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部出台允许大学生休学创业的政策至今,在校大学生普遍对此政策认知程度低、实际参与不足、顾虑多,政策执行中也存在系统化政策体系未成型、大学生理性就业观念不足和多方支持的社会环境欠缺等问题.因此,明确政策目标,以政策完善为推手,引导大学生的政策运用和社会多方力量的政策支持,构建大学生休学创业政策的协同体系,是促进大学生休学创业政策优化和落实的必需.  相似文献   

2.
最近几年,在相关政府部门尤其是各大高校的共同努力下,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得以建立,相关政策和制度得以完善,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当前,应该认真研究十九大报告,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贯彻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等重要部署。江苏省各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不但能有效解决学生就业问题,还能增强我省经济发展动力,因此,有必要深入十九大新背景下江苏省高职院校大学生大众创新创业政策,以更好地推动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作为即将肩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其职业生涯的正确发展意义重大。大学生择业为其职业生涯的起始阶段、就业为发展阶段而创业为飞跃阶段。对于大学生择业、就业、创业逻辑的厘定对大学生自我提升、政府政策出台、学校教育改革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新形势下健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是一个重大、紧迫且全新的课题,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政府、家庭、企业等社会各方的参与和高度重视。政府应充分发挥其职能,高校要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大学生要充分发挥主体活性,企业做到公平用工,家庭成为毕业生坚强的后盾,这样才能真正使大学生高质量就业,促使大学生乐于创业勇于创业。  相似文献   

5.
国家正在大力倡导双创,大学生是参加双创的主力军。但目前大学毕业生仍然存在就业困难的问题,所以在双创背景下,政府需要鼓励大学生就业创业。虽然大学毕业生在不断增加,但创业人数却在不断减少,主要是因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愿和创业观念产生了巨大差异,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相关体制不健全,管理机制不合理。基于此,为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人数,本文针对如何优化就业创业机制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数量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涌入就业市场中,学生的供应大于社会的需求,这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国家为了有效减少大学生就业问题,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大学生进行自主就业,推动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我国高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中学习的地方,也是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最佳场所。新媒体的出现为我国高校学生进行创业教学带来了有效的影响,文章对对此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7.
面对应届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实状况,从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实际出发,创建提供精准指导工作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结合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实际情况及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构建具有指导服务体系、毕业意向采集、就业创业指导、有效信息对接、精准帮扶、就业创业过程管理等功能的服务指导体系,切实为在校大学生做好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让更多的大学生顺利就业创业、高质量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8.
国家和政府都非常重视高校创业教育工作,高校毕业生的创业率也成为衡量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指标之一。但目前广东省高校毕业生的实际创业率偏低并且创业区域集中,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为广东省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带来了机遇。本文从创业孵化机制、创业公共服务、创业技能培训、融资渠道开拓等角度提出措施建议,以期推动高校毕业生毕业后的实际创业率,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9.
在“课程思政”视域下,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类课程改革,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创业观与奉献精神,还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基于此,本文以课程思政为研究视角,阐述大学生就业创业类课程改革价值意蕴,并从教学手段、课程体系、教赛相融、校企共通、教育反馈机制等方面出发,探究大学生就业创业类课程改革路径,旨在提供一些有益参考,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全国高校招生计划一直呈增长趋势,而大学生就业要求也随之急剧增长。因金融危机等因素.就业职位供给不断下降,国内企业人员在精简,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愈演愈烈。针对严峻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社会各界、政府都高度重视,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许多高校也陆续开始出现了自己的创业园。关于大学生如何创业,以反创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已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我国仍处在人才总量还不足的时代,却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由于部分行业市场萎缩,尤其是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固的影响,劳动社会需求增长不足,0劳动力供给相对过剩以及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等配套政策缺失,都是形成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政府必须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才能促进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化解.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大学生普遍面临着就业创业困难现象,这与我国高校教育模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校企合作模式的出现使大学生就业创业出现了新的转机,为更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许多高校开始有针对性地施展就业创业人才培养计划。本文阐述了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成因,提出了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困难的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校企合作下大学生就业创业实施路径,以期校企合作模式下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是高校提高专业人才教育培养能力重要方式。围绕市场需求开展教育规划,将从企业需求与行业发展两个层面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提供支持。高校必须充分了解当前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不足,分析市场需求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特点,并制定科学的就业创业教育改革规划,为后续阶段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能力提升创造有利教育条件。  相似文献   

14.
自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都受到了它的影响,中国大大小小的企业也因此出现经济效益不佳甚至倒闭的情况。企业经营不善直接后果就是大批员工的失业,大学生因没有工作经验等原因,就业非常困难。大学生的就业困难有教育体制的原因,但是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建设的专业人才,他们的就业情况关系到我国整体的发展。为此,国家不断推出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那么,大学生们对自主创业的态度如何?他们如何把握创业机会?他们在创业中需要培养什么能力?这都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众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热潮下,高校积极培育大学生自主创业素养,鼓励学生走上自主创业之路,是贯彻国家"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要措施。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视角,阐述大学生自主创业素养的内涵及主要特征,分析培育大学生自主创业素养的现实价值,探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学生自主创业素养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6.
调查发现,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创业者的素质。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创业素质的培养意识,并有效开展就业创业工作。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有助于大学生全面提升自身能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成功率,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7.
网络发展日新月异,丰富的网络资源不仅为大学生网络创业提供了便捷和优势,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大学生熟悉网络社区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成为大学生网络创业的优势,创业能力不足,缺乏知识储备、资金筹措困难、法律支持不够等成为其限制因素。针对不足之处应加强团队合作,大学生应努力积累知识,树立诚信创业理念,以诚信为本,以寻求网络创业成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提高就业质量,改善就业结构,以创业促就业.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对于推动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想法和需求以更好的开展相关创业就业教育,对603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发现独立学院大学生具有以挑战自我为创业首要目的、倾向于合伙创业的形式和快速消费品领域等特点。这将为独立学院实施以符合学生倾向性特点的形式进行创业精神、创业知识与技能、创业政策等相关教育内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培养大学生创业理念是高校就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为社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解决就业难题的重要途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提出明确了大学生自主创业势在必行,而大学生创业理念的缺乏也桎梏了自身的发展,因此,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等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