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品 《文教资料》2005,2(35):156-158
《红字》主要写了女主人公海丝特一生为追求自由爱情而顽强斗争的历程,闪耀着人类的进步之光;也正反映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浪漫主义思想,即人生而具有平等、自由和爱的权利,并且证明了人类发展中的一个共性:自由是要通过斗争才能获得的权利。  相似文献   

2.
《简爱》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女主人公坚持自由和独立,渴望冒险,热爱大自然;她的身上闪耀着浪漫主义的光辉。文章将对简爱性格中的浪漫主义特点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3.
浪漫主义主要源于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并在作品中制造填补差距的生活材料.而浪漫主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现有现实的反映及想象的寄托.<名利场>中,萨克雷借助于想象与塑造,通过对女主人公蓓基由"原始"至"叛逆"至"阴暗"的性格发展建构,寻求着自由、激情、快乐的浪漫主义理想,演绎了自身现实生活中由"向往"至"反抗"再至"感伤与离情"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4.
朱香宇 《林区教学》2013,(10):24-25
《红字》是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家霍桑的代表作,它主要讲述的是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嫁给了医生齐灵沃斯,然而他们之间却没有爱情,在追求自由与新生的道路上,海丝特与牧师丁梅斯代尔相恋,这是一场不被世人所接受的恋情,它违背了道德与宗教的行为准则,但在历史的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中,对小说中女主人公也是看法迥异,褒贬不一。  相似文献   

5.
该文通过对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尔·霍桑作品《红字》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诠释 ,揭示了海丝特·白兰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自身性格的弱点 ,并透过文本主人公的悲剧命运 ,剖析了霍桑寄寓其中的人生隐秘、道德渊薮及浪漫主义的悯世情怀  相似文献   

6.
该文通过对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尔·霍桑作品《红字》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诠释,揭示了海丝特·白兰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自身性格的弱点,并透过文本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剖析了悲剧命运的根源。  相似文献   

7.
论《红字》中A的象征意义--点评霍桑的《红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字》是美国作家霍桑于1850年写的长篇小说,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的杰作。小说描写北美清教徒聚居的殖民地区一个英格兰少妇的恋爱悲剧,肯定了女主人公对爱情和自由的追求,呼吁女性的人权,否定了清教徒殖民地区残酷野蛮的法律,揭示教会势力的虚伪凶残和对人的残害,表现出一定的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8.
陈晶 《滁州学院学报》2011,13(4):20-21,27
《红字》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集中体现了清教主义和超验主义思想。女主人公海丝特的自强不息是"自助"精神的体现,而牧师丁梅斯代尔的公开忏悔是清教主义社会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9.
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家霍桑的代表作《红字》备受万众瞩目,主要讲述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嫁给和他毫无感情的医生奇灵渥斯,在孤独和追求自由中,她与牧师丁梅斯代尔相爱并生下一女儿。学术界对海丝特·白兰的人物性格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本文将从海丝特性格中的叛逆精神和勇敢坚强的意识两方面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0.
《理智与情感》是一部描写英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女性的文学作品,特别体现了两位女主人公埃莉诺的现实主义思想和玛丽安的浪漫主义思想。旨在表现简.奥斯丁对浪漫主义的思维方式有浓厚的兴趣,同时又用现实主义进行创作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11.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浪漫主义文学奠基之作中,他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以爱斯梅拉达为首的主要人物,并通过对照原则揭示了人物关系之间的真善美与假丑恶以及女主人公爱斯梅拉达的悲剧根源  相似文献   

12.
《一小时的故事》是凯特.肖邦一部体现女权主义思想的作品,它细腻地刻画了女主人公在一小时内经历的情感起伏。这里剖析了女主人公女性自由意识顿悟的建构过程,并从解构主义的角度阐释她自由意识的不自觉性和被动性,反映了女性自由意识觉醒后注定在男权社会无路可走的悲剧。  相似文献   

13.
《飘》是美国小说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一部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长篇巨作。小说主要描绘了女主人公斯嘉丽的真实情感,成功塑造了一个鲜明、清晰而又独特的人物形象。本文主要从爱情、事业两方面分析斯嘉丽的女性形象,探究人物积极向上、顽强拼搏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浪漫主义文学奠基之作中,他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以爱斯梅拉达为首的主要人物,并通过对照原则揭示了人物关系之间的真善美与假丑恶以及女主人公爱斯梅拉达的悲剧根源.  相似文献   

15.
《伤逝》和《寒夜》的女主人公都为了追求个体精神的自由而女性主体自我意识得到了觉醒,但觉醒后是继续前进还是固步自封?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笔者试从两位女主人公女性主体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觉醒后的困惑来解读这两个相隔21年的文章。  相似文献   

16.
《红字》是美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的成名佳作,作品以北美殖民时期新英格兰地区为背景,将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的命运与不断变化意义的鲜红的“A”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凸显出女主人公自我救赎的善良本性,谴责了保守宗教势力的伪善与冷酷。  相似文献   

17.
该文通过对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尔&#183;霍桑作品《红字》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诠释,揭示了海丝特&#183;白兰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自身性格的弱点,并透过文本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剖析了悲剧命运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巅峰之作《唐璜》中的爱情主题。通过分析长诗中主人公在追求爱情和自由的道路上此起彼伏的经历:在残酷的现实下,真正灵与肉相结合的爱情和自由总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而只以肉欲为基础的爱情是心灵自由的枷锁,只有高于肉体的灵魂之爱才是和自由同在的方法。以此来窥见作者拜伦的另类爱情观:自由高于爱情,灵之爱高于肉之爱。只有心灵之爱有了归宿,灵魂和肉体才能真正获得自由。  相似文献   

19.
杨慕文 《文教资料》2011,(10):21-23
《贵妇人画像》是亨利·詹姆斯的早期最佳作。在此作品中.作者成功塑造了伊莎贝尔·阿切尔这一形象。本文一反中外评论家们提出的小说女主人公伊莎贝尔性格缺陷决定她坎坷命运的观点.试图从社会根源来剖析女主人公在欧洲追寻自由,身陷囹圄的命运背后复杂而深沉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20.
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代表作《红字》讲叙了女主人公海斯特因所谓的"通奸"罪而遭受屈辱和惩罚的的故事。作者成功塑造了一个敢爱敢当、勇于反抗社会习俗的反叛女性新形象—海斯特。海斯特坚定的反抗意识和叛逆行为贯穿文章的始终,体现了霍桑的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