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方现代思想家研究了许多社会德性方面的问题,在社会的首要价值是自由还是基于自由的公正、共同体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还是相反、对“代议制”民主加以完善还是以“参与制”民主取而代之、法律是否要以道德为基础、道德重在个人的德性品质还是社会的规范、社会应奠基于理性之上抑或非理性之上等问题上存在着重大分歧。西方现代社会德性思想也有一些共同特点和局限,但它是人类思想宝库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优势,无论对现代西方社会还是对现代国际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传统贸易方式效率较低,速度较慢,有不少局限性。随着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在国际上现在已有一些国家和地区部分地或全部地采用了无纸贸易方式,即EDI贸易方式。但是,要使无纸贸易真正成为世界各贸易国普遍采用的方式,必须对纸单据的作用、贸易合同的生效、证据价值的确认以及买卖双方与“第三方”的关系等可能产生的诸多法律问题加以解决,对其中的分歧加以统一,并对适用的国际惯例进行修订,只有这样,无纸贸易方式才能顺利推广。  相似文献   

3.
《病梅馆记》一文后的《思考和练习》二,课文中使用虛词“以”的地方很多,试举例说明有哪些不同用法。翻看几种参考书,发现对“以…为…”这种形式的说明不尽相同。人教社编的《教学参考书》认为: 用于“以…为…”这种形式,作动词。“以”相当于“拿”、“用”。于漪、陶本一主编的《中学语文备课手册》认为:在“梅以曲为美”句中,“以”是介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民组织化问题研究:共识与分歧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本文试图对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中国关于农民组织化问题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本文通过分析认为 ,这些研究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的必要性上达成了共识 ,但在农民组织的法律地位、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的属性、如何对待“两社”等问题上还存在分歧。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对于教师对学生性侵现象并未有明确的处罚规定,更多时候问题被归结到师德范畴,而这正是处置分歧的根源所在。目前这种分歧还在延续,各方正在探索解决办法。一些细节显示,对类似事件的处置有望从道德范畴转移到法律层面,在处置结果公布前,对于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发生,各界就有所讨论。不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住房的价格日益飙升,“小产权”房由于价格低廉而备受青睐。但是在实践中,“小产权”房屋买卖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凸显了一些法律冲突,因为“小产权”房屋买卖而发生的纠纷正是对法律的拷问。“小产权”房游走在法律和制度的边缘,需要法律及时作出相关规定,以弥补法律漏洞,避免更多不必要的纠纷。  相似文献   

7.
在动物能否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以及动物是否享有法权等问题上,一些开明的“主、客二分法”学者认为,动物可以得到特别的保护,但只能是特殊的客体;另有一些学者,接受“主、客一体化法”理论,认为动物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伴侣动物与收养家庭之间应该是何种法律关系,从伴侣动物的特殊性出发应该将二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定义为拟制血亲的准收养法律关系,也就是介于“主、客二分法”和“主、客一体化法”之间的一种准主体、拟制血亲的准收养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8.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省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因与王安石政见抵牾,与新法水火不相容,而历来被视为保守派的首领.但探究司马光的变革理论,未必如人们所言的是“守旧派”.其实,他与王安石一样都是顽固的皇权主义者.王安石的新法归根结底是一切“归之公上”,不许“与人主争黔首”.而司马光反对更改“祖宗法度”,其要害也是维护以皇权为中心的封建等级制度.他们不同的只是“治国之要”的看法和做法而已.本文试图就司马光的变革理论及与王安石的分歧,进行一些探讨,以供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9.
寻求“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目的的共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法律基础”作为一门独立设置的必修课 ,面对新形势对该课程提出的新要求 ,必须在教学目的定位上寻求普遍共识 ,这是任何一门课程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一、明确“法律基础”课性质 ,是讨论其课程教学目的的必要前提毋庸讳言 ,虽然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规范性文件 ,早已将“法律基础”明确定性为“思想教育”或“思想品德”课 ,但是 ,迄今仍有一些教师 ,在教学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偏离了“法律基础”的思想品德教育属性 ,把它“教”成了一门“基础法学”课或单纯的“法律基础知识”课。有的教师甚至不承认它是一门德育课 ,有的教务人员常…  相似文献   

10.
要实现“法治”社会,我们需要的不是掌握专门法律知识的法律专业人才,而是千千万万有着较高法律素养的各行各业的人才。在校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社会精英型人才法律素养的高低,从而也很大程度上推进或者制约了“法治”社会的进程和发展。本文即在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与培养机制等方面展开一些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恐怖主义本来和南北关系没有什么内在联系 ,但由于后冷战时期世界战略力量对比失衡、南北关系极不对称、霸权主义猖撅 ,出现了南方国家的一些民族宗教组织针对美国等北方国家采取的恐怖行动。尤其是“9·11”事以后 ,美国等北方国家的反恐矛头直指部分南方国家 ,反恐问题由此进入南北争论视野。尽管双方在反恐问题上达成了一些重要共识 ,但它们之间的分歧却不容忽视 ,且从这些分歧产生的原因看 ,短期内很难弥合。  相似文献   

12.
战国晚期,韩非的思想理论已在秦国付诸实践,而作为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荀子对关于“势治”、“权谋”、“以力兼人”还是“以德兼人”以及如何评价舜继尧位和汤、武诛桀、纣而灭夏、商等方面问题的看法同韩非显然是针锋相对的。  相似文献   

13.
早在十七、十八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初期,一些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就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分权”、“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这样一些民主口号,用以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资产阶级在取得政权以后,又通过制定宪法和法律,把这些民主口号肯定了下来。美国一七七六年的《独立宣言》规定:“人人生而平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是不可侵犯的“天赋人权”。法国一七八九年的《人权宣言》也宣布:人们生来自由平等,一切主权本源于人民,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非依法不得控告、逮捕或拘留任何人。依据这些原则,资产阶级建立了民主制度,这无疑是有世界影响的大事。正如列宁所说,“资  相似文献   

14.
澳大利亚、比利时、德国、法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对“邪教”问题高度重视,纷纷制订法律,规定基督教中属于“异端”的教派,采取措施进行限制。据悉,比利时划定了187个异端,德国划定800个异端,法国划定172个异端。法国一些议员还提议对一些异端教派和“邪教”进行调查,以决定是否从法律上予以取缔。日本鉴于在现行法律下,无法取缔奥姆真  相似文献   

15.
“但书句”是现代汉语中表示转折关系的一种特殊句式 ,“法律但书”与“非法律但书”在现行法律法规中也运用得非常广泛 ,但运用中稍有不慎便会出现一些偏差。从刑事法律法规出发 ,认真分析并研究总结了但书句与非但书句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特点 ,这将对于现行有关刑事法律法规的制定及其理解、执行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正> 三十年代末,郭绍虞指出,“大学一年级的国文,在各大学中向成问题,学生之需要不一致,学校各方面之期望不一致,即在国文学系各教员之主张也往往不一致,顾此失彼,难求两全”。1978年重新陆续开设大学语文课以来,至今八十年代末,对于教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例如教学目的、古代和现代的比例、文学作品的比重、能否适当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实际,依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各自为政。总结几十年经验教训,完全可以断言:大学语文这种教学局面,再也不应该继续下去了,否则,不利于加快大学语文学科建设,不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7.
“消费者的权益”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八课的教学内容。笔者通过对这节课教材内容的研究和教师课堂教学的观察,发现教材中存在着一些本不该存在的“缺陷”。由于教材的缺陷和教师法律知识贮备的不足,带来了一系列课堂教学的“不完美”。笔者通过查阅法律资料,观察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改进建议,以期能切实提高思想品德课...  相似文献   

18.
"小产权房"的法律问题及相关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产权房”的法律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在法律没有明确“小产权房”地位的情况下,“小产权房”要得到法律的认可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即满足国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符合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的规定,同时优先保障本集体的农民和农业经营人的居住需求。在此基础之上,根据不同的情形对现有的“小产权房”进行处理。另外,“小产权房”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对一些制度,如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制度、集体土地管理制度、集体土地利用制度等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9.
“人身权”和“人身自由权”是两个重要的法律名词,不仅在社会生活中常常可以听到,而且是初中二年级《思想政治》学习中必然会遇到的一对很容易混淆的法律概念。“人身权”与“人身自由权”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着明显的区别,现依据教材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现在的一些哲学辞典和哲学教材,关于上层建筑的定义,有的认为“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机构和社会意识形态(如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观点)”。有的认为“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道德、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复杂系统。”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