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介绍装饰画的相关知识,阐述了现代装饰画在西方艺术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影响下的新发展、新趋势与现代装饰画教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装饰画越来越多的被设计师所使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装饰画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将人们生活环境点缀的丰富多彩。装饰画可以用来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烘托环境气氛,强化空间特点,增添审美情趣、实现个性与环境的统一。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谈装饰画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琦 《华章》2011,(10)
现代绘画语言和技法在装饰画教学中有不同运用,期望装饰画在高校教学中构建更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艺术类教学更规范,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  相似文献   

4.
装饰画的设计以追求表现真善美为目标,理想化,抒怀化,装饰美为特点,强调材料的运用,质感的表现和整体环境的协调性。现代室内设计的兴盛和新材料,新工艺的涌现,为装饰画的设计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现代装饰画与传统装饰画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他不再是时间意义上的现代,而是意义上的创新,出现了与美相悖的装饰画作品内容,其名称的界定变得模糊了,并且形式和内容倾向于理论化,造型倾向于抽象化。  相似文献   

6.
装饰画的适应性,不是消极的适应,装饰画的创作,要把环境因素联系起来考虑,装饰画家只有和生活紧密联系,才会产生美感和构思。工艺性制约为装饰画创造了独特形式,装饰画形象的实现依赖于工艺手段。装饰画不是美,而是人工美、意匠美。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对于装饰画教学一直存有争议。装饰画不同于一般的绘画艺术,一般的绘画艺术只注重于自然景物客观的真实性的描写,而装饰画则更注重于自然景物的抽象性、象征性的表现,是以深层的秩序感、节奏感、整体感为目的的,是审美意念与审美行为相和谐的过程,是把审美要求通过各种表现技巧、表现手段使之理想化的方式。现代装饰画教学由于受各种艺术流派的冲击,无论是教学模式、教学观念,还是在艺术形式上都受到一定的挑战。因此探索如何使装饰画教学与其他造型艺术相互沟通,推动传统工艺向现代化文化的发展,是现代装饰画教学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石磊 《文教资料》2011,(7):96-97
传统装饰画中蕴含的"形"融合了中国的宗教、政治、伦理和民俗风情,是中华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列举传统装饰画图案及汉字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成功运用的优秀案例,论证现代平面设计的民族化需借鉴传统文化元素的精髓。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不断创新的艺术种类中,装饰画具有非常大的装饰和点缀作用。装饰画是一门注重运用物质材料进行创作的独特艺术门类,在创作中必须要注重材料的运用从而才能达到材料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本文通过分析材料在装饰画的定位,阐述装饰画的发展离不开材料的发展,进而分析装饰画的材料美感主要体现在色泽美、纹理的运用上和装饰艺术中合理配置及使用材料的方法。最终推理得出装饰画的发展离不开材料的发展,材料的使用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因此材料的运用也起具有独特的价值。在进行装饰画创作过程中,艺术家要做的重要步骤之一就是实现选用材料与表现形式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0.
唐香花 《广西教育》2011,(27):114-114
论述装饰画的历史发展、现代发展和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与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著史目的保持一致,尽管在具体事功上对古今似有偏重,但司马迁基本上还是坚持了等视古今的理性态度。因古今在揭示天人关系上的同等地位,司马迁既反对崇古也反对厚今。因而在处理古今关系上他强调“古今一体”而要求通晓古今之变。司马迁对古今的态度及其对古今关系的认识与其历史观密切相关。因古今时长的可调性,从宏观上看,司马迁在审视古今历史发展的总体历程时采取了循环论模式;但是从微观上来看,司马迁在审视具体的古今变化时又秉持明显的进化史观。  相似文献   

12.
转型期的行政权嬗变表现为传统的行政权某些特征依然存在,现代的行政权特征又大量出现,构成传统的行政权与现代的行政权整合与交融态势。它从一个层面透视了当代中国公共行政改革历程,同时也是对其改革向度的折射,为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发展及行为选择提供了思考。  相似文献   

13.
近代实业家张謇认为近代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有力扶持,应该大力倡导金融现代化。文章通过张謇平生的实践活动以及国内、国外几个方面对张謇近现代金融体制理念的思想渊源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现代绘画从产生到现在,其新颖、多变的形式与绘画基础就具有的密切的联系。该文从现代绘画的产生与绘画基础的关系,从现代绘画最具代表性的方面(现代绘画的表现形式)中所体现的绘画基础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传统故事法曾经为道德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时代的改变,脱离现代生活的故事内容、沉闷的讲述方式、严肃的课堂氛围使传统的故事法陷入了窘境,无法适应现代德育的要求。据此,作者提出相关对策,用现代化的故事、现代化的步骤和现代师生情感场来改革传统故事法,用一种现代的故事法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初,中国古典文学理论衰微,现代文学理论范式开始形成。促成现代文学观念形成的因素有三个:一是西方现代文学理念,二是仿西方文化而来的现代高等教育学科体制,三是现代性质的文化传播媒介。这三种因素促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研究范式的形成,意味着中国文学领域一种新的文化秩序的兴起,也标志着传统文学批评与文学鉴赏模式走向终结。  相似文献   

17.
樊骏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观包括四个方面。中国现代文学:它的存在就是它的意义;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事实的历史,而不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家文学理念的历史;中国现代文学史是有"我"的文学史,而不是无"我"的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是由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构成的一个时空结构。樊骏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观,不但超越了文化大革命前夕,政治革命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观,而且超越了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翻案文学史观。这种双重超越,是一种终极性的超越,是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自身本质的回归。他把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存在本身视为它们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而且是不假外求的。樊骏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透露出一种至大至刚之气。  相似文献   

18.
赣州市产业发展战略与产业规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分析赣州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指出赣州应建立以高新技术和教育产业为先导、现代化物流业为主导、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为重点、现代农业为基础,相互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并应通过产业集群来促进特色工业园区建设,使产业规划与工业园区和城镇建设相结合。通过产业政策扶持相关产业发展,以支撑赣州到2020年建成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金城是民初北方画坛的领袖人物,也是我国第一座国立博物馆“古物陈列所”创意的提出者和直接经办人,对我国近代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功不可没。金城具备的近代博物馆学的资质与能力,与其家庭环境和国外留学考察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从传统蒙学读本向近代教科书转变的过程发生在晚清。一般公认1897年南洋公学外院师范生陈懋治等人编《蒙学课本》三编,还有1898年无锡三等学堂俞复、丁宝书、杜嗣程和吴稚晖等创办者编就的《蒙学课本》,是中国人自编教科书之始。新学堂和近代出版业的发展促进了教科书的诞生。文明书局20世纪初推出的一套“蒙学教科书”,汲取了西方分科思想,在学科设置上较明显地具有了近代学科意识。商务印书馆的“最新教科书”,按照学制规程来编辑课文,不论是规模的健全还是编辑的规范性,都标志着中国近代教科书的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