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684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来探讨应对方式在大学生社会态度与主观幸福感二者关系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发现:(1)大学生社会态度、主观幸福感、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变量之间两两相关显著;(2)大学生社会态度对主观幸福感影响显著,且为正向影响;(3)在大学生社会态度对主观幸福感影响中,应对方式起着部分中介效应。并依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应对方式对自杀态度的影响,采用应对方式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杀态度问卷(QSA),对西北师范大学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和自杀态度有显著差异;(2)自杀行为的态度与SCL-90的各因子显著相关且均为负相关,与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和求助呈显著正相关,与合理化负相关显著。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心理健康水平的抑郁因子和应对方式中的求助因子进入了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3.
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合肥市高校在读大学生进行调查,试图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锻炼态度的影响.运用回归分析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锻炼行为与父母消极教养方式具有较高一致性;行为认知、行为意向等认知类因子与父母积极教养方式有显著相关,行为态度、目标态度等态度类因子与消极教养方式有显著相关;母情感温暖对大学生锻炼态度存在直接效应;父情感温暖、父惩罚、父母过分干涉、父过度保护、父母偏爱对大学生锻炼态度存在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当代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测量,通过比较不同父母教养方式下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差异,确定与大学生应对方式相关较为密切的父母教养方式应激源。论证父母教养方式和态度是影响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直接因素,为学校实施干预提供事实资料,为父母们在家庭教育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养方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为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SCL—90、应对方式问卷(CSQ)对嘉应学院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306份有效问卷进行对照研究。结果:SCL—90各症状因子贫困生高于普通大学生,贫困大学生更多采用自责、幻想等消极应对方式,应对方式的自责因子有显著差异;应对方式与贫困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显著相关。结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更差,应对方式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需帮助贫困大学生更多地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有针对性的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当代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测量,通过比较不同父母教养方式下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差异,确定与大学生应对方式相关较为密切的父母教养方式应激源,论证父母教养方式和态度是影响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直接因素,为学校实施干预提供事实资料,为父母们在家庭教育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养方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横断面研究,运用控制圈量表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控制圈及其个人实力和人际控制两个因子的水平较高,社会政治控制因子的水平一般;(2)大学生特质应对方式中的积极应对处于较高水平,而消极应对水平一般;(3)在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影响方面,大学生控制圈在身份、城乡两个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应对方式中的消极应对在性别及专业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4)大学生控制圈与特质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密切,大学生的控制感对其应对方式的预测作用显著。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控制感和积极应对水平较高,控制感影响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社会支持、自尊、简易应对方式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认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不同性别和不同生源地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支持、自尊、应对方式无明显差异;不同年级高职院校学生在SCL-90偏执因子上差异显著,并与应对方式密切相关。社会支持、自尊、应对方式是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应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关注其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43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其父母教养方式与简易应对法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体验到更多的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多数因子与简易应对方式密切相关。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和父亲惩罚、严厉对大学生积极应对方式具有显著的影响;父亲拒绝、否认,父亲偏爱被试和父亲过度保护对大学生消极应对有显著的影响。而母亲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简易应对方式均无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和自杀态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自杀态度,探讨领悟社会支持与自杀态度的关系,以便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自杀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杀态度问卷(SAQ)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320名大学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生对自杀持矛盾或中立的态度,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不同专业和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自杀态度和领悟社会支持各维度的差异均不显著;(2)不同家庭关系的学生在对自杀者的态度、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安乐死的态度上存在差异,在家内支持和家外支持上存在显著差异;(3)单亲大学生与非单亲大学生在对安乐死的态度、家内支持、家外支持上存在差异;(4)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自杀态度密切相关,领悟社会支持各因子与自杀态度各因子都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  相似文献   

11.
研究大学生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方式,对于指导学生有意识地纠正消极应对方式,提出切实可行的干预策略有实际指导意义。从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年级大学生面对应激事件所采取的应对方式的差异检验显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搞一刀切,应根据性别、民族和年龄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  相似文献   

12.
选取廊坊师范学院和河北工业大学的部分学生为调查对象,选用罗特的《人际信任量表(ITS)》、《卡特尔十六项人格因素测验(16PF》和肖计划的《应对方式量表》为研究工具,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人际信任度总体偏高,人际信任无显著的性别、年级、生源地差异;人际信任与怀疑性和紧张性人格特质有显著正相关,而与稳定性、有恒性、幻想性呈显著负相关;人际信任与合理化挫折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自责、退避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在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困难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要应激源,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应该作为高校教育的一项常规工作来做。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是缓解心理压力的重要因素,可以作为干预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切入点。通过对大学二、三年级本科生的调查表明,就业压力在大二学生中就普遍存在,到了大三更为严重;信息性支持、工具性支持以及成熟的应对方式对于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具有积极意义。因此,优化大学生的就业支持资源、改善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可以作为干预其就业压力的基本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师范类大学生的自尊水平、社会支持状况对其应付方式的影响。方法:使用自尊量表(S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应付方式问卷对428名师范类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师范类大学生在应付方式各维度上的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解决问题、求助、退避、幻想、合理化、自责应付因子。2.自尊与每种应付方式都有显著相关,而社会支持只与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应付方式有显著相关。3.自尊与社会支持对解决问题、求助应付方式有正向预测作用,自尊对自责、退避、幻想和合理化应付方式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福建师大福清分校为例,探讨一般本科院校学生的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对一般本科院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CSQ)对福建师大福清分校的350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1)323名一般本科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总体平均分低于全国常模但差异并不显著,心理健康状况一般,强迫症状呈阳性。(2)男性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性,在焦虑、恐怖、精神病性这几个因子上差异显著;文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理科生;城市生源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农村生源;不同专业学生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个体更多的选择在解决问题、求助和幻想的应对方式。(3)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间显著相关。结论:不同类型的应对方式对一般本科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对高交往焦虑华侨学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93名从小在国外生活目前在内地高校就读的华侨大学生为对象,了解高交往焦虑华侨学生受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影响状况.结果显示,高交往焦虑华侨学生比低社交焦虑侨生有更为明显的交往焦虑体验,他们的社交焦虑特点与其所采用的不成熟的应对方式相一致,而社会支持对高交往焦虑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大学生相对剥夺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人际敏感性问卷,探究贫困大学生相对剥夺感、应对方式和人际敏感性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相对剥夺感、消极应对方式和人际敏感性三者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对剥夺感、人际敏感性均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相对剥夺感对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和人际敏感性都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积极应...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高一学生的应对特点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采用解亚宁的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Perris编制岳冬梅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的中文版,对三所普通中学、市级重点中学和职业中学的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高一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统计结果表明:1)高一学生仅有积极应对方式在不同类型学校有明显差别。2)无论在学校类型、是否独生子女、还是性别方面,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一学生应对方式的影响都存在较多的差异。3)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多数高中生的应对有明显的关系。4)独生子女更加在意父母的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信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应激源特点及常用应对方式,从而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采用大学生心理应激源及应对方式问卷对某信息类高校4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前程压力是信息类高校大学生面临的最大的心理应激源;大学生在前程压力、学习压力、社交人际压力、自主独立压力上年级差异显著,大三学生压力最大;大学生在应激状态下习惯采用的应对方式依次为:解决问题、幻想、自责、合理化、退避。高应激组倾向于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进而得出结论:信息类高校要指导大学生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顺利度过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高中阶段聋生的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状况,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聋生在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两个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健听学生,但在支持利用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聋生与健听学生在积极应对方式上的得分无显著差异,而聋生在消极应对方式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健听学生;在聋生组和健听学生组,社会支持对应对方式都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