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赵敏 《文教资料》2008,(26):64-65
中日两国在历史上都属于农耕为主的国家.两国在各自饮食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饮食文化.其中,日本自古以来受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颇为深刻,可以说很多的日本料理文化都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一些饮食文化.另外,由于两国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存在着一些饮食习惯的不同.最后,现代饮食生活日本与中国也是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3,(A5):19-20
中日两国是有着3000多年历史往来的邻国,中国文化渗透在日本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饮食文化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例如,豆腐、饮茶等都是从中国传到日本的。本文从中日饮食文化的历史背景、料理构成、特色、制作方法及中日两国人的饮食生活、饮食观来研究日本民族的特有性格。中日两国饮食文化的不同可以说是由两国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姚道霖 《考试周刊》2014,(91):24-25
日本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饮食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日本文化已经开始影响世界,而影响最大的是饮食文化。本文以日本饮食文化为切入点探讨日本的饮食文化特色及文化内涵,意在更深入地了解日本饮食文化,同时更好地体会日本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日本人对生活的追求不仅表现在丰富多彩的日本传统文化中,也体现在历史悠久的日本饮食文化中。日本便当不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更反映出了日本人的性格和饮食习惯,形成了特有的日本便当文化。通过分析便当所反映出的日本饮食文化及人与人之间浓厚的爱情及亲情等,进一步剖析了日本便当文化对日本社会可持续的影响及作用。  相似文献   

5.
日本传统饮食文化受中国影响很深,但却至今能够保存自己独特的一些饮食习惯与传统。本文讨论日本饮食中的鲣鱼干,酱汤,赤饭,梅干,寿司,纳豆等传统食品,探讨为何在被称为世界饮食文化大熔炉的日本,日本传统饮食文化还能得以保存,延续与发展。并期望通过这些探讨,更好地理解日本文化。  相似文献   

6.
料理文化日本料理多是接受海外的影响,后加以改造,从而成为独具日本风味的菜肴。虽然日本菜与中国菜风格完全不同,但日本菜肴从名称、内容到调味料,都可见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子。  相似文献   

7.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全盛时期之一,佛教文化作为唐代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达到了鼎盛阶段。随着唐代中日交流日益频繁,佛教文化以及唐代饮食习惯也东传日本,在日本生根发芽,这使得日本的佛教文化有了新突破,也使得日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新变化。本文从面食、豆腐、食疗三个方面出发,介绍日本饮食文化与唐代饮食文化的关联,从而加深对中日两国饮食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筷子是东亚文化圈尤其是中日两国广泛使用的餐具,其形状设计非常契合东亚国家的饮食文化。中国是公认的筷子发源地,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受中国古代汉文化的影响,日本列岛的人们也开始学习使用筷子用餐。筷子传到日本后,其形状及功能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并形成了日本独特的筷子文化。本文通过对比中日两国筷子,进一步研究中日筷子文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文化资源。新时期,高校学生被各种文化思潮与价值观念冲击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饮食文化概论融合课程思政元素是在中国饮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中,结合课程内容融合思政教育内容,创新教学模式。通过中国饮食文化和思想政治元素的有机结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个人修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本文就中国饮食文化概论融合思政元素的必要性、可行性、实施途径及现实意义做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阎利华 《考试周刊》2013,(73):29-30
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中国的茶文化传入日本后,经过几代日本茶人的潜心研究和改革创新,逐步形成了集宗教、伦理、美学等为一体,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茶道体系。茶道作为日本民族文化的代表,不仅影响了日本国民的精神文化、建筑风格、陶艺制造和饮食文化,还在其生活习惯、服饰、绘画、插花甚至文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没有茶道,就没有日本文化史。研究茶道,对于了解日本文化、日本社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日俄战争结束之后,日本在中国东北设立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它的成立可以说是日本侵略中国大陆的重要开端。从表面上看,满铁是一个普通的株式会社,但是实质上,它却是一个国策机关,是日本推行其大陆政策的殖民侵略机构。只有立足于这一背景展开论证,并结合满铁对东北地区的文化事业的摧残进行深入研究,才可能揭露这一客观事实的本质以及其造成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开发利用贵州饮食文化资源,是富民兴黔的必由之路,是发展特色山地经济的创新之路,是贵州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有益探索,是符合贵州自身实际且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后发赶超之路。  相似文献   

13.
唐代堪称中国历史上文化最为鼎盛的朝代,也是整个古代中国与境外、海外国家相互交往最为密切的朝代。唐王朝的先进文明,成为各国向往的文明,尤其日本自先秦至唐朝都在吸收发达的中国文明。不过,日本自古到今都有一个看似矛盾,却对本国文明极为有利的文化吸收策略。这种策略就是:既无所顾忌地“拿来”外国文化、又旗帜鲜明地固守本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当代的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集中反映;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揭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发展趋势的新文化。它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性、鲜明的时代性、浓厚的民族性、广泛的群众性、兼收并蓄的开放性和锐意改革的创新性等特点。新时期,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国“和平崛起”国际战略新思维的必然抉择,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自我解放的必然归宿,是妥善应对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所遇到的各种挑战与困境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5.
朝鲜通信使又称通信使、遣日韩使、遣日使,是1607年至1811年时李氏朝鲜派往日本江户幕府的使节。从1392年开始,朝鲜宫廷就派遣使者前往日本。从1607年至1811年间,朝鲜共派有12个通信使团前往日本。柳相弼的《东槎录》便是对1811年最后一次使行的记录。从中可以发见诸多朝日情状,如朝鲜方面吏治腐败,朝鲜通信使行路的艰险,日本的房屋建筑、山水景观、居民装束衣着、民风民俗、节日庆祝、饮食音乐等地物风俗。此记录也展现了朝日的交好,朝鲜通信使对日本文化的态度和自豪感等。对于深入了解当时朝日历史人文景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文化是企业形成长久的生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最有力的基础,目前我国大、中、小企业中,优秀的企业都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而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不系统、不完善。在新入职员工的培训方面,很多企业做的也非常不够,或者往往只重视其岗位技能的培训,极大地忽视了企业文化教育。高职院校在学生的企业文化教育方面也存在缺陷,所以要使学生又快又好的从学生转变为职业人,在校期间,加强企业文化教育与熏陶十分必要,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风水文化是中国古老的文化现象,对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道教建筑是道士布道传教,供奉、祭祀神仙牵举行各种宗教仪式的场所,它不仅受到道教文化的影响,而且其建筑设计也体现了风水理念和原则。  相似文献   

18.
中外古代男性内衣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男性内衣的历史文化对现代内衣设计的分类体制和设计理念具有深远影响。探讨中外古代男性内衣文化,阐述其在分类体制、装饰细节、制作技术等方面的影响,对当今男性内衣设计的人文化和时尚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9.
酒是人类物质文明的产物,也是人民经验和智慧的结晶。中国是世界上独领风骚的酒文化大国,与文化结合最为紧密。饮酒既是一种物质享受,也是一种精神慰藉,它渗透在人民生活之中,倍受人民喜爱和推崇。汴宋文化中的酒、酒楼与酒人,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酒”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上的地位与影响。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武汉饮食文化与餐饮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对这一时期武汉饮食发展历史的梳理,分析其民国时期武汉饮食市场与饮食特色,进而探讨民国时期,西式饮食开始流行并发展迅速,对武汉饮食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使得此时期逐渐作别传统生活样式,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这些变化的原因就在于民国时期武汉的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