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次;参加钓鱼比赛,因准备不及,只带了些蚯蚓和几种商品粉饵上路了。比赛开始后,久钓无鱼.只好打扑克消磨时光。这时只见一钓友在旁不断起着200克以上的大鲫鱼,过去一看,人家是小米打窝,长竿大线,钩挂成束红虫,甩大鞭的传统钓法,可就是对路,鱼儿爱吃。回到钓位仍然发愁:没有红虫,能用什么方法让鱼儿吃蚯蚓呢?经过一番思考后,我决定采取诱导法.把一些蚯蚓截成2厘米的小段投入窝中。半小时后,只见鱼星渐起,调整铅皮后,钩挂上小段蚯蚓重新开钓,竟连上几尾大鲫鱼。这次对鱼儿食性的诱导成功,并不是一次发明,它早已在…  相似文献   

2.
定点喂窝钓     
张世才 《钓鱼》2008,(5):48-49
常言道:“水库钓鱼鱼难钓。”因水面宽阔,鱼密度小,给“钓翁”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掌握了鱼儿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加之垂钓得法,不仅能钓到鱼、钓大鱼,甚至做到鱼儿满篓。笔者在长期的实践中,探索到用车盘竿定点喂窝钓鲤鱼、草鱼、青鱼等大型鱼类,往往均有收获。  相似文献   

3.
快乐夏钓     
江沉 《中国钓鱼》2006,(7):25-26
钓鱼迷们常感夏季钓鱼不爽。一是鱼难钓:夏天气温高,相对湿度大,水体含氧量低,因而鱼儿食欲差;二是人也受罪:烈日头顶照,暑气脚下生,上下夹攻,弄不好虫叮蛇咬。夏钓的确难,如何才能克服这些困难呢?能不能把夏钓难变为夏钓乐呢?我这里有几个小诀窍,供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大禄 《钓鱼》2005,(21):30-30
鱼是变温动物,气温和水温的高低及其变化对鱼儿进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大气温度随季节的变化,在四季分明地域,春暖、夏热、秋暖、冬寒。般来说,炎夏和寒冬季节鱼不好钓。因为炎夏水中溶氧量小,寒冬鱼的活动量小,妨碍鱼儿进食,而暖春和凉秋气温适中,鱼儿舒适,进食积极,是钓鱼的好时机,但是在炎夏也不是钓不着鱼,只要对象鱼选择对头,比如钓鲢鳙和草鱼等,正是大好时机,对其它鱼种,只要钓法得当,比如一日三迁,早晚钓边:钓深水,夜钓等,都有可能丰收,同样,在寒冬,钓深水主钓鲫鱼,也能有较好的收获。  相似文献   

5.
要领之一,好塘口是保证何谓好塘口?其一,水面相对小一些。水面小,鱼集中,发窝快易于钓;其二,鱼的密度大一些,咬钩的机率相对较高;其三,水色较深或稍为浑浊。深色水体吸热性能好,水温相对高一些,比较适宜鱼的活动和摄食;其四,水色较深,隐蔽性好,有利于鱼儿放心大胆地进窝咬钩,自然有利于提高钓获。要领之二,好饵料钓好鱼冬季由于气温低,鱼一般不再觅食或不主动觅食,但对到嘴边的好饵料也绝不会轻易放过。因此,冬钓的饵料必须色香味俱佳,而且钓者必须采取主动进攻,送饵上门,充分发挥人找鱼的操作方法,才可能有所钓获…  相似文献   

6.
慈非 《钓鱼》2004,(15):30-30
动态钓法一般是指钩饵在鱼的活动区域缓慢自然下落或人为拉线使饵产生动感,以促使鱼儿捕食的一种钓法。一般用于鱼活动能力弱、食欲不振的场合,与普通悬坠钓法相比,可在鱼讯不佳的情况下提高鱼的咬钩频率,从而提高钓获量。然而笔者在近日的一次休闲野钓时,运用动态钓法的初衷却是被特殊鱼情所迫而采取的应变措施。  相似文献   

7.
冰钓拾趣     
萋竹 《垂钓》2009,(3):35-35
12月的北国已是万里冰封,然而总有一些不甘寂寞的钓者,冒着严寒飞雪,结伴去江上破冰钓鱼。 那天,钓友夕阳大哥约我去冰钓。几个钓友在松花江太阳岛附近的钩位下钩,每人镩了五个冰洞,红虫作饵,用的是冰钓小标。10点刚过,钓友们就开始上鱼了,鱼儿不是很大,大都在一两半左右;口儿也不是很勤,但大家的情绪却很高。  相似文献   

8.
李昌富 《钓鱼》2005,(24):34-34
上世纪90年代的冬季(12月初),我在一个自然水域冰钓在不到两个小时内,连上三条1千克大小的鲤鱼。此处冰面有5000多平方米,水体较浅,周边有不少的水草和芦苇,中间水位略深约有2米左右。我选择的钓位为中间最深的地方,同时开了两个洞,每个洞的直径有30厘米,两洞的间距为一米,洞口呈簸箕形,以鞭梢竹条为竿,特制朝天钩,红虫把为饵,在钓的过程中勤提钩、饵逗鱼,就是用这样的钓法创造出不平凡成绩来的。  相似文献   

9.
夏秋季节,常常出现闷热天气,鱼儿吃食不积极,有的水体甚至会使鱼“浮头”。一遇这种情况,钓友们多是采取回避的态度——歇竿。我认为,大可不必,只要我们进行“三选择”,不仅可以钓有所获,而且还可能钓获颇丰。  相似文献   

10.
王庄年 《钓鱼》2004,(24):23-23
冬天已到,北国的气温已经是零下几度,北方的钓友已难钓到鱼。河面上冰层还较薄,想要冰钓还为时尚早,只能干忍着钓鱼的瘾了。但西北以及南方的部分地区,仍可以钓到鲫鱼。这些年南方、北方冬钓鲫鱼的通常方法是池钓大多用悬坠钓,细线小钩,多用关东钩,使用红虫、蚯蚓作饵钓鲫.在江河、鱼塘中野钓(半野钓)大多用6米、7米或10米长的钓竿在深水区钓鲫,因水温低,大鲫鱼往往藏在深水中过冬,鱼儿不太喜欢活动。这类常用的钓法收获时好时坏,甚至还有可能两手空空,一无所得。  相似文献   

11.
吴延明 《钓鱼》2010,(9):29-30
笔者与三两志同道合好友,经常是一年四季征战于青山绿水间。即使是秋风萧瑟、北风呼号、寒流滚滚、冰封冰化、鱼儿冬眠之期,我们都不愿去钓那些高密度饲养的“高价鱼”,宁可一往情深地去与自然对话,与鱼儿交流。这各不相同的水情鱼性,究竟显示出什么样的自然奥秘?  相似文献   

12.
张言 《钓鱼》2014,(9):28-29
在看过张之晔先生的《求教钓黄颡》一文后,颇有感慨,现结合自身经验写下如下感悟。钓黄颡,鱼饵和钓点尤为重要。钓饵最好是腥味重的虫饵,首选红虫束、大蚯蚓、蚊子幼虫。如同《求教钓黄颡》一文中提到两人钓黄颡鱼“一钩搓商品饵,一钩拉红虫钓底,结果4个小时内一人有口必中黄颡,一人只有鲫、鳊和白鲦。”可见钓黄颡鱼用腥饵效果较好,一来是避开商品饵对其他鱼的诱惑,二来是针对黄颡鱼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多以小虾、小虫为食,用腥味虫饵更符合它在自然环境下的就食习惯。  相似文献   

13.
所谓轻口鱼,就是因天气寒冷水温低或是气压低水中缺氧,鱼儿不爱活动,吃饵动作小,浮漂反应轻微。轻口鱼并不是鱼儿不吃钩,而是吃食欲望小,动作软绵无力,钩饵吸入得较浅。因此说,如果所用钓具、所配钓组、垂钓方法达不到要求,轻口鱼是很难钓获的。所以说要想钓获轻口鱼,首先  相似文献   

14.
华连洪 《钓鱼》2006,(21):16-17
在自然水域悬坠钓中我经常使用鸳鸯钩垂钓。我这里所说的鸳鸯钩是指在两只钧上挂不同的饵料:一钩挂商品饵,一钩挂蚯蚓等荤饵。鸳鸯钩的妙用1、在鱼儿不开口时可有效地刺激鱼儿开口。2006年2月17日.我在四里棚办事处区艾庙村一野塘垂钓.用疯钓鲫1号60% 疯钓鲫2号30% 拉丝粉10%开饵,钓了大约一个小时.窝里鱼星直冒.  相似文献   

15.
自制冰箱     
陈启刚 《钓鱼》2004,(15):23-23
喜欢野钓的朋友可能都曾面对过一个共同的问题——夏天气温太高,鱼儿难以保鲜,往往上午钓的鱼,下午就坏了。由于野钓流动性大,加之所钓之鱼大多体小性躁,即使装在很深的鱼护里,也难以存活太久。我的一个钓友自己做了一种简易冰箱,轻巧实用,保温效果佳(四瓶矿泉水的冰块可保持冰箱内0℃达24小时之久),彻底解决了夏天鱼儿保鲜的问题,制作极易,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6.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5,(22):20-21
寻鱼层悬钓:是一种从下层往上引的诱鱼速钓技术。垂钓者在施钓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些情况:1 当你在正常搓饵或拉饵底钓时发现,鱼标在立稳下沉时就出现停顿、上升的漂讯或是上钩中鱼率高的现象,这都是鱼儿离底截食的反应。2当你在实施正常的底钓时,由于误将鱼儿诱集水底大多或是遇到从未被钓过的鱼儿对饵的哄抢等,造成在抢食的过程中,将钩饵推来拱去,搅得窝底浑浊不堪,只见漂动不见上鱼。遇到上面这两种惰况,你就得采取寻鱼层悬钓战术。及时将鱼标下移3-5厘米,缩短水线使双钩饵离底,避开底层浑浊区,寻找鱼儿吃食最佳的水层,这样既解决了漂讯乱的问题,又提高了上鱼速度。如果还出现鱼标未沉到位就有讯号,你仍须继续下移鱼标,直至寻到能连续不断上鱼的水层。这种由下往上的纵向诱鱼悬钓技术,是最常规的钓法,也是多数钓手喜欢采用的一种较为稳妥的诱鱼速钓方法。钓手能始终了解鱼层的高度及走向,并能主动根据其变化而随之应对。  相似文献   

17.
安泉 《钓鱼》2005,(4):28-28
在自然水体玩休闲悬坠钓,只要有鱼讯,基本上都是信号很实的傻瓜鱼。而在专业的竞技塘里,鱼讯的识别需要真功夫。冬钓的信号本来就小,鱼钓猾了后的信号能让别人连连上鱼而自己只有干瞪眼的份儿。  相似文献   

18.
任志新 《钓鱼》2012,(24):28-29
随着冬季的来临,鱼儿越来越难钓,多数钓友在野外钓鱼都收获不佳。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实战经验来给广大钓友提供一些参考。秘诀一:选择温差小的日子出钓地处杭州湾南岸的浙江余慈,冬季冰冻的日子一年不过几天,日常气温多在2~9摄氏度之间波动,所以钓友多不封竿。但鱼要咬钩还需一定的天气条件:晴天出太阳,气温高,鱼儿活力足,易咬钩;反之则深卧河底不开口。"冬钓阳"之所以有些道理,是因为"阳"含有阳光、气温的意思。冬日若气温高,鱼获自然多。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可能很多钓鱼人没有想到,那就是温差。气温温差小,水温变化也随之小,水下的鱼儿感到舒服(鱼对温度的敏感要  相似文献   

19.
北京刘先生在电话中对我说:今春的鱼为什么这么难钓?在一些自然水域鱼少不上鱼,不为奇,可是到几个养殖场钓计斤钓,上鱼也很费劲,究竟是鱼少了还是别的原因?刘先生说他不怀疑是饵的问题,因为他以前都是自己调制钓饵,效果不错,今春就不灵了,也用了商品饵和蚯蚓,总是找不到有鱼的感觉。和我熟悉的几位钓友,也都谈到今春鱼儿难钓。春天早已过去,现在回过头来探讨总结过去的成功与失败,是非常有益的。我和几位钓友讨论了今  相似文献   

20.
鱼的拒食是个普遍现象。拒食即拒绝接受食物,无食欲,停口,也是通常说的不咬钩。这种现象屡见不鲜,钓者遇到的事例不胜枚举。大家有这样的体验:某水体鱼的品种较多,而且密度较高,有时下钩频频得鱼,钓获甚丰,有时情况骤然不同,浮漂纹丝不动,无论怎样变换钓法、更换饵料,仍然旷日无甚收获。钓者疑惑不解,何故鱼儿有时食欲旺盛,有时又食欲减退。 根据笔者多年的观察和体验,认为以下几种情况,比较容易造成鱼的食欲减退,甚至拒食,垂钓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