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于皓  宾泽全 《大众科技》2011,(4):108-109
文章分析了广西几个受重金属污染的矿区土壤现状,通过比较土样分析结果与广西和全国土壤背景值,得出广西矿区土壤污染极其严重,农作物污染的重要原因。并对广西传统矿区复垦土地方法的缺点和不足进行了说明,提出了矿区复垦土地种植农作物的控制管理方法和措施,为防治矿区复垦土地重金属污染农作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看不见的大多数,它们构成了生命遗传多样性的很大一部分。土壤真菌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驱动主要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并有助于维持地球上的植物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而在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调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3.
浅谈矿区土地复垦及其社会生态环境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综述了矿区土地复垦的原则、复垦规划及设计,论述复垦过程中有关土壤重构及士壤改良熟化的相关事宜及矿区土地复垦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效益.旨在促进我国矿区土地复垦工作及其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个计算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碳密度的简单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大量实测的土壤碳密度资料并结合生产力模型,得到一组直接利用气候资料来计算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碳密度的公式,并同实测资料进行了对比.根据此模型的模拟结果,对最近基于观测资料而得出的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对温度变化的响应并不显著的结论提出了质疑.利用此模型还对全球潜在的土壤碳密度分布做了模拟,计算出全球土壤碳库为1152Pg.该模型成功地模拟了土壤碳密度随降水(或湿度)状况而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文章论述了近年来国际土壤学界在土壤物理学领域的一些新的定位和发展, 并就与土壤安全密切相关的几个关键土壤物理研究热点进行了简要回顾, 包括:土壤结构、土壤水分监测与运动模拟、农田水文过程与水分生产力、土壤中污染物和胶体的运移、土壤生物物理、生物质炭对土壤物理性质作用机制与效应6 个方面。最后从土壤物理学科发展和我国耕地建设的需求展望了土壤物理学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土壤污染是指各种污染物通过不同方式进入土地并在土壤中积累,当积累量超过土壤自净能力时,给生态系统造成危害。土壤污染不但直接导致土壤生产力的下降,而且使某些微量和超微量的有害污染物在农产品中富集,从而降低品质,危害人畜健康。土壤中污染物还会在水力和风力的作用下分别进入大气和水体,恶化人类的生存环境。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壤开发强度越来越大,向土壤排放污染物也越来越严重。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全国有1/5耕地受到重金属污染,耕地的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7.
黑山地区是我市重要的粮食产区,当前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导致土壤生产力下降,粮食产量钝减,已成为锦州乃至全国关注的问题。通过秸杆还田、施用有机肥料等多种办法,可以增加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  相似文献   

8.
废弃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林业复垦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通过大量信息调研及我国矿区绿化总结,简述我国内外矿区复垦现状:阐明废弃矿区林业复垦的重要性,提出林业复垦技术,其中包括矿区分类,复垦区立地分类及土地、土壤评价,树种筛选、绿化模式与选择,良种壮苗培育及合理造林方法。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6,(13)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的不断发展。土地受到金属污染的程度越来越严重,而镉污染就是污染毒性最大的重金属污染之一。因此,修复受到严重污染的土壤,提高经济生产力,恢复作物生长自然条件,已成为我国当前农业实现长远发展目标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土壤镉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其带来的严重影响,并提出利用龙葵来修复受到镉污染土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综述了土壤系统中微生物的微生态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进展情况,主要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土壤酶活性研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研究和土壤生态系统内生物因素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等四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内容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利用地统计学工具对浙江省上虞市海涂围垦区土壤电导率和有机质进行了空间变异性研究,同时利用多时相陆地卫星影像进行了围垦区范围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结果表明,土壤特性由于生产管理实践的不同而发生了较大的变异,最新围垦的土壤具有较好的异质性,而较早围垦的土壤的异质性较差,其中电导率整体随围垦历史的增加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其变异程度最大,而土壤有机质则随围垦历史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从1969年到1996年,样区内新增围垦土地15668 hm2。不同时期围垦的土地,其主要利用类型有着明显的差异,从新围垦区裸露的盐碱地和水产养殖塘,逐步过渡到棉花田及老围垦区的水稻田和果园,反映了该地区土壤特性变异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东北黑土地保护与肥力提升的成效与建议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东北黑土地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土壤环境质量良好,适合优质农产品生产。黑土地开垦时间约200年,但是土壤肥力发生了巨大变化。开垦后大约经历了30年有机质含量快速下降期,使土壤中氮、磷和钾的比例更适合作物生长且肥力不断的提高;此后,土壤有机质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土壤肥力也随之下降,这部分土壤有机质流失导致了黑土地退化。政府先后采取了多项黑土保护措施,获得了初步成效。建议进一步深化黑土地的科学技术研究;强化黑土保护政策的可持续性;建立可靠的野外监测网络,积累有价值的基础数据;实行黑土地保护的科技-管理-生产三位一体方式,实现全民保护黑土地。  相似文献   

13.
用三维动画表现液压元件和系统的工作原理对淮压传动的教学和科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为此作了初步尝试,本文用三维制作软件3DMAX制作了表现淮压齿轮泵工作原理的三维动画,用AUTOCAD2000建立轮齿线,用3DMAX建立模型、动画和进行后期处理,重点介绍了齿轮泵动动画制作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汽车油泵电子控制器不足,提出了改进设计的方案。改进后的新型汽车油泵控制器的特征:油泵在供油时的电磁铁振幅大、油流量大;在油压达到设定值时,由磁场检测电路命令电磁铁停止运动,电路关断彻底,油压维持时间长;电磁铁运动控制容易、功率管发热小、电路节能高效,特别适用于汽车电子油泵及其他泵类控制。  相似文献   

15.
新疆伊犁新垦区土地荒漠化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蕾  张红旗 《资源科学》2012,34(5):896-902
基于野外调查构建了伊犁新垦区土地荒漠化敏感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GIS支持下完成了研究区土地荒漠化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伊犁新垦区超过70%的土地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荒漠化敏感性,其中以具有轻度敏感性的荒漠化土地为主,占到新垦区土地总面积的一半以上;中度敏感和高度敏感的荒漠化土地比重分别为14_31%和6.90%。从土地荒漠化敏感性的类型及空间分布来看,南岸大渠灌区的土地主要受水蚀荒漠化影响,近80%的土地具有荒漠化敏感性,高度敏感的荒漠化土地比重超过10%;伊犁河北岸灌区是新垦区内沙质荒漠化敏感性程度最高的区域,超过70%的土地受到荒漠化威胁;察布查尔县伊犁河灌区和团结灌区主要受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影响,具有轻度荒漠化敏感的土地比重均超过60%;跃进灌区不具有荒漠化敏感性的土地比重达58.28%,环境相对较好,主要分布有轻度敏感的荒漠化土地。  相似文献   

16.
伊犁河谷土壤理化性质及可蚀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河谷坡地的土壤特性及其可蚀性对保护土地资源、制定水土保持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伊犁河谷典型区域127个调查点表层土壤的实地调查与取样分析,利用EPIC模型公式计算土壤可蚀性,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可蚀性的特征、探讨了土壤可蚀性与其他土壤特征因子间的关系以及土壤各特征因子的空间变化与异质性。研究结果显示:新开垦坡地增加了表层土壤水分、改善了土壤结构与质地,有助于减小土壤可蚀性;土壤理化性质随着海拔升高、由西南向东北明显改善,土壤可蚀性降低,质地更好的土壤有助吸水、保水与植被生长,进而降低土壤可蚀性;各土壤特性,包括土壤可蚀性,空间异质性在小尺度上总体较小,空间分布自相关程度多中等到高等。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再生水主要用于河湖补水,但再生水中污染物本底值较高,对周边水体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基于2015—2017年北京潮白河顺义段再生水、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的水位、水质监测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水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再生水长期补给河道后周边水体的特征。结果表明:①受再生水水质影响,再生水补给河道的地表水总氮在所有监测点均出现超标;河道沿程氮、磷含量降低,pH值升高,夏季更为显著,与藻类光合作用和反硝化作用等因素有关。②周边浅层地下水水位稳定,仅存在季节变化;水化学类型以HCO3·Cl-Na·Ca型为主,与再生水相似;140个水样中120个符合地下水Ⅳ类及以上标准,沿地下水流向水质有变好趋势;19个水样氨氮超标,主要出现在河南村橡胶坝附近,氮素可能来源于周边农、林地土壤氮素和灌溉施肥输入。③浅层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主要水化学组分存在差异,与入渗过程中发生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和混合作用有关;河流渗漏影响到了距离河道中心约425 m的浅层地下水水质。本文可为进一步改善潮白河及其周边地下水水质和提高再生水利用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伊犁新垦区未开发农业土地资源限制性因素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红旗  杨阳 《资源科学》2009,31(12):2009-2015
应用3S 技术对伊犁新垦区进行未开发农业土地资源限制性因素评价,结果表明:新垦区现有未开发农业土地29.05×104hm2,其中受到重度限制的土地占到未开发土地的55.86%,总体质量较差。新垦区未来农业土地利用方向应是农牧并举。南岸大渠灌区的主导限制因素为土层厚度和沟壑密度,可在土层薄、沟壑密度大地区发展多年生牧草和饲料,土地质量较好地区发展特早熟棉花、小麦、玉米和甜菜等;伊犁河北岸灌区限制因素主要为沙丘起伏程度、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可适度发展葡萄、玉米、薰衣草、瓜果等,沙丘密布区要坚决退牧还林、灌、草;察布查尔县伊犁河灌区主要受地下水埋深、排水和盐碱限制,可适量发展水稻和苜蓿,防治土地盐渍化;团结和跃进灌区主要受地下水埋深和排水限制,靠近南岸大渠地带可适度发展粮经作物,湿地区则以生态保护为主,不宜开垦。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研究了液压机构系统中储能电机的各种起动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具有泵控制功能的软起动方法。它不仅能够降低起动时的大电流而且还能降低油泵起动和停止时造成的油锤,减轻液压系统的振动,降低液压系统漏油、损坏的缺陷率,提高设备使用寿命,最后通过MATLAB仿真分析论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差压测速原理,设计一种新型导叶式多点绕流流量计,该流量计可作为水泵的前置导叶安装于水泵进水流道出口位置.为减小水力损失、优化水泵进口流态,取得最佳测量效果,利用流体动力学通用计算软件Fluent,基于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方程(RANS)、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和SIMPLEC算法,对10个设计方案的导叶叶片翼型进行了CFD计算和分析.通过对水力损失、流速分布状态和叶片表面压力规律的比较,决定选择方案14的叶片翼型作为后续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