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曲谱出版物是以乐谱符号为记录手段,以纸张为物质载体,使用印刷技术印制而成的出版物。现代通行的曲谱出版物用音乐符号来记录音乐,而不是用文字、图形或别的什么符号。这是曲谱出版物与其他印刷出版物的最根本的区别所在,也是曲谱出版物最基本的特点。 曲谱出版物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其编辑校对工作不同于其他印刷出版物的一些特点。 1.曲谱出版物的编校工作是多层次、立体化的。 曲谱出版物编校工作的对象是曲谱。曲谱是一种多层次、集合式的符号系统,而不像文字符号系统是单一层次、线形方式的。曲谱的这个特点是由音乐的一…  相似文献   

2.
考考你的逻辑分析能力李衍华编校工作是出版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编校的文字质量直接关系到出版物的水平和声誉。为提高编校质量,除应在文字上注意易而易托的字词、标点符号、语法、修辞外,还应注意逻辑方面的错误。由于过辑主要属思维科学,比较抽象,其知识普及面小,不...  相似文献   

3.
编校结合有利于提高编校质量梁家新在编辑分流的条件下,加工编辑的职责就是传统的书稿加工,即对书稿的文字表述,具体技术内容的说明,图表的处理,各种标准、规定的运用情况等,仔细审读,找出差错、疏漏或不规范之处,予以弥补、完善,以使其符合正式出版物的各种要求...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思想与信息的载体。然而,在作为思想与信息主要传媒之一的新闻出版物上,语言的不规范乃至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差错,近年来却不断增多,有些差错甚至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为促进新闻出版物提高语言文字水平,进而纯洁祖国语言,《新闻出版报》今年相继主办了首都报纸和全国省报编校质量抽查评比。在10月揭晓的全国首届省报编校质量评比中,《新华日报》以第四名的成绩获得  相似文献   

5.
出版物上汉字字形不规范问题及对策王铁昆一出版物用字是国家法定文字的主要标志,用字量大,社会影响也大,带有很强的示范性。作为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重要领域之一,出版物用字管理受到了新闻出版行政管理机关和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的重祝。特别是1992年7月,国家新闻出...  相似文献   

6.
最近,首届全国报刊编校技能大赛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赛区的选手都表现出色,发挥出了高水平.我作为一名老编辑和本次大赛的评委,在给各位选手点赞的同时,有感而发:今天我们办报刊、搞出版仍然需要“编校匠”! “编校匠”与一般编校人员的区别就在于,他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高超的职业技能.而“编校匠精神”就是对编辑出版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始终如一、脚踏实地的精神.文字是文化的载体,语句是思想的表达,文章是时代的记载.新闻出版单位的编校人员是语言文字工作者,担负着宣传、传承优秀文化的使命,他们要把经过编校的、达到精准规范标准的文字作品奉给读者,传给后人.这里,“编校匠”的守门把关、精雕细琢的工作和作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一、曲谱出版物的劳动计量及报酬问题的现状1.曲谱出版物没有法定的计量标准。大到行业统计工作,小到编校人员的劳动定额,都是以字数为计量标准的。稿酬支付基本上也是按文字作品的付酬办法执行的。1999年8月3日,国家版权局发过一个通知,对贯彻实施1999年4月颁发的《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作了若干说明,其中第2条说:该“《规定》只适用书、报、刊等以纸介质为载体,经合法授权出版的文字作品。电子出版物、网上使用作品等情况下使用作品,不适用该《规定》。有关美术、摄影等作品的付酬标准将另行制定。”从这个《说明…  相似文献   

8.
出版物文字使用规范化,是对编校人员和作者的共同要求。这本书就是围绕这方面内容编写的。其中包括:规范汉字与不规范汉字,谈叠、覆、像、瞭的用法,哪些字不再作为淘汰的异体字,受“二简”影响的字,异形词的特点与使用,怎样使用儿化的词,应当留心使  相似文献   

9.
校对活动与编辑活动的区别与联系张春融在出版活动中,校对与编辑都不是原稿的第一生产者,都不是出版物的一般读者,但他们都是把原稿变为出版物的生产者或创造者。编校自古是一家,并集于一身,这已人所共知,不再赘叙。随着社会的进步,出版生产力的发展,编校分了家,...  相似文献   

10.
浅谈编辑的语言文字修养■魏晓虹语言文字是信息的主要载体,出版物又是语言文字的主要载体。出版物语言文字的标准化、规范化,对于提高全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近年来的出版物,语言文字状况令人担忧,繁体字回潮,异体字重现,错别字超过了规定的...  相似文献   

11.
试论期刊的第二社会功能邓雷仓期刊是以文字为载体源源不断地向她的读者传递信息的连续出版物。其社会功能主要是指刊物对读者的导引、教育和熏陶感化的育智铸魂之作用。但除此而外,期刊还有直接为社会服务的特性,即介入经济、社交、文卫等领域,参与社会活动,达到其他...  相似文献   

12.
期刊编辑文字素养不足容易导致用字、用词、语法及逻辑错误,引文错误等期刊编校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而编辑人员文字素养不足难以应对编校任务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提高编辑文字素养,应及时了解并掌握语言文字规范用法的各项规定,掌握相应的文字知识和历史文化知识,在长期的编校实践中“渐悟”。出版单位则应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机制,完善质量管理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3.
快速发展的出版行业需要高素质的校对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想出好书、出精品,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编校人才队伍。编校工作,编辑是基础,校对是关键。编辑加工和校对改错是两个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环节,是图书编校质量的保障。其中,校对环节需要专业校对人员审查编辑加工中的疏漏以及改正排版中的错误。校对的质量高低,往往直接决定着出版物的品质,决定着出版社的声誉,甚至会影响整个出版业的社会形象。为了加速出版事业的发展,为了向读者、向社会提供优质的出版物,必须加速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校对人才队伍。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延续,其不应该只是过去所提的“文字把关”,而应该是“全面把关”。特…  相似文献   

14.
无错不成书?     
《今传媒》1999,(2)
现在,关于出版物的编校问题,人们口头上流行着一句话,叫做“无错不成书”,言下之意就是没有编校错误的出版物是不存在的。在读今年1月18日的报纸时,又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于是,为了明确了解当前出版物编校上的情况,笔者即将1月18日出的《光明日报》《中国青年...  相似文献   

15.
雨田 《中国编辑》2004,(6):84-85
前不久,我国某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所属出版社的一批资深编辑组团出访日本。在访问日本最大的综合性出版机构讲谈社时,我们的一位出版家向日方谈起这样一个问题:为确保出版物的编校质量,日本出版界采取的是什么措施?当谈及我们中国目前对出版物编校质量规定,出版物的差错率不超过万分之一的为合格品时,日本出版家对提出编校质量这样的问题甚感惊奇。他们除了对我们制定“差错率标准”不能理解外,还连连反问:“出版物为什么要错呢?”  相似文献   

16.
《电子出版》2004,(11):4-12
90年代以来,随着多媒体计算机的普及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版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载体方面,由传统的以纸张为载体的出版物发展成为以纸、光盘、网络等多种载体的出版物;在内容表达形式方面,由单一的文字为主变为用图、文、声、像等多种媒体,而且具有交互性、智能性。可以说,多媒体出版物的不断涌现对传统出版物造成了强烈的挑战和冲击。通过对多媒体出版物的研究,笔者认为,目前对于多媒体出版物,存在一些理解误区,传统出版物大家都很熟悉,本文就不作详细讲解,而主要是针对多媒体出版物的概念、优缺点来针对这几个误区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异体字同题是编辑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在什么情况下不允许使用异体字,在什么情况下又允许使用异体字,是每个编辑都应该清楚的。有的字,在某一种文字语言环境中是异体字,而在另一种文字语言环境中又不是异体字;如何评判出版物上的异体字是不是规范汉字……搞清诸如此类的同题,有利于正确使用汉语语言文字,有利于提高图书、报刊的编校质量,有利于做好图书、报刊的审读工作。  相似文献   

18.
余军 《新闻前哨》2007,(7):55-56
网络出版,是指具有合法出版资格的出版机构,以国际互联网为载体和流通渠道,出版并销售数字出版物的行为。与传统的出版方式不同,网络出版物是与通过印刷机在纸张上印刷而生成的有图、有文字、装订成册的图书完全不同的读物。  相似文献   

19.
李军领 《新闻爱好者》2011,(14):134-135
在出版界,编校质量问题一直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围绕这个话题,学界和业界从没有停止过研究和探讨。出版物的编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或影响着出版物的整体质量,在出版物质量评价体系中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就报刊来说,报刊不仅仅是物质产品,更是精神文化产品,在我国还具有喉舌作用,其编校质量不仅关乎报刊社及其从业人员的发展,还关乎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与传承,更关乎党和国家形象。因此,有效提升报刊编校质量意义重大。结合新的形势和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要有效提升报刊编校质量,需要形成一种倒逼机制,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出版界,编校质量问题一直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围绕这个话题,学界和业界从没有停止过研究和探讨。出版物的编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或影响着出版物的整体质量,在出版物质量评价体系中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就报刊来说,报刊不仅仅是物质产品,更是精神文化产品,在我国还具有喉舌作用,其编校质量不仅关乎报刊社及其从业人员的发展,还关乎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与传承,更关乎党和国家形象。因此,有效提升报刊编校质量意义重大。结合新的形势和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要有效提升报刊编校质量,需要形成一种倒逼机制,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