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介恐慌是指因大众媒介传播所诱发的社会恐慌现象。笔者以媒介产品为样本,探讨了引发社会恐慌的原因、影响;并就当前如何规范媒介行为,避免因不恰当传播给社会稳定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的去中心化和交互性引发传播格局与传播生态的改变,传播主体的泛化、传播内容的碎片化、情绪化以及媒介技术带来的认知固化,对人们接触、理解与使用媒介提出了更高要求。疫情危机下,大学生缺乏对媒介信息系统的宏观认知,在解读与评价信息时批判能力不足,且鲜少在公共平台发声,社会责任感缺乏,媒介素养亟待提升。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 ,企业与信息 ,企业与新闻 ,企业与大众媒介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而不再仅仅局限于在媒体上刊发产品广告的传统方式了。为此 ,本期发表一组与此相关的文章 ,对市场的价格战与企业的危机公关 ,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探讨 ,想当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Web2.0时代的到来,博客、播客和维基对于受众来说已经不再陌生。华南虎事件、艳照门和西藏事件不难看出草根媒介已是受众接触新闻信息的主要媒介之一。草根媒介的兴起对新闻传播者来说,是一次新闻传播职业的革命,也是一次新闻传播观念的革命。  相似文献   

5.
麦奎尔指出":人们认为媒介具有‘伤害’社会(引发冲突和失序)以及对社会有益的可能性(维持秩序和社会整合)。"①媒体在进行信息传播中所营造的媒介环境,有可能引发受众对现实环境的误判。目前有关社会新闻的传播存在着一定的异化现象,引发受众对于媒介过度渲染的社会环境现实化,从而产生媒介恐慌,对社会心理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6.
童莉 《军事记者》2010,(2):47-48
21世纪以来,以博客、播客、QQ空间等为代表的草根媒介出现并逐渐壮大,形成与传统大众媒介相对应的传播态势。“中国博客大众化元年”后,草根媒介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能让普通民众快速成名.如“十年砍柴”等人的博客。如今,草根媒介的“小道消息”也为网民信息提供来源。本文就新媒介环境下的草根媒介对三大大众传播理论(“把关人”、“议程设置”、“意见领袖”)带来的冲击与影响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7.
《媒介竞争与媒介文化》向我们展示了作者头脑中的文化地图。我们不妨把这本书当作是一部对媒介现状与问题的索引,按照这些索引,我们将会对社会时弊产生更多的深省与反思。从于丹热引发的对精英文化大众化的争论,到时下艳照门引发的对网络传播道德底线的探讨,都在向我们昭示媒介文化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冲撞与交织,也通过大众媒介平台得以彰显。人们一方面希望精英文化不再专属于精英人群,而能成为雅俗共赏的公众话语;另一方面人们又容易受到星、腥、性的引诱。于是,通俗一不小心,  相似文献   

8.
媒介触达了社会各个领域,也渗透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媒介不再只是传播信息的一种中介,而是融入到整个社会之中,参与并影响着社会事务的发展,推动着媒介化社会的形成。本文着重阐述了媒介化与媒介化社会的理论渊源,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媒介化社会网络信息传播面临的风险,希望通过重视主流内容传播、回归新闻专业主义、持续加强信息公开、完善网络信息法规、提升媒体把关能力、提高公众媒介素养等措施,助力网络信息在媒介化社会中的健康传播,推动社会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9.
麦奎尔指出:"人们认为媒介具有‘伤害'社会(引发冲突和失序)以及对社会有益的可能性(维持秩序和社会整合)."①媒体在进行信息传播中所营造的媒介环境,有可能引发受众对现实环境的误判.目前有关社会新闻的传播存在着一定的异化现象,引发受众对于媒介过度渲染的社会环境现实化,从而产生媒介恐慌,对社会心理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0.
王勇 《现代视听》2011,(8):26-29
大众媒介广告在信息传播上具有搭播的特性。搭播特性决定大众媒介广告一般难以引起受众的有意注意。认识大众媒介广告传播的搭播特性,对于理解大众媒介广告传播的内在机制,认识大众媒介广告传播效果评估的复杂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广告实践,特别是对于广告媒体的选择和运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赵雪芳 《东南传播》2020,(8):105-107
我国媒介发展历史可分为传统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和泛众传播时代,传统媒体时代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是由少数人掌控的单向传播的时代;新媒体时代是分众、双向、去中心化的传播时代;泛众传播时代是我们正在面临和即将迎来的媒介时代,是沉浸式的传播时代。在媒介发展的历程中,媒介与人的关系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异化,从人使用媒介、人与媒介相互作用,到人与媒介共生,本文将基于异化理论探析这三个媒介时代媒介与人的关系变革。  相似文献   

12.
吴美娜  项国雄 《新闻界》2005,(5):48-49,47
媒介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人的行为方式还表现在对人的思想、文化的影响,新传播技术的威力不但会重塑媒介产业,同时也会影响到依赖媒介生存的世界.本文中大众媒介是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大众媒介;新媒介则是指手机、摄录机、电脑等新兴媒介以及以互联网、万维网技术为依托的网络媒介.新媒介的出现使得传播形式得以改变,人们运用媒介和媒介内容的方式也会随之变化,媒介不再威力无比,受众不再软弱无力。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媒介素养研究关注的重点是如何提高公众对于各种媒介信息的选择与鉴别能力、理解与评价能力、质疑与思辨能力。其实,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公众只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信源由传媒与传媒人主导。传媒理应提高新闻记者的媒介素养从而提升新闻信息的质量,才能更好地削减媒体对公众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庞可慧 《新闻界》2005,(5):148-149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规模覆盖全社会,在传播各种信息方面发挥极大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大众媒介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还存在着混乱现象.限于篇幅,本文主要讨论大众媒介在汉语拼音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唐俊 《新闻界》2023,(1):47-56
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进化论主要从感知维度对媒介发展演进规律进行了论述,认为媒介进化是一种人性化趋势模型,是一个更多复制前技术时代传播环境的过程。但若仅从感知维度的路径,媒介技术发展到XR (扩展现实)阶段就几乎已到达终点。媒介进化还需结合权力维度进行考察,人类传播史经过了从自然传播平权、中心化媒介集权到网络社会数字赋权的漫长历程,权力的回归与感知的平衡共同统一于人性化趋势之中。当前,Web3.0媒介的“去中心化”价值观和平权结构设想为媒介进化注入了新的驱动力,也为媒介进化论研究开启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6.
臧燕  尹梅 《现代视听》2013,(2):30-32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受众自主意识的觉醒,媒介的传统使用方式正在经历着变化,媒介已不再是受众可望不可及的,而已变成了大众表达心声、展示自我的舞台。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论述媒介的这种角色转变,试图对当代媒介的传播现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媒介素养研究关注的重点是如何提高公众对于各种媒介信息的选择与鉴别能力、理解与评价能力、质疑与思辨能力。其实,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公众只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信源由传媒与传媒人主导。传媒理应提高新闻记者的媒介素养从而提升新闻信息的质量,才能更好地削减媒体对公众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张俊惠 《新闻世界》2011,(11):83-84
大众媒介放大了草根的声音,也推动了草根文化的发展与勃兴,使草根文化成为一种人们认可的文化形式。草根文化在网络这个平台上展现了最真实、最广泛的民意,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不良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9.
流行语的"去中心化"反映了媒介技术创新下社会变迁的"去中心化"趋势。在互联网语境中,流行语的生成经历了一个公众对普通词语再生产的过程,其往往体现了对权力的"去中心化"。或者说,一个词语即使再平白无奇,一旦被公众赋予"去中心化"的意义,就具有广被传播,成为流行语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王玮  金萍华 《新闻知识》2006,(12):32-34
一、体育已成为品牌信息传播的有效媒介在品牌信息传播和品牌塑造中,大众传播媒介一度功不可没。然而,随着信息爆炸、广告爆炸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传统大众媒介传播功效的有限性越来越明显。品牌行销策略的制定者在时时抱怨推广费打水漂的同时苦苦寻求更有效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模式。而当耐克等体育类产品和可口可乐等非体育类产品多年来纷纷搭着体育运动的顺风车不断成功运作的时候,这种寻求品牌信息传播有效媒介的目光也越来越多的集中到体育上。体育既是传播的内容,又是传播的媒介。体育通过传统大众传播媒介传播其本身,同时又作为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