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信 《钓鱼》2009,(7):25-25
渔谚“春钓滩,夏钓潭”指的是野钓,河川、湖泊、湿地、水库中以鲤鱼、鲫鱼为代表的野生鱼类,其中“春钓滩”特指卵前,因为产卵后接近夏初了,钓滩、钓浅就不如钓深、钓潭了。  相似文献   

2.
胡铁花 《钓鱼》2008,(6):27-27
题记:看了题目,有的读者可能不明白:都说春钓“滩”、春钓“浅”的,地球人谁不知道,水库当然也要钓“浅”啦!其实不然,听笔者慢慢解释。 水库风光秀丽,鱼资源丰富,是钓鱼人的垂钓天堂。春天来了,我们应该在水库的哪些水域垂钓呢?有钓友说,钓谚不是有“春钓浅”之说嘛,那就钓浅吧:有钓友则认为,春天仍然是虽暖犹寒,水温低,鱼儿在深水活动,当然要钓深啦……议论不一。  相似文献   

3.
颜恒 《垂钓》2003,(3):22-24
我们的春钓完全可以不受“春钓浅”、“春钓滩”等传统的制约,在你喜欢的钓场,遇深则钓深、遇浅则钓浅,钓到随心所欲也称得上是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4.
秋钓南     
伏志友 《钓鱼》2004,(19):21-21
一位有数十年钓龄的朋友在介绍钓鱼经验时,把钓谚“春钓滩,夏钓潭,秋钓荫,冬钓深“改为“春钓滩,夏钓湾,秋钓南,冬钓潭”。其中“秋钓南“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提法,具体含义为秋天应钓水域的南边。  相似文献   

5.
渔谚:“春钓浅,秋钓深。”在这句广泛流传的渔谚召唤下,广大钓鱼爱好者,特别是还没有实践经验的仞学钓鱼人,从立秋开始,便由浅钓改为深钓。  相似文献   

6.
贺建成 《钓鱼》2009,(7):28-29
问点一:春钓滩仅指钓流水还是包括钓静水? 春钓滩,是仅指钓流水还是包括钓静水,很有必要说明。什么是滩?什么地方有滩?水中的沙洲叫滩,水浅多石而水流很急的地方叫滩,只有在江河流水里才有滩,一般池塘水库等水域是没有滩的。从前用涮竿钓游鱼等上层鱼,主要在滩头的水体里下钓,这种通过滩头流向江心的水体叫射心水,各种鱼类会沿着射心水从滩头经过,特别是鱼类春天的繁殖期,更会在有滩水的地方聚集。古人强调春钓滩,可能就是针对鱼的繁殖活动规律说的,而且确实是针对流水钓鱼来说的,其中是不包括钓静水的。因为,大量的鱼类繁殖过程是必须在流水中完成的,江河里可钓的野鱼相当多,虽然古人的钓鱼方法单一,但春天在滩水里很容易钓上鱼来,春钓滩的渔谚也就顺理成章了。其实,春钓滩是后来引伸为春钓浅的。春天在池塘水库中钓浅水,同样是冲着鱼的繁殖活动垂钓的。所以,我们现在提出的春钓滩,将静水钓鱼包括在内了,只是这个滩字要拟作浅字来理解,就更加完善了春钓滩的诠释。  相似文献   

7.
钓谚云:“春钓浅,春钓滩。”意思是说,春天钓鱼应该将钩饵下到水位较浅的水域,因为这里既温暖食物又多。但是,钓鱼时,由于种种原因,我们面临的并非都是浅滩或浅边,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别无选择地去钓深潭或深渊。那么,在这样的深水环境里我们又该如何去春钓呢?下面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钓鲫实例。  相似文献   

8.
春天,是气温回升,万物复苏和生机盎然的季节。对于鱼儿来说,饱尝了一个冬季的煎熬,饥肠辘辘,开始主动四处觅食,活力也大增。钓鱼人如抓住天赐良机,把握春季施钓的规律,顺应春季垂钓的特点,使主观愿望贴近客观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情况区别对待,那么,则会得心应手,获取佳绩。钓深与钓浅我国渔谚有“春钓滩”之说,告诫钓鱼人春天施钓要找浅水域下钩,不要钓深地方。原因很简单,浅水处在光照下比深水区升温快,鱼儿纷纷由严冬栖息的深水区向浅水处游动,既是为了接受阳光的沐浴,也是为了寻觅食物充饥。春天的鱼喜温耐热,与夏季的鱼喜凉怕热…  相似文献   

9.
张炎冰 《垂钓》2002,2(1):70-71
江苏吴建平钓友:我钓鱼时间不长,但特别爱看渔谚,应用起来有些效果好,有些就难说了。比如“春钓滩”指的是钓位,却没有说明是钓什么鱼,而“三月三,鲤鱼上河滩”就说得很明确。“水浑钓浅,水清钓深”,是不是还有季节性的限制呢?  相似文献   

10.
许波  李小玲 《中国钓鱼》2023,(10):22-23
<正>钓谚有云:“春钓浅,秋钓深”。在垂钓实践中,如果钓友们一到秋季就严格按这个方法来下钩的话,钓获量往往并不是很理想,秋钓深的说法也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应当一分为二地看待,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颜恒 《钓鱼》2004,(10):27-27
“夏钓深”这句古老的渔谚,仍在垂钓中被人引用。由于许多渔谚产生的背景和局限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环境的变迁和鱼性的改变失去实用和借鉴的意义,而仅作为种文化遗存。从许多钓鱼人长期实践看,夏钓的复杂性更胜于其它季节,特别是在选择钓场钓点上,它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钓深”,而是要依据出钓日的水情、气象等条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达到“该深则深,该浅则浅”的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12.
严悟 《中国钓鱼》2023,(11):52-53
<正>有钓谚云:“春钓浅,秋钓深”。在垂钓实践中,如果钓友们一到秋季就严格按这个方法来下钩垂钓的话,钓获量往往并不是很理想,秋钓深的说法也是存在弊端的,应辩证地一分为二地看待,这是为什么呢?秋季大部分时间气温水温仍然是不低的,“秋老虎”的称谓令人望而生畏。秋高气爽的真正意思,只是在早晚显露出丝丝凉意来。  相似文献   

13.
刁余仁 《垂钓》2001,(3):58-59
“春钓滩,春钓浅”的内涵十分丰富。它既同天时有关,又同钓点的水体深浅相连;既受制于鱼的生活习性,又受不同地域、不同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秋高爽钓边     
王华良 《钓鱼》2010,(21):26-27
钓谚中有“夏钓潭,秋钓边”的说法,“潭”意味着深,远,“边”就意味着近、浅。鱼儿超浅靠边了,这就意味着鱼儿好钓了,于是,秋季就成了春季以来的第二个钓鱼旺季。  相似文献   

15.
颜恒 《钓鱼》2008,(23):40-41
与钓鱼书刊朝夕相伴已是20余载,其中对钓谚的耳濡目染最甚,当然这应归功于本人生性对文学的执迷,尤喜诗词歌赋,故对钓鱼文海中以诗立意的钓鱼谚语情有独钟。在我的印象中,除了最负盛名的“春钓滩,夏钓潭,秋钓荫,冬钓阳”这四季钓谚耳熟能详外,要数这“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闹”记得最牢了。人的认识能力不会长期停留于一个“站口”,在早些年,这条钓谚给予我的导向是重要的,故曾在七八十年代间,  相似文献   

16.
春光明媚,风和日丽,经过缺氧少食的冬天困在深水的鲫鱼,逐渐苏醒,并开始向水温较高的近岸浅水游去。近岸浅水,水草丰富,浮游生物、小虾活跃,草种子、庄稼残余颗粒、树叶堆积较多;微波粼粼,溶氧量充足,水温较高,是鲫鱼憩息、聚集、嬉戏、觅食的最佳场所。渔谚:“春钓浅,秋钓深。”  相似文献   

17.
刘汉初 《钓鱼》2008,(6):28-29
“春钓滩,夏钓深,秋钓阴,冬钓阳”是流行最广的一则渔谚,它简述了按季节、水温选择钓位、捕捉鱼踪的一般规律,对钓鱼爱好者,尤其是初学乍练者,有很好的参考作用。每年大地回春后,晴天在温暖的阳光照射下,自然水域的浅滩和一米往上的水体升温较快,水生动植物随之萌芽、生长,在冬眠或半冬眠中复苏的鱼类纷纷趋温趋食向浅滩聚集,给钓鱼人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8.
春钓草     
刁余仁  孙炎峰 《垂钓》2001,(4):60-60
“春钓草”这条钓谚流传十分广泛,所含的道理极为深刻。  相似文献   

19.
郁文生 《钓鱼》2012,(4):28-29
钓谚云:"跟随水温巧春钓,鲫鱼鲤鱼篓中跳",这则钓谚一语道破春钓的关键在水温,只有跟随水温走才能确保鱼满篓,实际情况也正是这样。春天,尤其早春,地温、气温和水温都比较低,如果钓鱼不跟随水温走是很难有好的钓  相似文献   

20.
《钓鱼》2007,(10)
“春钓滩”是常识,然而在鲇鱼山水库的溢洪道,行的却是春钓潭。这里水深常年在10米以上,两岸一边是峭壁,一边是陡坡,称得上是真正的深水潭,一年四季,只有一季可钓鱼,而这个时候恰恰是其它的水域钓浅之时的春季,着实令人费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