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该文从言语交际的定义出发,着重研究了三种言语交际结构,即"三要素"言语交际结构、信息传递言语交际结构和信息加工言语交际结构.并认为,言语交际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交际主体的认知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强调的多是对语言内部结构的认知。而近年来,交际法教学在我国也开始渐次流行,它更侧重于强调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和使用功能。实际上,只有把语法知识的传授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才能优势互补,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阐述了交际法和语法教学的关系,强调了运用交际法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交际法进行英语语法教学。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职专英语教学采用交际法,是与改革开放相适应的教学改革的必然,是培养社会适用性人才的必然,是语言科学教学的必然;本文深入论述了教学过程交际化的原则和方法;本文对比了语法翻译法、听说法、认知法和交际的优缺点,并提出了认知法与交际法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现代语言学理论发展的角度,结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就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和语言教学中存在的核心问题提出见解.交际语言教学揭示了语言教学的本质,但并未解决所有的问题.交际过程因为"文化休克"现象而中断,因此交际教学中应注入文化内容.跨文化交际学提供了相应方法.  相似文献   

5.
蒋秀华 《考试周刊》2010,(39):74-75
口语交际是一种综合素质能力的体现,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这就决定了口语交际教学要实现教学目标的优化,就必须着眼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追求一种综合效应。所以,我认为口语交际不能只在口语交际课上进行,而应当贯穿在教学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网络普及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为了探讨将网络交际法融入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中所产生的效果,本文在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指导下,对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进行了重新设计,提出了将网络交际法应用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交际对象和交际情景,使学生在跨文化交往中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灵活性的理解,并能够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与美国学生以电子邮件形式完成跨文化网络交际任务.笔者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获取了教学实验数据,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揭示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上均有所提高,为今后网络交际法应用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现代语言学家认为,外语教学应该教授语言本身,而不是语言表达的形式.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认为语言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在教学法上强调的多是对语言内部结构的认知;而近年来,交际法教学在我国也开始渐次流行,它更侧重于强调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和使用功能.实际上,两者各有优长,只有把语法知识的传授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才能优势互补,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汉语视觉媒体使用英语词汇达到交际的目的已经司空见惯。在顺应理论框架下来探讨英语词语的语义认知、语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英语词语作为"异码交际"如何体现CBS和AIDA策略,以及跨文化传播的背景下产生"异码交际"的社会文化、心理作为动因。  相似文献   

9.
"口语交际"作为语文教材中一个重要的版块内容,应和识字、阅读、习作版块受到同等的重视,但现实情况却不是如此,特别是一些农村小学,"口语交际"课如同虚设。对什么是"口语交际"课,相当部分语文老师也是一脸的茫然,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口语交际"课的内涵理解不到位,对目标把握不准。笔者搜寻了老师们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一些"镜头",问诊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外语教学法逐渐削弱和排除语法教学,取而代之的是交际法教学。语法教学过时了吗?交际法教学就完美无缺吗?通过对两种教学法进行分析比较可知两种教学法在教学中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11.
交际外语教学法(CLT)是指发展语言学习者在情境中交流交际使用目标语言的能力的课堂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TBLT)伴随CLT的发展而兴起,在世界范围内的英语教学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然而,国内外教学界却一直对CLT和TBLT的标准定义,尤其对于CLT与TBLT在中国英语课堂的应用的必要性与适用性存在争议。鉴于此,就CLT与TBLT在中国英语课堂的发展进行综述讨论,以期能够把二者的教学理念与中国英语课堂情境有效结合起来,使得中国学生更好地在课堂上掌握英语语言知识。  相似文献   

12.
交际语言测试己成为当今的主流测试方法。文章论述了交际语言测试的理论模式、优缺点及其展望。同时提出我们要形成中国特色的外语交际测试。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实证性的研究方法,通过理论探讨与教学实验,研究综合多种教学策略,尤其是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TBLT)下,基于计算机英语口语测试系统(OETS)的运用,对促进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学习所产生的效果,同时,对“交际法语言教学”(CLT)模式和TBLT教学模式进行了附带对比,用实验法证实其可行性和可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交际教学法被很多学者证明可以有效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口语水平。近年来,语块研究受到广泛关注,语块教学法也因此备受瞩目。以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6周的结合语块的交际教学实验,重点考察结合语块的交际教学法是否对学习者口语的流利度和准确度有更积极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交互环境下进行语决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口语表现(流利度和准确度)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交际型英语教学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SL)的教学环境中取得成功的同时,却在英语作为外语(EFL)的教学环境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本文指出上述两种不同的语言教学环境在教师水平、学生学习动机、态度和学习方法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的存在要求我们以正确的态度看待交际型英语教学.将这一先进的教学模式与我们的教学实际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CLT) has become a driving force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programs in most parts of the world.It is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students can more easily develop language skills if the language is related to their lives and if they are given sufficient opportunity to practice them with their peers.This approach considers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s its goal of teaching.In this paper,the author tries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to English teaching in vocational schools in China.To begin with,the author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followed by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Then,the application of CLT to English teaching in vocational schools in China is elaborated in detail.Finally,the author gets the conclusion that English teaching in vocational schools must consider training students'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s its final target and a difficulty is noted by the author in terms of applying CLT to English teaching in vocational school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7.
用计量学分析中国期刊网1978~2008年收录的关于智力研究的9757篇文章,结果表明:(1)30年来智力研究总体上呈增长趋势,智力研究成果丰富;(2)智力研究的论文发表源广泛,教育类和医学类期刊以及各高校学报是主要载体;(3)研究对象涉及社会各个领域,其中以青少年学生及身心病患为主要研究对象;(4)独著论文占大多数,多人合作研究成趋势,团体合作仍需加强;(5)普通高校特别是师范和医学类院校是研究的主要力量;6、研究论文总体上项目支持力度不够。  相似文献   

18.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CLT) is beyond doubt the most advanced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 in the new era. Yet, it was treated coldly in China at the outset. After over two decades of reform and trial, Chinese educators become aware that CLT does not clash but complement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if used selectively and flexibly. To stimulate further research on adapting CLT appropriately to Chinese EFL classroom, the author hereby shares with all the measures she has taken to meet the challenges in teaching speaking with CLT.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外语教学研究与实践都是交际教学法独领风骚。交际教学法认为语言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交际性,语言教学不仅仅妻让学生获得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交际能力。本论文以历史的眼光阐述了交际教学法的产生,交际教学法的实质,以及交际教学法在应用时出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To what content is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CLT)likely to meet the needs of learners of English in China?It's a question still under debate,under discussion,having generated much interest in this field.By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of CLT abroad and home,the comparison of EFL and ESL,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we meet in the application of CLT,the extent to which CLT is likely to meet the needs of learners in China is further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