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德育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我国现代大学生的德育,是以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为时代背景的。大学生德育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应以培养富有创造性的道德主体为目标。  相似文献   

2.
德育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我国现代大学生的德育,是以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为时代背景的.大学生德育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应以培养富有创造性的道德主体为目标.  相似文献   

3.
论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德育整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以促进人和自然、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终极目标.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现代德育的核心,也是现代法制精神的核心,是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德育整合的人本基础.文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讨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德育整合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4.
现代礼仪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题中之义,也是当代大学生德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整合现代礼仪与当代大学生德育教学,对丰富大学生德育教学内容、提升德育教学实效性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闲暇德育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闲暇社会”的来临,开展闲暇教育研究应成为提升大学生空闲时间的生活品味,从而使高等教育中“一个重要领域”由自发走向自觉的有效手段。德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灵魂,因此大学生的闲暇德育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闲暇德育的现代意义,指出:大学生闲暇德育是回应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是夯实和谐社会的闲暇平台,是开发人力资源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现代人格体现了当今社会和时代对大学生的期望和要求,培养大学生的现代人格是当前高等学校的重要课题。由于道德教育中的政治化、功利化和模式化倾向的存在,所以就使得现代人格的塑造在大学处于了边缘和被忽视的地位。改革学校德育,让德育回归生活,走德育生活化之路,是大学生现代人格塑造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德育的核心理念是实践育人,作为一个德育工作者,我们怎样才能使德育教育贴近学生进而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教育情境的选择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挖掘集体活动中的德育价值为出发点,以现代大学生的德育工作为基础,针对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情境中存在的问题,从五个方面总结了集体活动这一教育情境对德育教育所具有的独特的影响力和不可替代的潜...  相似文献   

8.
在高等院校教育中,德育与美育相结合的历史发展和当今现代素质教育的相关理论,这两大点是目前大学生德育和美育相结合的理论基础。本文重点探讨大学生德育和美育相结合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接受理论"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网络德育是高校德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大学生网络德育实效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多从.教育者"的角度而不是从"接受者"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对受教育者的"接受"态度、过程和反馈缺乏研究.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借鉴现代接受理论的有关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于社会上的每一个人来说,活在世界上,生存问题都是最重要的根本问题,因为生存问题与人的生命以及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然而由于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及高校中生存教育片面凸显其功利性价值,各个高校中德育部分的缺失-对于大学生的生命、生存和生活问题关注的忽视,以及部分大学生本身思想道德情况的不容乐观,使得当代大学生不断暴露各种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辅导员应该密切关注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成、发展、完善和幸福,在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生存教育时要注意它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应该将生存教育的实践操作和德育的理论教育有机结合,切实改善高校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德育测评是实现高校德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对照科学测评 ,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在当前大学生德育测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要提高大学生德育测评的科学性 ,在思想方法上应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为指导 ,在实践方法上应以科学和客观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面临德育问题,德育既是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有之义,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现实需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是高校德育的重要载体。实施德育,必须以大学生的生活为逻辑起点,以德育"生活化"为其理性诉求,其路径选择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的德育主体、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13.
高校日益侧重对学生专业知识和实用技能的培养,融入市场获取自身利益成为大学生普遍的价值追求,高校德育面临边缘化的窘境。社会化程度低的德育导致大学生道德素质社会化进程的滞后,德育对象主体性的缺失和德育智育化造成大学生的低参与度和低效能感。高校德育应以就业导向的德育模式的构建为契机促进学生成长为合格的现代公民,通过对学生生活情境的渗透,解释和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道德难题,推进大学道德生活的持续建构。  相似文献   

14.
有效教学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主旨的现代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它对于2006年秋开始在全国高校新开设的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观念,以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问题为指向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课程的教学有效性,起着重要的前提和保证作用。了解有效教学的内涵及实施过程的特点,探讨它在德育新课程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对德育新课程的有效实施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德育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日趋多元化,高校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对于大学生德育实践,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一些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严格规整的社会实践体系,这些都为中国高校开展大学生德育实践活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研究我国大学生德育实践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借鉴国外的经验,对于改善我国大学生德育实践的现状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艳芬 《文教资料》2011,(32):227-229
德育实践课程是伴随着课程观念现代化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德育课程形态,把德育实践课程内容进行系统设计开发,已经成为现代德育科学发展的新趋势,更符合现代德育活动的本质和特征。对发展中的高职院校来说,明确的高职学生德育培养目标和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构建德育实践课程内容的理论依据和客观条件。因此我们应利用合理的构建策略,总体构建实践德育课程。  相似文献   

17.
如何提高大学生德育的可接受度,是高校德育长期关注的重大课题。随着社会生活的极大变化,对大学生德育理解的偏失和错位,道德的世俗化和多元化,德育的教育问题和大学生自身的原因等因素,影响着大学生德育的可接受度。必须通过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关注学生的主体需要,构建合理的德育目标体系和健全科学的德育评估体系等措施,来提高大学生德育的可接受度。  相似文献   

18.
现代大学德育在道德相对主义、欲望主义与工具理性主义的合力作用下背离了大学精神和教化本性,持守价值中立、娱乐化和工具化的立场,导致了自身的异化。其结果是,以促进大学生德性成长为目标的大学德育却导致了学生人性的迷失和堕落,这是对大学生的发展不负责,也诱发了大学德育自身的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19.
张红梅 《教师》2011,(5):8-8
德育是我国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使命,是大学生良好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因此,不断改善和解决大学生德育中存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对探索新时期大学生德育的新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和谐兴国论对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基本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拉开了新时期“和谐兴国”的帷幕,和谐兴国需要维护社会稳定的和谐交往,培养大学生的和谐交往意识和能力应该是高校德育的重要任务,高校德育应围绕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现代礼仪习惯、主体德育能力等方面,大力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从而克服德育过程中的“弱化”和“虚化”等低效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