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言情小说是通俗小说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它是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兴起之初就存在的小说类别,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可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言情小说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和研究。人们只是欣赏消遣,却羞于给它一定的地位。二战结束后,社会文化意识发生剧变,美国通俗文学空前繁荣,伴随着女权主义理论的发展和深化,言情小说的创作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都有了新的突破。涌现出大量优秀的言情小说作家和作品,借助当代媒体的力量,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从《春明外史》开始的张恨水的小说改良 ,在漫长的创作生涯中 ,先后成功改良了社会言情小说《啼笑因缘》和社会讽喻小说《八十一梦》等作品 ,取得显著的文学实绩。他大量创作的抗战小说也起到了激励民气的一定作用。张恨水的文学道路 ,介于新与旧、雅与俗之间 ,在新文学小说和现代通俗小说互动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余醴 《现代语文》2007,(3):91-94
言情小说是人们喜闻乐见和津津乐道的文学样式,也是通俗的文学中重要的一支。人们对言情的需求和消费也成为言情小说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随着社会的变革与发展,言情小说不断演变,它和社会文化紧密相连。叙述者和叙事方式、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和和两性关系在几个典型时代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走过了从世情到梦幻到童话再到现实的过程。张爱玲、琼瑶和亦舒、席绢几位作家就成就了几个阶段的演变。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形态使文化生产获得了生机,当代通俗小说进入"百花齐放"时期,科幻小说、青春小说、军事小说、玄幻小说、悬疑小说、都市言情小说……都在这一时期获得了迅速发展。至网络出现与普及,借助媒介变革以及网络小说付费阅读制度的实施以及文学的跨媒介生产,当下通俗文学创作及接受呈现出繁荣之态。这些现象的出现,有偶然,也有必然,其发生机制和繁荣原因以及由此引发的诸多问题,均值得我们深入  相似文献   

5.
20世纪香港女性文学可分为四五六十年代的拓荒与奠基时期,七八九十年代的成熟与繁荣时期.前期有萧红、张爱玲以及本土作家黄庆云、夏易等,后期有严沁、陈娟、梁凤仪等,形成了言情小说、社会小说和现代派小说等类型.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小说从诞生时已经沿着两条道路行走,即形成了所谓"雅"、"俗"两种类别的小说模式。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两条道路合流交叉的倾向日趋明显,张爱玲的小说成为雅俗合流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本文通过分析其小说集《传奇》对五四新小说的若干元素的吸取、融会,欲辨析其间对雅文学承继与融合的种种表征,借此总结其创作经验,为中国现代小说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传统与现代之间--略论民初言情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民国初年的言情小说入手,以这一时期鸳鸯蝴蝶派的小说创作为主要对象,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大众心理状况,考察民初言情小说在题材内容、创作手法等方面对传统与现代的融汇.及由此产生的对中国小说现代化的推动作用,来对民初言情小说做一次价值重估。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文学传统谱系中,文学关注人生、积极干预社会的现实主义传统一直绵延不绝,并决定了中国文学基本的审美价值取向。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虽然内容、形式、意蕴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仍注重其现实主义的转向。丁墨的悬爱小说充分演绎了当代网络小说"言情+X"的模式,在言情中融入悬疑、推理,既丰富了言情小说的生命力也在案件的发生与解决中融入了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切,也彰显了新时代女性在职场与爱情中的蜕变。  相似文献   

9.
李涵秋的小说客观的反映出了各阶级、各阶层在那个时代的心灵史和社会的历史变迁,将言情与社会结合起来,以社会为经,言情为纬,全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面目,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近代狭邪小说也有自我的独特价值,它将小说的表现对象由繁琐的家庭故事改为特殊的社会故事,将展现感情为主的清代人情小说转变为展现士人生活为主,确定了自身的历史地位。但由于表达"情"与"社会"范围的限制,狭邪小说对比于社会言情小说有着巨大的缺点,从而导致了它无可挽回的走向末路。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语:通俗小说具有鲜明的类型化特征,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类型小说几乎等同于通俗文学。但是“类型小说”的称呼并非与生俱来。如果以市民大众文学的脉络视之,到清末民初的鸳鸯蝴蝶派时期,类型小说才得以定型,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范伯群先生主编的《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以类型文学为标准,系统梳理了晚清以来主要类型小说如社会言情小说、武侠小说、侦探小说、历史小说等部分代表作品。随着时代和载体的改变,类型小说也悄然发生了流变,当下的网络小说主要表现为类型的细化,如武侠小说分成了玄幻、仙侠等,社会言情小说为都市言情、校园小说等取而代之,更有同人小说、女尊小说等和而不同的新文类不断涌现,这些类型小说皆与清末民初的中国通俗文学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小说以其内容新鲜活泼、形式不拘一格取胜,在内在逻辑上暗合了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层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天人合一、因果报应、回归模式等特点。其外在的基本结构主要有单线式、链条式、网络式等形式,体现了缀合性、整体性、空间化等基本特征。在结构方法上,中国古代小说常常使用草蛇灰线法、弄引獭尾法、回环三叠法、虚实相间法等基本方法。中国古代小说还吸收多方面的营养,逐渐形成了一种内涵丰富且呈发展变化趋势的民族传统,构成了中国古代小说独特的结构特征和发展道路,对后世的小说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以来乡村题材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城市意象。城市意象的书写既有着成功的经验,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还有着十分重要的文学史意义。面对着这一新的异质性的文学资源,只要乡村题材小说作家将其完美地整合到传统的乡土小说资源中,中国21世纪的乡土小说必将走向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3.
左翼作家与新感觉派作家都进行了上海的都市抒写,但由于他们的性格与追求的不同,其笔下的都市也迥然相异。当新感觉派表现中国现代城市社会的"风俗"的时候,左翼作家却表现发生在中国的政治风云的变幻;当新感觉派关注"人"与"都市"的关系时,左翼作家在关注"人"与"人"的关系;当新感觉派运用现代主义方法描写都市的变异的时候,左翼作家仍然用现实主义方法描写社会种种腐败龌龊的实在情形。新感觉派的主观的心理分析与左翼作家的客观的社会分析共同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的都市风景线。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小说与古代日本汉文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汉小说是日本小说中一个独特的类型。它们是日本小说作家以汉字为叙述语言,描述日本本民族故事、反映日本人民民族感情的一种独特创作。多年来,由于这种小说形式上的“汉化”和内容上的不相一致,致使它们同时被排斥在中国和日本小说的研究视野之外.其面貌不为人所知。事实上,它们虽然从学疆域划分的角度上属于日本,但无论其语言风格、体形式,还是小说旨趣等等,它们又的确深受中国小说的深刻影响,甚至是自觉模仿。这一切,显示了处于化强势地位的中国小说对域外小说强大的影响力,及其在学交流中不可取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新历史小说的哲学精神虽不是有意识接受存在主义哲学精神,但潜意识地与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加缪、海德格尔的哲学精神产生某种精神暗合,体现在荒谬与虚无、想象与自由、对时间的消解等方面的推崇。西方存在主义是面对西方社会中人情淡薄与信仰危机以后,以悲凉、厌烦的个体心理体验结构——时间性来建构起来的人生哲学,新历史小说的哲学精神缺乏西方存在主义的根基,它所接受的只是西方存在主义的形式上的质疑现实的精神。  相似文献   

16.
当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迎来了以网络为平台的网络小说的繁荣,同时给传统小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网络小说与传统小说的相互影响使二者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极其微妙的对比变化。从时代环境、语言环境、书写环境等方面的分析入手,进行二者生态环境的对比,以期营造更为健康宽松的小说创作的生态环境,促进二者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小说漫谈     
文学能安慰灵魂,挽留生命,使现实生活中无缘接触、体验的东西成为我们生命中幻想,感动的一部分。中国小说偏向趣味性,自清末以来,人们在急剧的社会变化中接受了现实主义,通过小说对社会进行宣判,宣传新的思想精神;西方强调小说的虚构性,重视小说是否具有阅读性。小说有出名与不出名之分,还有可转述和不可转述之别,但都可带给我们许多人生况味的体会。现在小说处在边缘化的状态,出现了消费性小说,实际上这是市场经济还没充分发育的一种现象。但从趣味、休闲的角度去读一些书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武侠、言情,但我们还要读一些更好的作品,使我们在精神情感和体验人生方面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8.
滕固小说论     
滕固的小说创作深受唯美主义影响 ,但他并不是一位单纯的唯美主义作家。他通过对丑陋人性、颓废人生的描写表现了浪漫情调和冷峻的现实关怀  相似文献   

19.
一般说来,美国最早的流浪汉小说传统,可以追溯到19世纪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的<瑞普·凡·温克尔>,而真正标志着美国流浪汉小说达到第一座艺术高峰的作品,则是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到了20世纪,美国流浪汉文学的声誉,又主要是建立在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索尔·贝娄的<奥吉·马奇历险记>、杰克·克茹亚克的<在路上>和威廉·肯尼迪的<流浪汉>之上.这些作品继承了欧洲流浪汉小说的艺术传统,同时也反映出了鲜明的时代风貌与独特的美国精神.  相似文献   

20.
文学的发展总有着传统的前后相因。中国文化中很突出的一点是史官文化。受此影响,古典小说在其漫长的发展路向中,一直受着史官文化因子的制约。古典小说正是在史传文学精神的烛照下,对史传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叛逆。这种继承与叛逆,几乎决定了后世小说创作的基本发展路向。当代小说的创作史就是一部继承经典和背离经典的发展史,这无疑深受古典小说发展路向的制约与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