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沈艳 《科学生活》2014,(9):62-64
采访嘉宾 张长青,男,1962年生,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86年于兰州医学院本科毕业,1996年于上海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1998年第二军医大学博士后出站。现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上海市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四肢显微外科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2.
李逊,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州医学院港湾医院院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5年广州市优秀专家,1998年广东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006年卫生系统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华泌尿外科“金膀胱镜奖”、恩德思国际内镜奖——泌尿外科奖及突出领袖奖获得者。现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3.
吴光和严少敏1984年毕业于天津医学院,同年结为夫妻。吴光于1988年出国读博,1992年获俄罗斯国立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先后在日本、意大利和法国的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01年起在瑞士诺华药物公司任模型专家。严少敏在意大利乌迪内大学医学院进修、读博、做博士后7年,于2000年获锡耶纳大学定量诊断病理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4.
《科协论坛》2008,(11):F0002-F0002
胡薇,女,1972年9月生于湖北襄樊,理学博士,研究员,中共党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989年9月-1996年7月,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获理学学士、硕士学位。1999年9月-2002年7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1996年7月至今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工作。1998年8—12月在日本顺天堂大学医学院进修。  相似文献   

5.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1,(8):F0003-F0003
广州医学院港湾医院院长李逊教授是“中国微创经皮肾取石术”的主要创始人和准广者,其作为第一负责人完成的“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先后获得2006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07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及2008年度国家教育系统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合作完成的“肾结石及其慢性肾功能不全外科治疗新技术的建立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他还积极参与专科医师的培训工作,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腔内泌尿外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陇德,1947年出生,1969年毕业于原兰州医学院(兰州大学医学院)医疗系,1978年就读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生毕业并获医学硕士学位。1980年赴美国纽约市大学西奈山医学院进修。现任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等职。王陇德长期担任卫生行政领导职务,并被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聘为兼职教授,一直在公共卫生领域从事行政管理、流行病学和公众健康促进专业研究工作,有着丰富的卫生行政管理实践经验和很深的学术造诣,是中国卫生领域杰出的公共卫生专家。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The Lancet》、《AIDS》、《中华医学杂志》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多部专著。王陇德亲自参与策划、组织并编写的《相约健康社区行巡讲精粹》丛书于2005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因在中国艾滋病防治和结核病防治领域中做出的贡献,获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颁发的"应对艾滋病杰出领导和持续贡献"奖及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2007年度结核病控制"高川"奖。  相似文献   

7.
<正>专家简介:李立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技术主管。198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物理专业,获学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核技术应用专业,获硕士学位,毕业后到兰州地质所工作,后在职攻读博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获博  相似文献   

8.
2008年8月7日,北京大学泌尿外科发展战略研讨会在中国工程院113会议室召开。研讨会由我国泌尿外科著名专家与学科带头人郭应禄院士主持,得到了中国工程院医药学部大力支持。台湾阳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心院士应邀到会,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和工程院国际合作部领导、北京大学医学部科研处沈如群处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金杰教授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周利群主任、韩文科副主任、医务处袁建峰副处长、  相似文献   

9.
<正>如果要问中国泌尿外科领域的最强科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简称“北大医院”)泌尿外科暨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的实力无出其右。自2009年以来,这个科室连续多年在复旦大学发布的《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位列首位。而它的起源,正是1946年谢元甫、吴阶平在北大医院创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个独立的泌尿外科专业。如今,谢元甫、吴阶平早已成为中国泌尿外科的精神图腾,而吴阶平的学生、已92岁高龄的郭应禄正着力将中国泌尿外科的大旗插上世界的舞台。回望与总结中国泌尿外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11创新惠民前列腺增生治疗新技术研讨会"于2011年11月26日至27日在北京密云云湖会议中心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北京郭应禄泌尿外科发展基金会、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主办,密云县医院承办。参会代表为来自于环北京10个郊区县的泌尿外科医生。北京市卫生局、社保局、密云县、密云县卫生局及密云县医院领导列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李竹出生于1947年10月,福建省惠安县人。北京大学医学部流行病学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970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医学院。1981年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医学院流行病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12.
刘文汇男34岁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1986年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获硕士学位,现为该所助理研究员。  相似文献   

13.
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简称兰高所)是1959年5月为探索改变西北干旱途径的问题在兰州建立的,建所基础是兰州地球物理观象台,其前身为中科院地球物理所兰州分所。1962年同冰川冻土研究所合并成立中科院云雾物理冰川研究所,同年又分为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冰川冻土研究所。1974年兰州地球物理所又分为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和兰州地震研究所。  相似文献   

14.
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孙永华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烧伤外科专家,他1954年进入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俄语,1955年至1960年在北京医学院医疗系本科学习,1960年至1972年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住院医师,1965年12月在新疆核基地进行核医学试验,1984年获德国洪堡基金会奖学金,以洪堡学者身份赴德国土比根大学创伤事故医院和亚琛科技大学医学院烧伤整形科研修,1986年回国,继续在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  相似文献   

15.
顾玉东(1937.10.19-)手外科、显微外科专家。山东省章邱人。1961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上海市手外科研究所所长、教授。长期从事手外科、显微外科临床研究和理论工作。20世纪70年代首创膈神经位移,1983年创用多组神经位移,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优良率达84.6%,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首创对无法利用多组神经位移的病例健侧颈7移位,获1993年国家发明奖二等奖;设计的“二套血供的手术方法”使我国首创的足趾移植术经28年400余例手术成功率不断提高,保持国际领先地位,此成果获19…  相似文献   

16.
<正>专家简介:王少林,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副教授,目前主要从事药理基因组、毒理基因组、微生物相关宏基因组和生物信息学方面的研究。2003年本科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2009年获美国奥本大学农学院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2009—2010年,任奥本大学水产系鱼类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助理研究员;2010—2014年,任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神经遗传学和药理基因组学实验室研究员。发表SCI论  相似文献   

17.
张效房.男,1920年10月26日出生于河南开封。回族.共产党员.民盟盟员。1939年9月-1945年7月在前国立河南大学医学院读书,获医学士学位:1945年10月起任河南省立医院眼科医师.兼河南大学医学院眼科助教:1948年5月起任前国立重庆大学医学院及重庆医院助教、医师、主治医师;1949年12月起任河南大学、郑州大学医学院及附属医院讲师、教授、科主任:1981年8月创建河南眼外伤研究所.并兼任所长、名誉所长:1988年10月创建河南省眼科医院.并兼任名誉院长。  相似文献   

18.
<正>专家简介:卢国栋,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特聘教授,广西高校高发疾病预防与控制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卫生毒理学、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原上海医科大学),获预防医学学士学位;硕士毕业于复旦大学,获毒理学硕士学位;后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学习,获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主持2016年广西高校  相似文献   

19.
克晓燕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血液病专家,现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主任、淋巴瘤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她1982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获医学学士学位,后就读于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分别获放射血液专业硕士、  相似文献   

20.
《科教文汇》2013,(10):F0004-F0004
查尔斯·罗伯特·里歇(法国,1850—1935年),因为发现和研究过敏反应,于1913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里歇出生于巴黎,父亲是当时著名的外科医生、巴黎大学外科学教授。17岁时,里歇已经成为父亲的助手,学习到不少的医学知识。随后他进入巴黎大学插班就读,于1877年获医学博士学位,次年获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里歇留在巴黎大学医学院任教。1887年任生理学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