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播行进式报道是从上个世纪延续下来的一种适应于广播媒体的新闻报道方式。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广播新闻报道质量的更高要求,广播行进式报道日益受到听众追捧。本文从广播行进式报道的“行进式思维”出发,对广播行进式报道的主题策划、组织准备、各方联络、整体表现等方面的思维方式进行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2.
广播行进式报道作为广播系列报道的一种形式,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一些主题报道中,广播行进式报道经常以时效性强、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等特点受到媒体和听众的青睐.认识新时期广播行进式报道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破解报道中的制约因素,有助于改进广播行进式报道,进一步提升广播媒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广播行进式报道近年受到广播媒体和听众的青睐。本文从广播行进式报道的托点、发展趋势、制约因素以及改进方法等方面对做好广播行进式报道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结合对行进式报道的多年实践和体验,系统总结了行进式报道的鲜明特点,阐述了广播运用行进式报道具有的独特优势,其中一些观点第一次提出,在新闻报道理论的研究上有所探索和创新。同时,本文还指出了行进式报道在媒体运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危险倾向,并就媒体如何改进行进式报道的方式,提高行进式报道的质量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盐城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的《盐城新闻》和城市·公共频道的《城市发现》栏目,近年来在政经新闻和民生新闻如何既有效服务当地党委、政府工作中心,又不过多过滥报道会议消息和领导活动消息方面作了坚持不懈的探索,尤其是在做好大型行进式系列报道方面作了反复的实践与总结。实践证明,做好大型行进式系列报道,重在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6.
许新霞 《中国广播》2012,(10):26-28
行进式报道是新闻报道中最常见的一种报道形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国家林业局合作开展的《中国湿地报告》大型系列报道,在行进式报道的思辨性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不仅丰富了报道的主题和内容,避免了整个报道过程中走马观花式的空泛,还不时地为报道注入了一些感性、理陛的报道素材。由于站在了一定的高度上进行思辨,这组行进式报道风格独特、亮点纷呈。  相似文献   

7.
江苏盐城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的“盐城新闻”和城市公共频道的“城市发现”栏目,近年来在政经新闻和民生新闻如何既有效服务当地党委、政府工作中心,又不至于过多过滥报道会议消息和领导活动消息方面作了坚持不懈地探索。其中尤其是在如何搞好大型行进式系列报道方面做了反复实践。总结反思其中的经验教圳使我们认识到,要搞好大型行进式系列报道,重在体制和机制创新,并在各个环节坚持创意策划,并付诸执行落实。  相似文献   

8.
温秋阳 《中国广播》2013,(10):44-46
应急广播因其传播内容的特殊性而具有独特的文本特点,即准确直白、解释充分、必要冗余、传情适度、碎片化与行进式等,旨在让听众充分理解应急广播传播的内容并及时准确地采取应对突发情况的行动。  相似文献   

9.
宁波广电集团新闻综合广播坚持围绕中心工作,深化推进"走转改"活动。2014年,先后开展了《广播记者走基层——改革宁波行》、《广播记者新春走基层》、《深化走转改,五水共治我们在行动——保护母亲河纪行》、《行进亚非欧,寻访21世纪新海上丝绸之路的宁波人》、《广播记者走基层——来自高温一线的报道》、《深化走转改——海上丝  相似文献   

10.
北京日报编委会对1988年新闻报道改革提出“十增十减”要求: 1、增加行进式报道,减少结论式报道; 2、增加讨论式、对话式报道,减少灌输式报道; 3、增加多侧面报道,减少单侧面报道; 4、增加现场式、目击式新闻,减少简报式、总结式新闻; 5、增加要闻及文体、科技新闻,减少一般化  相似文献   

11.
任伟 《记者摇篮》2010,(6):63-63
近年来,我们在新闻实践中看到,在广播传媒中录音报道在不断增多。录音报道的增多,是广播传媒与时俱进,提高新闻质量的需要。也是广播新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需要。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录音报道,是广播新闻中有现场效果、有被采访主体谈话式的消息、通讯、言论等新闻。那么我们作为广播媒体新闻工作从业者,应该如何发挥好广播新闻工作优势,做好录音报道呢?  相似文献   

12.
甄宏  于瀛 《中国广播》2013,(3):35-36
“走转改”活动只有与服务民生相结合才能获得更强的生命力。辽宁省葫芦岛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通过体验式报道展现民生,通过监督式报道服务民生,通过爱心式报道彰显媒体责任,使“走转改”活动彰显出媒体的责任、人性的光辉和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5月7日至5月14日,由中国广播联盟组织发起的“全国百家电台携手走转改——我们在基层”大型采访活动顺利开展。120位来自全国各地电台的领导、记者、编辑、主持人代表,组成三个报道团,分赴山西、四川和贵州进行深入采访,以行进的方式,同时在三地发回报道,并通过“中国广播联盟节目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这是一次整合资源、创新思路、务实开展的“走转改”活动,也是全国广播联动、资源共享、同一时间进行大规模宣传的活动。  相似文献   

14.
从及时反映现实社会生活,激发人们团结奋进建设社会主义方面说,广播报道剧无疑具有突出的作用。最近,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召开广播报道剧研讨会即标志这种广播剧样式正在引起广播界的广泛重视。任何具体艺术样式都有特定的规律,仅以广播剧一股规律用于广播报道剧创作显然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重视发展广播报道剧就要特别重视它的特殊规律的研究。为此在这里我对广播报道剧动态式和静态式做一次比较研究,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任桐 《视听界》2009,(3):26-28
以大型新闻行动承载主旋律宣传是江苏广电总台的成功实践,巳成为业界公认的品牌。为配合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精神、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宣传,江苏广播从3月15日起,在全省率先启动《信心江苏》大型新闻行动,以现场直播、嘉宾访谈、行进式报道和系列报道为主要形式,持续50天高密度、多维度、大跨度宣传报道江苏各地、各领域沉着应对危机、保障率先发展的措施和举措,为全省上下坚定信心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6.
成立 《中国广播》2011,(8):69-70
随着人们对新闻时效性诉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现代通讯工具的发展,现场连线报道在广播报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广播现场连线报道以其形式新颖、表现力丰富、鲜活生动等特点,极大地发挥了广播的优势。熟练掌握连线报道的基本技能,是参与直播连线的记者、主持人等新闻工作者必备的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两会,中央电台充分运用现代广播互动手段,广开受众参与的渠道和空间,提升了节目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扩大了广播的影响,得到了上级领导、代表委员以及受众网友的广泛好评。一、两会报道互动手段丰富:吸引受众、优化广播关于“互动”,最新一版的《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笔者认为广播互动在为受众提供更加自由、更加个性化,也更加具有时效性的信息服务的同时,也提升了广播的影响力。两会报道是重大的政治性报道,热点问题多,把关  相似文献   

18.
《中国广播》2015,(3):2-3,97,98
中阑广播联盟走边疆、跑哨所,访老区、赴灾区一羊年春节,来自中国广播联盟成员台的编辑记者放弃与家人团聚,走向基层,把镜头、话筒对准群众,记录中华儿女的火热生活。记录基层变化,书写时代篇章——这是新闻战线5年来"新春走基层"活动的延续,是"行进中国?精彩故事"报道的延展,也是‘‘走转改"活动的深化。中央台温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广播》2014,(11):I0003-I0003
宁波广电集团新闻综合广播坚持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化推进“走转改”活动。2014年,先后开展了《广播记者走基层——改革宁波行》《广播记者新春走基层》《深化走转改,五水共治我们在行动——保护母亲河纪行》《行进亚非欧,寻访21世纪新海上丝绸之路的宁波人》《广播记者走基层——来自高温一线的报道》《深化走转改——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申遗城市纪行》等一系列主题采访活动,累计采制播发稿件近200篇,很好地提升了主流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锻炼了采编播队伍。  相似文献   

20.
运用现代广播电子技术和专业主持人的素养和经验,以快、准、审为标准,使广播现场连线报道成为关键时刻无可替代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