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钓冷水鱼,特别是钓哲罗鱼,是我的多年愿望和梦想。1984年《中国钓鱼》介绍日本钓鱼爱好者访华团,到黑龙江省钓哲罗鱼的文章,我爱不释手,使我产生了跃跃欲试之意。5年前通过《中国钓鱼》编辑部同志的帮助,找到了陪同过外国人钓哲罗鱼的黑龙江省的韩德泉同志,我向他探寻钓冷水鱼的问题,他热情而详尽的向我做了介绍。他在介绍了  相似文献   

2.
江钓小得     
我爱钓鱼,更爱在江边野钓。我在江钓时采用的是自己加工过的钓组和钓饵,因为我江钓的时间也有6年了,基本排除了偶然的因素,加之不断改善,其效果也屡试不爽。下面就把我的方法拿出来和众位钓友探讨探讨。  相似文献   

3.
王磊 《钓鱼》2013,(10):58-58
多年来,我和各种钓鱼人一起同船出钓。在与他们出钓的过程中,我亲眼目睹了这些普通钓鲈爱好者们是如何为没有钓上鱼来而心情烦闷,以及又是如何为钓获大鱼而兴奋异常。我注意到钓鲈爱好者常犯的错误,很多都是因为在平日里缺乏持之以恒、精神集中的练习。在与鲈鱼的博弈过程中,想要鲈鱼吞饵是颇为简单的事情,但如果鲈鱼的动作变得迟缓,那钓  相似文献   

4.
聂超群 《钓鱼》2013,(11):20-21
台钓又称悬坠钓。我是个老年钓鱼爱好者。过去在野塘钓鱼,习惯用单钩卧底钓的传统钓法。自从参加赣州市台钓俱乐部的活动后学会了台钓,于是我在休闲野钓中巧用台钓,多年来取得了一些经验,现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我是三明市钓鱼协会秘书长,在钓协工作中,我发现有些钓友对传统钓和台钓认识上存在着一些偏差。如喜欢传统钓的不愿介入台钓,而喜欢台钓的又常瞧不起传统钓,更有甚者,还相互揶揄、诋毁。前一段时间上网交流,发现其他地方也存在着类似问题,不仅影响钓鱼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且也不利于钓鱼运动的进一步开展。其实,传统钓也好,台钓也好,都是  相似文献   

6.
    
钓长江,钓黄河,钓了大海钓湖泊。钓溪钓涧钓池塘,钓竿伴我走中国。钓白云,钓清波,钓了燕舞钓荤歌。钓诗钓画钓希望,钓线磨我好性格。钓晨光,钓月色,钓了冬寒钓暑热。钓风钓雨钓霜雪,钓钩练我好体魄。钓红鲤,钓蓝鲌,钓了青鲈钓白鳓。钓情钓景钓纯真,钓鱼不多也欢乐!钓@张桂山!北京  相似文献   

7.
对照书本研习悬坠钓多年,自以为很有心得。直到有一天,一位老师对我说了这么一句话:“没有钓箱、不用炮台,那还怎么压水,还叫什么悬坠钓?”犹如一句棒喝,我忽然醒悟:自己多年来沾沾自喜的悬坠钓,还真是算不得真正的悬坠钓。昨天上午,我和另两位不认识的钓友在只收几块钱就可以钓半天的北湖沟里钓鱼。当时我一个人的钓获,比他们两个人的总和还要多一倍,直惹得两位频频“侧目而视”,后来有一位还当了我的“忠实观众”。他在欣赏够了我的花花绿绿的袋装饵料之后,又看了我的钓组,说“你的钓法跟我们还是不一样”。他说这句话时,加重了“是”字的…  相似文献   

8.
我是不甘寂寞的冬钓人之一。这些年,冬季我们也没有歇竿,仍坚持到一些湖库施钓。例如2013年12月2—4日,我们在龙桥水库垂钓3天,我不仅钓获50多条鲫鱼、几条鲤鱼和草鱼,还钓获5条2~5斤的黑鱼,4条3~6斤的鲇鱼。几年下来,我也对南方湖库冬钓有了一些认识和体会,在此记述一些冬钓湖库的种种选择,与大家交流和分享。  相似文献   

9.
于中海 《钓鱼》2012,(20):32-32
我学习垂钓是从钓底学起的,而一次偶然的际遇,使我不得不钓浮。认真学习一番后,我被钓浮的魅力深深陶醉,逢钓即想钓浮。钓浮与钓底相比,别具一番乐趣,也是一位钓者必须具备的另一种技能。  相似文献   

10.
草鱼食性杂,喜欢在中上层水域觅食,偏爱素食。特别爱吃水草、青草、芦苇叶等。根据它的食性,我琢磨一种特殊的钓法,这种钓法和传统的底钓结合运用效果相当好。尤其在经常喂草塘内。此钓法采取立漂浮钓,因考虑底钓浮钓同时进行,我采用五粒鹅毛散漂上面加立漂。这样就解决了底钓浮钓交替时换钓线的麻烦。  相似文献   

11.
李波 《钓鱼》2013,(15):40-41
钓友小刘在岳城水库小岛上钓了半天,共收获17斤鲫鱼,其中200~300克的有16条,其余的都在100克左右,可以听得出他在给我打电话时都是眉飞色舞的,让我第二天赶快去过过瘾。6月3日,我和张哥早早来到了小刘所说的钓位。到了钓位后,我和张哥大致看了一下钓位地形,昨日小刘钓位右侧20米是布满密集水草的大面积、呈正三角形的浅滩,水面约有20亩左右。小刘的钓位是一条长50米、基本上坐北偏向西南  相似文献   

12.
刘定龙 《垂钓》2010,(2):24-25
南方的冬季,水库基本不会结冰,因此大多数钓迷们是不会放下手中包鬲干的。作为垂钓大军中的一员,我也总是忙里抽闲到水库钓上一钓。我不主张以收获多少论成败,却是“为钓而钓”、为“乐而钓”,所以在钓的过程中总会摸索些东西。这不,还真让我找到几种冬钓水库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李寒停 《钓鱼》2006,(10):24-25
“赢得一次全国性钓鱼大赛的冠军,是我梦寐以求的事,今天我终于实现了!”这是第六届“老鬼杯”钓鲤大奖赛甲组冠军获得者江西钓手章游泳在颁奖晚会上说的第一句话。章游泳从2002年开始学习悬坠钓,经常和江西钓手曹忠烈、沈雁晖、吕刚等在一块学习交流钓技,很快就在一些钓赛中初  相似文献   

14.
谈钓     
姚军 《钓鱼》2013,(22):1
屈指一算,自己钓鱼的年头,大概有三十多年了。我从九岁开始学钓,那时,我就会买钩线做钓组了。十二岁那年,我就自己上山伐竹做竿。十五岁时,我就会用火烤竹竿,捥直了做钓竿。如今我已步入中年,钓鱼的技法和装备绝非当年可比。那么,钓了这么多年的鱼,对"钓"这个字也该要好好去认识一下。我细想一下,为"鱼"和为"玩"实在是模糊不清。为鱼是我小时候的主要目的。鱼在水中看不见,是那么神秘,而钓鱼是把钓中的玩和神秘的鱼结合在一起,成了幼时最有诱惑的事情之一。那时候的钓是无理性的钓,完全是感性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钓鱼》1995年1~3期连载了我写的《台钓浅说》一文。文中校漂方法我称为垂直归零钓,是根据悬坠底钓术的特点和我在北京、贵州、湖北等地混养塘、自然湖泊河流中的3年垂钓实践而总结出的一种实用校漂法,它超出了台钓中调四钓二的范畴,是为那些没有条件去标准精养塘钓鲫又喜爱台钓的爱好者们归纳的。因篇幅关系未能详细论述垂直归零钓,不少钓友向我提出质疑:“你这方法和调二钓一没什么区别。”广州林汉明先生(《中国钓鱼》1995年9期10页)也认为这种说  相似文献   

16.
黄旺意 《钓鱼》2005,(7):14-14
悬坠钓法我在早些年从报刊上就了解了一些,当时还不叫悬坠钓法,都称之为“台钓”。我只知道调4钓2,以饵代坠。在休闲野钓时用了一段时间之后,感觉还不如用十多年的传统七星漂钓法,后来又继续使用传统钓、抛竿钓。真正痴迷上悬坠钓法,还是因为悬坠钓法自身的魅力吸引了我,时间也就在去年的冬季。  相似文献   

17.
张洪波 《钓鱼》2012,(19):38-39
“夏钓潭,秋钓阴”,这句钓谚可谓钓者皆知。记得十几年前的夏天,我和弟弟到沂河钓鱼,那时尚无经验,只知道钓鱼要钓草,于是我们就在烈日下钓近岸浅滩的草丛边。结果,钓了一天,晒得浑身起泡脱皮,却只钓到几尾小指长的沙虎,别无他物。后来请教高手才知道,炎炎夏日,应钓深潭。此后我也钓了几次深潭,感觉确实是那么回事,从此信为铁律。  相似文献   

18.
我爷爷喜欢钓江鳅,我爸爸喜欢钓江鳅,我更是喜欢钓江鳅。 如果说在全国评选“垂钓江鳅之家”的话,我想一定是我家。据说爷爷是13岁开始学钓鱼的,爸爸是13岁开始学钓鱼的,而我却是10岁就开始了钓江鳅的生涯,至今已超过29个年头了。祖孙三代据不完全统计,钓获江鳅的总量已有1万多千克。 今年8月7日至8月17日,我在10天之内共计钓获江鳅4  相似文献   

19.
钓鲨记     
前面讲了我在加拿大钓三文鱼的故事(《中国钓鱼》杂志2007年第二至五期连载),现在再给大家说说我钓鲨鱼的故事。那天小刘来电话邀我去钓鲨鱼,我从来没有和这种有海上霸王之称的鲨鱼打过交道,怀着好奇心,我和小刘、老朱来到加拿大和美国  相似文献   

20.
侃海钓用钩     
看了《中国钓鱼》2007年第四期刊出了关于《鱼钩的故事》的有奖征文启事后,一次在钓位上由于好长时间不上鱼,老庞、老韩和我这三个多年在一起垂钓的老友便开始议论此事。老庞开始说:"关于鱼钩的故事我实在是没啥讲的,我只知道钓什么鱼用什么钩,钓大嘴鱼用大钩,钓小嘴鱼用小钩。比如钓鲈鱼、刺毛子、鲅鱼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