多向性的信息获取方式转变、从单一型的知识结构向复合型知识结构的转变、从传统编辑方式向数字化编辑方式的转变、从单一化的读者服务方式向多元化的读者服务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7.
通过模式进行CIM到PIM的模型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odel driven architecture (MDA) is an evolutionary step in software development. Model transformation forms a key part of MDA.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computation independent model (CIM) to platform independent model (PIM) is the first step of the transform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n approach for this transformation with pattern. In this approach, we take advantage of "reuse" from various standpoints. Feature model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requirement of the application. This can help us bring "reuse" into effect at requirement level. Moreover we use pattern to transform CIM to PIM. This can help us bring "reuse" into effect at development level. Meanwhile, pattern was divided into four hierarchies. Different hierarchies of pattern are used to help us utilize reuse at different phase of development. From another standpoint, feature model describes the problem of a domain while pattern describe the problem across domains. This can help us reuse the element in and across domains. Finally, the detailed process of the transformation is given.  相似文献   

18.
政府与学校变革关系是当前完善教育管理体制的关键问题。政府管理学校变革的职能转变、学校进行教育变革的职责确立以及学校变革中新型政校关系形态创生是探讨我国政府与学校变革逻辑和实践关系的三个维度。其中,职能转变包括从国家管理到公共治理、从管制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从全能型政府到有限型政府;职责确立包括有条件的自主获得、无条件的政府监督;新型政校关系形态包括委托管理模式、多元交互模式、教育议事会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在许多人看来,“变革”这个词似乎有打开希望之门的力量——事件、条件和人会在某种程度上向好的方向发展。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情况正好相反,在他们看来,变革意味着对个人和组织利益的损害,意味着使个人失去了安全感,因而他们会对变革产生抵触的心理。由于高等学校也具有组织的一般特点,因此在其变革的过程中也会遭到来自各方面的阻力。本文对改革的动因、来自组织和校内个体的变革阻力及其克服路径做出了分析和对应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   总被引:77,自引:1,他引:77  
农民市民化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它不仅仅是农民社会身份和职业的一种转变 (非农化 ) ,也不仅仅是农民居住空间的地域转移 (城市化 ) ,而是一系列角色意识、思想观念、社会权利、行为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 ,是农民角色群体向市民角色群体的整体转型过程 (市民化 )。农民市民化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一样 ,将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产生积极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