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西方兴起,也影响到文学创作。唐纳德.巴塞尔姆是美国当代作家,其代表作长篇小说《白雪公主》被视为典型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通过分析小说文本,验证并发现文学评论家们提出的有关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创作特点:戏仿和拼贴是巴塞尔姆在这部小说中使用最显著的后现代主义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2.
刘玲 《文教资料》2011,(5):22-24
纳博科夫被奉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先驱之一,其最广为人知的小说《洛丽塔》更是被评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开山之作。戏仿之手法在小说中比比皆是,而本文则从人物形象、叙事结构、魔幻色彩三个方面侧重分析它对童话故事的戏仿,希望能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后现代特征,体会小说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纳博科夫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洛丽塔>是其代表作.文章从写作技巧方面探讨了<洛丽塔>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分析了文本中所含有的不确定性,它的戏仿以及元叙述的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4.
伊什梅尔·里德不仅是美国最优秀的讽刺大师之一,而且是一位狂放、自负的后现代主义作家。他的作品提倡一种融合、开放的多元文化主义,关注被白人主流文化边缘化的非裔美国人的生活和思想,挑战占统治地位的白人文化。他在小说中通过戏仿颠覆了传统小说的体裁,体现了后现代文学作品的典型特征。本文以伊什梅尔·里德的作品为例探讨西方小说传统的戏仿性改写。里德在作品中的后现代主义戏仿艺术既质疑文学再现形式,又高度关注与边缘文化、特别是非裔群体密切相关的历史、政治、文化等问题,丰富了小说创作的内涵。对里德小说戏仿艺术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解析戏仿艺术在后现代文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中国当代知名作家余华和莫言作品中的戏仿手法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先锋作家选择戏仿的原因和文学史背景。在后现代主义和新现代主义文化里,戏仿是消解颠覆传统和经典的艺术游戏。中国的先锋作家们使用它进行创新的文学艺术实验、探求新的小说叙述方式。戏仿手法的运用反映出作家们在社会转型期的心理变化,求新求变的文学追求,以及西方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当代作家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出现入手,在论述了其出现的理论及历史和文化背景后,进一步概括了"黑色幽默"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元小说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的应用、戏仿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的应用以及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创作的不确定性等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戏仿"从西方传统文学技巧到当代艺术中的文化策略,其本身的概念内涵随着历史语境的变化而产生了流变。琳达·哈琴在对"戏仿"概念进行词源学和政治学的考察后,结合后现代主义语境对其进行了重新定义。琳达·哈琴将"戏仿"置入话语系统和"编码-解码"过程,分析语境对编码考与解码者意图的意义,从而更有利于将文本之外的因素引入解码过程,以丰富文本话语的意义。在解码过程中,"戏仿"通过"双重文本"的引入显示差异,消解主体,是对主叙事进行质疑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战后英国小说家,戴维.洛奇在其代表性作品《小世界》中大量运用了戏仿。本文从人物形象、情节和主题三方面入手,考察分析《小世界》对传奇文学的戏仿。通过运用戏仿这一后现代主义写作手法,作者揭示出现代学者的困惑和危机。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以来,实验话剧的创作和演出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令人耳目一新。在语言表现上,受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文化思潮的影响,实验话剧和同时期具有先锋、实验、探索的小说、诗歌等文学艺术一样,适时的调整了语言策略,阻隔、复调、幽默、重复、戏仿、反讽等特点的语言出现在众多的剧本和演出中,体现出强烈的当代意识。  相似文献   

10.
唐纳德·巴塞尔姆是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其作品具有强烈的后现代主义特征,是对文学传统的戏仿和颠覆。本文通过对其短篇小说《玻璃山》的结构与内容的分析,揭示出这个童话模式之下隐藏着的一个社会政治批判的潜文本,是对美国主流社会中存在的“美国梦”的戏仿、解构和颠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