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长的威信     
古语云:“威信者,天下之结也.”意思是说要把天下人集结起来靠的是威信.在学校教育这个集体性活动中,要把师生凝聚起来,同样离不开校长的威信.校长威信是校长在教师心目中的威望和社会、家长等对校长的信任程度和赞誉度.校长威信包含诸多构成要素,具体而言,可划分为权力因素与非权力因素.权力因素是校长威信形成的前提和关键,而校长威信的非权力因素在教职工心目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权力因素是校长以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权力对教职工所产生的影响来实现的,而非权力因素则是校长以良好的思想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较强的工作能力、广博的知识和优秀人格而使教职工对其产生钦佩和尊重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一名合格的校长,在教师们心目中,应该具有崇高的威信。这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没有威信的校长就等于失掉了群众。而失掉群众的校长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无法做好工作的,所以,他自然就是一名不合格的校长。显然,威信是校长必备的条件。威信不是靠权力树立起来的,靠手中的权力树立起来的是权威。权威对被领导者来说,虽然有一定的震撼力,并能从某种程度上对工作有所推动,但是,对教师们来说,并  相似文献   

3.
管理学校除了正当的权力和健全的管理制度外,还需充分发挥非权力因素的作用。所谓非权力因素,指的是校长的人格魅力、业务水平、管理能力和诚信、威信。作为校长,该如何发挥非权力因素的重要作用呢?以高尚的道德树立个人威信。校长要有高尚的道德,为广大师生作好表率。校长应忠厚、仁义、正直、谦虚、胸怀坦荡,凡事开诚布公,充分讨论,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集思广益,办好学校。  相似文献   

4.
在学校树立威信几乎是每一个校长追求的目标。没有威信的校长比一个混事的雇员还要糟糕。校长的权力一般指法理上其职务所赋予的权力,而威信则指其履行职责中形成的人格因素,即所谓不立威而不能有所作为。有人用“能力+威信”来概括校长的特征,但现实中我们往往更注重的是校长在权力基础上具备的经验,甚至认为仅仅是指校长的奖惩员工的能力,其实未必尽然。要成为一位优秀的校长,除了经验、使用法理权力之外,还需拥有威信。那么,校长的威信来自哪里?  相似文献   

5.
校长管理学校,职位和权力是外在的东西,更重要的是靠内在的威信来影响教职工。威信是校长应该具有的,要在群众中树立较高的威信,校长就必须长期"内练"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校长是学校管理的决策者和组织指挥者。校长必须有威信,才能在工作中有效地组织指挥。校长威信的高低,会影响到学校凝聚力和办学效益,因此校长要加强自身威信的建设。 威信,一方面来自权力性的威望,另一方面来自民众的信任。前者是权力性威信,后者是非权力性威信,两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因此,校长在加强自身威信的建设中,要特别注意加强自身非权力性威信的建设,才能增强权力性威信,提高实施组织指挥效益。那么,从哪些方面强化建设呢?下面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廉洁吃苦,敢于负责 校长廉洁奉公要带头过好金钱关,不徇私…  相似文献   

7.
对于一位校长来说,建立、维持威信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威信最具有号召力、影响力和凝聚力,是校长实现出色领导的有力保证。一个有作为的校长,既要重视威信的建立,还要重视威信的维持。从某种意义上说,校长威信的维持与发展,也许比建立威信更为艰难。 那么,一位校长应如何建立威信和维持威信呢?我认为校长首先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更要勇于开拓,奋发向上,带领全校教职工办好自己的学校。威信是一种心理现象。校长的威信是指他在全体师生员工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它的建立既要具备一定  相似文献   

8.
威信是指受他人的尊重、信任、爱戴,在他人心目中具有威望。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校长的威信是治校的先决条件,也是校长品质修养的重要方面。 一、校长威信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校长威信的形成是管理学校的先决条件,是有效管理学校的前提。有了威信就有了教育的力量,没有威信在师生中就缺乏感召力。如果一个校长很有威信,说话师生就会接受,社会、家长就乐于支持,教育、管理的效果就好,就可能把威信转化为推动学校工作的一种力量。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威信的校长能够把一所学校管理好。  相似文献   

9.
校长管理学校,职位和权力是外在的东西,更重要的是靠内在的威信来影响教职工.威信是校长的源泉,要在群众中树立较高的威信,校长就必须长期"内铄"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群众心里上产生具有稳定性的影响,以获得群众的信赖和尊重,产生拥戴的情感,从而集民智、聚民心,高效地开展学校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0.
校长对学校实施管理,自觉和不自觉地运用着权力因素和非权力因素。非权力因素是由校长自身的品德、学识、能力、感情、观念、资历等个人综合素质构成的,是校长治校威信的重要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校长岗位上已工作了十几个春秋 ,现结合自己工作实际 ,就校长威信的建立和保持这个问题谈一点看法 ,以期得到专家与同仁的赐教。一、校长威信的本质校长威信是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并激发其主人翁精神 ,提高学校育人水平的精神感召力 ;是校长在教师心目中的威望和社会、家长等对校长的信任程度和赞誉度。它一方面是校长的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权力通过对教职工所产生的影响来实现的 ;另一方面是校长以良好的思想品德、高尚的道德情操、较强的工作能力、广博的知识和优秀人格而使教职工对其产生钦佩和尊重来实现的。二、校长威信的构成要素1…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个校长威信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校长能否带出一所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校。校长的领导威信,除了一部分来自上级领导授予的权力威信外,更主要的是建立在全校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发自内心认可基础上的非权力威信。威信的建立,  相似文献   

13.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一个校长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我心目中的好校长应该具备如下标准:一、谦和大度的君子校长在行使行政权力的时候,不可能没有人持反对意见。但有些校长只喜欢听甜言蜜语,以至于忠言一句话也听不进去,常常是闻过则"怒",闻过则"恨"。作为校长,不仅要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度量,闻过则喜,更要增强责任心,做到闻过则"思"、闻过则"改"。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不但不排斥不打击,反而要以宽广的胸襟接纳各种意见和  相似文献   

14.
<正> 学校管理工作是一个科学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校长是决定因素。而校长威信的高低又是关系到学校管理成败的关键。它是校长在学校管理中权力因素之外的因素——非权力因素,是学校管理的具体操作中校长人格力量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5.
现代管理学认为 ,权威是权力与威信的结合 ,是一种能改变他人思想行为的影响力 ,管理的权威越大 ,管理就越深入 ,越到位。校长的权威对整个学校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下面笔者就校长的威信与学校管理谈一谈自己的浅见。  一、校长的个体素质是“威信”的基础  中小学校长在学校中既处于管理地位 ,又处于教育地位 ,扮演着管理者和教育者的双重角色。在中小学生的心目中 ,校长是德才兼备、众望所归的理想形象 ,校长的角色对他们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中小学校长不仅是学生的楷模 ,而且还是教师的榜样 ,校长只有为教…  相似文献   

16.
管理学校除了正当的权力和健全的管理制度外,还需充分发挥非权力因素的作用.所谓非权力因素,指的是校长的人格魅力、业务水平、管理能力和诚信、威信.作为校长,该如何发挥非权力因素的重要作用呢?  相似文献   

17.
校长的权力是实现学校管理既定目标的强制手段,作为一名校长应正确稳妥地运用所拥有的权力,合理适度地对下属授权,同时还必须讲究非权力因素的正确运用,使这种校长的权力和威信发挥出应有的积极性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明 《教师》2011,(33):14-15
校长的权力是实现学校管理既定目标的强制手段,作为一名校长应正确稳妥地运用所拥有的权力,合理适度地对下属授权,同时还必须讲究非权力因素的正确运用,使这种校长的权力和威信发挥出应有的积极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实际工作中,同样是校长,有的在教职工中威信很高,他的各项行政指令落实得很好;有的校长虽三令五申但指挥不灵,效益很低,严重地阻碍着校长权力的发挥。可见,校长的工作并不完全取决于权力因素,还取决于非权力因素。校长的非权力因素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品德因素。校长应该是一位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具有高度政治责任感和强烈事业心的人。他遵纪守法、廉洁奉公、艰苦奋斗、不谋私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威信,即威望和信誉.它是一种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为别人所信服的力量.一般而言,中学校长的威信有两种:一是权力性威信,是指作为校长本身所具备的权力而产生的威信;二是非权力性威信,是由于校长本身的知识水平、领导素质、工作能力及工作作风等方面使教师和学生自愿接受并由衷佩服而形成的威信.可以说,校长威信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学管理及学校未来的发展.本文笔者就在中学管理中校长如何建立威信及其地位与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