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提问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产生提问的兴趣,并非一朝一夕。通过问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能做得到,最主要的是要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语文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手段去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想要问问题。那么如何创造问题情境呢,我们不妨运用以下策略。  相似文献   

2.
刘星 《语文天地》2012,(15):17-18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提问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产生提问的兴趣,并非一朝一夕。通过问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能做得到,最主要的是要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语文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手段去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想要问问题。那么如何创造问题情境呢,我们不妨运用以下策略。  相似文献   

3.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而创设情境目的在于诱发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与情感状态同课文所揭示的深刻道理及情感之间的差距和矛盾,促使学生产生疑惑,提出问题,从而引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动机和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探究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能主动地去探究.  相似文献   

4.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先提出一些学生用现有的知识、习惯和方法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在学生已有知识和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然后再把学生引入到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积极的思维去解决问题。创设启发探究的问题情境,具有强大的学习吸引力,能让学生产生积极思维,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去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创造能力。在历史教学中创设启发探究的问题情境必须建立在了解学生、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具体有如下方法。  相似文献   

5.
侯相国 《甘肃教育》2020,(6):188-188
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方式就是创设情境。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和交际内容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形成和谐、民主的氛围,使学生自觉参与到整个交际过程中去。创设情境,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一、生动的语言描述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如果老师的口头表达生动形象,风趣幽默,语言所描述的生活场景不断地映入学生的大脑,就会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  相似文献   

6.
情境教学是通过对情境的领悟,让学生在脑海中理想产生和情境一样的感受,感受得越真切,所产生的想象就能提出越多问题,而提出的问题也就越合理,表达的欲望也就越强烈.更需要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加强情境教学的创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一、在情境创建中,让学生体现情境的着力处在求异或求同中进一步体会情境,引起学生对情境的共鸣,在学生体会情境的情感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就会被题中  相似文献   

7.
<正>一、创设情境与复旧引新创设问题情境,本是一种很好的激趣引入法,也是极易切题的有效途径。情境创设适宜,既能将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入问题情境中,又能让学生自发地产生一种求知欲的冲动。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教学阶段,作为必修课的数学,可以说是最受教师和学生重视的一门学科,在一定程度上,它还会对学生今后学习发展的好坏起到决定性作用。为此,为了更好地打造高效数学课堂以及迎合新课改提出的新教学要求,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开始将情境创设教学引入课堂。情境创设,简单的说就是一种以教学目标、内容为基础的,适合学生发展,并能够让学生形成一定情感共鸣、构建学习情境、活动条件、背景的学习环境。一个恰到好处的情境创设,常常能够让学生对数学问题产生强烈的思维欲望,利于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和思考,使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亲切感,了解学习数学的乐趣所在。因此,教师应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将情境创设落实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创设情境能让学生在思想高度集中、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况下学习.有效的情境是启迪思维、激发创造的“催化剂”,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有助于反映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经历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本文就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探究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一、刨设情境。刨设情境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欲望,将学生引入最佳学习状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创设情境可以采取电化教学和巧妙设置悬念两种手段。  相似文献   

11.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创设诱人深入的探究性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产生探究欲望,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那么,怎样创设学习情境,才能既有利于学生探究,又能取得教学的实效呢?  相似文献   

12.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情境里产生的言语交际活动。这种言语交际活动,离开特定的交际情境就难以进行。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必须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客观条件,精心创设情境,使学生能产生交际热情,产生强烈的口语交际欲望,让  相似文献   

13.
正教学中的"情境"指的是教师创设的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场景,学生在这种课堂环境能产生学习的欲望。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来创设教学情境,以此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好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认知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这门课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一、初中数学情境教学中存在的误区(一)创设的情境缺乏多样化在同一个学习主题的情境创设中,所有老师的创设的  相似文献   

14.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的,围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氛围。具体地说,就是要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不时地遇到一个又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此引发好奇心,积极开动脑筋,勇于探索新知。而学生的创新意识往往就来自于一个对学习者来说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让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创设问题情境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以问题情境为基础的数学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索欲望。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与交流,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是当今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流,创设问题情境是一种有助于产生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的重要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有好坏之分,创设方法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16.
<正>1.创设探究的问题情境,加强课堂的有效互动有需要,有兴趣才会有探究互动这一行为方式的产生,而创设探究的问题情境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因而教学时应结合教学内容设法为学生创设探究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比如教学《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整理与复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越来越彰显它的地位,这也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学生只有在问题的驱使下,才会产生创新的欲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去追问、去思考,让问题意识充满数学课堂.一、创设问题情境,唤起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敢问、会问、爱问.案例1在一次"一元一次方程解法"教学之后的课堂检测环节中,教师让学生完成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教学中,课题的引入需要创设问题情境,解题教学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需要创设问题情境.课堂的这种问题情境是一种气氛,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觉地去想像、思考、探索,从而解决问题或发现规律.它是所学习的数学新内容赖以产生的现实背景.那么,数学教学中怎样创设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知识经济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必须采取研究性的学习方式,即学生主动地去解决数学问题。而学生主动地去解决问题,往往是由好奇心开始的,由好奇心产生求知欲望,在这种求知欲望的促使下去探索研究,努力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但是,如何让学生迈出创新求知的第一个门槛——好奇心呢?这就要对问题进行情境创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学生迈出创新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20.
问题是数学的,b脏,学生有了问题才会去探究,只有主动探究才会有创新、有创造。在数学教学中要掌握适当的时机,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让学生充分感知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全过程,让学生聪明才智得到发挥,潜力得到开发,素质得到提高。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传统讲授法,一般是比较枯燥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有产生了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规律,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例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这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